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腾冲杨文举:退而不休 用心托起民族团结之花

2020-06-15 20: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杨文举,男,傣族,腾冲市五合乡人,1932年6月生,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云南民族学院副院长、腾冲文教局文化科科长,1992年由原腾冲县民委退休,2019年入选第五届“最美腾冲人”。

“奇石屋”

——为美丽乡村建设打开一扇窗

1992年杨文举退休后,发现家乡的龙江石头资源丰富,有特点、有个性、有灵性、图文好,收集奇石便由当初的爱好、锻炼身体上升为对奇石文化的探寻、追求。老人在家中设立了“奇石屋”,收集龙川江中奇石1000余件,当初自己看、朋友看、周围群众看,成了家乡茶余饭后邻里必不可少的一件趣事。现在,杨文举家乡腾冲市五合乡帕连村已从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蝶变为人们心中向往的最美、最有诗意村庄,游客纷繁踏来,慕名来“奇石屋”参观人数达万人次,杨老内心无比激动、高兴,想不到自己的爱好为家乡建设打开一扇窗。

“双语”培训班

——为家乡文化普及扫盲

杨文举一生从事民族工作,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推广最有发言权。退休后在本村公房里开办文化室,图书达3000余册,涉及多方面知识,丰富了群众文化,提高了群众文化素质;组织培训班,帕连是一个纯傣族村,好些老人原来不通汉族语言,1992年至2000年8年时间,杨文举亲自上课推广“双语”,实现傣语汉语“双通”,大大方便了群众工作生活;举办科技讲座,邀请老科协、农科站相关人员进村进行养猪、养牛、甘蔗、水果、蔬菜等养殖、种植技术培训,满足了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农业技术培训需求,为精准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提供了人才支撑。

挖掘傣家文化

——把傣家民俗成果分享给世人

傣族能歌善舞,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何推广傣家文化,把傣家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是杨老的宿愿。1992年杨文举退休后,购买音响器材,安装在村活动场所,早晚播放,为帕连开展文体活动创造了条件;村里筹办泼水节,杨文举积极加入组委会,建言献策,从1998年第一届泼水节至今共举办23届,为丰富乡间文化注入了活力;组建文艺队,傣家嘎秧舞、嘎光舞,傣家武术、傣家歌曲全面推广、全面普及。目前,走在帕连大巷小巷都看到老人手拿手机,在唱优美动听的歌曲,让游客驻足倾听;推广傣家文化,从自家开始。杨文举家目前拥有傣家服饰、竹器、织锦、刺绣加工,一件件精美工艺品让游客爱不释手,争相购买,在杨老师的带动下全村自发加入工艺小分队,最终实现小工艺闯市场。

树立正能量

——带头践行民族团结一家亲

帕连是一个傣族寨子,如何引导寨子和谐发展又融入社会,也是杨文举思考的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杨文举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他身正示范,形成了做人有德、待人懂礼、处事守法,家庭和睦、子孙孝贤的家风;村里成立自管组加强基层末稍治理,杨文举认为是美丽乡村建设难得的机遇、是好事,不仅他本人积极支持,同时说服家人参与,现在他的儿女中有2人是自管组成员,全家成了自管组的骨干;参与制定村规民约,杨文举主动担起村规民约义务宣传员,寨子、邻里矛盾纠纷调解员,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组织员,由于杨文举的带动,寨子的一些老人也加入了说教队伍,现在帕连矛盾纠纷少了、打架斗殴的不良习气不见了,随之出现的是“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和谐氛围。

近年来,杨老目睹了寨子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旅游小镇打造、民族团结示范村试点,每一点变化都令他激动不已,相信未来,杨老用心用情托起的民族团结之花会更加绚丽多彩。

文图:黄正保、杨丽芳、腾冲市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腾冲杨文举:退而不休 用心托起民族团结之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