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聚焦全国两会 | 探寻民族法制文化之根——走进中国法院民族法制文化陈列馆

2020-05-22 13: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甘肃舟曲,地处甘、青、川三省藏区中心区域,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素有“陇上桃花源”之称,茶马古道重要遗址之一的石门沟栈道遗址也位于这里。2018年9月6日,总面积1323平方米,被誉为国内首座专题展示民族法制文化的展馆——中国法院民族法制文化陈列馆在这里正式建成开馆。走进这座地处多民族文化交汇地带,具有深厚民族法制文化底蕴的陈列馆,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时光机器的大门,顺着时间的轨迹,见证中华民族法制文化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沧海桑田的变迁,带着探索,回望历史,思索未来。

中国法院民族法制文化陈列馆

陈列馆分为多元一统源远流长、缘俗而治法系确立、承接转换修律求新、开辟新元律法大成、司法为民新航启程5个大版块,采取实物、文字、图片、声光电等形式,并运用VR技术与中国法院博物馆远程连接,集展览、交流、宣传、教育、研究为一体,以生动的史料、直观的形式,从中华民族法制文化中汲取历史智慧和政治智慧,运用中华民族法制文化,弘扬宪法精神,集中宣传展示民族法制建设成就。

“茶马古道”雕塑

精心筹建:众志成城 继往开来

陈列馆

甘肃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多民族省份,境内有2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近10%,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法制文化。一直以来,甘肃高院立足多民族聚居的省情,在少数民族法制文化与司法实践相结合、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有效衔接等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有益的探索,并着力打造国内首座能够深层次、集中展现中华民族法制文化发展光辉历程和优秀成果的专题展馆。2017年11月,甘肃高院成立民族法制文化搜集整理筹备领导小组,并于当月赶赴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民族法制文化资料搜集整理和调研工作。筹备搜集工作历经十月有余,小组成员跋山涉水,走村进寨,深入民族地区、走访各族群众,足迹踏遍全国47个市、县,每到一处必寻找文物、搜集史料、记录故事,并在16个省(自治区)的法院系统、民委系统、文物局、博物馆、文史馆、档案馆、高校等单位的协助下收集各类资料数百份,展出资料和复制实物104件(套),最终形成近80万字的展陈文案。它的建成填补了国内此类陈列馆的空白,对于传承中华司法文明,展示中华法系缔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加强民族地区司法审判和法治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宪法为纲:开宗明义 引人入胜

巨型浮雕墙

走进陈列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巨型浮雕,浮雕的正中心为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上面镌刻着有关民族问题的节选规定,凸显了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在民族法制中的核心地位。浮雕两侧选取了我国古往今来民族法制进程中16个标志性事件,生动再现了我国民族法制发展史上的重要场景。走在陈列馆幽幽的灯光下,思绪瞬间被拉回到华夏文明初始的时候,萦绕在眼前的是千年的民族法制文化发展史,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从旧时代到新中国,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中,仿佛所有的文物,书卷都活了起来,每一件青铜器都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历史,每一幅照片都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部典籍都记载着中华民族法制文明的发展史,每一座碑刻都铭刻着中华民族的法治智慧。

依典而治:法制思想 源远流长

有“制”才能有“治”,中国法院民族法制文化陈列馆中陈列了大量中国历史上中央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出台的法典,这些法典成为中华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促进民族地区依法治理,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出土于甘肃敦煌的“最早的环保法”

陈列馆内有一面极具回族特色的建筑墙面,内有一份汉代诏书喷绘。诏书全称为《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于1992年在甘肃敦煌一房屋倒塌堆积中被发现,属于国宝级文物。《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以法律“诏书”的形式,确立了以“四时”为基础的自然时序和人事活动应遵循自然时序的生产生活准则,突出了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以时禁发”“用养结合”的原则,提出了保护农业生态系统和保护林木资源、动物资源、水资源的思想,它在古代生态保护和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以将其称之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环境保护法” 。它不仅凝聚着先民的智慧,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与时下全人类重视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问题,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谋而合。类似这样的法典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法典对我们当下的社会治理、法治建设都有很强的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民族法源:兼容并蓄 博采众长

民族习惯法是法律、规则、约定、习俗、道德相互碰撞而产生的智慧火花,也是各族人民通过无数的实践经验对法制文化的自我革新,逐渐成为民族法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宗教和乡规民约建立起来的“民族习惯法”在现在的民族地区司法审判实践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陈列馆

陈列馆内保存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契、林契及乡规民约的文献记载,其中一份文史资料里记载了甘肃甘南藏区的“赔命价”习惯法的运用案例。由于藏族部落社会实行血亲复仇,牧区各定居点形成的村庄中常分为互有血亲关系的几大家族,当发生这一类案件后,受害者一方的亲属要纠集人员进行复仇,否则会受人耻笑。这类案件发生后,伤人(杀人)者及其家属会暂时躲避起来,并抓紧时间委托一些有威望的老人,到受害者家请求接受调解。由于按照部落习惯法杀人赔命价、伤人赔血价的普遍原则进行调解,还可以使受害者方得到一定的物质补偿,因此这类调解方式一直以来在牧民中广泛采用,只是不同的地方又有所不同。例如甘肃甘南碌曲县西仓十二部落,要求杀人者主动投案后,方可进行调解,调解后将双方的协议书送县法院一份备存,希望减轻量刑;而夏河县个别部落则是在杀人者逃脱后,按照其家属的委托,在不被当地司法机关知情下进行调解的。为提高民族地区公民法律意识,增强少数民族群众法治观念,近年来,甘肃法院不断加大双语法官队伍培养力度,积极开展双语审判和普法宣传,引导农牧民群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碑柱法痕:民族记忆 镌刻永恒

陈列馆

每一座石碑都是一本会说话的故事书,讲述着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在陈列馆一楼大厅一侧,专门设立了一个叫“碑柱法痕”的展区,在民族地区的800个碑刻拓片中选取了十六座具有代表性的碑刻进行陈列展示,时期从唐朝一直到建国初期,地域跨越祖国整个疆土。比如民族团结誓词碑,该碑建于1951年,现立于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大院内,是边疆各民族团结,互助携手共进,共同发展的象征。陈列馆经与当地政府交涉,对此碑进行原比例复仿制,纳入馆藏,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见证。还比如封护林碑,建于清光绪年间,碑文是羌族原始的村规民约,主要记述了牟托村村民自发爱林护林,永远禁猎,反对偷砍山林以及惩处等事宜。现存于甘肃舟曲的《丈地均粮碑》刊刻于公元1582年,碑中详细记载了明朝万历年间在舟曲实行赋税改革的起因缘由及经过结果,再现了舟曲地区"丈地均粮"这一历史事件,说明了“一条鞭法”的推行不限于江淮、中原地区 ,而且在边远地带的陇右乃至它的外缘毗邻藏民聚居区也在推行。

多元审判:集思广益 开拓创新

近代以来中国各个政权在民族法制方面都不断进行探索,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政权创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治理政策和制度,为全世界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马锡五审判方式”

破旧的窑洞,斑驳的墙面,挂在墙上被风蚀了的辣椒串,都在向人们讲述着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一个共产党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故事。陈列馆二楼展厅的一角,还原了一座甘肃陇东地区特有的窑洞,在这里诞生了著名的“马锡五审判方式”。1943年,马锡五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他总参加案件审判实践,经常下乡,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巡回审判,及时纠正一些错案,解决了一些缠讼多年的疑难案件,因而受到群众欢迎。人们把这种贯彻群众路线,实行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办案方法,亲切地称之为“马锡五审判方式”。时代的变迁并没有改变“马锡五审判方式”人民司法的基本理念和实质,那就是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秩序,调处息争。新时代,甘肃法院人正继承和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为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司法追求而不懈努力。

肃南法院“帐篷法庭”

陈列馆内还设置了一个以裕固族人物形象为主、极具民族特色的“帐篷法庭”的场景还原。裕固族与东乡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裕固族以畜牧业为主,主要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黄泥堡地区。裕固族有自己的习俗和服饰,信仰喇嘛教,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是个以裕固族为主体民族,汉、藏、蒙、回、土等11个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一顶帐篷,几张炕桌,一个国徽,就构成了一个流动法庭,再现了基层法官深入草原牧区开庭办案的场景。草原地区之所以出现类似的帐篷法庭,是由于牧民群众逐水草而居,人员分布较为分散。针对牧区居所面广、线长、点多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服务牧民群众、简化程序,当地法院决定将审判现场“搬到”牧民家门口,设立流动帐篷法庭上门服务、就地办案。2013年3月,甘肃高院为包括肃南法院在内的部分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基层法院配置了集诉讼服务、巡回审判、法制宣传、执行指挥为一体巡回审判车。从此,肃南法院巡回审判告别“马背法庭”,步入了“车载法庭”新时代,巡回审理车把法庭搬到了农牧民群众家门口,不仅极大的方便了群众诉讼,进一步提高了办案效率,而且对民族地区法院创新便民利民举措、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具有划时代意义。民族地区基层法院的法官们也始终秉承和弘扬“马锡五审判精神”和"马背法庭"的工作精神,以“车载法庭”为依托,深入田间地头、草原帐篷、牧区一线,就地调查取证、就地开庭审理、就地调解执行,就地以案讲法。随着“智慧法院”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基层法院和偏远地区牧民群众开始享受到智能化服务带给工作和生活的便利。

镇馆之宝“青铜獬豸”

只言片语道不尽绵延的中华民族法制文化,诉不完陈列馆的万千馆藏。陈列馆建成后,前来参观的全国各地、各民族同胞络绎不绝,探寻民族法制文化的足迹也从这里出发,走向更遥远的中华大地。奋进中的甘肃法院人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充实馆藏内容,不断深挖民族法制文化精髓,为继续推进民族地区法制现代化建设,依法保障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上下求索,砥砺前行,实现新的跨越,让民族法制之花在陇原大地绚丽绽放。

来源:省法院宣传处

文字:杨振校

原标题:《聚焦全国两会 | 探寻民族法制文化之根——走进中国法院民族法制文化陈列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