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攻如猛虎,守如泰山—中国调查记者与《孙子兵法》采编韬略

2020-06-14 19: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攻如猛虎,守如泰山—中国调查记者与《孙子兵法》采编韬略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陈安庆(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

    故知胜者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谋攻  [春秋]孙 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制敌方略与智慧,被尊为“兵学圣典”,有“世界古代第一兵书”之雅称。

  《孙子兵法》战胜理论,论述战争实施方面的原则和方法,奇正、虚实、掌握主动权、因敌制胜、利用地形地势、火攻、用间。

     天、地、将、法、治乱、勇怯、赏罚、虚实、奇正、专分、久速、迁直。

     中国调查记者可结合《孙子兵法》具体战法结合实际灵活运用,要做扭转己方陷于危局、避免落入败局。

                 战  略

     1、孙子三大制敌智慧:

      一、以迂为直

      二、以患为利

     三、同舟而济。

   2、《孙子兵法》制敌九大方略:

   一、攻敌无备

   二、因粮于敌

   三、因敌制胜

   四、料敌制胜

   五、夺敌所爱

   六、威加于敌

   七、顺详敌意

   八、并敌一向

   九、践墨随敌

 

  3、《孙子兵法》的践行集大成者——毛泽东

   毛泽东是《孙子兵法》的践行集大成者。战争打不赢,一切都归零。

   1960年12月25日,毛泽东同部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谈话说:“后来到陕北,我看了八本书,看了《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的书看了,日本人写的军事操典也看了,还看了苏联人写的论战略、几种兵种配合作战的书等等。那时看这些,是为论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为了总结革命战争的经验。”

   毛泽东说的“看了八本书”“是为论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指的是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为撰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而看的《孙子兵法》等八本书。

  毛泽东,作为现代中国军事统帅与军事理论家于一身的伟大军事家,兵学著述卷帙浩繁,公开出版发行的多卷本《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有600多万字,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经典论著。

      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

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

5、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6、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8、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9、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10、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毛泽东认为,战略层次的全胜,就是不仅要打赢战争,而且要通过赢得战争而赢得政治、赢得经济、赢得人心、赢得和平。战术层次的全胜,就是战役或战斗要打歼灭战,打我军损失相对较小,武器装备和敌方人员缴获俘获较多的歼灭战。

     毛泽东直接组织指挥的140多场战争、战役和战斗,全胜概率高达90%以上。西方战争史上有恺撒、汉尼拔、亚历山大和拿破仑四大战争巨人之说,其中拿破仑被誉为四大战争巨人之首。拿破仑一生组织指挥了近60场战争战役和战斗,数量上是另外三大战争巨人的总和。拿破仑获胜概率也比较高,有80%左右,但谈不上全胜。尤其是他两次战败被俘,最后落得个困死荒岛的结局。

  3、孙子兵法给调查记者的启发

  《孙子兵法》的精髓,善于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把握克敌制胜的奥妙,驾驭治军用兵的方法,比如战略预测上的“五事七计”,治军手段上的“令文齐武”,作战方法上的“奇正相生”,战争观念上的“仁诡相济”,处处体现出纲举目张、举重若轻的谋篇布局意识和见微知著、占隐察机的预见能力。

      1、立即杀奔:时效与时间赛跑

      速度、速度、速度!

    新闻是易碎品,战机稍纵即逝。为了达到“全胜”目的,孙子认为,不要使战争拖得太久,要速战速决。“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故兵贵胜,不贵久。”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在战场上,谁失去战机,谁就面临失败的危险,可见,主动权和抓住战机,即战胜王道。

  2、任势造势——新闻报道时机

   《孙子兵法》的高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它对创造和把握机遇的重视。即通过“造势”“任势”“示形动敌”等手段,寻得最大的机遇,争取最好的条件。

    在利用“时机”问题上,自然应该持重,不可忘乎所以,轻举妄动,所谓“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更应该善于把握战机,一旦遇上有利的时机,就要求坚决利用,毫不犹豫,以避免贻误战机,葬送胜利的前景:“得时无怠,时不再来”,“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惟恐不及”;否则便会“失利后时,反受其殃”。

    3、安全生产,保护自己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人是保。

    4、虚实之道,声东击西,用兵作战,诡诈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子兵法认为,战争中使出各种诡诈手段以迷惑、欺骗敌军,不能太实诚,要有一定谋略。

    5、媒体高管: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媒体里面做管理,同军队中指挥作战的将帅一样应具备五个方面的基本素质。《计篇》中提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认为将帅应具备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的特征。

   将领应具有智谋: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将领应赏罚公正严明,在组织内建立公平的奖惩机制。

   将领应爱抚士卒: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甚至是对俘虏的兵卒,也要卒善而养之。将领还应该勇敢果断,从严治军。此外,组织的领导者还应具有情绪管理的能力,以做到“不可以愠而致战”。

                         战 法

  一、因敌制胜、 料敌制胜 :调查报道的前期准备

   知天知地,知己知彼。致人而不致于人。

   孙子兵法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毛泽东读《南史·韦睿传》曾两次写下“躬身调查研究”的批语,对1600多年前的韦睿将军在作战指挥中亲自调查研究、详细掌握敌情、尽力知彼知己的务实作风大加赞赏。

  1949年5月2日,毛泽东邀约柳亚子同游颐和园,柳亚子问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很快渡江成功,并且占领了南京,我们不知道毛主席用的是什么妙计。”毛泽东笑了笑说:“打仗没有什么妙计,如果说有妙计的话,那就是知己知彼,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1、选好调查材料,精心构思

   抓住公众关注的事,调查事件的全过程,挖掘事件背后的事实,剖析事理,切中时弊,直逼要害。

  2、寻找调查性报道的线索

   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是写好一篇调查性新闻的关键。

 3、  获取线索的途径

   新闻眼线、公开的报道、大的数据和文件、相关会议、互联网渠道、亲朋好友交流等方式。

  二、开展调查性报道的采访

    孙子兵法云,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这方面, 需要记住两句话。

    第一句,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句话, 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

   开展调查性新闻就要先从采访开始,不断的追问、求证、找到能充分说明事实真相的证据,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

   要做好调查性报道,必须坚持不断研究,从侦察、访问、核实,还有对大量已知或未知情况的不断研究与分析工作。

1. 采访前,要制定出周密的采访计划,梳理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2. 身临现场,深入到新闻事件中求证采访,亲自采访所得的资料,才是最有价值的事件信息来源;

3. 采访时,要得到精确的报道,面对各种说法时都要寻找证据,也要确保证据齐全;

4.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遇到多大的问题或者是接受不了的事实,都需要做到处事不惊。

5、采访后,依据亲自得来的证据开始着手写作,写作时要准确无误,文章发表不容有误。

  三、 调查性报道的写作

   面对调查得来的海量信息,记者在写作时就要理清思路,整理好写作头绪,避免信息表达不清楚,无法将事件还原。

   要求记者做到以下几点:

  1. 叙事要完整:无论是调查性新闻写作还是其他新闻写作,叙事都要交代清楚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 事实要准确:调查得来的信息应保证准确可靠,符合事实依据,不能胡编乱造、以偏概全。

  3. 语言要平实:语言的表达也要贴近读者,语言不浮夸,求真,把事件原本的样貌呈现出来。

  4. 真实的展现调查过程:将调查事件的始末、细节、疑点、各方信息来源等真实的叙述,完整的展现。

  5. 结构要平衡:在调查新闻时,内容会触及到多方面,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等,这就需要作者尽可能全面考察一个事件或者问题后选取报道的角度,听取各方面的声音。

     四、《孙子兵法》慎战全胜——调查报道注意事项

     想要写好一篇“调查性报道”文章的就要从选题、线索、采访中寻找答案再着手写作。当然写作时也切记留有余地,真相不是唯一的、需要漫长的调查与求证,一旦交稿就是面向广大公众,不容有误。

   1、保证每一项论述观点都要有相应的真实有力的材料进行支撑。

   2、对事件进行真实报道,不轻易站出来说话评论批判。

   3、 根据实际事实进行报道,不轻易按照自己主观臆断想法进行引申,要对事实进行如实报道。

   4、展示出采访过程中的原话。将实际采访中的内容与对话都写进稿子中,减少记者的主观表述,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5、向证人进行求证。  每一个关键的论述点都要与知情人进行求证,必须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6、请律师进行把关。不出现侵犯他人名誉或者隐私的话语,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新闻报道稿写完后请专业的律师进行审核,并且对相关涉及到这类问题的地方进行修改。

   ( 作者为陈安庆—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