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白羽肉鸡行业大咖访谈录|大风起兮——北京大风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2020-08-14 21: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北京大风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田赋

北京大风家禽育种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市场部经理高亚莉

1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其中,特别提到“加强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恢复生猪生产,发展畜禽水产养殖”。

而畜禽当中,品种资源是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是畜禽遗传育种工作的基本素材,是全球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如何培育、选择能适应生长环境以及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不断满足社会需求的种质资料,是整个畜禽产业的重中之重。

我国的畜禽产业中,有一个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只用了短短的30多年时间,成为第二大肉类消费品,人均消费8公斤以上;已经紧密地和老百姓生活结合在一起;同时,还一直是中国出口最多的肉类产品,一直是农产品中保持贸易顺差的一个品种,每年出口几十亿美金。

这,就是肉鸡产业。

规模背后,饲养方式从原来的粗放零散饲养到现在的全自动环控养殖模式的升级,是从过去的小规模散养到如今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转变。无可置疑,由于白羽肉鸡产业具有节粮节水、低碳环保、生产周期短、产出效益快等优势,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重要的支柱产业。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内大批像北京大风家禽育种有限公司这样的白羽肉鸡育种企业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开拓,离不开国内大批肉鸡育种企业对优良品种的追求和全方位的服务。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国内进口种源受限,直接影响了产业链条发展。对于进口型白羽肉鸡育种企业而言,面临怎样的考验和机遇?后疫情时代,如何保护产业链条不掉链子?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北京大风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对话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田赋和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市场部经理高亚莉,畅谈白羽肉鸡产业背后的故事……

孕 育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思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今天听到大风的名字,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刘邦的《大风歌》,让人慷慨激昂踌躇满志。

但是,十八年前公司成立之后,公司面对的,却是一条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靠着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最终才杀出一条生存血路,雄踞肉种鸡市场一方。

记者:请介绍一下北京大风的创业历程。

田赋:大风是在艰难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北京大风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专门从事祖代肉种鸡的生产经营。公司最开始起步正是在国内白羽肉鸡行业发展比较困难的时候,大环境本来就不好,所以企业运转就更加困难了。但令人欣慰的是,企业整个团队非常团结,大家的信心很坚定。2003年,是公司最艰难的时候,创业不久,业务没有打开,而资金已经耗尽,为了保障公司的生存,我们只好号召所有管理人员去集资,然后再给职工发工资——这样才留住员工,维持了队伍不散。

高亚莉:2002年后,2003年5月份开始有产品供应市场。期间,“非典”突如其来地暴发,交通封闭,产品运不出去,客户纷纷要求退货,给我们造成的冲击非常大。后来又经历过“禽流感”在全国肆虐的困境,公司的经营几乎处于停顿状态。真正大规模的发展是从2006年、2007年开始的;并经历了2007-2008年两年完善期。现在公司生产规模大概有18万祖代鸡的存栏,员工有650人。生产基地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内蒙古、吉林、山东七个省市。有10个全资和控股分公司,父母代种鸡存栏200万套。

记者:面对集资发工资的困境,和不确定的未来,是什么让你们有信心最终扛下来——团队还是市场前景?

田赋:这两方面都有。对团队的信心在创业开始之初更重要一些,这个团队很团结,对大风来说,公司是“舟”,团队是“水”,团队的凝聚力就是推动船前行的“风”。而对行业发展来讲,凭借大家从业十几年的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有信心的。

记者:北京大风的创业资本和创业条件是什么?

田赋:就创业条件而言,钱对于大风来讲并不重要,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从创业到现在,副总以上的主要管理团队只有七八个人。在大风管理层没有退休这个概念。人到不惑之年后,才开始真正成熟起来,才能把更多的思想、创造力、经验发挥出来。

事实上,田赋本人是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畜牧系,在养鸡一线摸爬滚打近30年的高材生;而优雅端庄的高亚莉,则是雏鸡雌雄鉴别全国冠军。

雏 声

“禽流感”在全国肆虐期间,给全行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和全国同行一样举步维艰的大风,在业务停滞的同时,开始苦练内功。

记者:当时公司主要进行了哪些工作?

田赋:我们开展了一场“认清自我,在对自己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制定战略方针,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确立企业文化”的行动。

高亚莉:首先,大风公司重新分析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优势是大风为民营股份制企业,机制灵活,适应性强;公司集聚了一批有志于种鸡事业,有肉用种鸡管理技术与知识,有十多年实践经验,年富力强,思想开放又有干劲的管理团队;有股东们的全力支持;在业界有广大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不足之处是公司资金薄弱,队伍扩大必将面临新的磨合;由于饲养的是新鸡种,目前还未获得市场的承认,因此客户资源稀缺。

田赋: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想要在市场中生存与发展,必须制定出适于市场的战略方针。首先,实行精品战略,把不合格产品消灭于生产过程中,并以高度的诚信和尽可能的技术手段、满腔的热忱为客户服务,使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一上市就使客户耳目一新,满足客户的需求;其次是不断创新,通过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服务,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再次,提前为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做准备。

高亚莉:除了战略方针,还有企业文化。大风认为,人是企业最重要的因素,大风公司最大的财富就是集合在大风旗帜下的人才,而公司最大的隐患是人才的团结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公司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大风把“以人为本,追求卓越”这一理念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人们在本企业工作一阵子也好,一辈子也好,都要受到严格的培训和浓重的熏陶,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社会认可的人才。即使离开大风公司,也会说,这一段人生经历,我一辈子不会后悔。

田赋:企业文化的建立与完善,对提高团队凝聚力,促进大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04年起,大风的罗斯308肉用父母代种鸡便供不应求。大风不仅恢复了生机与活力,还在随后的几年稳定发展。如今,大风靠滚动式发展,以销售带动生产,企业规模逐步扩大。

同时,在创业初期,大风公司就在业界获得多项荣誉:2004年2月,大风罗斯308种鸡获得中国畜牧业首批放心品牌;2004年3月,大风罗斯308种鸡入选中国畜牧业名优产品荟萃;2004年11月,大风所属河北定兴的第一、第二祖代种鸡场分别获得“河北省重点种鸡场”称号;2006年5月,经天津市家禽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大风当选为天津家禽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2007年1月,大风当选《中国畜禽种业》副理事长单位,2007年6月,当选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常务理事单位。2007年12月18日,公司通过欧盟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是全国首家获得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肉种鸡生产企业。

亮 翅

记者:大风公司目前全国知名的拳头品种是哪个种鸡品种?有哪些特点?

田赋:大风公司是第一家在中国引进罗斯308肉用祖代种鸡的企业,从罗斯308在国内推广开始,公司已经经营该品种16年了,使得罗斯308在中国真正推广成功。公司现在除了罗斯308以外,还经营科宝祖代鸡品种。这两个品种都来自于世界先进的育种公司,在生产性能上各具特色。在疫病净化、父母代产蛋率和商品代肉鸡饲料转化率方面,都有卓越表现。充分满足了国内父母代肉种鸡企业、肉鸡生产一条龙企业的多种需求。并通过全年均衡引种,使祖代种鸡在母源抗体、内在品质、均匀度水平等各项生产指标上达到最好水平,充分发挥了优良品种的优势。

记者:有哪些祖代鸡养殖经验可以分享?

田赋:生物安全和疾病控制对祖代鸡的养殖是至关重要的。从业十几年来,公司在生物安全方面不断完善自己,给客户提供相对干净、不带有任何特异性疾病的父母代产品。

高亚莉:选择引进优良品种是国内祖代种鸡企业的责任。此外,公司的生产技术人员通过分析种鸡各个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根据种鸡每个阶段的生理变化和需求,采用最佳的饲养管理方式,并获得了成功。十几年来,公司把积累的饲养管理经验,通过技术服务,在客户中广泛推广开来,让更多的客户受益。客户优秀的饲养成绩是我们最好的市场答卷。

记者:其实白羽肉鸡产业链是一个闭环,种源的安全实际上直接影响到餐桌的安全性。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外很多食品企业出现了问题,行业和公司发展是否受到影响?疫情防控期间公司是如何来确保生产安全的?

田赋:不单单是疫情期间,公司在平时对生产安全的把控和要求都是很严格的。大风所有的场区要求,人员进入场房,必须洗两次澡,换本场服装才能进到鸡舍里面去。另外,场房基本上都是封闭性管理,工人集中休假,不能随时随意进出。为此,公司场房给每个工人提供高标准住宿条件,配有空调设施,跟在家里没什么区别。因此,很少有一线职工外出,即使不是在疫情情况下工人也很少出去。

高亚莉: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由于受到国际航班的影响,2-7月份期间引种受到一些影响,这是行业普遍现象,今年全国总体引种数量明显会少于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2020年以来产业链下游消费趋缓,加上2019年引种量比较大,到目前为止,这两个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出来。

记者:在当前国家宏观政策环境下,育种企业在政策、市场和行业发展等方面有哪些机遇?

田赋:国家对肉鸡养殖行业优惠政策很多。首先,到现在国家针对这个行业没有税收要求。其次,各地方政府对行业企业在土地使用上也会提供优惠政策。这些对白羽肉鸡的发展是非常利好的。此外,白羽肉鸡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饲料转化成肉的料肉比明显高于其它肉类。目前,我国粮食仍然不太富裕,较高的饲料转化率对国家粮食长足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这是行业得到国家更多优惠政策垂青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行业竞争优势所在。

高亚莉:在非洲猪瘟疫情之后,白羽肉鸡产品的销售利好表现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2019年,全产业链产品价格,特别是商品鸡和肉鸡食品价格呈持续上涨趋势。商品鸡价格的上涨,带动了父母代鸡的上涨。此外,在过去几年里,我国曾对美国和法国等主要供种国实行了禁令,白羽肉鸡联盟对引种配额进行了一些限制,加上白羽肉鸡祖代企业的自律,使引种量持续下降,父母代雏鸡价格在2019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但是随着行业自身发展,再加上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白羽肉鸡又进入新一轮迅猛发展阶段,使2019年引种量提高过快。

公司2002年从天津武清种鸡场开始起步,在精耕细作中市场范围逐步扩大。2004年以后逐渐向北京、河北发展,最终确定以河北为主战场。2012年以后,随着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祖代场及生产设备需要更新换代,种鸡养殖对生物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祖代养殖重心逐渐从河北转移到内蒙古。2013年之后,大风公司祖代鸡生产基地主要是在内蒙古地区。

记者:这样的基地规划布局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对预防生物性风险是否起到作用?

田赋:大风企业相比全国其他养鸡企业而言,基地规划是最分散的。祖代基地在内蒙古多伦县、河北易县和定兴县,而父母代基地分布在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今年又在吉林投资建场,相对比较分散。从种鸡养殖专业角度上讲,这种分散性规划对生物安全而言是有利的,可以预防突发特异性疾病导致供种断链。目前,公司在多伦县有四个祖代场,准备再扩建两个新场,把所有祖代鸡放在多伦,其他地方留出来进行父母代鸡养殖。

高 歌

“上下同欲者胜”。大风企业秉持着一颗匠心,上下一心求稳、求强,求振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打造着种源端的品牌,磨炼着肉种鸡的品质。如今,锋芒显现的大风人仍然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与持之以恒的毅力走在为中国白羽肉鸡行业坚守上游本土市场的路上,一往无前。

上一个十八年,大风企业形成独有品质与格局;下一个十八年,大风企业收拾理想整装再出发。

记者:大风布局这么多的父母代基地,对市场远景有哪些打算和期待?

田赋:最近几年,尤其是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养殖行业影响比较大,国内肉类需求出现一定的缺口,对肉鸡行业来说正好是一个机会。高蛋白、低脂肪的鸡肉可以替代猪肉,行业发展还有很大前景。美国、巴西白羽肉鸡人均年消费量在45公斤以上,中国人均消费量才十几公斤。然而,这种国际化消费趋势不可阻挡,白羽肉鸡产品加工很方便,味道也很好,迎合了下一代年轻人群的消费习惯。相信国内白羽肉鸡年人均消费量也会像美国、欧洲一样,达到30几公斤,甚至近40公斤。

记者:对中国来说白羽肉鸡行业还年轻,结合您30年的从业经历,从行业进入中国发展历程来看,行业存在哪些问题?目前现状是什么样的?又是如何看待未来鸡肉消费市场的?

田赋:白羽肉鸡进入中国近40年,最主要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行业的宣传力度不够大。经过白羽肉鸡联盟的努力,注重对白羽肉鸡产品的安全性进行主导宣传,破除“激素鸡”谣言,让广大消费者能够相信白羽肉鸡是通过育种来的。另一方面是产品研发性品类不够,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只有把重心放在终端上,才能更好地适合消费者。

国内企业起步晚,发展时间还短,都是从传统的畜牧行业开始做起,需要向食品行业转型。不仅要抓好生产,还要考虑产品如何增值。只有把控祖代鸡源头端和产品市场终端,才能实现行业最大利益化。

高亚莉:过去千百年中,我们中国人形成了固有的猪肉消费习惯,特别是年长人群对鸡肉消费还有一些顾虑。网上经常有“白羽肉鸡是激素鸡”的观点流出,由于大部分消费者不在业内,对行业了解更是知之甚少。因此,对白羽肉鸡的宣传确实是任重而道远,应当让更多消费者了解白羽肉鸡从种源上抗病力最强,商品肉鸡40多天出栏完全是育种和全价配合饲料科学饲养管理的结果。随着业内推行无抗养殖,使得鸡肉产品越来越健康,未来鸡肉市场消费还是特别看好的。

记者:相信在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目前现状局面终会得到改变。大风创办将近20年,经过时间的洗礼,最初的理想是否改变?

田赋:起码说理念没有变,公司最初的目标就是把大风发展壮大,让个人与企业同步成长,推崇的是共享概念,尊重劳动、爱护员工,这些是大风发展最根本的理念。其实人这一辈子有多少钱不重要,在奋斗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才重要。企业价值创造不是靠一两个人完成的。大风最自豪就是有好的员工,有好的团队,大家一起共享成果。

高亚莉:大风团队从最开始发展到现在将近二十年,一路走来,两方面因素至关重要:在对内人员管理方面,充分尊重每个人,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交流中都考虑别人比较多;在对外产品销售方面更多地考虑客户需求,只要让客户满意,想方设法地尽量去满足。

记者:是否想过用量化数字定义未来目标?

田赋:大风从来不量化,企业发展规模根据市场消费需求而定。太过追求量化数据,容易走入“死胡同”。只要企业适合市场需求,跟着市场走就有前途。现在市场竞争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因此,适应市场需求是第一位的。

记者:大风和其他企业的不同是什么,除了有学历,有专业团队和管理人员,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否形成有大风独有的非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田赋:大风主要有几方面优势:一是立足于精品战略。肉鸡养殖的重要标准就是给客户提供产品的干净程度,大风对管理环节、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层层把关,生产精品、销售精品,突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二是建设优秀专业技术团队。大风旗下聚集了一大批立志于肉种鸡事业,有管理经验、年富力强的技术型人才。其中,畜牧兽医专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100多人,占员工总数的20%。团队不断吸收博士生、研究生,人才储备不断完善。三是致力于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和种鸡生产密切相关的临床兽医学与预防兽医学相关研究,促进畜牧兽医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为客户种鸡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同时与院校合作,共同承担种鸡疾病临床诊断、血清学调查、免疫学研究等方面的客户技术服务工作。除此之外,大风在种鸡防疫、鉴别技术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

飞 翔

记者:企业在面对多项利好条件的情况下,是否有从祖代、父母代向往商品代延伸的计划?

田赋:这需要企业一步一步探索。最开始,大风只有很少一部分祖代,到现在已逐渐发展到十几万套,父母代原来没有,现在也有将近200万套了。就公司目前本身发展态势,还是有往下游延伸的计划,不求大,但一定要求稳。前提条件有两个,一个是要有好的市场机遇,一个是资金基础。

高亚莉:针对行业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现状,未来,大风也在考虑稳步发展的同时不断向产业链下游扩充,并再逐步地实施。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以畜牧业来定位的春雪等企业就有下游产品。计划向往商品代延伸是否意味着公司将从畜牧企业转型为食品企业,能否扩展谈一下您的想法?

田赋:现在中国畜牧企业中,白羽肉鸡企业应该向肉鸡深加工食品企业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更多资金应该投入到食品研发版块。中国的80后、90后、00后在肉类消费理念上区别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现在的年轻群体要求产品便捷营养、适口性好,对价格不太敏感。适合消费的产品一定会有市场,建议包括圣农、春雪在内的行业企业,向市场终端发展,不断拓深调理品、熟食产品领域。另外,建议像中国食品安全报社这样的主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大众加深“肉鸡是安全、健康食品”观念的认知。目前,大风在研发方面能力还不够,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大风虽然没有做终端市场,但是一直面向诸如六和、凤祥、九联这样引种稳定、信誉好的大规模一条龙企业进行种苗供应。

记者:目前,白羽肉鸡国内自主育种一直是备受行业专注的焦点,您对圣农从事育种科研是什么态度,大风有没有想过尝试?

田赋:这是一件好事,中国所有从事肉鸡产业的人都希望有一个自主品种。圣农能率先走出这一步,对整个白羽肉鸡行业来说是一件非常利好的事情,同时祝愿圣农能够成功。

育种不是任何企业都可以尝试的。育种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要经过长期不断选育才有可能成功,并且短期内没有看得见的市场效益。就大风目前现状而言,还没有这个能力。

记者:相信消费者也希望购买本国自育自产的鸡肉产品。国内品种需求的增长是否会受到国外引种量的影响?理性分析我国在国外引种现状和未来的市场需求,怎样才能平衡供需两端的关系,以求得主动性?

田赋:会。中国人做事不能完全依靠外人,任何人都是依靠不住的。就拿育种来说,是一个绝对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才能有结果。中国企业不像以前一样都是小规模,现在都做大做强了,甚至成了上市公司。国内企业做大之后也可以在国际上采用兼并、收购等方式,缩短国内行业与国际的差距。如果要实现自主育种,除了需要研发团队、销售团队,还要有完整的配套体系掌握在手里。中国白羽肉鸡行业要实现突破性发展,需要行业大佬和企业家们向华为看齐,应该走出去,拿出魄力来。

策划采访:李涛

文字统筹:陈年久 郭敏 张华清

新媒体:王廷芳 孟渤钧

来 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即可订阅2020年《中国食品安全报》

往期精彩回顾:

本微信号内容同步在以下平台发布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官方网站:www.cfsn.cn

原标题:《白羽肉鸡行业大咖访谈录|大风起兮——北京大风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