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医心医意】走进定日县人民医院,感受援藏医疗队“四兄弟”的医者仁心

2020-07-23 16: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小康承载初心

小康属于人民

小康源自奋斗

小康点亮生活

定日县首台复杂开放性骨折手术,定日县首例脊柱微创手术,定日县首例开放性、多发性指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定日县首例腹腔镜微创手术……自2016年起,四批12名松江医生不远万里接力奔赴定日县人民医院,便在当地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医疗先河。扎根雪域高原,他们用精湛的医术造福藏区农牧民,用言传身教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让“县医院来了松江医生”,成为当地藏民口口相传的一件喜事。

石磊:

在停水的日子里坚守战疫一线

“紧急需要进藏!”“收到,立即到位。”这是发生在今年初的一段微信聊天对话。

每年春节前后,定日县的气温可以下探到-20℃以下,氧含量也是全年中最低的时期,风力最大可达7级,刮在脸上似寒冰刀子一样。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定日县卫健委副主任、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袁军和第四批援藏医疗队员石磊,选择逆行回到了定日。

按照上海市援藏联络组的工作部署,援藏医疗队员们原定休假到2月28日再返回西藏。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平静。1月28日,西藏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5天后的2月2日,袁军和石磊就出现在了虹桥机场,与其他11名上海援藏医疗队成员一起准备返回西藏。2月17日,在日喀则市完成14天隔离观察后,袁军和石磊立即奔赴定日县,次日就站到了雪域高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

▲石磊为病人看诊

“几乎没有犹豫。”回忆起当时的决定,石磊说如果不是回到了西藏,身为心内科医生的他也有可能会去武汉。同样都是医护家庭,家人是他们逆行的精神支柱。袁军的妻子是一名护士长,一直加班加点战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她,毅然支持丈夫提前返藏。石磊的妻子是一名医生,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儿女和年迈的老人需要照料,对于丈夫的选择,她毫无怨言:“我们两个都是党员,如果这时候我们不站出来,国家怎么办?我们的小家怎么办?”

“我们一回到援藏公寓就发现,水管早就因为冰冻而爆裂,到处漏水,只能把生活用水一桶桶拎到楼上的房间里。”石磊告诉记者,停水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一个月时间,期间还经历了多次断电。但提起这段难熬的抗疫日子,石磊云淡风轻:“就当是一段特别的经历了。”

罗静涛:

用精湛的医术减少因伤致残

一次劳作时的不小心,导致左手多发性损伤,险些让定日县措果乡吉定村康琼自然村的28岁藏族小伙阿旺顿旦成了残疾人。去年11月,阿旺顿旦到定日县人民医院就诊时,左手中指掌侧皮肤出现坏死症状,并因患指指骨粉碎性骨折,骨质及肌腱外露,随时面临截指风险。

阿旺顿旦平时靠开货车维持着一家十口人的营生。此前,他的左手拇指已经部分缺失,如果中指再行截指手术,就很有可能再也开不了车了。一边是患者强烈的保指意愿,一边是高寒缺氧的环境下,皮瓣能否存活是个未知数,而且当地医院也从未开展过皮瓣转移手术。来自泗泾医院的援藏医生罗静涛还是决定冒险一试,最终成功实施了定日县人民医院首例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手术。

▲患者向罗静涛赠送的锦旗

“一点也不痛,现在已经在开车了。”今年6月21日,当记者见到阿旺顿旦时,他一边捏了捏左手中指一边告诉记者,虽然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肉瘤,但医生告诉他只要再做个整形手术,就能恢复正常了。

“由于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县城和各乡镇间的距离又较远,当地居民的就医意识很薄弱。”罗静涛说,这是到了定日后的最大感受,由于就诊的不及时,时有小病拖成大病、重病的现象。去年9月,刚到定日不久的罗静涛,就接诊了一名年仅4岁的藏族患儿。原来,孩子在一两岁时右手中指受伤,当时只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后来右手中指发展成屈曲挛缩畸形,无法伸直,更不能正常抓握持物。心急的父母听村子里的人说县医院来了上海的医疗专家,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医院。罗静涛没有让这对父母失望,在克服缺氧的不利因素下,顺利完成了首例手指瘢痕挛缩畸形手术。14天后,当患儿痊愈拆线出院时,右手中指已基本恢复了伸直功能。

王小军:

科研能手组织了十场医技培训

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定日县,因饮食习惯和运动量少等缘故,胆囊结石发病率明显高于平原。“这次去定日,我要把腔镜搞起来,这样很多病症用微创技术就能解决。”这是王小军进藏前许下的心愿。

短短一年时间,王小军做到了。今年4月15日,定日县人民医院接收了一名21岁产后3个月的藏族女性,患者胆囊大部分隐藏在右肝实质内,胆囊壁明显增厚,胆囊三角水肿粘连明显,手术难度大。在王小军的带领下,当地藏族医师成功开展了这例复杂性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腹腔镜手术,短短四天,患者便康复出院。

▲王小军与患者及家属合影

话不多,特肯干,也是科研 “狂人”,这是王小军留给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外科同事们的印象。耐心细致,无私帮带,有着一颗仁慈的心,则是王小军留给定日县人民医院医生们的感觉。

王小军所在的消化外科,要做科研,就得时常和病人的粪便、尿液等排泄物打交道,但王小军从不在乎这些,自己动手一份份采集,再录成数据。进藏后,王小军把这种精神也带到了雪域高原上,用在了传帮带当地医生的工作上。有难度的手术,带着当地医生一起,一遍又一遍演示着做;难度再小的手术,也要亲自示范几遍,细微的要点、注意事项一个不落下;看到当地医生紧急抢救病人时的各种瑕疵,立即自己准备课题、讲稿,组织医技学习培训,类似的培训已经组织了十场……说起话来有些急切的王小军常说,就想着要把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如今,在他的手把手带教下,医院不少藏族医师也能熟练地操作胆囊结石手术了。

王博:

藏在一只背包里的医道传承

不论是去医院上班,还是下乡义诊,王博的肩上始终背着一只橙色配灰色的双肩包。“我们家到我,已经是第三代从医了,这是去年父亲到西藏来看我时,特地带给我的。”说起背包,略有些腼腆的王博打开了话匣子。

背包正面的字母印花上,用圆珠笔写着一行不起眼的小字——“泰安CDC王延勇”。王博告诉记者,这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父亲去四川抗震救灾时用的背包。时隔12年,这只曾经见证了抗震救灾精神的旧背包,又跨越千山万水辗转来到了西藏。“背包里有一件白大褂、急救包、水壶,还有手电筒,因为这边经常停电……”虽然父亲并没有太多的嘱咐,但王博却把这只旧背包视若珍宝,总不离身,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悬壶救世的医者精神。

▲王博在藏民家庭探病

生于1989年的王博,是松江区中心医院骨科的一名年轻骨干医生。刚工作两年多的他就选择来到西藏,他说是受第三批援藏医生、中心医院骨科医生李洋的影响,也想着要为藏区做点什么。“给一岁半的藏族娃娃接骨头、帮藏族同胞做脊柱手术,这些手术在松江已经很平常,但在定日县却要打破很多限制、攻克很多难题才能实现,我能感受到李洋成功之后的那种成就感,这种特殊的成就感,对于一名医生来说,意义非凡。”王博说,对于医生而言,医疗援助同样也是工作的重要部分。哪怕做完手术,还要下楼用脸盆打水洗手,甚至因为负重上下楼梯而引发快速心率失常,在定日县的一年里,王博从未想过放弃。

记者手记:致敬医者初心

医者,是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天最可爱的人。接力扎根定日县人民医院,让医者精神在雪域高原绽放的松江医生们,同样令人动容。

医者之于高原,有着比常人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生命禁区”,生死考验都在一线之间。在这里,同样的手术,用的时间要更久,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会更多,所要承担的风险也更大,但让他们为难的,从来都不是这些。相反,看到农牧民们就医意识不强,他们比患者还着急,看到医院管理还不完善,他们比当地医生还急迫。一如王小军所说,“只要还在定日县一天,我都要抓紧时间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传授给这里的藏族医师,竭尽全力为藏区留下过硬的医疗技术”,他们一心想着的,从来都是自己能为藏区同胞们做些什么。

在雪域高原当医生,不仅要克服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还要适应停水停电的工作生活条件。但我们看到,不论是接到命令立即决定提前返藏的医生石磊,还是把援藏当做一种无私给予的医生罗静涛,不论是要把毕生所学留在藏区的医生王小军,还是背着父亲的旧背包继续前行的医生王博,他们不仅把万里援藏当做使命,也把救死扶伤当成本能,在雪域高原上始终坚守着医者初心,践行着健康使命。

来源:上海松江

原标题:《【医心医意】走进定日县人民医院,感受援藏医疗队“四兄弟”的医者仁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