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那山那水我代言》针灸鼻祖故里 文化魅力灵台

2020-08-17 21: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灵台是一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它光辉灿烂的历史在《诗经》中就有所记载,灵台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商周文化源远流长,针灸文化蜚声中外,民俗文化生生不息。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076年,周文王伐灭密须国,归岐途中,途经现灵台县城,发现此地四面环山,两河交汇,视为风水宝地,遂在此筑“台”祭天,与民同乐,相传,此台开工之时,密须国人纷纷前来相助,像有神灵保佑一般迅速建成,文王十分高兴便称此台为“灵台”,灵台县由此而得名。

本期嘉宾:

灵台县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县文物局局长 王云

主持人大春与嘉宾合影

灵台县地处陇东南缘秦陇交界处,东进长安,南临千陇,西拱关山,北依泾水,被誉为“陇东旱码头”、甘肃“东大门”,自古就是长安通向西藏、欧洲“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全县总流域面积2038平方公里,辖9镇4乡1个城市社区,总人口23.34万。已探明煤炭储藏量达31.93亿吨。有“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全国绿色名县”和“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等殊荣。境内自然生态良好,黄土高原风光旖旎,人文旅游资源独特,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厚的旅游文化资源构建起了灵台县商周历史文化和皇甫谧文化遗产旅游框架。

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景区

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古灵台是灵台县历史最为悠久的名胜古迹之一,人文历史演绎的象征,是天地正气凝结的景观,也是灵台旅游文化的标志,为周文王伐灭密须国后所建(灵台县名由来于此,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累赘)。古“灵台”台基周围遍镶民国时期林森等人原题碑石二百余块,来这里,抚摸前人留下的笔迹,可尽情感受灵台历经浩劫的变迁。原建“灵台”已于1927年被毁,1934年重建,1933年当时任县长的张东野与陇东绥靖司令杨子恒重新发起修建灵台,并邀请国民党要人题词,台成之后有仙鹤绕台三日最后栖于一侧古柏之上,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迹曾在古柏旁修“鹤来亭”。现存“灵台”为1984年重建,独具秀色,春日鸟语花香,夏时绿树成荫,秋季红叶似火,冬天银装素裹,游人络绎不绝。

荆山森林公园和灵台遥相呼应,沿着“古灵台”上院,一路拾阶而上,便来到荆山森林公园。昔日山上曾满生紫荆,在阳光下满山荆花灿烂,史称荆山。著名的灵台八景之一“荆山日丽”也是由此而来,历史上,荆山庙宇众多,美丽传说动人,一年四季松柏常青,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春天荆花烂漫,芳香四溢;夏季松柏苍翠,景象万千;秋时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风光旖旎,分外妖娆。历代多有文人骚客诗文歌颂。有词日:入园信步舒胸臆、撷趣登亭看鹤来、翠柏丛中出峻阁、群芳间里醉游人。荆山森林公园分为荆山文化园林、后山森林风景旅游区和东沟生态景观旅游区,占地面积417公顷,共分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休闲游乐、科普教育五大功能区。公园一年四季松柏常青,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有各种植物2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被人们称为“绿色氧吧”。

以古建筑为特色,形成了荆山门、博物馆、三贤祠、德化廊、朝晖亭、夕照亭、日月亭、关公殿、灵通门、玉皇阁、休闲广场、仿古城墙、瞭望台等人文景观和“农家乐”休闲山庄、东沟生态景观湖等自然景观。荆山森林公园北接崆峒山、泾川王母宫,南连陕西法门寺,地处旅游热线,旅游产业开发前途光明。2006年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2010年1月与古灵台合成为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被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已跻身陇东著名景区行列。

2011年3月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旅游景区。每年正月十五的城隍庙会、灯会、秧歌、舞狮、秦腔、灯盏头戏,使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呈现出一派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传统的节假日每月初一、十五以祭祀为主的香火佛事活动,更加突现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繁荣。

皇甫谧文化园景区

古朴之风,灵秀之韵,皇甫圣地,倾心之旅。皇甫谧文化园,是灵台县为纪念诞生于西晋时期的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斥资修建的一处大型文化纪念旅游景区。皇甫谧于公元256年移居于独店镇张鳌坡村,他博览群书,潜心钻研,以身试针,行医济世,用毕生心血为后世留下了中国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他去世后就埋葬在独店镇张鳌坡村。196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将皇甫谧墓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甫谧文化园是在整体依托皇甫谧墓葬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皇家花园”、“皇甫谧读书台”“皇甫谧陵园”都是这位伟大的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永恒记忆。

2006年灵台县开始实施文化园扩建项目,2007年奠基并正式开工建设,历时四年于2010年8月份整体建筑竣工验收。文化园占地总面积634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996平方米,累计投资1.2亿元。文化园整体由三大部分组成:北面是文化园主干道,中间部分是文化园区,南面地墓葬区,由北向南,沿中轴线依次有牌坊门、阙门、神楼、献殿、纪念馆、东西侧殿、墓冢。阙门两侧内外为停车场、管理区和服务区。文化园及墓区周筑围廊。

整个文化园内培植有50多种以药物、乔、灌木为主的名木花草,建筑群具有浓厚的汉、晋风格,充分应用了我国传统的建筑营造法式元素,使建筑群错落有致,秩序井然,主体建筑高大、雄伟、庄重、典雅。是一处集文化研讨、科普教育、学术交流、拜谒参观、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旅游圣地。文化园建成后,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及文人墨客纷纷为其题词,撰写楹联,有著名楹联学家姚仪撰联:华夏文史哲学大师栖居之所温情永在、世界针灸医科鼻祖长眠于此浩气长存,马来西亚华人林声耀撰联:皓月铭碑一代医名彰世界、春风驻殿千秋福祉泽苍生,著名书法家、楹联学家王振中撰联:甲乙宝典留后世、济民业绩著千秋。

2011年12月皇甫谧文化园被甘肃省委宣传部授予“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6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家中医师承甘肃皇甫谧针灸基地”和“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014年9月,被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授予“针灸拜祖基地”。开园以来,先后成功举办各类大型拜谒和纪念活动9场(次),接待省内外各级干部参观考察1500多场(次)5.6万多人,累计接待中外游客10万多人。目前,皇甫谧文化园已经成历史爱好者及专家学者进行历史文化交流、开展针灸术研究的重要场所。

灵台县博物馆

文物古迹,是古代文明的遗存,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这一理论在我们所走的每一个地方都被充分印证着。当我们走进位于灵台县博物馆后,真的会被这里的馆藏所震惊。这里的1万多件藏品上自旧石器晚期,早到仰韶、齐家文化,历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下迄民国,各时代精品文物荟萃,商周青铜器被誉为“中华之最”。

SUMMER

这些文物宛如历史的画廊,生动地再现了灵台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面貌。最为难得的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各个历史时代的文物在这里都有系统的收藏且没有断档。馆藏的西周文物繁多,许多文物造型生动,形象逼真。馆藏文物分金属器、陶瓷器、玉石蚌贝器、纺织品、纸质品、古钱币、佛教造像等八部21类,尤以西周青铜器和西周其他文物藏品著名,齐家文化和周文化的玉器、周秦时期陶器、宋金瓷器均为大宗藏品,且精品较多。从原始社会延宕至明清,历史的痕迹在这里得到了完整地延续和展示,珍贵文物数量位居甘肃省基层博物馆前列,被称为“甘肃文物第一县”。

灵台县博物馆是2006年9月份建成的博物馆新馆,总投资428万元,占地33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现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基本陈列由序厅、《历代陶瓷》、《金华物萃》、《西周瑰宝》、《佛教艺术》四个专题陈列和影像厅组成。共展出陶、瓷、青铜、铁、金银、玉石蚌贝器、佛教造像等文物609件,考古标本17件。辅助展品中有雕塑373件,照片94张,拓片46张,展板88幅。在灵台旅游,参观灵台博物馆成为游客了解当地灿烂的商周文化的必去之地。

灵台工委纪念馆

灵台县北接陇塬,南依岐凤,扼守泾渭,拱卫关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屡为兵争要地。解放前,由于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压榨,经济衰惫,社会萧条,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地位低下,生活极端艰难困苦,沉重的压迫激起了人民群众不断的反抗。早在20世纪30年代,灵台就有进步青年的革命活动,他们有的在当地开展革命斗争,有的在全国其他地方从事革命活动,传播革命思想。1932年,由习仲勋、左文辉等领导的两当兵变部队途经灵台,并在邵寨镇蔡家河境内与国民党军队和当地土匪发生激战。1935年以后,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解放军也曾多次过境灵台,转战或休憩。这些活动在灵台人民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种子,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传播的革命思想和实践斗争,为灵台建立党的地下组织、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给予了极大的启迪和促进。1945年4月,中共灵台地方党组织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担起了领导灵台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重任,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力量,广泛发动和带领群众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灵台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中共灵台工委纪念馆展馆位于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AAAA级旅游景区内,2018年10月初建成并向社会免费开放。纪念馆展馆占地2760平方米,布展面积1440平方米,分为室外和室内两个部分陈设,室外部分主要设有小广场雕塑群、主题形象墙、院落墙面影雕、导览牌、革命故事雕塑等。室内部分由14个窑洞组成,分为五个单元,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在陇东地区的传播、中国工农红军在灵台、人民解放军三进灵台、中共灵台工委、魅力灵台。陈列共制作窑洞场景5组、幻影成像1组、互动式场景1组,制作展柜9组、展橱2组,展出照片195幅、创作画37幅,图表27幅、文版51幅、铜雕1组、文献实物47件(套),全面展示了灵台的红色革命历史。先后被评为平凉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灵台县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如今,灵台工委纪念馆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少年儿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发扬红色革命精神,开展党性锻炼的首选之地。

出品:灵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来源:甘肃农村广播

原标题:《《那山那水我代言》针灸鼻祖故里 文化魅力灵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