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天,向他们致敬!

2020-05-30 16: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是一个向全国9100万科技工作者致敬的日子。

为表彰先进,突出榜样力量,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内蒙古科协推出“创新争先”先进典型专栏,分别展示我区部分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的先进事迹,从而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引领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践行“科技兴蒙”行动,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田建军:科普是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发酵香肠的充填

在很多人眼中,科学家是一个令人敬仰却又十分遥远的群体,事实上在科技改变生活的今天,科学家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他们鲜为人知,却在科学的道路上默默耕耘,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田建军博士就是其中一位,他在食品科学领域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今年5月,田建军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他也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科技工作者。

样品采集

田建军说,作为大学里的科技工作者,一边搞科研、一边教学生是工作职责,而搞科研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和持之以恒的投入。他主要从事畜产品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及其产业化示范推广工作。工作期间,开发了特色发酵乳制品、发酵肉制品,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等科研项目。其中主持的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发酵肉制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示范),对我区传统特色民族食品——风干牛(羊)肉干进行了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安全性评价分析,同时从自然风干肉制品中分离乳酸菌600多株,从中筛选功能乳酸菌并进行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将蒙古族肉制品的传统工艺和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提高了传统牛肉干加工的科技含量,促进了传统牛肉干向现代化加工技术的转变。付出总有回报,这项研究成果在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铜奖,并在多家食品公司进行了应用技术推广与示范。

发酵肉制品酸度测定

“科学普及是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田建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说,科技工作者一般肩负三大职责:科学研究、培育人才和服务社会。科普则兼而有之:既是科学研究成果的现实转化,也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有效途径,能够教育提升广大公众的科学素养。2018年至2019年,他先后参加内蒙古科协组织的“百名专家走进盟市旗县科普传播行”“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等活动,走进了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包头市、赤峰市等多地的食品生产企业、学校、社区、乡镇、嘎查村开展科普工作,做食品安全科普专题讲座30多场,受益人数超过3000人。同时,通过网络积极帮助企业和农牧民解决生产加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多次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牧民好评。

肉制品色泽测定分析

科普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大力普及科学知识,田建军以农牧民和社区居民为阅读对象,编著科普图书《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分别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果品、乳品、肉类和粗粮,如何科学合理膳食进行通俗易懂的说明,力求科学膳食,营养平衡。该书荣获2018年全区优秀科普作图书,并向全社会推荐阅读。

“全国创新争先奖”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中国批准设立了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项与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

刘卫平:与时间赛跑的感控先锋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面对这场未知的疫情,内蒙古人民医院的刘卫平博士作为内蒙古地区唯一的医院感染学学科带头人,她选择寒风中逆行,日夜奔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沿,以她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在促进医院感染防控的征途上,留下她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赴满洲里深入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

1月23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九,满洲里发现了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当日上午,刘卫平作为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火速赶往满洲里,开展病例研判、指导医院感染防控。抵达满洲里市人民医院后,在听取了院方的简单介绍后,刘卫平便立即穿上防护服,直接进入隔离病房,实地查看病房的整体布局、防控流程等防控细节,并提出了整改建议。查看完病房后,她又参加了当晚的病例研讨,与其他专家一起确认了全区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会议结束时已是凌晨。

为全区进行新冠肺炎防控远程培训

自此,也开启了刘卫平连续加班、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工作状态。她说:“感染防控工作要想在前面、做在前面,才能应急有备,保证医疗安全。”为应对可能到来的疫情高峰,内蒙古人民医院决定改建留观病房。考虑到第二天一早还要飞往乌海处理疫情防控事务,接到改建任务的刘卫平,带领手下连夜实施留观病房的改建工作,直至深夜圆满完成。

正月十五中午,难得与家人吃一顿团圆饭。然而,正要吃饭时,刘卫平突然接到指令,要求她立即前往巴彦淖尔市,指导当地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随便吃了几口,匆忙放下碗筷、迅速整理行囊……刘卫平直奔巴彦淖尔市。

为援鄂医务人员进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

在巴彦淖尔的一周时间里,刘卫平奔走于一区两县四旗,实地指导了8所定点医院和2个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行程累计数千公里。

从巴彦淖尔回到呼和浩特后,丝毫顾不上休息,刘卫平又与她的团队连续加班两个昼夜,编撰出版了全区首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图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问答》。

刘卫平说,筑牢医院感染控制防线,是医院感染控制科的职责和使命。据统计,疫情发生以来,刘卫平与她的团队在全区范围内赴实地指导、培训了近400个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医疗卫生等机构。

作为我区医院感染学学科带头人,刘卫平借助远程视频、微信等平台对全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了30多次线上培训。其中,远程培训在线点击量突破11万人次,实际观看人数达50余万人。在奔波于各地医院开展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间隙,作为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的刘卫平还先后接受了多家媒体的专访,为公众解惑答疑,普及科学防控知识。

赴巴彦淖尔市指导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刘卫平说,很多人不了解医院感染控制,事实上,感染控制极其重要,它是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关键举措。感染防控不仅承担一位医生的培训或一位患者的救治,而是肩负着守护医疗安全的责任,涉及诊疗、布局、流程、清洁、消毒、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及污水处理等全部环节。“感染防控不仅是医疗机构的防控,而是全民防控,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她如是说。

从非典到鼠疫再到新冠肺炎,刘卫平在从事医院感染专业20多年来,每一天每一个环节都专业执着、坚定落实,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包呼格吉乐图:农牧民眼中的“牛”科学家

农牧民眼中的科学家是什么样?也许没人能说清。但在内蒙古养牛圈里,有一位大忙人就是大家公认的“牛”科学家,他每天接到最多的是农牧民养殖咨询电话,十几个微信群里也全部是养牛问题解答,无论何时何地,他满脑子的养牛论,亲手带动辐射肉牛养殖户8000多个,通过技术服务,帮助脱贫了284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就是内蒙古畜牧工作站的包呼格吉乐图博士。

在帐篷实验室里为农牧民做优质肉牛胚胎移植

包呼格吉乐图热爱内蒙古,更加了解内蒙古。大学毕业后的他成为了一名畜牧站工作人员,立志要帮助更多的农牧民脱贫,通过科学养殖来致富。说干就干,这一干就是30多年。

他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管理方法,长期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畜牧业生产先进技术,先后深入全区102个旗县区农牧民和种畜场进行技术服务,积极参与主持完成了牛羊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模式化养猪、畜禽新品种培育、地方良种选育与保护、肉羊育肥、肉牛育肥、奶牛繁育、良种工程、科技培训、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标准制定、畜禽养殖业粪污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等多项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技星火、丰收、攻关、推广项目,成效显著。

在基层做产业调研

肉牛产业扶贫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最主要扶贫产业之一,通过肉牛养殖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居多。近3年以来,包呼格吉乐图把工作重点放在我区贫困旗县产业扶贫之中。先后在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等地的31个自治区级或国家级贫困旗县的208个乡镇苏木及197个嘎查村举办形式多样的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班和现场指导,累计理论讲座193课次,培训技术人员、产业指导员、乡村扶贫干部、农牧民11214人次。

现场指导养殖技术

包呼格吉乐图窜乡走村、窜场走户现场指导养殖技术,尤其是现场手把手教农牧民人工输精、剖腹产等操作性较强的技术。农牧民朋友们都会亲切地称呼他为“我们的包老师”,也总说“养牛致富就找包老师”。在那3年里,下乡就有602天,行程12万多公里。包呼格吉乐图说,我脑子里就是一门心思让更多的农牧民通过科学养殖来致富,这是作为一名畜牧工作者在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中应尽的责任。

肉牛产业实用技术培训班

付出就会有回报,30多年的坚持和坚守,包呼格吉乐图不仅收获了农牧民朋友的信赖,也收获了鲜花和荣誉。他先后获得全国、自治区多项表彰奖励,被评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参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五”至“十二五”“高产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建立与示范”项目,取得3项重大科技成果,其中一项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研究出适应于内蒙古地区规模化生产的一套简便、稳定、低成本、高效、实用、新的家畜胚胎移植应用技术和遗传改良技术,并且大面积推广应用。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工作之余,包呼格吉乐图随时随地把科普工作贯穿始终。通过新闻媒体和农牧厅网络,他把更多的科学养殖知识普及到了农牧民心中,成为了农牧民心中的“牛”科学家。

徐宏伟:用“智慧灌溉”武装“智慧灌区”

黄河一路奔涌来到内蒙古高原,拐了一个“几”字弯,冲刷出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这片丰饶秀美的土地得到黄河水千百年的灌溉滋养,孕育形成了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内蒙古河套灌区。

徐宏伟不断研究改进自行开发的测速测流设备

带领青年技术团队调试水情监测设备

保护生态系统,科学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水资源,成为河套水利工作者不变的奋斗主题。在巴彦淖尔地区成长起来徐宏伟就是水利行业建设中的佼佼者,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河套水利事业。

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是河套灌区的流域管理机构,徐宏伟现任副局长、信息化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徐宏伟对河套水利事业无限热爱,把自己的技术成果成功地运用在生产第一线,为社会为群众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河套灌区地势平坦,属自流灌溉地区。灌区自动化测流是困扰灌区几十年的技术难题,也是国内水利行业公认的技术难题。灌区量水问题是发展的技术瓶颈,量水工作是灌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仍然没有一种可广泛应用在河套灌区各种水流条件下的成熟、经济的技术和设备。

徐宏伟勇于担当,主动挑下了这个担子。他亲自带动手写程序、调试设备,日以继夜地在渠道上测试,从国内外引进消化和自主开发若干种前沿技术和设备,尝试了所有能找到的方法,抓住河套灌区“多泥沙,缓坡降,变幅大”的水流特点来探索最适合河套灌区的技术和设备。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发完成了多种流速流量测控系统等新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为未来灌区改革发展储备了重要技术手段。

同时,徐宏伟利用本专业为本行业的生产管理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尽最大可能将现代信息技术转化为河套灌区新的生产力。他以创新引导、急用先建、高效实用等的形式推进河套灌区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全国水利系统成为高新技术改变传统运行模式与解决生产管理实际问题、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创新发展的成功典范。河套灌区被水利部两次确定为全国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灌区,灌区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徐宏伟还负责完成了 “内蒙古黄河流域水利信息化中心”“河套灌区水量调度中心”“跨盟市水权转让监测系统数据中心”“ 全区水利信息化培训中心”建设任务。并提出 “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环境、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门户”的建设原则,为加快全区水利信息化平台整合进程、实现全区智慧水利与水利大数据建设的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此基础之上,徐宏伟利用自己的技术特长,组织自己的团队力量,组织有关单位建成河套灌区灌溉水量调度系统及灌溉水量调度中心,打造灌区信息化工程的中枢大脑。在国内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单位中,河套灌区首批组织开发应用“灌溉水量调度系统”,结束灌区完全依赖人工传递记录水情信息的历史。设计并建成河套灌区云计算中心,整合全灌区119处枢纽实时数据,历史上首次了实现了联合、实时、精确监测调度。

在他的传授和带领下,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成长起多名徐宏伟式的青年技术专家。他也由过去的一个人拼搏发展成带领一支团队继续奋斗前行。徐宏伟和他的核心团队全面分析现有水利信息化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内蒙古河套灌区的现状,通过各种业务需求分析,编写了巴彦淖尔市水利信息化地方标准,成为今后河套灌区信息化工程的资源整合与后续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

布赫巴雅尔:书写“银针传奇”

“尽医者职责,守百姓健康”,是布赫巴雅尔30余年始终坚持和践行的行医理念。30余年,他一直坚持在中医临床一线,全心全意为患者解决病痛,用手中银针书写着包头中医界一个个传奇,用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在患者心中留下一个个金字招牌。

问诊

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布赫巴雅尔坚持每周3个半天出门诊。为多看一个病人,布赫巴雅尔已形成多年习惯,中午门诊时间延长到13时30分。他的日均门诊量150余人,全年门诊量两万余次,多年来居全院之首。

亲切的笑脸、鼓励的眼神、温暖的问候语是布赫巴雅尔问诊时的一味良药,病人们都说这样的就诊让人如沐春风。遇到年老体弱的患者,会安排优先就诊;遇到家境贫困的患者,会减免其治疗费用;有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和相关科室沟通交流,尽量当天做完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这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不仅得到患者赞誉,更让布赫巴雅尔声名远播,许多国内国外的患者慕名而来。

为患者进行治疗

“医者父母心”,布赫巴雅尔说,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几十年的行医中,看病都是一样的原则,必须尽心尽力。他的同行和患者说,“布赫不仅是在用银针为病人看病,更是用心来解除患者的痛苦”。

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布赫巴雅尔所在的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从无到有,再到现在建成技术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诊疗设备完善的本地区内一流学科,无不渗透着他的心血和付出。布赫巴雅尔知道,学科建设是其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临床科研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撑和引领学科发展非常关键。布赫巴雅尔带领全科深入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勇于创新,至今已有获奖科研成果3项,发表学术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布赫巴雅尔作为包头市新冠肺炎防控治疗组中医专家组组长,多次深入一线定点医院会诊确诊病人,全面参与救治,并制定了出院留观患者的后期中医康复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特色优势。他为一线医务人员及民众制定了中医药预防方案,如鼓励医护人员及民众打八段锦、太极拳、发放香囊、开具预防性中药如扶阳汤等,全面深入地将中医药运用到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并努力钻研,成功申报两项“新冠肺炎”专项科研项目。

带领团队讨论有关课题

同时,为了让百姓能够科学防范疫情,他还利用传统媒体及新媒体等各种方式宣传防治疫情的科普知识,劝导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

作为一名医生、科技工作者,布赫巴雅尔的每一天都是忙碌的。工作之余,他也会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做客健康直播节目,先后走进基层开展义诊、讲座、普及中医药知识,为基层中医人员开展专题讲座,做好“传、帮、带”的中医传承模式,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

煤基精细化学品产业创新人才团队:34名成员为科研而拼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我国从领导到百姓所取得的共识。那么,如何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第一生产力呢?在煤化学工程领域科技成果又该如何实现转化呢?内蒙古伊泰煤基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李俊诚和他的创新人才团队一直为此在努力奋斗。

2017年,依托鄂尔多斯煤炭及煤化工资源禀赋优势,内蒙古伊泰煤基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在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为实现国内煤化工产业由油品向下游精细化学品和功能性材料的跨越,加快鄂尔多斯地区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步组建了煤基精细化学品产业创新人才团队。该团队基于伊泰集团公司现有研发基础,为研究适销对路、高附加值的产品,整合科研资源,联合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煤基新材料的研发。

研发工程师高源正在进行氧化蜡产品研发实验

一个团队的发展离不开领军人物的身先士卒,说到“煤基精细化学品产业创业人才团队”就离不开团队带头人李俊诚。1978年出生的李俊诚年轻有为,是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他长期从事煤制油技术的工程化和下游高端产品开发,全面负责煤化工向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

在李俊诚的带领下,该团队立足国内外产业技术前沿,结合实际情况,以研发成果、成果转化及实现经济效益为目标,以煤基费托合成油基础产品为原料,开展煤基新材料研究与工程化示范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

研发副主任工程师张晓龙正在进行α烯烃精细分离实验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该团队负责的项目成功开发出了多牌号高熔点蜡及沥青增效蜡产品,产品技术指标和参数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系列低温及高温相变焓值高、性能稳定的相变储能材料的研发与试制,产品属国际领先水平。同时,高温相变储能材料正进行与航天三院进行成果转化的洽谈;开发出窄熔融范围,低中高酸值的氧化蜡产品,技术指标和参数高于同类产品水平;完成低高熔点烛光蜡产品的研发,产品指标满足下游客户出口欧美标准需求,正在开展工业装置放大及工业装置模拟试验;完成煤基α烯烃制备技术的实验室研究,开发出纯度97%的1-癸烯,产品纯度和指标均已超过国际主流产品并填补国内空白,市场容量大,附加值高。

据李俊诚介绍,各项目的全速推进与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公司从煤基清洁油品到煤基化工品,再到煤基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的产业布局,提升公司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我国煤化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品附加值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也带动了地区的煤化工产业发展,后期有望打入国际市场,成为全球闻名的费托特种蜡生产基地。

据了解,该团队组建至今共有34名成员,团队带头人和核心成员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形成了涵盖高级专家、课题负责人、管理负责人、研发工程师、实验员在内的完整研发团队。该团队承担有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2项,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项目1项,市级科技项目4项。关键核心技术已完成5件国际发明专利申请,97件国内专利申请。这个创新的团队也是拼搏的团队,2018年获批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鄂尔多斯市产业创业人才团队。

内容来源: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段丽萍

原标题:《今天,向他们致敬!》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