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他们点赞!深入我区脱贫攻坚最前线,发稿总量超过1万篇

来宾扶贫
2020-07-29 23: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我区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这是广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对全区各族人民脱贫攻坚实践和成就的集中宣传展示,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提供了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13家中央驻桂主要新闻媒体,自治区3家主要新闻媒体,14家中央新闻网站广西频道、区直主要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平台驻桂机构,各设区市主要新闻媒体、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的1200多名记者深入脱贫攻坚最前线,发稿总量超过1万篇。

其中,中央驻桂媒体和自治区媒体记者辗转20个县(区),总行程1.3万多公里;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记者几乎遍访所有的贫困村。主题采访活动,是广西新闻人践行“四力”的生动实践,也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果的大检验。

万余篇报道讲好广西脱贫故事

广西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6-2019年累计450万人脱贫、4719个贫困村出列,46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0.5%下降到2019年底的0.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每条扶贫路的修通、每一个扶贫产业的发展、每一户脱贫、每一村一县摘帽,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

讲好脱贫故事,正是新闻工作者的时代担当。四级媒体闻令而动,开设专栏、专题,策划推出了一批接地气、冒热气、弘志气的报道。

中央驻桂媒体积极参与,广西脱贫故事传向全国。新华社广西分社派出4名记者参加,播发各类稿件71条(组),围绕毛南族整族脱贫,推出《峭壁上劈出幸福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脱贫观察》《奔向幸福的毛南族》《飞阅毛南族之乡——广西环江》等系列报道,讲好广西“脱贫路上一个少数民族不能少”的生动实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稿20余篇,聚焦广西人最爱吃的米粉,推出了全国首家螺蛳粉产业学院揭牌、首批桂林米粉地方标准发布等新闻,报道广西特色产业成脱贫攻坚大产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记者站记者肖霖说:“这一次走基层,发现贫困村的各种合作社,对扶贫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我要把自己第一手的所见所闻,通过镜头、文字传达给观众。”

经济日报刊发报道8篇,其中6月26日以3000多字篇幅,介绍了融水苗族自治县“一村一策”发起脱贫总攻的做法和成效。中新社广西分社通过随团采访、选题采访、通讯员约稿等方式,刊播和转发文字、图片、视频等稿件500多条(幅)……

自治区主流媒体勇挑重担。广西日报发稿183篇,两微一端发布文章250篇,累计阅读量900万。当代广西杂志社在杂志、网站、公众号等刊发报道255篇。广西广播电视台播发报道1616篇(次),其中新媒体推送852条,阅读量超百万次。

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全体参与,发稿量达8000多篇。

数以万篇报道,见人、见物、见思想。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归东村在茶园立体套种野生葡萄,实现“架下茶叶保底 架上葡萄增收”;上思县思阳镇易和村贫困群众陆牮禧,再困难也坚持送孩子读书,如今3个儿子学业有成都找到了工作……一路走,一路记,一路写,记者们把行进中看到的新鲜事、感人事写好写活。采访活动结束后,自治区3家媒体推出20个县(区)脱贫攻坚深度报道。

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在广西落地生根的故事。“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

广西、环江如何落实总书记指示?记者们深入扶贫产业园、学校、易地扶贫安置点、贵南高铁施工现场去寻找答案。“对脱贫群众扶上马再送一程。”“实施‘两园双基双带’扶贫产业,让脱贫群众山里有产业,山外能就业。”“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多彩的毛南文化两大品牌,构建‘高、果、游、园’四大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答案一个个找出来。广西日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的通讯,将环江让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采取的措施一一道来。

展现了广西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果。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扶贫产业既要顶天立地,又要铺天盖地;隆林各族自治县各族群众携手脱贫奔小康,“谱写了新时代的赶圩归来”;金秀瑶族自治县因地制宜走“生态立县”脱贫攻坚之路……鲜活的故事、实实在在的数据,展现我区集中力量打赢“五场硬仗”和“四大战役”、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取得的成效经验。

回顾黄文秀、黄景教等扶贫先进典型的优秀先进事迹,激励全区干部群众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广西广播电视台播发的《乐业百坭村:实现脱贫是对文秀最好的纪念》,报道黄文秀“接棒者”百坭村第一书记带领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员千方百计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让文秀牵挂的产业路通车、创立品牌产业为村民增收的故事。

主流舆论营造收官战浓厚氛围

“记者报道说到我们心里去了,一定要让孩子坚持读书,把穷根彻底斩断。”从广西云客户端看到记者的报道后,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镇高王村龙腊屯的蓝艳福告诉驻村第一书记韦强。蓝艳福的脱贫方子,是在政府的帮助下,坚持送3个孩子读书。6月30日,广西日报推出《扶智扶志斩穷根 脱贫攻坚有动力》专版,为全区重视教育扶贫的“蓝艳福”们点赞。

“随采访团进村入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群众发自内心的笑容,每个笑容背后都是精彩的故事。”新浪广西责任编辑王晓茵说。记者们采写的报道点面结合,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对话扶贫工作者,层层递进地阐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的政策措施和进展成效。准确、细致、生动地报道了全区各族人民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和伟大成就,全景展示八桂大地在脱贫攻坚奔小康路上的历史巨变,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凸显了主流媒体的引导力。

《“贷牛还牛”生财 “贫中之贫”致富》《都安“贷牛还牛”新模式成就脱贫大产业》……在都安采访期间,记者们聚焦该县“贷牛还牛”“贷羊还羊”扶贫产业模式,从其缘起、操作流程、取得的效果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各级媒体的肯定,给了我们极大的动力。我们将持续努力,确保今年整县脱贫摘帽。”都安县县长蓝如帅说,各级主流媒体的报道,既让全国、全区了解都安的脱贫攻坚,又能让贫困群众放下疑虑安心发展产业。各地的先进做法、取得的成绩在主流媒体上刊登,鼓舞了扶贫干部和群众,凝聚了力量。

细腻的笔触和视角,生动的画面,鲜活动人的脱贫攻坚故事,在全区各地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当中引发强烈共鸣,传递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正能量。

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八好村,记者见到住了几十年石头房的蒙正业,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采写的新闻《大化八好村:老蒙的安居梦》,记录了当地干部群众以“蚂蚁式搬家”的方法,通过肩扛手抬搬砖头、背钢筋,合力建新房的故事,展现了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斩穷根的决心和干劲,鼓舞了大家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斗志。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杨路说:“作为记者,就要用镜头、笔、话筒,去挖掘闪亮的扶贫故事,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报道引起读者和观(听)众的关注,汇聚脱贫攻坚合力。当代广西杂志社记者覃冰在梧州市藤县中学深入采访贫困孤儿黄希的故事,有感其在困境之中依然保持一颗懂得感恩、热爱学习的心,采写了《藤县贫困生:我会努力,你会为我加油吗?》一文。该报道发出后,有人表示捐资助学的意愿,有人题诗鼓励。

脱贫战场践行“四力”锤炼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深入一线“沾泥土”,走近群众“抓活鱼”。主题采访活动让脱贫攻坚战场成为新闻单位锤炼队伍的平台、广大新闻记者践行“四力”的战场。四级媒体社(台)长、总编辑参与策划、采访、安排版面和时段。参与的记者深入采访、认真思考,努力用生动鲜活的语言、丰富的呈现方式,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稿件。

极尽脚力,做脱贫攻坚的见证者。清晨出发,中午赶路,晚上写稿,是“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采访团记者们的常态。

采访车在都安大石山区行驶,手机网络信号时有时无,让中国青年报记者谢洋真切地感受到这个广西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的县要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谢洋说:“通过一线行,我看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和投入,看到了众多扶贫一线干部忘我奋斗的牺牲精神和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强决心,看到基层淳朴群众感念党恩的真挚情感。”

到大化板升乡八好村弄豪屯采访贫困户的路上,采访车因对面的大车发生故障被堵在狭窄的山路上无法前行,记者们只好下车沿着高高的悬崖边步行。走了两公里的山路后,前方道路又因强降雨引发塌方,顶着烈日踩着铺满碎石泥沙的路面又走了1公里,最后手脚并用下到30多米的山坳中找到采访对象。

广西画报社记者冯革里,是采访团里年纪最大的记者之一。6月11日在都安采访时肾结石突然发作,在当地打点滴缓解后,被迫返回南宁就医。休息几天后,他又背上摄影包归队。他说:“脱贫攻坚一线就是我们践行‘四力’的战场,不能轻易言退。”

全团记者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在眼力上下功夫,做脱贫故事的发现者;在脑力上下功夫,让报道写出高度;在笔力上下功夫,让脱贫故事生动精彩。柳州市广播电视台记者苗添雄说出了记者们的心声:“作为扶贫路上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广大新闻记者沾满泥土的脚步不会停下,时刻准备好以脚力跋山涉水深入一线,以眼力透过现象看本质,以脑力深入思考总结规律,以笔力创作精品,用心用情讲好一个个生动的脱贫故事。”

采访团记者紧扣中央和自治区最新精神,紧盯活动宣传重点,让一篇篇新闻报道见诸报端声屏,一个个融媒体作品在网上传播。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大岭村的民宿火了,以往的报道也不少,如何写出新意?广西日报记者蒙进煌深究原因,原来当地瑶族群众转变了传统的思想观念,使客房设计、院落设计更符合时代需要,于是写就了《观念一改变 民宿富乡村》。

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大批记者深入基层、融入群众,用心用情书写,讴歌脱贫攻坚成就,推出了一批亲和力感染力强的报道,同时也锻炼了记者队伍。北海广播电视台记者刘媛媛说:“接地气的新闻,需要不断深入基层与百姓交心来获得,‘千名记者一线行’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

媒体融合彰显全区“一盘棋”力量

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壮大基层宣传思想阵地的需要。

2019年全区71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部建成。这次主题采访,是全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在重大主题采访中的第一次集中亮相,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更是建设成果的大检验。

首秀即出彩。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多侧面多维度报道群众身边脱贫攻坚前后的变化,起到了凝聚人气、鼓舞士气的作用。在已刊发的上万篇稿件中,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报道8000余篇。

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持续采访报道中全面实操了全媒体宣传报道业务和技术,媒体融合发展的成果得到运用,队伍“四力”得到提升。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蒙增师说:“通过这次主题采访,进一步熟练掌握了抖音编辑发布、H5制作等新技术。”

自治区主流媒体的传帮带,提升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业务能力。广西日报安排了3次大连版,集中刊发县级融媒体中心记者采写的报道;广西广播电视台共播出县级融媒体中心相关稿件约552篇(次);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联动都安、环江、龙胜、三江、合浦等8家融媒体中心策划的H5《我们的新家》,实现省级融媒体平台和县级融媒体平台信息资源的共享。7月1日,河池市金城江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韦福珍的稿件《“有党员带头,生活有奔头”》在广西日报发表,她说:“这是对我的巨大鼓舞。仔细对比原稿和见报稿件,我又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得到了提高。”

四级媒体通过报(台)、网、微、端等全媒体手段,用好党报党刊、广播电视、都市类报纸,抖音、Vlog、微博等平台,对各采访点进行报道。广西云客户端专题阅读量超过200万,广西日报在法人微博、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编发稿件160多篇,阅读量超700万。当代广西杂志社推出融媒体报道,其中抖音号发布相关视频26个,总播放量达133.4万人次。广西视听移动客户端、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北部湾在线首页首屏同步开设融媒体互动专题,采用全景式设计将活动中的两条采访主线路20个采访地点同时进行交汇展示。多种媒体的联动、互动,极大地提升了报道的影响力。

来源:广西脱贫攻坚(微信公众号)、广西日报

原标题:《为他们点赞!深入我区脱贫攻坚最前线,发稿总量超过1万篇》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