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特刊⑦ | 云安区:凝心聚力向幸福出发

云浮发布
2020-07-03 11: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农家,一座座整齐排列的新修房屋,一片片特色果林绿意盎然,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行走在云安区的大地上,一幅幅美丽画卷映入眼帘,一张张朴实的笑脸在盛夏里绽开,生活在这里的人民,贫困渐行渐远,幸福越来越近。

自开展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云安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按照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同步奔小康的目标要求,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经过四年多的努力,云安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今年5月6日,云安区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6571户17359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22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在云浮市率先实现贫困“清零”目标。

千谷湖旅游风景区

党建引领

打开扶贫新模式

近年来,云安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强化“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推动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头雁”工程、示范工程、先锋工程、强基工程,突出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凝聚决战脱贫攻坚的坚强力量。

建“活”党建文化广场

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发挥组织部门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建立健全书记访遍和部领导挂点包片督导制度,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制定区镇村三级脱贫攻坚挂牌督战作战图和安排表,组建区、镇、村、组四级党员干部构成的“五人小组”攻坚全区120户未脱贫户,凝聚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合力。聚焦“头雁”工程,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把232名党员干部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储备人才库管理,挑选6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到镇进行挂职锻炼,选拔21名优秀外出人才回乡任职,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107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党建促脱贫攻坚提供充足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农民在蔬菜基地忙着采摘蔬菜

此外,围绕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抓好脱贫攻坚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建立“三联系”“联帮带”“村企共建”等机制,推动各领域党建资源集中到促脱贫攻坚上来,与南海区35家企业和区内57家企业签订“万企帮万村”协议,落实帮扶项目64个。率先在全市以“1+6”模式全面推进镇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权力下放、人员下沉、财力下投”,六大工作平台助推镇村建设有特色扶贫产业65个,统筹扶贫资金5000万元建设现代优质肉牛产业园,实现“一园带百村千户万人奔康”的目标,解决贫困户“三保障”等问题562件,带动每户贫困户平均每年增收2000多元。

都杨镇榃容村扶贫产业百香果基地

一户一策

量身定做扶贫计划

自今年2月以来,在疫情防控相当严峻的情况下,云安区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逐户逐人摸准剩余贫困人口未脱贫原因,重点在就业、产业、社会力量帮扶等方面精准制定帮扶对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确保所制定的每一项措施都具针对性、都能落地见效,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

石底村蔬菜基地种植

今年46岁的潘坤元,是云安区都杨镇降面村贫困户,妻子患有精神病,2个孩子正在读书,4口之家的重担就落在了他一人身上,靠他在村里上山打工来维持生计。新时期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区对因病、因残、缺劳动力等致贫原因分门别类,按照“一户一策”“一户一办法”制订具体帮扶措施,落实“三保障”政策,确保脱贫攻坚路上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拿阿元来说,2019年,他家享受低保金10176元,教育补助金6000元,残疾保助金4620元,扶贫分红1156元,全家还享受医疗保险,阻断了“因病致贫”。

政府“兜了底”,致富靠自己。2019年初,勤奋拼搏的阿元养了猪80头。他心想:“把猪卖了就脱贫致富了。”他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但天有不测之风云,因客观原因他不但创业失败了,还欠下银行5万元债务。当邻居们都劝他放弃的时候,驻村工作组重新帮阿元制定养殖帮扶计划。2019年5月,在驻村工作组的鼓励下,阿元利用扶贫资金再加上免息贷款共筹集资金8万多元,在距离原来猪场一公里外的半山腰建起了约10亩的养殖场,为了降低风险,他发展综合性养殖项目,养了400只鸡、1300多只鸭,花10000元买了两头母猪。为节约养殖成本,他开山辟土、修路搭棚;自己种木薯、番薯等充当饲料;还买了两台孵化机自己孵化小鸡;为了方便运输饲料、鸡、鸭,他又按揭买了台三轮摩托车。看着鸡、鸭、猪一天天长大,阿元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随着鸡、鸭一批批出栏,收入慢慢增多,到2019年底,阿元家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0元,他家脱贫了。

现在,阿元的养殖场里,鸡鸭成群, 脱贫之路让人鼓舞,笑脸上写满了知足,他坚信只要肯加倍努力奋斗,就不会过穷日子,只要吃苦肯干,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甜美。

万企帮万村

精准扶贫提质增效

为扎实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云安区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多措并举,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全面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纵深开展。2月27日,云安区在区政府举办了南海区驻云安帮扶干部座谈会暨万企帮万村签约仪式,现场已落实了24家企业进行对接,落实帮扶项目33个,帮扶资金130多万元,通过南海区企业的示范效应,还带动了云安区本地32家企业主动参与进来。目前,云安区106个有帮扶任务的村,已100%落实了企业对接,所有有劳动力的未脱贫户都落实了企业帮扶。

麻竹笋是镇安镇的重要扶贫产业,覆盖了镇里349户贫困户。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镇安镇的麻竹笋扶贫产业基地既是发展扶贫产业、助力贫困户增收的战场,也是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扶贫产业园建设的战场。“我们公司前几年已经种了4000多亩的麻竹笋,经过近两年的种植觉得这个产业很有前景,所以今年再追加1000亩,预计可通过就业和分红带动当地1000多贫困人口增收致富。”该镇麻竹笋扶贫产业管理人员谭伙坤说。

除麻竹笋扶贫之外,该区的发财树、南药、剑花等扶贫产业齐头并进,每个产业种植的规模都达5000亩以上。采取“公司+贫困户+村委会”的合作模式建设温氏养殖小区,帮助近2000名贫困户实现了就业。由区统筹推进投入近5000万元的现代优质肉牛扶贫产业园是全省唯一以肉牛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一产业园的建立,每年可为全区2377户贫困户带来户均2000元的收益。

百亩扶贫产业发财树基地

此外,在教育扶贫方面,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落实贫困学生生活费补助资助率100%。在落实救助政策上,符合建档立卡“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补助条件的8407人已全部纳入,补助率为100%。在落实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和养老保险政策上,已全额资助了建档立卡贫困户17359人购买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助率为100%;符合2019年参保条件的贫困人员有17359人,参保率100%;符合养老金领取条件的贫困人口4531人,领取率达100%。在落实就业扶贫上,2019年举行了4场招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或其他途径让4851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一园带百村

千户万人齐奔康

云安区现代优质肉牛扶贫产业园是全省唯一以肉牛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该产业园位于云安区石城镇东风村,核心区占地面积约6000亩,包括集中育肥区、良种繁育区、综合利用区、生态放牧区、牧草种植区、饲草加工区,共6个功能区,总投资5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产值超过10亿元;该产业园围绕产业扶贫的部署,遵循“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理念,通过整合扶贫资金,以产业扶贫推动农业产业转型,进而推进云安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最终实现“一园带百村千户万人奔康”目标。

云安区现代优质肉牛扶贫产业园

为统筹发展养牛产业,云安区委、区政府通过整合荒弃的山头,引进优质农业龙头企业,统筹推进全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为推动工作的落实,制订发展规划,分批整合全区30万亩沙糖桔地,通过“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第一批选取了石城镇东风村,当地群众也积极支持,仅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便整合了6000多亩土地。土地整合后,区政府便开始广泛招商,于2018年6月成功引进了东莞市民营企业50强广东省百分百集团公司到云安落户,成立云浮市百成牧业有限公司,发展草畜养殖,在其带动下,云安肉牛养殖势头迅速。为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对肉牛实行园区养殖,以百成牧业公司为龙头,以东风村的6000亩沙糖桔地作为核心区,联合全区8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以“1+8+N”的模式创立云安区现代优质肉牛扶贫产业园,再辐射带动农户进行参与。2019年3月,云安区肉牛现代农业产业园获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也是目前全省唯一一个以肉牛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园。自此,产业园的建设有如插上了翅膀,截至11月底,共投入资金12285.5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2055.3万元,使用进度为41.11%,提前达到产业园“第一年省级财政资金使用率30%以上”的要求。企业已使用自筹资金5380万元,占自筹资金总数的35.87%;园区15个项目已开工14个,开工率达93.33%。目前产业园核心区已建成标准化牛舍共10幢(约6万平方米),总面积8000平方米的有机肥加工厂已经完成并可以投产,占地2400平方米的干草棚以及3000平方米的隔离舍已完工投入使用,园区办公楼已完成投入使用。产业园建设以来,各肉牛养殖企业已共计出栏肉牛500多头,销售蚯蚓25000公斤、蚯蚓粪有机肥500多吨。

此外,为了有效提升贫困群众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切实提高贫困户在扶贫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度。云安区共统筹各级扶贫资金约5000万元,以“保本+固定分红”的模式入股产业园,涵盖了全区7个镇78个行政村,共计有劳动能力贫困户2377户11853人参与其中(占全区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的86.6%),充分发挥龙头公司成熟的运作模式和广阔的销售渠道,确保贫困户每年有8%的稳定分红收益,参与的每户贫困户平均每年可增收2000多元。并探索推广采取土地经营权入股、扶贫到户资金入股、土地托管、订单收购、信用合作等多种形式,推动“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特别是鼓励贫困户种植牧草和领养肉牛并由产业园进行回收,建立了贫困户与肉牛产业园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可以通过六种渠道获得“六金”(即:土地流转得租金、资金入股得股金、基地务工得薪金、委托经营得酬金、超产提成得奖金、订单种植得售金),多途径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目前,已带动56户贫困户种植牧草和养牛,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增收5000元;已吸纳了15人在园区务工,每人每月工资2500元,每年工资收入达3万元。同时东风村集体通过流转土地6000亩,村民和贫困户每年从集约的土地中实现收益60多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达20万元。

如今的云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下来,云安也将继续保持攻坚劲头不松,始终把握工作重点不偏,坚定秉承实干作风不变,切实抓好脱贫攻坚后续巩固提升工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规划衔接、政策衔接、工作衔接、保障衔接,推动减贫工作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确保云安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

▲《云浮日报》7月3日特刊

来源:云浮日报

原标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特刊⑦ | 云安区:凝心聚力向幸福出发》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