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日立秋!这些民俗一定要知道!

2020-08-07 08: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8月7日9时6分迎来“立秋”节气,夏尽秋来,金风渐至,传统意义上的秋天从此开始了。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立秋

节气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是说立秋过后,吹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将开始鸣叫。

不过,立秋时节,并不是说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

划分季节要看“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度以下,才算真正到了秋天。

我们常说“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 从7月16日开始,到8月24日结束,共40天,而今年立秋的时间为8月7日,也就是说立秋处于中伏期间,中伏期间的温度可想而知,高温正当时,因此,从上述时间上分析,立秋过后,热天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末伏: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不过,立秋过后,虽然天气仍然很热,但是和夏季高温有些区别,相对来说,立秋过后,早晚期间的天气会感受到一丝凉爽,但是中午依旧很酷热,所以,也有“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的说法。关注一下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8月7日 星期五

白天:阴

夜间:多云

东风3-4级转微风,31到24℃

8月8日 星期六

白天到夜间:多云

东南风3-4级转微风,32到23℃

8月9日 星期日

白天到夜间:多云转阴

东南风3-4级,34到25℃

《居有招客者戏成》

宋代:曾几

蓬蒿小院立秋天,秃鬓凄风雨飒然。

丈室何人问摩诘,后堂无地著影宣,

床头白酒新浮甕,案上黄诗屡绝编。

不厌寒家淡生活,书窗期与子周旋。

立秋,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天即将来临。

《六月十三日立秋》

宋代:杨万里

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风半点无。

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

“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连夜书》

宋代:方回

独倚西楼夜渐深,下弦月欲近觜参。

立秋是日微微雨,病暑衰翁稍慰心。

立秋,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过淮值雨偶成呈王枢密》

宋代:曹勋

明日立秋秋色至,向晚雨随大风起。

翻盆如麻不足喻,倒海倾江差可拟。

高林老木亚复折,帘幕颓垣纷若委。

须臾霁色上南山,落日烧云照淮水。

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

《秋日后》

唐代:王建

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晒曝旧芳茵。

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

立秋虽然还很热,但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宋代:杨万里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立秋,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更有寒蝉唱不休。

《立秋》

明代:夏云英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的变化。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新秋》

唐代: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挥手告别了夏,转身迎来了秋。立秋的日子里,播春者的步履更加匆匆,追梦者的目光更加深邃。人们匆匆行走在春华秋实的路途上,追寻五谷丰登。

《立秋夜感怀》

明代:沈宛君

凉夜悠悠露气清,晴虫凄切草间鸣。

高林一叶人初去,短梦三更感乍生。

自恨回波千曲绕,空余残月半窗明。

文园多病悲秋客,摇落西风万古情。

多愁善感似乎是诗人的本性,就是极平常的秋景也时常引发他们对时光易逝的感叹。所以当他们需要表达悲伤的心情时往往就会借助“秋”这一透着凉意的意象。

《立秋日》

宋代:刘翰

乱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今天,人们往往以“金色”缀之于“秋”,它给予人的往往是丰收的期盼。但在古文人眼里,却似乎很少有这份喜悦,有的只是秋风的萧瑟、草木的枯败,一片肃杀的景象。

《重叠金·壬寅立秋》

宋代:黄升

西风半夜惊罗扇。蛩声入梦传幽怨。

碧藕试初凉。露痕啼粉香。

清冰凝簟竹。不许双鸳宿。

又是五更钟。鸦啼金井桐。

“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也常常撩拨起对亲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怀恋。

立秋节气中,古人的仪式感

在古代,立秋是个相当重要的节日。从朝廷到老百姓都非常重视。立秋当日,周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京城西郊迎接秋气。天子回朝之后会对有功的军人进行奖赏,并开始军事训练等活动。

宋代的立秋习俗也很好玩。立秋当天,皇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时辰一到,太史官会高声说:“秋来了。”奏毕,梧桐如果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算是寓意报秋。

民间则会戴楸叶,人们在立秋当日将楸叶剪成花样戴在头上,迎接节气的到来。又或者将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俗,再不然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祈求平安吉祥。

此外,还有咬秋或者说“啃秋”的民俗,比如立秋日一家人凑在一起吃点西瓜,便算作啃秋了。清代北京人还会吃茄脯,饮香薷汁,希望在秋后可以免除暑热痢疾之害。

▲资料图:江西婺源,立秋节气晒秋忙。

立秋

习俗

立秋不仅是一个重要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

民俗学者介绍,古代南北方立秋的习俗有很大不同。南方讲究用秋水服食赤小豆,据说这样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北方则盛行“贴秋膘”,因为伏天人们胃口差,立秋吃肉,能补充身体在夏天的亏空。

天津人“贴秋膘”一直都很讲究。

家里的主妇要到市场上买一大块非常新鲜的肉,回到家里洗净。在炉子上坐好了锅,里面除了放切成方块的肉和水以外,还要放上葱、姜、蒜、花椒、大料、料包、大酱、盐等,用文火炖。其中的料包可不简单,是由丁香、桂皮、香叶、白芷、陈皮、豆蔻、砂仁、桂圆、小茴香、甘草等20多种中草药香料组成的,炖出来的肉香味扑鼻。

可以说,在这一天里,整座城市完全沉浸在炖肉的香味里。

除了“贴秋膘”,立秋时吃其他的东西,也叫“咬秋”。“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清代张焘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古代的天津人,在立秋的前一天将南瓜、北瓜、茄脯及香薷汤放在庭院中晾一天,于立秋日吃下,有消除暑气避免得痢疾腹泻的作用。

这也是如今的天津人讲究在立秋这天吃瓜的由来。

立秋

养生

“一夏无病三分虚”。经过苦夏的煎熬,人们的脾胃普遍较弱,所以不可大补,如果盲目大量、过量进补,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很可能无法承受,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食后饱胀、腹胀腹痛等问题。因此,贴秋膘之前,最好把脾胃调理到位,可多食用润肺、生津、利湿、健脾的食品,如莲藕、薏苡仁、红小豆等,也可煮成粥喝。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传统贴秋膘习俗也应有所改变,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调整,对于一些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群,贴秋膘时更应注意减少脂肪、糖的摄入。

此外,民谚说“秋瓜坏肚”。西瓜本身性凉,加上立秋后人的胃肠道对寒凉食物的适应力下降,所以立秋后的西瓜应少吃,尤其是冰冻的西瓜,更不能像盛夏那样大快朵颐,否则易伤脾胃和引发其他疾病,特别是儿童和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更要注意忌口。

立秋

手把手教你科学地贴秋膘

首先,过多摄入高脂肪食物不利于养生,进补蛋白质可以选择鱼类。鱼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秋季的鲢鱼、鲑鱼等肉质都非常鲜美,既能饱口腹之欲,又有利于身体健康。

其次,主食方面,可以多吃些薯类来替代一部分精米白面,如山药、芋头等。食用薯类好处多多,可以预防肥胖和多种慢性病。

第三,初秋天气会变得干燥,要少吃辛辣、煎炸的食品,同时别忘了多吃些时令蔬菜和水果。如豆芽、菠菜、胡萝卜、芹菜、小白菜、莴笋等蔬菜。

最后,“贴秋膘”的同时一定别忘记动起来,达到摄入和消耗的平衡。

初秋免不了出现“秋老虎”的炎热天气,这种天气很容易令人心情烦躁,应积极防范“情绪中暑”。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今日立秋,

愿津城人民安康!

来源 | 新华网

编辑 | 陈 欣、马 英

审核 | 赵永明

往期精选

征稿启事

亲爱的小伙伴们:

“平安天津滨海”现面向广大民警、文职辅警及所有关注我们的好朋友们征集稿件。

主题要和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是微视频、漫画 、图片、音乐、散文、诗歌等等,唯一的要求就是求原创!!!

内容要阳光向上、积极正面,并附带作品说明,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及时与您联系!

投稿方式:xqjxwxc@sina.com

“平安天津滨海”期待您的作品

原标题:《今日立秋!这些民俗一定要知道!》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