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京科举地名故事

方志江苏
2020-07-10 11: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在传承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地名作为最特别的观察窗口,它的存在,让我们了解到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最近央视热播的《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引导人们发现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化华彩和人生百态,唤起根植于人们心中的家乡情结与热土情怀。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人文荟萃,科举文化影响广泛而深远,让我们一起通过这独有的蕴涵千年科举文化的地名来读懂这座金陵古城!

江南贡院是全国开创最早、规模最大的乡试场所。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初名建康贡院,是县、府学子科举应试场所,起先占地面积并不大,应考人数也不多。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将苏皖两省的乡试及全国性的会试都集中于江南贡院进行。鼎盛时期,东起现在的姚家巷,南至贡院街,西与夫子庙比邻相望,北达建康路。占地7万多平方米,内有号舍20644间,一次能容纳考生两万余人。

历史上,江南贡院与北京的贡院在大小上有南北争雄之势,而且略胜一筹;在输送人才方面江南贡院则独占鳌头,远远超过北京及其它贡院。在清代,科考共举行112科;全国16所贡院,其中在江南贡院乡试中举后,经殿试考中状元者,江苏籍49名、安徽籍9名,共计58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51.78%。唐寅、郑板桥、方苞、秦大士、施耐庵、翁同龢、李鸿章、张謇等在这里高中举人,吴承恩、吴敬梓、陈独秀等文化名人也曾在这里寻求功名。

古都南京作为人才聚集之地和科举考试中心,科举文化影响广泛而深远。漫步在南京街头,科举文化印记清晰可见:夫子庙、成贤街、四牌楼、三牌楼、沈举人巷、朱状元巷、秦状元巷、上江考棚、下江考棚、状元境、三元巷、文德桥等等。一个个地名如同一枚枚活化石一样,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以考场为名

科举博物馆

贡院街:位于夫子庙东南侧。东北起桃叶渡,西南至瞻园路。明景泰年间,建应天府贡院后成街,街以北侧“应天府贡院”名中“贡院”二字得名。清同治十二年(1873),曾国藩重修贡院,更名江南贡院,街名未变。为夫子庙地区最繁华的地段之一,也是秦淮河风光带和金陵新四十景之一“灯火秦淮”的核心区域。街西段为儒学重地夫子庙。 

上江考棚:西起中华路,东到信府河。上江考棚为安徽考生预试处,曾几易其地。清代同治四年(1865)之前,上江考棚设置在朝天宫东侧小王府巷。据陈作霖《运渎桥道小志》载记述:“皇甫巷,以南唐皇甫晖所居得名,后人元文宗潜邸,故又名王府巷。巷中旧有上江考棚,为安徽诸生录科之所。”后迁往城南三条营,这里至今仍称上江考棚。后来,上江考棚又移往中正街(今白下路)。王韬《翁牖余谈记翼贼事篇》卷六:(石达开)“自安庆退,人众屋小,且旷废之后,时有鬼狐为崇,乃移于上江考棚,并扩并前任安徽道王宅及邢园而居之。” 

上江考棚界碑

下江考棚:位于南京城南镇淮桥的东北,东起信府河,西到中华路,地名至今犹存。为江苏考生预试处,现今以考棚命名的考棚小学,是1905年在下江考棚程子祠遗址上建校的,1910年为程子祠学堂,1927年改名考棚小学。1998年迁至许家巷。

夫子庙:位于秦淮北岸的文德桥至平江桥之间,后人将文庙、学宫、贡院三大古建筑群遗迹统称为夫子庙。它南衔秦淮烟水,东揽桃叶古渡,西接徐达故邸,北连秦状元境,总面积约22公顷。在明清期间,江南贡院以及文庙、学宫的规模得以不断拓展,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科举考试废止,学宫改作他用,江南贡院闲置。民国7年(1918),拆除贡院考场,辟为商肆,从而将江南的科举考试中心转变为商业贸易和风光游览中心。

夫子庙北牌坊

成贤街:位于鸡鸣寺南,太平北路西侧。北起北京东路,南至珠江路。明《南畿志》记载有此街。街在明代的文化教育中心最高学府国子监门前。因进国子监读书即意谓可成为贤人,街因以为名。周围的街坊巷里、寺庙建筑等名字如成贤里、成贤村、通贤桥、浴贤庵、集贤庵和四牌楼等,都与之有关,影响甚大。明永乐间,规模最盛时有近万人在国子监读书。清代,清政府利用文昌阁旧址,设文昌书院。

成贤街巷口前的牌坊

演武厅:玄武区,和平公园东。清《同治上江两县志》曰:“演武厅,将军都统演武于此。”清代,此地是考武举人、武状元的场所,建有厅堂,为考官阅武评判之处。现在这里还有个演武新村。

武学园:位于洪武路与中山南路之间。清《同治上江两县志》曰:“《野获编》:明初请建未行,立武学自建文始,今废为园。嘉庆中尚有留都师帅额。” 现在这里有个武学园小区。

科巷:大行宫东南,这个“科”其实指的就是武科举,这里以前是武科营盘驻地。

科举博物馆

以科举人物为名

朱状元巷:位于水西门内,莫愁路东侧。东起仓巷,西连莫愁路,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状元朱之蕃的府第见于此,而得名。清《同治上江两县志》曰:“朱状元巷,因朱侍郎之蕃居此得名。”朱之蕃(1548~1624),字元介,自幼能文善书。其先祖世居山东茌平,后附籍南京锦衣卫。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殿试第一名。后因不满朝政,回南京寓居,写书作画。著有《南还杂著》《金陵四十景图考》《莫愁旷览》《奉使朝鲜稿》等。书画作品有《杉禽图》等,诗句书画多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书目中。

朱之蕃书法作品

秦状元里:位于中华路西侧。东至中华路,西至长乐大厦,南至许家巷,北至金沙井。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载:“《白下琐言》:秦状元巷,在江宁县左,涧泉殿撰未达时故居,今为家祠。”秦大士自幼聪明好学,10岁能写诗作文,23岁考中举人,38岁考中状元,为清朝第43位状元。后由地方官命其住地为秦状元巷。1950年,该巷与南边的银作坊合并,改名秦银巷。1981年复称原名。1995年1月废巷建居民区,命名为秦状元里。

秦状元里

三元巷:位于中山南路北段,东起中山南路,西至明瓦廊。相传此处原是明代抗倭名将尹凤旧居。尹凤是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武举乡试解元,二十六年武举会元、状元,故名。当时倭寇峰起于东南沿海地区,尹凤立志报国,后官拜参将。明万历年间随俞大猷在福建抗倭,屡建战功。另据《帝里文人略》:“尹三元凤家在白下桥西,今三元巷疑其以旧居得名。”该巷东南段南侧曾有支巷名“三元巷三村”,1981年拓宽三元巷时拆除。

三元巷

程阁老巷:位于新街口东南,东起洪武路,西至中山南路,因明代阁老程国祥居此,故名。程国祥,明上元县(今南京)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崇祯时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退休后回南京定居。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政府军费开支激增,国库空虚。他果断地提出暂借“都城赁舍一季租”的办法,筹集到了十三万两银子。崇祯皇帝从这件事上看出程国祥很有才华,于是提拔他为东阁大学士,所以人称他为“阁老”。程国祥为官清正廉洁,虽身列卿相,仍然是“布衣蔬食,不改儒素”。

尚书巷:位于大光路西段北侧,南起大光路,北至八宝东街西端。因明代吏部尚书倪岳居此,故名。曾名崇礼街。倪岳,字舜咨,据《万历上元县志》记载,倪岳为明天顺元年进士,入翰林,为编修,进侍读,擢礼部右侍郎,进尚书,“仪文制使,多所拟定。”弘治年间,倪岳为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倪岳享年58岁,谥“文毅”。由于他为人正派,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受到人们的尊敬。为了纪念他,其所居里巷命名为尚书巷。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南京时,就住在崇礼街,徐光启专程从上海来看望他时,还到倪岳故居访古。

沈举人巷

沈举人巷:位于华侨路街道东南部,新街口广场西北。东起管家桥,西至慈悲社。清《同治上江两县志》曰:“明举人沈九思居此,九思有学行,生徒敬之,名其里沈举人巷,见《金陵诗汇》。”

许家巷:东起中华路,西至中山南路。清同治年间,因明代嘉靖乙未会元许毂居此,故名。许毂,嘉靖乙酉举人,乙未会元,授户部主事,调礼部转吏部文选郎中,拜南太常少卿,改江西提学,升南尚宝司卿。归田后居南京三十余年,日以赋咏自娱所得卖文钱投竹莆中,客至采取之沽酒,酣唱穷日月不断。

文德桥

文德桥:在夫子庙泮池西侧,是夫子庙与秦淮河南岸之间的主要津梁。明万历建木桥,二十六年(1598)里人钱宏业改建为石桥(一说是由提学陈子贞所建)。其后此桥或木或石多次废建,桥名取儒家“文章道德第一”之意。据说万历年间,有周姓官员认为自嘉靖以来南京少有状元,是因为秦淮河破了风水,于是修文德桥以蓄文气。次年,南京人焦竑便中了状元。

因科举商贸繁荣而留存的地名

状元境:位于夫子庙北侧。东起贡院西街,西至教敷营。1969年改为“立新巷”。1981年复称今名。据有关专家考证,南唐时,此处名国子监巷;元、明时期,此处曾名状元坊;清时,此处是书店、书摊集中地,并有一家书坊名为状元阁。此后,此街便被称为状元境。贡院的考生喜欢到这里住宿和买书,都是为了讨好彩头。

金陵折扇

扇骨营:位于通济门外,九龙桥东南。西接九龙桥巷,东至扇骨里居民区。折扇,是南京著名的传统地方产品之一,携带方便,既可扇风,又可遮阳,如在扇面绘画、题诗,还是一件艺术品。明清时,每当科举大比之年,来南京参加科举的士子都要选购一些高档的折扇,待科考结束时带回,闲暇时在其上钤印题诗作画,或自行收藏,或馈赠亲友。因此,夫子庙三山街一带集中了许多销售金陵折扇的店铺,各种质地、规格、档次的都有。

教敷营:位于夫子庙西,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东北侧,南起瞻园路,北至建康路。原名轿夫营。明代,城南夫子庙地区因科举考试而繁华,很多轿夫在此以抬轿谋生,久而久之人们便称此地为“轿夫营”。清光绪年间,这里成为绿营兵练武的“教场”。于是轿夫营就更名为“教敷营”(教敷为“轿夫”之谐音)。此后,教敷营之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科举博物馆

南京保留至今的一些科举遗址和地名,都是看得见摸得着、与南京市民息息相关的科举文化,是南京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9月,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暨第24次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上,地名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故事的挖掘是文化的延续和传承,让地名文化在多元的文化盛宴中绽放特有的光彩。

    责任编辑:方志江苏6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