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默勒:人人都来参与 让绿水青山更美

海北新媒
2020-08-22 12: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委书记尼玛卓玛在祁连县实地督导矿山企业生态恢复治理情况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践行省委书记王建军提出的警示“三问”要求,以木里矿区非法开采问题为镜鉴,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摸清问题,科学分析、分类处置,巩固成效、提升质量,深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连日来,祁连县默勒镇主动对标,统筹资源,多方协作,公众参与,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建强组织保障 严明生态保护“警戒线”

默勒镇党委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针对木里矿区非法开采事件,反思自省,强化政治责任,成立巡察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认真查摆镇域生态环境短板,对镇域生态环境薄弱地区开展拉网式、无死角排查治理工作。镇党委书记赴上三村夏季牧场召开群众大会,传达省委书记王建军主持召开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倡导广大群众主动发挥自身能动性,增强家园保护意识,主动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行列,以主人翁的意识构建起生态保护的屏障,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做斗争,镇党委书记带队,深入各村现场举行生态巡护队授旗仪式。

延伸环保触角 精耕生态保护“责任田”

坚持党带群动。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委书记尼玛卓玛指示精神,由镇党委牵头,各村组建生态巡护队,以社为单位,充分调动群众主动性和积极性,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设置,群众自愿的原则,挑选15名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熟悉村貌特征的“两委”班子成员、党员、有较强责任心的群众组建“马背生态巡护队”“摩托车生态巡护队”,根据村社分布划分“责任田”,巡护巡查的方式深入生态薄弱点,对违法开采、填埋、破坏生态保护设施设备,非法取土、堆土、向生态区域排放污水,非法猎捕野生动植物、破坏野生动物重要繁殖区及栖息地等行为进行巡查监督,并及时向村“两委”反馈巡查情况,筑密筑牢生态环境保护最后一层屏障。用活用好现有平台。以“支部统一党日”“周五集中整治日”“人员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环境大整治”等活动为载体,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面压实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管护人员责任,对全镇生态环境薄弱地段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管护网格由一名党员领队,每个管护网格相互衔接,不留死角、无缝覆盖,确保地有人管、责有人担。鼓励群众主动参与。鼓励周边牧户、驻地企业、商铺负责人、寺院僧人等对各自草场内的日常生活垃圾以及所辖河道内的漂浮物、白色垃圾、废弃衣物等进行治理,倡导全民参与,确保镇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向好,并呼吁游客绿色出行,环保出行,在游客停驻点张贴标语并安排就近牧民进行巡查劝说,减少出行垃圾。着力形成“以点带面,以面盖全”的环境大整治,人员大出动工作格局。目前,共建立生态巡护队27支,组织巡护队开展环境巡查15次,上报线索3起,环境整治人员出动2700余人次,车辆70余次,出动大型机械10余次,清理乱堆乱放垃圾40余处,集中清理集镇区垃圾150吨,清理公路沿线、河道周边垃圾30吨,采空区植被恢复1.5万亩。

拓宽治理模式 织密生态保护“防护网”

探索推进集镇区“十户轮值”模式。以前期网格图为参照,村社集中十户牧户为一个“作战单元”,轮流坐班,逐户逐日对集镇区牧户门前屋后卫生、日常垃圾等进行清理收集,并送往村委指定的垃圾临时存放点,其次对主次干道、村路旁沿路乱搭乱建、乱堆煤堆等有负有监督和制止责任;日常做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日产日运、日产日洁,实现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为进一步探索农牧区生态环境保护新模式奠定了基础。积极探索“积分超市”+生态保护模式。鼓励牧民主动参与,在全村推行人居环境整治牧民积分管理办法,通过每周以户为单位开展一次环境卫生评比获得分数,牧户每个季度可凭积分到村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物品一次,激发广大牧民群众主动对自家室内外环境卫生进行整治的热情,促进了干群关系,发挥了村民自治的最大效用,一举多得。为确保“积分超市”规范运行、积分公平公正,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明确积分评分标准、评分程序、监督管理等内容,接受群众监督。

来源/默勒镇党政办公室

监制/智华坚赞 总监制/刘增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标题:《默勒:人人都来参与 让绿水青山更美》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