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沙龙 | 我们停下、我们行动、我们远望——青年谈戏剧如何发声(上)

2020-06-14 19: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编者按:

在社会发生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后,艺术何为?这是过去几个月里,艺术家、文艺工作者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我们停下、我们行动、我们远望——在居家的日子里,停下脚步,思考自省;积极创作,充分体现责任与担当。与此同时,持续和沉淀后将其转化为更有深度和力量的作品,又是疫情后留给文艺工作者的时代命题。上海越剧院青年艺术创作沙龙以“云笔会”的方式,邀请青年戏剧人以此为题来谈谈他们的观点,这些沙龙成员都是长期活跃在戏剧一线的青年戏剧人,他们的感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期精选了部分发言与读者分享。

我们在思考

艺术家于灾难中的责任

魏 睿|上海歌舞团编剧

人类在抗击灾难时,表现出无与伦比的悲壮力量,同时更加敏感沮丧,这是人的复杂性。灾难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开人类自我保护的面纱,剖露出灵魂的本来面目。因此,我们不能感谢灾难,也不能无视灾难,无论是灾难的经历者还是旁观者,心灵深处必然都掀起着一场又一场暴风雨。

灾难来临,人类更需要文艺作品,也更需要艺术家。不过吊诡的是,在疫情爆发最猛烈的日子,许多有良知的艺术家竟然拒绝抗疫作品的创作。究其根源,我们在歌颂型的文艺环境中浸染太久,伪劣作品太多,拒绝创作,是以“自断经脉”的悲壮方式来维护艺术家最底线的尊严。实际上,冲锋在抗疫前线的战士,不仅有医护人员,还应当有艺术家,拿起手中的笔,像手术刀一般,直切病源,直面鲜血淋淋的真相,哪怕发出绝望的吼声,哪怕倾倒出滂沱的泪水,总比文质彬彬的赞扬更直抵人心深处,方能不负身为艺术家的责任和担当。

翻开戏剧史,为了主流宣传而创作的戏剧,有《穆桂英挂帅》《谢瑶环》等艺术佳作,也有《新大名府》《新天河配》等贻笑大方的作品,艺术家们的创作步步为营,思虑过多就容易迷失审美能力,产生错觉,把影响广泛等同于艺术价值高,其处境十分艰辛。但愿未来的戏剧史中,人们翻到我们所在的一页,不是嘲笑一番,而是发现几部佳作,便是万幸了。

疫情的阴云,

是否能带来一次新的突破?

杜竹敏|上海广播电视台编导

正是这个冬春之交,我开始重读建安时代的诗赋,才发现印象中的“建安风骨、邺下风流”原来隐藏了这么沉重的悲怆。东汉末年是一个瘟疫频繁爆发的时代,曹植《说疫气》描述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但人们也开始思索生与死、短暂与永恒的关系。曹丕在《与王朗书》中更是直接写到:“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

疫病、灾难带给人们的是对于死亡的忧惧,却也令人更加关注自身、思考生存的意义、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们由“外观”转向“内观”,开始更为真实、豁达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建安文学的悲怆也是厚重、是思辨、是自审。

反观眼下的抗疫作品,似乎大部分还停留在记录、颂扬。抗疫的艰辛过程和英雄人物固然应当被记录、被颂扬。但似乎,这样的作品总还是欠缺些什么。杜甫说“国家不幸诗家幸”。疫情加诸于我们每个人身上的都是不幸,但是否它也有可能在这沉重的牺牲过后带给我们文学、或是其他方面一些转折?当我们忙于“应时而坐”的同时,是否也能腾出一些时间,困住身体的行动,放任思想横冲直撞,于现有的范式中闯出一个新的突破口?

以文艺之名,书写生命力

安 树|上海越剧院编剧

文艺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亦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古今中外,从不缺少以灾难为背景的文艺作品。天花、霍乱、伤寒、鼠疫、疟疾、非典、新冠肺炎,当关乎生死的疫情传来,哪一张脸会成为人们面对灾难时的表情?生死时刻,遮掩退却,内心的真相得以袒露。每一种行为之下都是什么样的人性呢?薄伽丘的《十日谈》,瘟疫肆虐下的佛罗伦萨,美丽繁华变得面目全非,尸骨遍野。虽然疫情如乌云般密布,人们相互回避,亲友断绝来往,但一触即发的死亡却没能阻止年轻人探讨生命的意义。加缪的《鼠疫》,在城市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不是绝望和颓丧,而是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毕淑敏的《花冠病毒》,表现了人性在面临危难时刻而迸发出的悲悯和无奈,在绝境中展示出的强大和坚韧。“在地狱和天堂之间,横亘着我们的生命。它是如此不堪一击,又是如此坚硬如钉。”灾难,突如其来。但紧随其后的,便是人们迸发出的力量、智慧和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在灾难中的人生轨迹、性格命运,生存与死亡,希望与绝望,彰显出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力量。我们愿以文艺之名,将这股力量书写与传递。

艺追求“心和平”

俞鳗文|上海昆剧团导演

我们总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戏曲,一代戏曲人有一代戏曲人的使命。而传承与传播这个坐标体系,恰在此特殊时期更为“考验着文艺的情怀,检验着文艺的担当”。剧场的关闭促发着传统戏曲院团的当代从业者坚持内容为王,培养互联网意识,使用线上渠道,去探索戏曲艺术如何在文化科技融合的大趋势下创研高品质品牌、高流量平台、高能级整合。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从舞台走入直播间,我个人也参与策划、导演了上海昆剧团的线上直播,以及上海沪剧院的“微剧场”系列。过程中,我禁不住想,此类创作究竟是一种思维的转换,还是一种思维的衍生?我自己的答案是,线下品牌,线上IP。

实在是好久都没有这样赋闲无事了,许因为此,我才越来越感知到艺术和创作“本来面目”的价值。我也经常问自己,我们的职业就真的没有意义吗?那于山崩地裂处的手足相抵,朴素而又厚重的情谊,需要我们去记录、去传播,因为需要我们去讴歌那攻坚克难的智慧,也因为需要我们去警示那重蹈覆辙的愚蠢,“心和平,世界就和平”了,而传统文化、经典艺术也将永远会是增强我们“心和平”的中国式免疫力之一。

居家随想·期待

徐 伟|上海越剧院导演

我做教师的时候,我曾经大言不惭地和自己的学生讲:“戏剧做到最后做的一定是文化,而文化修养决定着你在喧嚣中是否能保持清醒与理智!”可是说出这些话的我,也在前段时间囤了半年也用不完的医用酒精、足以放到过期也吃不完的面粉,还有现在只能用来喷脚垫的消毒液,还有没抢到的双黄连,还有17年前上大学时跟着同学一起去抢购板蓝根的场景。

想到这里,我开始重新思考我一直坚信的一件事——戏剧要担负起社会责任。那么戏剧的社会责任到底是什么呢?若干年后我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段日子呢?思来想去,这两个问题我只得出了一个答案——自省。我们应该用我们的专业发起人们的“自省”,让人们真正地去思考什么才是对的。

当然,戏剧本身就具有双面性,我们不只要给大家看到那些好的东西,我们也有责任让大家看到那些“本恶”和“劣根”的东西,因为它们也是“自省”的一部分。借用一个戏中的台词:“我也希望看到我的画的人能够心中有家国,我要让别人看到的家国不仅仅是云淡风轻,还有满目疮痍,就像那块石头,它又大又丑又冷清又不安,但它是真实的!它渴望成为一座山!它一定能成为一座山!”话说得也许有些大,但理应该不会亏。

我们在创作

疫情期间的小思考

吴佳斯|上海越剧院导演

最近戏曲中心推出“艺起前行”云端的系列演出,这个形式让戏曲人一下子都跨入了网络,原本戏曲和网络的间接接触因为疫情融合了。这个融合无疑是正确的,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转向。戏曲的普及,不仅可以靠常规性的讲座这么严肃的方式来传播,更可以是一些轻松的、带有互动遐想体验的沟通方式,比如戏曲故事,戏曲的程式表达,戏曲的美学价值等等看似枯燥的内容赋予它们轻松多样的环境。

将抗疫的题材借助网络平台传播,我觉得很有意义,就好比我们越剧院刚做完的两个抗疫小戏,我排的《暖春》准确地说应该定位于小品,因为平台的不同,剧场更多需要舞台渲染,但在镜头下,我选择多一些真实自然。镜头艺术和舞台艺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最终呈现的是镜头下的戏曲作品还是舞台感的戏曲作品,这也许是一个新的话题,也是我最近思考比较多的问题。

创作抗疫主题作品有感

赵 斌|上海越剧院唱腔设计

2020年的春天,我们经历了新冠肺炎这段刻骨铭心的时光。我身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很想用自己的专业来为他们做些什么。就在此时接到单位的任务让我参与创作越剧开篇《风雨逆行人》与越剧抗疫小戏《一袭白衣》内心真的无比激动。当时我正在家里自我隔离,看着电视中那些不畏生死的英雄们,我非常敬佩他们,所以在创作上加了很多类似呐喊一样高亢激昂的音乐旋律,描写白衣天使不顾一切的不惧生死向疫情战场不断的英勇战斗,他们是我们心中最勇敢和最美的人。

再谈谈创作抗疫小戏《一袭白衣》的时候,我深深的被剧本感动了。编剧老师说到2003年的非典是全世界保护90后,而当下疫情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几乎大部分都是90后可以说2020年是90后保护全世界。这让我触动很深,因为我自己正是90年出生的一个实打实的90后,也经历了非典与现在的新冠疫情,就在疫情不久之前刚有了自己的小宝宝。身为90后又是刚为人父的我非常能理解剧中写道母亲和女儿那种难舍难分,保护家人真真切切的情感故事。

尤其到女儿第一次将亲手做的饺子交到妈妈手中妈妈看到的时我在创作时不停的内心流泪,我当时就想着一个字“暖”。这个暖女儿对妈妈的,也是妈妈对孩子的,更是全世界90后对当今社会的温度。创作时要贴近生活,贴近人民,作为90后我们在创作时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紧跟着社会发展,文艺创作要多描写当下社会发展状态,因为很多人可能不喜欢看报看新闻可能更喜欢看戏那我们的创作正好是给他们了解当下的最好途径,只有这样人们在会更加喜欢,艺术才更有魅力,会越走越远!

创作抗疫小戏《暖春》后有感

叶建遥|上海越剧院唱腔设计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自疫情爆发以来,虽然不能像伟大的医务工作者们冲锋在抗疫的最前线,但也一直想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剧院在疫情爆发的初期时就组织院里的职工自愿捐款,我积极报名捐款。得知还要创作抗疫文艺作品来鼓励前线的医务战士们时,我更是主动向院领导请缨。能参与和创作当下为抗疫前线的医护战士和广大人民群众振奋人心和暖心的文艺作品,亦是我的使命。同时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我,报名参加了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很快,我被派遣到闵行区古美街道平吉二村的服务点。

接到《暖春》剧本时,我很是兴奋。一是身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能参与创作抗疫小戏,发挥一丝作用。二是看完剧本后的感动,因为这就是我在做志愿者时切身感受到的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及暖意。剧中主人公两夫妻为社区接触隔离人员每天送一份暖心汤,这是来自基层老百姓对于坚持在抗疫前线人员的一份感激和一份爱。同样,我在做志愿者执勤时也被类似的爱心感动着。小区里的居民和其他的人看到我们执勤,时不时的给我们送来一次性手套,口罩,消毒液,酒精甚至还有小零食,水果,酸奶等等——这就是我们的人们,可爱的人们。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这也是我在这次创作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的感悟。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的创作更应当如此,否则脱离“人味儿”的文艺作品,最终只会渐渐“死去”……

疫情之下的文艺创作感悟

侯雪凝|上海越剧院作曲

上海越剧院根据抗疫期间的感人事件加紧脚步创编原创小戏,很荣幸自己可以担任《暖春》的配器和作曲。疫情使网上云剧场的发展进程加快了脚步,科技与现实的结合在云剧场中更加充分的展现出来。由于疫情中需要控制排练及演出人数,以防止交叉感染,需要在人数最少的情况下呈现出最好的音乐效果,于是在此次云剧场的演出中通过与领导的商议后决定运用电脑MIDI制作音乐与真实乐器结合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这样的尝试是一次创新也是一次挑战,戏曲音乐的节奏非常灵活,根据演员情绪的变化,唱腔节奏和舞台走位节奏也会不断的变化。在现场演奏中,一般是通过乐队跟演员的形式,让演员在不同的情绪中可以灵活变化节奏。但电脑MIDI制作出的音乐节奏一旦定稿就不能改变,需要演员跟着音乐和唱腔配器的节奏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变化,这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完美的呈现。各部门通过这次云剧场的演出都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浅谈疫情下的文艺创作

黄 莺|上海越剧院唱腔设计

疫情期间,各个院团不同程度的在线上推出:歌曲,小戏,MV,以及知识普及,云欣赏,云教学等等。这完全符合当下也是长效的一个积极方式。那么最朴实的,最能扎堆在人们心中的 ,我觉得还是一出大戏,需要一出朴实无华又直指人心的大戏。这才是文艺的力量。大量的素材,无数的医务人员;太多太多的患者;不计其数的默默奉献者们,他们,她们,只是做了最简单最平常的事情。可是这背后是什么呢?人性的本质难道只有贪婪,恐惧,懒惰,冲动,无节制吗?人性的善恶,完完全全赤裸在疫情前。要整合一出‘完整’的大戏,除了合理性,可看性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人物的造就必不可少。我们要去实地采风,不只局限在一二个人物上,着力创造大小每一个人物的思想形态的饱满化和复杂化,但不脸谱化。人是个非常复杂的立体生物,如只一味纠缠在好人坏人上,那么呈现出来的也是不真实的,也无法打动观众。好的作品来自于真实。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愚见。审视自己,观察生活。珍惜当下。

在疫情的苦难中感受爱

朱洪恩|上海越剧舞美设计

我在想,我要用怎样一中方式去表达、记录和感受。后来,我看到了那张图片上的脸,那是一张模糊的年轻医护人员的脸,被防护口罩和面罩紧紧地勒着。防护镜上是一层水珠,透过水珠可以看到模糊、勇敢、坚毅的眼神,很美,很高贵。我被这张真实记录的特写新闻照片震撼了,这正是我要寻找的灵感源泉。于是我用一张卡纸,几根油画棒,这些最简单的绘画工具把这张戴着防护眼镜的脸画了下来。用架上绘画这种原始艺术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逆行者”敢于自我牺牲精神的震撼,让我们可以在苦难中感受到爱。

艺术虽然不能治疗疾病,但常常有效地作用于人的思想和情感。即便是看不懂文字的人,或者不同语言的人,也能读懂图像。艺术家的责任是用情感把这些现象表现出来,留下来提供给大家,作为一些心理上的安慰。然后作为一种历史的见证,传播下去。所以,不管是中世纪黑死病、鼠疫还是现在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都给我们留下了一种集体的记忆,既是惨痛的回忆,但也保存下来爱的证据,这就是艺术的作用。所以艺术扮演了一种特别重要的角色,能够让我们以有温度、有情感的方式,对现实进行重新定位,唤起斗志,燃起希望。

原标题:《沙龙 | 我们停下、我们行动、我们远望——青年谈戏剧如何发声(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