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奥利给!!!我市首例“可吸收支架”在市人民医院植入成功

来宾大健康
2020-05-27 03: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5月21日,我市首例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在我院成功开展,标志着我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疗技术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介入诊疗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今年50岁的霍先生15年前因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植入一枚金属药物支架,出院后长期服药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今年3月,霍先生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胸闷,于4月22日到市人民医院复查冠脉造影提示右冠原植入支架轻度内膜增生,另一根主要心脏血管(前降支)近段狭窄85%以上,出院后霍先生经过近一个月强化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未见明显好转。因此于5月19日再次入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主任欧发邦考虑到患者年纪中年,病变血管无明显钙化及严重迂曲,适合植入可吸收支架,并将传统金属支架和可吸收支架的优缺点详细告知,经过欧发邦主任耐心细致的讲解,最后霍先生选择可吸收支架进行手术治疗。

5月21日,在欧发邦主任和导管室凌永勤主任的共同努力下,不到半小时时间,成功为霍先生实施可吸收支架植入,此次手术不仅成功治疗了冠脉狭窄,改善心肌血供,还降低了心肌梗死、猝死的相关风险。术后从导管室返回病房,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无胸闷再发,并康复出院。

据了解,生物可吸收支架被誉为“冠脉介入治疗的第四次革命”,基体材料为左旋聚乳糖酸,实现了与金属药物支架相同的疏通堵塞血管、支撑狭窄血管功能,可在植入后1-3年被人体“自我消化”,完全吸收,患者体内不遗留任何其他成分,有如下优点:

1、生物可吸收支架避免金属植入物永久存留体内带来的远期安全性问题。

2、避免金属牢笼禁锢,恢复血管舒缩功能,年轻患者远期获益更大。

3、不再拘禁分支血管开口。

4、发生正向重构,带来晚期管腔的获得。

5、规避晚期金属支架丝断裂的风险和其不良后果。

6、不会阻碍再次血运重建的选择,不影响再次治疗(再次支架植入或再次外科搭桥手术)。

7、可以安全进行核磁共振和ct检查。

8、解决部分患者对于金属支架存在的过敏反应。

9、解决部分患者排斥金属异物存留体内的心理障碍。

当然不是所有病变都适用可吸收支架,如血管严重钙化病变、弥漫性病变、高度迂曲病变、左主干病变等的患者不推荐选择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

市人民医院院是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单位,心血管内科是来宾重点学科,开设有心内科一区、二区、CCU病房,2007年开展心血管介入诊疗,经过多年发展,介入技术日趋成熟,手术成功率已达到国内三甲医院水平。今后,市人民医院仍将继续提高先进技术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END

来源:来宾市人民医院

原标题:《奥利给!!!我市首例“可吸收支架”在市人民医院植入成功》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