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驻村第一书记郭文海:村民们为他竖起大拇指

2020-07-15 18: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陈渔村贫困户陈关栋的妻子患病去世后,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郭文海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向扶贫工作组和村委书记表示:“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他及时鼓励陈关栋,自掏腰包为陈关栋全家拍照办理提高低保补助的手续,并给陈关栋送去一批衣物。陈关栋逢人便说:“郭书记是个好书记!”

走进广东湛江麻章区太平镇陈渔村,提起郭文海,大家都竖起大拇指。自2019年3月到陈渔村任职以来,郭文海用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使命,团结带领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脱贫致富路。

郭文海深入贫困户家庭了解情况

陈渔村属于抗战革命老区,紧靠海边。全村共有389户,1870人,人多地少,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2002年的那场龙卷风打沉了村里正在海上捕鱼的13只渔船,夺走了18个劳动力的生命,使10多个家庭成为单亲家庭、孤儿家庭、贫困户。该村也因此成为麻章区4个省级贫困村之一。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村里富不富,全看党支部”。郭文海到陈渔村后,遍访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入户了解村情民情。经过调研分析,他以加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突破口,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郭文海和陈渔村党支部书记陈宏闯分别给党员上党课,带领党员到红色基地接受教育洗礼,选拔两名优秀党员进入村“两委”工作,并建起了一座两层楼高、面积达240多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如今的陈渔村党支部已成为群众拥护、工作能力强的战斗堡垒,“有事找村干部、办事不出村”成为群众的共识。

为尽快掌握情况,郭文海在陈渔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安营扎寨,走村串户,与困难群众面对面接触、心贴心交流,认真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以及帮扶意愿和要求,详细掌握第一手户情资料。通过大量扎实调研,他和村干部们根据各户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了帮扶重点: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开展“一户一法”项目帮扶,如购买渔网、渔船等发展生产,帮助介绍就业等。

郭文海访贫问苦

在郭文海的带领下,陈渔村的村民走上了脱贫增收的道路。2015年,村民陈美冲、陈美开、郑慧全全家的人均收入分别为3600元、1600元、2400元,到今年上半年,他们的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0467元、11717元、18116元。18年前的那场龙卷风,夺走了陈欣欣的双亲,从此,姐弟三人和奶奶相依为命。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陈欣欣成了村里的资料员,弟弟陈业平大学毕业后,被村培养为后备干部。“感谢驻村工作队和郭书记,让我有机会回馈家乡。”陈业平说。

郭文海先后争取了200多万元资金,与湛江市麻章海汇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养殖生蚝,与湛江市麻章太平伟信水产品加工厂合作创办陈渔扶贫车间,建设光伏发电(陈渔村阳光银行)等多个产业帮扶项目。目前,各产业项目进展顺利,为贫困户的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他还计划争取100多万元,修缮陈渔村村前鱼塘和在陈渔村鱼港码头建设陈渔村水产品交易中心,拓宽就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为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郭文海又争取了100多万元资金,用于陈渔小学操场修缮、陈渔村通海路硬底化、沿村路路灯建设及巷道亮化、村口形象美化、现代化公共厕所修建、旧村场巷道硬底化、村公共服务站、村中心文体休闲广场等项目建设。通过实施以上工程,陈渔村村民的生活环境大为改观,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郭文海深知,陈渔村只有兴教育、练内功,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才能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才能彻底拔掉穷根。为此,他争取资金修缮了陈渔小学操场,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又为陈渔村建设了一个图书室,从佛山募集了书籍近5000本。在他的争取下,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向陈渔村赠送了篮球架、乒乓球台、运动健身器材。村里还成立了教育基金,每年暑假期间,在村慈善金中支出部分教育基金,用于奖学助学,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上不了学,努力在全村营造向学好学的良好氛围。

郭文海和陈渔小学生pk古诗词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郭文海帮助村里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学习兴趣,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2017-2019年,郭文海连续三年组织陈渔村学生参加佛山市图书馆组织的阅读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出去走走看看,增长见识。每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他组织单位到陈渔小学组织开展“梦想寄存”和趣味教学活动。去年暑假,又邀请佛山科技学院学生到陈渔村开展支教活动,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

在郭文海的带领下,陈渔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底,陈渔村已退出省定贫困村序列,34户贫困户120人全部实现脱贫,全村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20.71元,远远超过省定的8266元脱贫标准。

记者:谭志红

责编:勾晓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