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林风眠、潘玉良……几代留法中国艺术家与赛努奇博物馆的缘分

巴黎市博物馆联盟
2020-08-24 17:15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作为在欧洲“独占鳌头”的亚洲艺术博物馆之一,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与几代中国艺术家都有着深厚的交情:张大千、潘玉良、林风眠、赵无极、吴冠中、沈远、黄永砅、茹小凡……但曾经作为众多人“伯乐”的博物馆究竟与中国艺术家缘起何时?

缘分的开启:1946年大型中国现当代绘画展  

晚清教育改革时期,勤工俭学潮打开了中国学生通往西方求学的大门,他们中的部分人踏上了法国的土地,进入由学院派主导的公立美术学院、或私立学院、开放画室(ateliers libres)学习艺术。

中国留法艺术学会成员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举办展览并合影留念。第二排左起依次为滑田友、蔡柏龄、潘玉良。

也是在这个时候,西方对亚洲艺术的看法发生了巨大转变:二战后,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日趋重要,人们不再只关注亚洲古代艺术,而开始将目光聚焦于现当代艺术成就上,尤其是中国绘画。具有前瞻艺术眼光的赛努奇博物馆也发掘了不少具有创新风格的作品,开始向亚洲艺术敞开怀抱。时任馆长勒内·格鲁塞(René Grousset)对当时在法国的中国艺术家非常友好,与画家潘玉良、雕塑家滑田友等艺术家都常有来往。战火熄灭不久后,博物馆便于1946年第一次围绕中国现当代艺术举办了大型展览。

从上至下分别为徐悲鸿、张大千、潘玉良、傅抱石、陈之佛作品,部分作品曾于1946年“中国当代绘画展”展出,且后被收入赛努奇博物馆馆藏 ©Paris Musées / Musée Cernuschi

尽管战后复杂的国际局势使作品的运输变得极为困难,但这次展览仍成功展示了122件水墨画、油画、雕塑和素描等作品,向巴黎公众呈现了当时中国艺术的新面貌。展出作品包括傅抱石、潘玉良、徐悲鸿、张大千、陈之佛、吴作人等32位艺术家的创作,其中,展出最多的是赵无极的作品,他的近20幅画作被独立陈列在一个展厅内。

1946年第一次围绕中国现当代艺术举办的展览画册©Paris Musées / Musée Cernuschi 
 

与赵无极:长存友谊的缘起——“画到人未到” 

享有“将中国绘画意境融入世界第一人”之称的赵无极曾师承林风眠的衣钵,于杭州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任教,学校在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后临时迁往重庆;1945年左右,赵无极与同样随法国大使馆迁往重庆的使馆文化专员瓦蒂姆·埃利塞夫(Vadime Elisseeff)结识。虽然当时的赵无极并没那么有名,但埃利塞夫却极为欣赏他的作品,二人后来成为了挚友。外派任务结束后,埃利塞夫回到法国,并即刻作为馆藏负责人加入到赛努奇博物馆的团队。埃利塞夫还积极地向法国民众介绍赵无极,并在巴黎展出他的作品。埃利塞夫回国时共带回了17幅赵无极的作品,这些画作曾在1946年中国现当代绘画展中占据了整间展厅,而这亦是赵无极作品在法国的首次展出。但此时的艺术家本人尚未赴法,便有了“画到人未到”的说法。

于法兰西画廊(Galerie de France)举行的陈美琴回顾展开幕酒会上,正在交谈的赵无极与瓦蒂姆·埃利塞夫,1972年 图片©André Morain

然而,赵无极与法国的缘分并未就此结束。1948年,在埃利塞夫、林风眠和父亲的鼓励下,赵无极决定赴法留学。抵达巴黎后,他常常造访赛努奇博物馆,与博物馆一直保持着紧密地联系。

于巴黎14区家中的赵无极,2000年左右 ©Paris Musées / Musée Cernuschi 

2013年赵无极逝世后,其遗孀马凯女士(Françoise Marquet)与现任馆长易凯(Éric Lefebvre)协商,向赛努奇博物馆捐赠了近40件赵无极各个时期的作品(包括素描、水彩、水墨等纸上作品和瓷画)及其收藏的中国古文物,以纪念这位留法艺术家与博物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情谊。

上面三张图均为赵无极生前收藏的中国古文物,后由其遗孀捐献于赛努奇博物馆 ©Paris Musées / Musée Cernuschi 图片©Antoine Mercier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来的多个展览中,现任馆长易凯都会积极向世界推荐赵无极,并向观众呈现他在中法艺术交流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包括2009年“六个世紀的中国绘画—赛努奇博物馆修复作品展”、2011年“中国艺术家在巴黎——从林风眠到赵无极”及2014年“巴黎·丹青——二十世纪中国画家展”等展览。

2011年展览“中国艺术家在巴黎——从林风眠到赵无极”现场,赵无极作品展出区域 ©Paris Musées / Musée Cernuschi 图片©Pierre Antoine

与张大千:助力国画大师“闯荡”西方艺术界 

在1946年中国现当代绘画展中,张大千的作品便已被着重展出。此后,赛努奇博物馆又多次展出过他的作品,向西方艺术界大力推荐这位“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的艺术家。1956年,其首次巴黎大型个展在赛努奇成功举办,这亦是张大千在欧洲举办的第一个个展。

当时,时任馆长埃利塞夫希望举办一次可“呈现中国绘画史全貌”的大型个展。但由于博物馆空间有限,展览最终被一分为二: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及其古画收藏在赛努奇博物馆展出;而其兼收并蓄、技艺超群的新作则在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

1956年张大千个展海报 ©Paris Musées / Musée Cernuschi 

因出席展览而在巴黎逗留多日的张大千与众多旅法的中国艺术家相识、重聚。他见到了四川的同乡常玉、赵无极及曾与其同期执教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的画家、雕塑家潘玉良。此外,他还不远万里前往毕加索位于法国南部城市戛纳的家中交流切磋绘画技法。

张大千与毕加索的合影,1956年

两位绘画巨匠间的“中西合璧”,更催生了毕加索创作了张大千肖像画!

 毕加索为张大千创作的肖像画 ©Succession Picasso

为了答谢伯乐之情,离开巴黎前,张大千向赛努奇博物馆捐赠了巨型水墨画《峨眉山》。在这幅作品中,这位自1949年起在外流亡的艺术家以五代四大家的笔法描绘了这座他曾游历数次的故乡名山。

张大千,《峨眉山》局部图,1955年  ©Paris Musées / Musée Cernuschi 

1961年,张大千在赛努奇博物馆中的第二次个展“巨荷”中带来了一件巨幅作品:两幅分别宽8米和6米、高3.6米的画作填满了主展厅,所绘并非莫奈喜爱的睡莲,而是他以“君子之风,其清穆如”之词盛赞的荷花。其画幅之巨大,用墨之精妙,泼墨技法呈现出的抽象感,使张大千在巴黎名声大噪。

张大千于创作《巨荷》的工作室中,隶属于巴西圣保罗的摩基达斯克鲁易斯市 ©Fonds Marc Vaux (Centre Pompidou/MNAM-CCI/Bibliothèque Kandinsky)

与潘玉良:一波三折的筹展经历  

赛努奇博物馆保存着先锋女性艺术家潘玉良在海外规模最大的作品。她的油画、彩墨、素描、雕塑、版画等作品均有收入赛努奇馆藏。但艺术家在世时从未在赛努奇博物馆举办过个展,且为她筹备展览的经历也是一波三折。

潘玉良,《坐着的裸女》 ©Pan Yuliang / D.R 图片©Musée Cernuschi / Roger-Viollet

时任馆长格鲁塞一直希望为潘玉良举办个展,但这一计划随着1952年格鲁塞的去世被一再推迟。直到20年后(1975年),继任馆长埃利塞夫将计划重新提上日程,邀请潘玉良筹划个人回顾展,但此时潘玉良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却成了展览的另一个阻力。而在身体稍有好转后,潘玉良最终接受了这个提议。但这次,她并没有只展出自己的作品,而是邀请了另外三位女性艺术家(林蔼、吴似丹和成慧)共同参展。1977年,展览“四位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顺利举办,这是首次只展出女性艺术家作品的群展之一。

从上至下分别为1977年展览“四位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画册潘玉良部分展出作品 ©Paris Musées / Musée Cernuschi 

与林风眠:为百年巨匠举办首次西方个展  

在1946年的现当代绘画展中,赛努奇博物馆展出了10幅林风眠的新作。同年,上海法语联盟为林风眠举办展览,艺术家将融合中西方绘画技巧的画作《圣殇》(Pietà)赠送给时任法盟主管埃迪特·德萨勒(Edith Désaleux)。半个世纪后,后者又将这幅作品赠予赛努奇博物馆。1979年,在林风眠80岁之际,赛努奇博物馆再次邀请他挑选了80幅作品,并为其举办了在西方的首次个人回顾展。

《圣殇》林风眠 ©Paris Musées / Musée Cernuschi

 《美丽的女人》林风眠 ©Lin Fengmian / D.R. 图片©Florian Kleinefenn

《京剧一景》林风眠 ©Lin Fengmian / D.R. 图片©Florian Kleinefenn 

博物馆与中国艺术家的缘分延续:2011年展览“中国艺术家在巴黎”  

 2011年展览“中国艺术家在巴黎”海报 ©Paris Musées / Musée Cernuschi

1980年代以后,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赛努奇博物馆和中国艺术家得以重新开始延续上半个世纪的情谊。博物馆亦从日益频繁的中法交流中受益良多。例如,在2011年,现任馆长易凯(Eric Lefebvre)策划了展览“中国艺术家在巴黎”,全面展示了三代中国艺术家的不同创作风格。当时,林风眠、吴冠中、赵无极等第一、二代艺术家的作品被陈列在博物馆的展厅内,第三代艺术家的当代新作则于毗邻博物馆的蒙梭公园内露天展出。这场展览得到了参展艺术家的高度重视,为了这次展览,所有艺术家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2011年展览“中国艺术家在巴黎”现场 ©Paris Musées / Musée Cernuschi 图片©Pierre Antoine

2011年展览“中国艺术家在巴黎”现场 ©Paris Musées / Musée Cernuschi 图片©Pierre Antoine

中国当代艺术先锋之一:王克平以他最青睐的材质——木材进行在地创作。在他的雕琢下,来自巴黎本地的梧桐逐渐在公众面前化为《青春》与《母爱》两件大体量的雕塑。

于蒙梭公园内正在创作作品《青春》的王克平 ©Wang Keping 图片©Michel Lunardelli

离王克平作品不远处,静立着星星画会创立者之一马德升的作品。他以最能代表原始美的石头为介质,为观众带来了一个看似摇摇欲坠的、用鲜红色石块堆叠而成的雕塑。

马德升,《无题》 图片©Musée Cernuschi

而茹小凡则选择了他喜欢表现的主题——花。他用现代工艺制作的雕塑——《异草》仿佛破土而出,妖艳鲜嫩。这组雕塑属于艺术家所创作的《百花》系列,作品的名字源于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同名文艺思想方针:百花齐放。

茹小凡,《异草》图片©Paris Musées / Musée Cernuschi, ADAGP 

这场展览的当代艺术家中唯一的女性艺术家沈远则选择与法国公园中的假山对话。她的作品《地壳》由或真或假的太湖石组成,只有当凑近看时观者才会发现隐在球体起伏中的细节。

沈远,《地壳》 ©Paris Musées / Musée Cernuschi, ADAGP  ©Shen Yuan 图片©Pierre Antoine

此次展览中,赛努奇博物馆还与中国当代艺术中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黄永砅再度合作。艺术家的展出作品《水泥航母》(Porte avion en béton)是对当时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做出的一种反映,表达了他对当前中国内政、外交的思考。

黄永砅(最左)与画廊主Kamel Mennour、茹小凡、沈远于作品《水泥航母》前  ©Paris Musées / Musée Cernuschi, ADAGP  

赛努奇博物馆还曾为其它中国艺术家举办过不少展览,如:1993-1994年吴冠中个展、2014年“白明:绘画与瓷器展”、2016-2017年丁雄泉个展等。作为为数不多致力于呈现当代水墨作品的艺术机构,博物馆始终遵循二战后的收藏、展出政策,侧重收藏和展出对书法和水墨画艺术有革新影响力的先锋派艺术家作品,代表艺术家如:李津、魏立刚;博物馆还策划了影像艺术项目,积极推介王兵、杨福东、邱黯雄、孙逊、刘肇兴、陈滢如等亚洲影像艺术家的作品。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巴黎市博物馆联盟微信公号)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