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良渚古城:一个“水乡泽国”的发展与消失

2020-06-07 14: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中国历史和文化是不曾断灭过的,良渚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融入了大的中华文化之中,我们从良渚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

生活在良渚古城里的人,他们的形象是非常精致的,如神话一般,我们的发现可以证明这种“精致”,如人们都佩戴玉饰,用非常高级的漆器,其生活的精致程度比我们现在很多地方都还要高。

——刘斌

刘斌

良渚古城的发现者,良渚古城考古主持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良渚古城

一个“水乡泽国”的发展与消失

丨刘斌

(选自《了不起的文明现场》第一章,标题为编者加)

良渚古城和水坝工程的发现

2007年,我们确认发现了良渚古城,古城南北约有1900 米,东西有1700 米,它的面积大概有3平方公里。大型工程的背后是社会的发达。2007 年发现良渚古城之后,十多年来,我们的考古工作从未间断。对良渚区域内的100 平方公里,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调查,并对这100 平方公里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2009年发现第一条良渚水坝(距离良渚古城外围大概有8公里),一直到2015 年,总共确认了11条水坝,这11条水坝在良渚古城的西北部,最远的水坝离良渚古城有十几公里远。这个大型水利工程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1000年,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

11条水坝,组成了大约14平方公里的一个库区—— 一个湖。另有一条5公里长的堤坝,将水引到良渚古城的北边。这说明了当时强大而且周密的规划能力,以及对城市建设严谨的规划设计。

现在,良渚古城的总工程量已经比较清楚了。它的城市布局非常符合中国古代都城的形制,就像后代的北京城。其建筑的核心地区是一个高台,也就是良渚的宫殿所在地。主要宫殿区的范围是一个630×450 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十几米高的人工堆筑高台。随着不断地发现,我们也知道上面的宫殿应该非常大,并在边上发现了当年留下来的、长度14~17米的大木头,所以良渚的宫殿一定也非常大。宫殿区的外围是它的内城,内城有3平方公里。3平方公里的概念是多少?以故宫来做比较,3平方公里就是4个故宫那么大,在远古时期,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工程。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

良渚古城城墙的宽度在20~150米之间,现在保留下来的高度有4米左右。城墙的一圈约7公里长,由此可以非常精确地算出它的土方量。整个城修建在一个沼泽地上面,先在沼泽地上铺石头,石头都是从远处山上开采来的,然后在石头上堆筑山上的黄色黏土,土也是从山上运来的,所以现在对良渚整个修城的工程量以及修城的过程是比较清楚的。

到2010年,又在它的外围发现了外郭城。良渚古城发展到晚期,城内可能就住不下了,所以逐渐往外发展,于是就在外面圈了一个城圈。外郭城加上内城的面积大约有8 平方公里,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城,在当时世界上来看也非常大。如果到现场看,可以清楚感受到,当年将城址选在这个地方,应该是有理念的:正处于两山之间非常居中的位置,从城的中心往南北西三面的山大概都是3公里的样子。

《吕氏春秋》中有明确的记载,建都的理念是“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中之中而立宫”。所以中国后代比较重要的都城、城市,都有一个“以山为郭”的理念,在一个地理单元的中心位置体现“以山为郭”。今天,站在良渚古城的宫殿上,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以山为郭”的理念,一圈都是山,这样一种居中的感觉。当年,城外有好几百米宽的水面,人进来都要经过一个很宽的湖面——想象一下,这里就像水泊梁山,是不是非常有画面感呢?

作为考古者,我们要理解为什么良渚人要选这个地方。良渚的整个文化,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一个族群。他们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器物。良渚文化的核心区在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如果另外一种文化对它来讲是外族,那么北面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西面的安徽、江西地区,南面的福建地区,都是另外的文化。杭州余杭这片区域,处于苕溪上游和中游的交接位置,而且在太湖水源主要干流的上面。相对其他族群的地理位置,良渚处在一个大后方,所以没有战争的威胁。

良渚古城北段城墙基址。北城墙保存的高度距石头面约有4 米,墙顶发现良渚晚期的房基,显示其仍基本保持了原有高度。城墙底部铺筑块石,上部堆筑纯净黄土

良渚古城石料

杭州是一个半封闭的盆地,大概有1000平方公里,是非常适宜种植水稻的平原、沼泽地。选择一个地方立都,除了要有交通的条件,也要有自然的条件。从良渚古城沿着苕溪乘船或是竹排到达太湖,大概只有60多公里,可能需要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太湖相当于今天的一个交通枢纽,可以四通八达。太湖的北岸是苏州、无锡地区,也是良渚的核心区,东面是嘉兴、上海地区,所以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而自然条件在于,它有一个发展农业的平原,又有很大的山地可以提供矿物、木材、动植物的资源。同时距离其他外族比较远,具有一定安全性。

今天认识良渚文化,不仅仅是对其文化面貌的认识,还要认识整个区域性的架构。在良渚古城的外围,水利系统距它的上游有十几公里。整个水利系统与古城的范围,我们在地图上算有100多平方公里。当年在规划城市的时候,对这100多平方公里进行了统一的规划设计,这在5000年前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工程。

从古城一直到水坝,所有大型土台、大型工程的总土石方量经过测算大概有1000多万立方。1000 多万立方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埃及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大概是300 万立方。对于1000 多万立方,假设三个人一天能够完成1 方土石方,那么就需要3000多万个工。在古代,一个人从远距离把土和石头搬过来,一天可能完不成1 方。如果设想三个人可以完成,那么我们可以算出这1000 多万方大概需要多少天。这样的一个大型工程,再加之城市规划设计、墓葬等级、农业的发达程度,才能得到世界考古界学术界的公认——它已经达到成熟的国家阶段、国家文明阶段了。

人类社会的发展很有意思。5000 年前,人类社会处在一个半神话状态,古人做着现在看起来很傻但又十分超级的工程——金字塔、良渚古城、水坝都是在那个年代出现的。那个年代,人类还生活在一种“神化”状态中,会把王当作神一样来敬奉。

良渚古城的修建材料——草裹泥

现在我们很难计算宫殿所用木头的工量,光是土石方量就非常大了。土石方的组织修建,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社会组织,是做不成的。从城来讲,在中国考古中被叫作“城”的有很多,最早到七八千年前,如一个小村庄的围墙。但良渚的城已经达到了国家级,一般小规模的社会组织完不成这么大的工程量。

良渚堆筑的大型土台、水坝,都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就是草裹泥。原先我们一直不明白如何做这么大的工程。现在我们挖土都是雇老乡,用土箕挑土,非常慢,后来发现老乡用了一种草裹泥,我们突然就明白良渚人是如何做工程的了。草裹泥首先解决了工作流程的问题,就像后来的土坯和砖,可以分工协作;如果用土箕挑,你就要现挖,但通过现挖来做特大工程肯定不行。

对于草裹泥,现在知道的是,有一些人专门加工做草包,大概三四十厘米长、十几厘米厚。他们会先用木锹切一块泥,然后用从沼泽地里割来的茅草芦苇等,把它捆扎起来。整个的分工协作是,一部分人在各地或是很远的地方加工草包,一部分人负责运输,运到后,一部分人往上摞。这样来讲,主要是人海战术,工程进展会非常快。例如“大跃进”时期修水库、挖河,从老照片上看都是上万人的大会战,不用挑而是用人来传递。

左:草裹泥分区情况 右:草裹泥现场保护

良渚古城堆筑的草裹泥往往是一个大的区块,就像现在的写字台,大概两三个立方的一部分。弄开后呈现出泥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这证明它是取自不同地方的泥。我们还可以推断大概是一个船运过来的,这能够帮忙理解这样大型工程的运输与垒筑是如何组织实施的。

现在的考古不是推测性或猜测性的,要做到比较科学的理解。很多人猜测这么大的工程可能要做好多年,但挖出的城墙和水坝等虽都堆了几十米高,却没有经过很长时间,中间没有间隔——在考古上,如果堆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停掉,隔两个月或一年再堆,那么中间会有一个间隔层,并且能够看出来。通过考古的剖面,可以知道良渚的城墙水坝是一次性堆上来的,这肯定是用了人海战术,组织了大量的人。而为保障大量人群的生活,背后必然有更多的人来做保障工作。即使没有金属、没有文字,由此也可以知道,良渚社会已经具备了国家形态的组织能力,不然怎么可能实施如此规模宏大的工程!

良渚农业的发展——碳化稻米

良渚的农业非常发达,石犁、石镰刀与现在没什么区别。在此之前,我们曾对长江下游的稻作农业马家浜文化进行考察,发现大约7000 年前时,有非常小块的稻田。2010 年,在临平的茅山遗址发现了面积比较大的稻田,经过考古发掘才知道大概有今天80亩地这么大。还发现了好多条田埂,它的田埂做得非常考究,是用红土铺的,每一条田埂之间的宽度大概有20米,田埂长约100 米。

2010 年,在良渚古城宫殿区的东坡,发现了一个灰坑。考古学上的灰坑,就是倒垃圾的坑,坑里面都是被烧过的稻米,不同于一般的碳化,应该是没烧透就变炭了,坑里边的稻米大概有2 万~3万斤这么多。现在的考古借用了很多科技手段,给这些稻米做同位素分析,发现它们的来源应该不是一个地方。2017 年,在宫殿区南面的一个高地上又发现了被烧过的、碳化的稻米,这个区域的周边都是水面,也符合古代粮仓的设计。它的范围大概有5000多平方米,底下被烧过的稻米堆积厚度有60厘米左右。

洪水淤积层下稻田区的发掘现场

碳化的稻米

经过测算,我们用千粒重——就是1000粒稻米的重量——来定量分析。通过钻探每立方厘米或立方米并测算稻米数,推算得出这个区域内被烧毁的稻米大概有20 万公斤。除了烧过的稻米,还有稻草、木头、捆绑绳子的痕迹,所以它应该是一个粮仓。一个文明的发展肯定要有经济基础,这里的粮仓证明了良渚已拥有非常发达的农业。

另外,在良渚古城内的河里发现了大量的猪骨头,当时人主要养猪,吃猪肉。再之前的河姆渡人可能主要吃鹿一类的动物。除了水稻,我们还知道了当时的环境和植被,与现在差不了太多。还有水果,比方说桃子、李子、杏、菱角等,有很多可以吃的东西,但在良渚就是没有发现小米。

整个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都以水稻为农业基础。黄河流域及黄河以北,包括今天的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等都是以小米和黍(中国古代的五谷)为主。江南地区主要以稻米、水稻为主要的农业支撑。

良渚古城消失之谜

2010 年,我们在距离良渚古城东面大概30 公里、现余杭区所在的茅山遗址发现了小山边上的村庄,村庄前面有良渚的稻田。良渚后期,距今4100年左右,确实有像史书上记载的洪水发生,整个杭州地区都被淹没了。洪水的发生有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

在那个时候,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影响了整个北半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民族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除了暴雨成灾,还有钱塘潮,钱塘潮涌进来之后,水出不去。因此杭州这个1000 平方公里的盆地在当时就被洪水淹掉了,中间一两千年都没有人居住。这也是直到今天良渚古城、良渚遗址能够保存完好的原因之一。

岗公岭被取土破坏的剖面

在现在的稻田挖下去,大概有1~2米都是洪泛层。洪泛层里面的沙子是从上游的山沟里来的,还是钱塘潮涌一并带进来的呢?我们和南京大学地质系合作对沙子进行了测验,然后对比分析,发现大部分沙子来自于长江口,也就是长江三角洲长江口带下来的泥沙,经过钱塘潮涌进来,然后淹没了整个地区。这也是后来良渚古城消失,而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一个原因。一个这么发达的文明突然就消失了。

推 荐 阅 读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

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李零 刘斌 许宏 等著

锁线精装 全彩多图,312页,88元

ISBN:978-7-108-06796-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5月

原标题:《刘斌丨良渚古城:一个“水乡泽国”的发展与消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