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征文】彭明凯 ‖ 蝶 变

2020-05-13 15: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蝶 变

彭明凯

她叫张文琪,原为四川省大竹县委办公室干部,原本一位皮肤白皙,面容姣好,妆扮时尚,从未曾历过风吹日晒的80后城市女子,2015年4月,到庙坝镇黑水村担任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黑水村位于华蓥山中脉,地理位置偏僻,山高地薄、环境恶劣,属于典型的深山村。2014年,黑水村共有土坯房407户,占比85.5%,年人均纯收入11003元,远低于全镇13246元的平均水平。其中,91户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仅有2217元,较2014年贫困户标准线2855元还有较大差距,被确定为四川省定贫困村和大竹县十大特困村。

上任第一天,听说村里来了扶贫书记,黑水村民从山里四面八方赶来,可一见文琪面后人人都大失所望:“一个白白净净的城里女娃,看那斯斯文文的样儿,怕是连山路都走不稳,还帮我们扶啥贫哟!”

面对村民们不屑不满的目光,从未经过如此场面的文琪十分尴尬。尴尬之余则是万分地恼怒。城市出生的她,大学毕业便进机关,农村于她就是另一个世界。虽然县上对驻村第一书记进行过专门培训教育,但文琪心里的结一直没能解开:难道是在县委办干得不好,才让她出来做这个扶贫第一书记?她不敢问领导,只好一直埋在心头。

然而,县上的死命令是,2018年底前必须脱贫。

一开始,文琪可谓带着满腹的情绪入户走访。山里人家分散太远,山路又非常难走,第一天只走访了三家就让她疲惫不堪。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三户人家的贫困状况却深深触动了文琪的心。

没有电,用煤油灯照明;没有电话,不知道手机为物;两位老太太甚至不知汽车长啥样,因为她们一辈子就没出过山。他们的穿戴全是手工缝制,要买布料、油盐或针头线脑什么的,都是家里的壮年男人久不久下一回山;生疮害病全靠祖辈传下的方子,在山里采摘草药……

每家院子周围有几块薄脊的田土,山林里有两三头放养的猪牛和十几只鸡鸭。这,就是他们生存的根本。

山顶有一胡姓人家,说是家,其实压根不像。就两兄弟,一个四十多,一个刚过五十,都没结过婚。兄弟俩相依为命守着两间四面透风的木架房。许是平日少与人接触,都显得腼腆而木讷,偶尔回答一句也说不利索,唯有一句背得顺溜:“我家坐在云山头,吃穿用度无处求;祖辈留下苦日子,不知啥时熬到头……”

国家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了,居然还如此这般的生存境况!

许是女性天然的慈悲心,也许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至少让文琪暂时抛开自身的杂念:不管如何,要尽快完成每家每户的摸排工作。

从这一天起,张文琪的作息时间表里,再也没了周末和节假日。为了尽快摸清村里情况,她每天翻山越岭,穿行在山林间,渴了饮一捧山泉水;累了就靠在树上喘口气。仅仅20天,她磨穿了两双鞋,也磨破了两只脚;但她走遍了全村476户人家,记下了86个贫困户的详细情况。

黑水村因病残致贫者占了本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90%以上,很多村民都是“小病拖,大病挨,病倒才往医院抬”,以致造成了“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的局面。当她看到长年被铁链拴着的野兽般嚎叫的精神病老人,看着那瘫痪在床呻吟不断的花季少女,看着那浑身破烂不堪肮脏难闻的智障孩子,她的心禁不住一阵阵绞痛、一阵阵悲凉。

解民之病苦刻不容缓,张文琪放下了一个女孩子的腼腆和羞涩,顾不得酷暑烈日、“厚着脸皮”到各家医院去求助,这家不行那就下一家,跑一次不行那就跑两次三次,经过连续几天的艰苦努力,文琪终于得到了达州市民康医院的爱心资助,医院一次次派出医疗人员到村里送医送药。为解决特困家庭的不时之急需,她与村“两委”商议决定,成立黑水村公益助困基金,除部分申请财政支持外,自己率先拿出一千元,带领全村党员干部踊跃捐款。

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实施哪一项,钱成了首要问题。基础建设需要钱,改造农房需要钱,产业发展需要钱……为了筹集资金,文琪又带领村“两委”干部不分白天黑夜地奔走。只要有1%的希望,就尽100%的努力。功夫不负苦心人,分管联系领导、各帮扶部门、县内外爱心企业等,终于为文琪的诚心、信心和决心所打动,纷纷倾力支持。钱有了,怎样让有限的资金为这个贫瘠的小山村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成了文琪眼下的难题。为了用好这些政策资金和爱心捐款,文琪和村支两委多次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在充分听取村民代表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下,制定出黑水村脱贫攻坚规划、黑水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分步骤实施村里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造等内容。同时让村民自己选出的理财小组管理这些钱,并严格的资金使用、审批、拨付、公示等制度,真正让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钱有了,文琪便带领村支两委班子一边加紧基础设施建设,一边寻求适合大山脱贫致富的项目。为了打通高山峡谷的道路,文琪顾不得日晒雨淋,顾不得酷暑严寒,她常常手脚并用地攀爬在悬崖峭壁间。虽多次遭遇危险,多次身体受伤,但她顾不了浑身的伤痛,又带领村支“两委”和贫困户前往周边的邻水县太和乡选购种羊,发展山羊养殖产业。随后,又结合贫困户和村里的实际,创新推出“八二模式”,即:采取“政府出资+农户出劳+村级管理”的发展模式,政府出资购回的一批山羊,交由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和村组干部共同养殖;贫困户出劳力,村支两委进行跟踪管理、联系技术指导和负责防疫等,收益按农户占80%,村集体占20%进行分成。村集体收益作为养殖发展基金,购买家禽幼崽用来帮扶其他贫困户发展养殖。到2017年上年,全村已发展养羊大户10户,发展养鸡、鸭等养殖户50户;全村禽畜饲养存栏量达10000只(头)以上。

结合村里实际,张文琪与村班子成员研究决定,先期发展“短、平、快”的养殖业,后又引进眉山市鑫瑞农业公司,采取“基地+大户+贫困户”模式,发展藤椒、油牡丹、雪梨等种植业,把贫困户和种植户联接起来,形成产业发展链条和利益共同体。到2017年底,全村已种植藤椒300亩、油牡丹500亩、雪梨200亩等绿色生态产业;同时在6、7组发展西瓜等高山特色种植100亩、香樟林200亩、莲藕200亩。

按期脱贫的任务十分的艰巨,容不得张文琪有丝毫喘息,更容不得她顾及别的。老公在成都工作,上幼儿园的女儿由年迈的公公婆婆照看,进城办事也常常过家门而不入。公公婆婆对这个放着城里优越的机关工作不做,跑到一个偏远山村做第一书记的儿媳也很不理解,但看文琪的态度坚决,家人也只好选择支持。好多次,女儿晚上打来电话说:“妈妈,爸爸不在,你也不要她了吗?同学们都说,我现在都成孤儿了……”听到女儿满含哭腔的话语,文琪也禁不住泪流满面,恨不得立马回到幼小的女儿身边;然而,她只能在草草安慰女儿几句后匆匆挂断电话。黑水村还有那么多的百姓、那么多的孩子还挣扎在贫困线以下;而自己的女儿至少衣食无忧啊。不顾女儿的哀求,不顾家人的埋怨,文琪永不停息地奔波在黑水村扶贫脱困的路上。

2017年12月,黑水村山上大雪覆盖,一贫困户家养的100只鸡眼看就见成效益,却在一夜之间被冻死一半多。听了这一情况,张文琪顾不得积雪路滑,顾不得村干部的劝阻,执意要上山去察看。一路上记不清摔了多少跤,当她跌跌撞撞走进这户人家后,女主人含着感激的泪水说到“张书记你这么关心我们,虽然鸡被冻死了,但是我们脱贫信心更强烈了!”

经过一年多艰苦奋战,全村硬化道路8.5公里,新修社道5公里,最闭塞的6组也通上了水泥路,就连最难的联山公路也修通了。老人们逢人便说:“在山里生活了一辈子,总算能顺顺当当地下山了,还是张书记好啊!”

经过张文琪及村支两委万般艰辛的努力,2017年底,黑水村整村退出贫困村。如今的黑水村一下成了自然山水融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

今天,只要你走进黑水山上,定会看到沟壑间穿梭的汽车,山林中悠闲的羊群,村民房前屋后成群的鸡鸭,还有那漫山遍野绿油油的藤椒……黑水村从一个基础滞后、经济匮乏的深山村,一跃而成人和村美、家富业兴的“四好村”,成为全县乃至川东地区精准扶贫的典型村。

“就连山顶最穷的那胡家两兄弟也住上了新楼房,胡家老二还娶上了媳妇哩!”一位在采访现场看热闹的村民告诉我。

因为一年四季日晒雨淋,皮肤白皙的文琪早已成了“黑妞”;昔日时尚的城里女娃也成了亲朋好友口中的“土家”妹子。

文琪笑着说,她还是喜欢村民们叫她“黑妞”,因为与黑水村同姓啊。

如今,黑水村里但凡上了年岁的村民,都已将文琪当成了自己的闺女,亲切地叫“黑妞”;而在文琪心里,早已放下了初始的杂念,把自己真真切切当成了黑水村的一员……

采访是在黑水村崭新的村委会办公室进行的。采访结束后,张文琪执意要陪笔者到黑水村山里转转看看。时间是2019年8月初,正是川东大地的火烧天,山下骄阳似火,此时的我走在山间光滑平坦的水泥公路上,一阵阵清风却从树林里扑面而来,驱散了盛夏的酷暑。入耳的是山间潺潺流淌的溪水声、鸟鸣声;摄入双目的则是漫山遍野紫褐色的滕椒花、金黄的油菜花、紫红的豌豆花、粉白的扁豆花……姹紫嫣红、争相斗艳。放眼远眺,还有那白色的羊群在绿色的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儿,蝴蝶、蜻蜓在空中欢快地起舞翻飞……当我们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时,一阵汽车的鸣笛声又将我们拉回到现实……

我突然醒悟道:自然也好,人间也罢,只要路通了,气血就畅了,像这大山一样,一切都鲜活而生动了;黑水村也再不是从前的黑水村了,文琪也再不是昔日的文琪了。

作者简介

彭明凯,笔名巴山,文学学士,供职于四川省大竹县委宣传部。梁斌小说奖、孙犁散文奖获得者,《读者》和《百花园》杂志签约作家,巴山文学首届作家高研班学员。先后在国内多家报刊开设专栏,在海内外报刊发表作品二百多万字。出版诗集《爱河泛舟》、散文随笔集《五味人生》《拷问世界》《竹海梦天堂》《迈向成功的路》、小说集《滴水看海》《悠悠情思悠悠恨》《你是田光福的影子》《你的秘密田光福知道》9部文学专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彭明凯(四川省大竹县委宣传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