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三段式聊聊防晒方法论,顺便再聊聊“美黑”

2020-06-02 12: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果熊 时光派

@果熊

关注皮肤衰老与面部年轻化

活着就是当旬期

编者按

防晒这件事情,真的是,健康博主们给你讲,美妆博主们给你讲,带货博主们给你讲,到了我这,一个修仙博主还得给你再讲。

从防晒霜测评到防晒霜用量,也不知道是你乏了还是我倦了。我们做点不一样的,就是把防晒的要点全集中一起吧,搞快的,也搞对的。

本期设定就是做最短平快的防晒“工具手册”,在每个防晒的关键节点给你提供实用小建议。

01

首先,说说防晒霜

比起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防晒绝技—宅家不出门,比起带上全套厚重的遮阳伞、遮阳帽、遮阳面罩,往脸上糊点防晒霜再出门绝对是防晒的最实用选择。

1、防晒霜何时用?

从你拉开卧室遮光窗帘打算出门开始,就需要用防晒霜,在出门前20-30分钟抹上。室内要用(UVA可以穿透玻璃,虽远必诛),秋冬季、阴天、雨天、下雪天都要用(阴天的UVA最高可以达到晴天95%的水平)。

不过,如果是室内工作的话,可以选择SPF和PA值都相对较小的产品,所含添加剂相对也较少。

2、防晒霜用多少?

这个问题真是说到不能再说,如果家境没有殷实到可以贵价防晒霜随手用一瓶扔一瓶的话,那就推荐选个性价比最高的,挤起来一点都不会肉疼的,因为防晒霜用少了真还不如不用。

为了科普这个知识点,有的健康科普大厂公号甚至拿自家员工做过“人体试验”。那我们就直接照搬结论了(其实都是常识):以1元硬币(有菊花的这种)测量防晒霜用量:

抹脸=1个硬币

脖子=1个硬币

两只手膀子=5个硬币

两只小腿子=6个硬币

海边晒太阳,露全身=30mL

如果你要生活得够精致的话,还可以加用防晒唇膏,以及为头发做做防晒。

3、防晒霜怎么选?(上)—SPF & PA

在起笔写这一期之前,笔者经历过一番内心的挣扎,关于要不要做一些具体产品的介绍,我知道很多读者很想看这样的内容。但是,转念一想,这件事情小X书、X博、X乎的那些清单博主们已经做的太多太多了。

而且吧,选择合适的护肤品这种事情,就像结婚,需要去磨合、需要去试错,找到了觉得合适的对象托付终身,最后都还有可能会离婚(无意冒犯);每个人护肤习惯不同,有的人擦个防晒就能出门,有的人出门全套妆容里已经有很多防晒成分。忽略肤质类型、护肤习惯、经济水平的护肤产品推荐都是耍流氓。

图注:人民广场相亲角

那我想做的是什么,我想做的是那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人。我想做防晒霜界的数学老师,我把做题方法教给你,再给你讲几道例题,然后你就自己去做题。只要大方向不搞错,就不怕题做错哈,错着错着总会对的!

好了,废话不多说,下面开始讲课,看黑板!

先找到防晒霜最关键的两个数值——SPF和PA,一般印在瓶身最显眼的位置:

它们究竟是怎么计算得出的(红斑、黑化点),咱们就不讲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自己查。我们只需要知道它们是用来干嘛的就好了。

上期已经非常详细介绍了每种紫外线(延伸阅读:为什么美妆博主们总爱给你唠叨“养儿不防老,防晒才防老”)。我们日常接触的紫外线就是UVA和UVB。

UVB的能力是晒伤+致癌;UVA的能力是晒老+晒黑。SPF代表防晒产品对UVB的防护能力(数字越大越强),PA代表防晒产品对UVA的防护能力(加号越多越强)。

春、夏季及高原地区建议选用SPF>30、PA+++的产品;秋、冬季及平原地区建议选用SPF>15、PA++的产品;如果要去海边或户外运动,则建议选择SPF>50、PA++++的产品。此外,油性皮肤建议把SPF值稍微选的大一些。

4、防晒霜怎么选?(下)物理成分VS化学成分

原理上,化学性防晒剂(中国批准的有27种物质)是通过吸收紫外线中的光子,将其转化为分子振动能或热能使其不再损伤皮肤。物理性防晒剂(目前FDA及中国批准的物理防晒剂仅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则是像面小镜子一样,直接反射紫外线。

怎么选,按肤质。先记下公式:

油皮=化学性

油皮+敏感=化学+物理性

干皮=化学+物理性

干皮+敏感=物理性

皮肤疾病急性期,立即停用,并遵医嘱

学会了公式,那我们就来看例题(选了一些符合我打工仔身份的产品):

例题1

先来说说因为便宜大碗又好用,而被各界测评博主推举为防晒霜界不可绕过的“业界标杆”—资X堂安X晒经典小金瓶:

6个防晒成分,唯二2种物理防晒剂全上了,再配合4种化学防晒剂,典型的“物理+化学性”。

基本适合大多数肤质的人,成分多,覆盖紫外线波谱也就广,当真实用。但是“大油田”还是要小心了,慎重使用,不仅是质感厚重、脸泛油光的问题,两个物理成分很容易在油皮上引起毛孔堵塞,然后闷痘、长闭口。

值得顺带说一嘴的是“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这个成分,安全评级被定到了6,因为这个物质有文献报道称具有类雌激素效应,虽然针对此物质的实验研究尚存争议。

但是本着宁可错杀的态度,建议孕妇、儿童选用时还是要慎重。这个成分在防晒类产品中应用很是广泛,家有孕妇、儿童的,请把它牢记在心间。

例题2

刚说完油皮需避坑的,我们再来看看以水润轻薄著称的碧X家:

所有成分都是化学性,难怪能拥有水一般的质感,当之无愧的“油皮亲妈”。但是如果合并敏感,或者干皮,就不宜选用了。然后又是刚说过的那个“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孕妇、儿童请慎选。

例题3

笔者在为编辑部敏感肌干皮同事选择可用产品的时候,看到一款外国网站推荐为“敏感肌可用”的产品,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到底适不适合敏感肌:

又是纯化学性,是不是排除法就直接排除掉了,敏感肌、干皮用这个,夭寿哦!所以没有学过这个知识点,单纯被广告骗得团团转的网友们,都悔痛不已:

既然提到敏感肌了,那我就不得不着重强调了(敲黑板)!先来解释下到底什么是敏感肌(sensitive skin),就是指遇到外界刺激(冷、热、酒精、化学物质等)后,自觉皮肤灼热、刺痛、紧绷、瘙痒,甚至出现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

敏感肌更需要注意防晒,并且主要选用纯物理性防晒剂,以及避开含酒精成分的产品!儿童和孕妇选择防晒霜时也需遵循敏感肌的这个标准。

例题4

笔者最终为干皮+敏感的同事选择了这款叫“想宝宝吗”的产品:

因为它就是一款母婴产品,所以成分上选择了纯物理防晒剂氧化锌,配合一些天然物质的辅料。当之无愧的敏感肌安全了。但是谁不适合用,大油皮肯定不适合啊!油皮用完估计要直接去大庆油田搞生产哩……

学完了本课的这些公式和例题,以后是不是在防晒霜的选择上更有谱些了,记得先套公式,再去尝试。

5、防晒霜需要多久补一次?

这个问题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一般是建议每3-4小时(室外活动每2小时)补涂一次,但是估计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如此精致。理论上来说,擦上的防晒霜没有被水浸渍后脱落的话可以无需补很勤。爱运动、易出汗、要游泳的话可以酌情选择一些标注有“强效防水”的产品。

02

其次,谈谈物理防晒

虽然日常使用防晒霜很重要,但是物理防晒其实比它更重要。只不过执行起来相对会比较难,但是还是记得阳光强烈时走路多往阴凉处靠,可以的话帽子戴起来,阳伞撑起来。墨镜也不要忘记,毕竟紫外线还是许多眼疾的元凶。

03

最后,聊聊美黑

在美黑这件事上,医学界的主流观点都是坚决反对的。WHO防晒指南里很严肃地告诫你不要进行日光浴,不要因为涂抹了防晒霜就随意延长日光暴露时间。

2012年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期刊》上的一项为期长达20年(1989-2009),覆盖73494人的研究表明:习惯使用美黑床的25-35岁年轻人群患上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黑色素瘤这些皮肤恶性肿瘤的概率都明显增加。

图注:三种常见皮肤癌—BCC、SCC、黑色素瘤(图源:verywellHealth)

但是吧,如果单纯是为了吓唬你。我实在不值得单辟出这一段,上期已经把紫外线的歹毒说得透透了。笔者作为“吸血鬼惨白皮”的坚实拥簇者,我是一点也不会想去美黑的,但是奈何身边许多好朋友、喜欢的网红都在疯狂搞美黑。我深深了解,致癌风险什么的,根本阻挡不住烤灯和日光浴爱好者们炽热的心。

审美偏好是自己的选择,但是健康同样重要,所以笔者想为美黑爱好者们也提一些小建议吧:晒前使用防UVB的防晒霜(UVB晒伤致癌,UVA管晒黑嘛),并且记得戴墨镜保护眼睛!注意皮肤保湿和多饮水补水,及时进行晒伤后的修复。

不管喜黑还是喜白,都得注意防晒!最后,祝大家白的透亮,黑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WHO防晒指南:https://www.who.int/news-room/q-a-detail/sun-protection.

[2] 何黎 实用美容皮肤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张学军 皮肤性病学(第九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 讲真,你的防晒霜可能白涂了!链接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WiaDg8Pt2Mxuw2bhQEHrMQ.

[5] Draelos ZD, Lim HW, Rougier A. Sunscreens and photodermatoses. In: Lim HW, Draelos ZD (eds). Clinical guide to sunscreens and photoprotection. New York: Informa Healthcare, p83-8 (2008).

[6] Cole C, et al. Comparison of photoprotection efficacy and photostability of broad spectrum sunscreens. Presented at: The 6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San Francisco, CA; March 3-7, 2006. Poster #P2617.

[7] 化妆品成分查询工具:https://china.guidechem.com.

[8] Klammer, H., Schlecht, C., Wuttke, W., & Jarry, H. (2005). Multi-organic risk assessment of estrogenic properties of octyl-methoxycinnamate in vivo. Toxicology, 215(1-2), 90–96.

[9] Alan C. Geller, Graham Colditz, Susan Oliveria, Karen Emmons, Cynthia Jorgensen, Gideon N. Aweh and A. Lindsay Frazier. Use of Sunscreen, Sunburning Rates, and Tanning Bed Use Among More Than 10 000 U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m Acad Pediatrics. June 2002, 109 (6) 1009-1014.

[10] Zhang, M., Qureshi, A. A., Geller, A. C., Frazier, L., Hunter, D. J., & Han, J. (2012). Use of Tanning Beds and Incidence of Skin Cancer.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30(14), 1588–1593.

Ting, W., Schultz, K., Cac, N. N., Peterson, M., & Walling, H. W. (2007). Tanning bed exposure increases the risk of malignant melano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46(12), 1253–1257.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