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艺术人物——著名画家王国强作品赏析

2020-08-25 19: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艺术简历】

王国强(字:无界)(号:南堤子)(笔名:易鸣)1956年石家庄生人,1978年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现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后留校任教,1979年在河北省梆子剧院任舞台美术设计。1984年-2016年在河北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1989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2012年至201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高级创作研究班学习。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画院国画院研究员、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王怀骐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河北省企业界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理事。

擅长大写意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用墨、用色大胆,尤其善用淡墨,构图独特,在构图上倾向于独特一格,多采取构成的手法,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中国现代画坛上别具一格,作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联展。多幅作品获奖、发表、展出、收藏。

 

 《花开一年春》200cm×50cm

 

太行精神  水墨印象

——王国强山水画解读

张本平

 

河北画家王国强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不仅探索国画人物、花鸟,而且对山水画也有深入的研究。他出生于石家庄,从小就喜欢附近的奇峰竞秀,满目涌翠的太行山,大自然给了他艺术的灵感,赋予了他睿智、朴厚的性情。自幼对中国画的挚爱,为他艺术思想的生发和绘画风格的形成早早埋下了种子。在后来中国画的探究中,王国强更是以心取象,注重笔墨和学识修养,通过孜孜不倦地探索和研习,铸就了他扎实的功力和上乘的学品。他的作品,一股清健刚正的气息充溢其间,清新醇厚,格调高雅,观后令人神清气爽。

 《独钓图》200cm×50cm

 有人曾说,绘画艺术永远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一面是画什么,一面是怎么画。画家一辈子就是在把不肯扔掉的一枚“硬币”,翻过来瞅,翻过去看。至于怎么画,那就要看画家本人的喜好与取舍了。王国强曾经置购买了大量宋代和明代等大师的画作集子,是为了要吸取宋代山水画的营养。但他的“山水皴笔”却找不到半点“雨点”、“豆瓣”、“钉头”等终南隐居者皴技的影子。可见,王国强学的是宋人性情,而非其皮毛。

 《雨》200cm×50cm

 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宫廷美术全盛,画院规模齐备,名家层出不穷,佳作硕果累累。画坛上水墨格法空前发展,各种技法日趋完善,完全脱离了隋唐以来“先勾后填”之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而浅降山水的表现手法更丰富了,在水墨中讲究笔墨技法,提高了浅降山水的表现力。明代是山水画发展的另一鼎盛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各种艺术从高贵走向世俗,绘画也从写意的文人画走向为市民所能接受的写实的工笔画。 

 《常青》200cm×50cm

 明代的山水画构图简洁、明朗,用笔多为细劲中锋、细如铅丝、刚中带柔、严谨有序,既有工笔画线条的严谨、流畅、细腻之美,又有写意的潇洒和自然。明代的山水画体现的是崇尚自然和表达真我。王国强从宋代和明代的山水画中汲取精华,博采众长,秉承回归传统而又推陈出新的创作原则,为他的作品创作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他从小在大山附近长大,见多了连绵起伏的太行山,让他对山水的理解,比一般人更加的敏锐和感性。

 《浮云》200cm×50cm

 在绘画艺术创作当中,王国强表现出对山水风景的深厚感情。他的创作欲望与大自然的心灵碰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思想和风格。在传统山水画创作上,他反复推敲、提炼,通过对不同时节、不同气象的情景的诗意转换,使作品散发出迷人的魅力,飘逸灵动,让人眼目一亮。在王国强的山水画作品中,经常能看到他内心流动的诗意和品性,看似迷蒙蒙的山河,却透露出一丝不凡,意境开阔,气韵饱满,笔墨凝沉,张驰有度,给人一种视野壮阔、笔法柔静之感。

 《早春图》200cm×50cm

 “留白”是绘画构图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技艺,十分重要,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说,这里是当彩用了。在画幅中留出适当的空白,是很有学问的,也是很难的,留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画面效果。王国强的这幅《赤城春雨》的留白非常成功,图中紫翠成岚,轻盈的霞气形无定法,以意为之,悬浮飘逸,恰似人间仙境。小品《山水》,画面简洁,而秋意盎然,笔墨精练,十分到位,更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

 《寒泉漱玉》200cm×50cm

 欣赏他的山水作品,你会被他浓厚的诗境所感染,着迷山水形式的千姿,漫步在轻灵的山雾中,把山水的冷峻和丰硕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正把“情境”变成了“画境”。在他笔下,山生得峻拔,富有博大的胸怀感,水流得温和流畅,富有自然的潇洒意趣,树长得清秀,富有隽永的欣喜情愫。

 《江》200cm×50cm

 我们这个多元开放的新时代,包括山水画在内的各种题材中国画愈加色彩缤纷而又各臻其极。然而当代中国书画界充斥着大量矫揉造作的作品,无论是精神习性还是思想内涵,都太形式化,故显僵硬刻板,真正“源头活水”,带有精神魅力的作品少之又少。纵观中国山水画,艺术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两宋时期,其地位更是一度超过人物画,居中国画三大类题材之首。人们对山水画的喜爱,可见一斑。可是,为什么画山水?怎么样画山水?什么是好山水?一个答案,精神。

 《居》200cm×50cm

 中国的山水画追求写意性,意在表达其神韵,以线条和水墨为基本的造型手段,这是山水画最根本的特点。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就是对大自然的体验和对生活体验的检验过程,如果说“生活体验”的过程是“采”,那进入创作阶段的一切“创作技巧”就是“练”,画家必须要经过熔冶铸造,千锤百炼。

写生就是对山水画冶炼的重要过程。其目的一个是练“形”,一个是练“意”,两者密不可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形”源于生活,“意”就要高于生活。

 《江流有声》200cm×50cm

 一幅上佳的山水画,除了不重复别人,更重要的是要画家将所见升华成所感,再进而升华为自己灵魂幻化的“景致”,然后再付诸笔墨。这个从物质到精神的全过程,演绎于千万年,也演绎于一瞬间,成为人类辉煌的情感史实。中国画是以境界取胜的,真正的中国传统文人画就是哲学画。对大自然长年累月的写生观察,让王国强的作品富有诗意,且意境深远。他的山水作品经过对素材的盘活提炼,再经过对内容的思考布局,呈现着画家全方位的审美境界和思想追求。他沉着内敛,有着创作主体面对大千世界时真实可爱的冲动,这种冲动使他在变化中求新,在传统中求精。 

 《巴山夜雨涨秋池》200cm×50cm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真诚,而艺术的真诚则源于画家对生活的真诚。王国强正是以真诚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对待艺术,他的绘画作品正是其真诚的心灵与现实生活碰撞产生的火花。他始终以一个真正传统文人的情操坚持着自己的绘画信念,保持着敏锐的观察与思考,在他谦逊、勤奋的外表下,有着文人深厚的内涵和寄情山水的情怀。在当今河北画坛,像他这样的画家真是不多。王国强还很年轻,他的探索和钻研一直在路上,所谓“艺无止境”,只要孜孜不倦的努力,肯定会有大的进展和新的收获。

 《白羽纷飞》200cm×50cm

 (本文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创作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中原美术学院院长、副书记,郑州市中原书画院院长,《中原书画报》总编,郑州市政协委员,郑州市版权协会常务副会长,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客座教授,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晨露》200cm×50cm

 

王国强创作体会

 

中国画的绘画工具大致相同,绘画风格的形成是因人而异的。手眼归己,不可借用。物之心象,自由表现,少有雷同。只有明此理才能作到山顶一树,独领风骚。要加强个人修养,没有修养对事物不是视而不见就是反应平庸。甚至出偏差。一个画家要有各方面的修养,才能正确把握和表现最客观的现实。要使一幅画能立的起来,关键在于形象,要使形象深刻而打动人,对主题物的深刻理解,和准确的表现。要善于总结,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反过来再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样做很重要很有益。

 《风静小舟平》200cm×50cm

 风格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偏爱,一是对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偏爱,从现实生活中找自己最感兴趣的题材、内容去进行创作。二是对艺术中某一方面的偏爱,从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中寻找自己喜欢的手法,去借鉴、去研究。集中精力去寻找具有自己特色的表现方法。两个偏爱加在一起就会表现出你反映的题材、范围和艺术上所追求的东西,都具有较显明的特色,到那时水到渠成,你的风格就慢慢形成了。风格是自然形成的。 

 《两片云》200cm×50cm

 明末清初石涛言“笔墨当随时代”,形神兼备、雅俗共赏是古今对绘画作品的要求,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美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产生了变化,这就要求画家在绘画作品中加入一些现代意识。

我们应把绘事既当事又不当事,当事来做说明重视。不当事来做说明某种程度的放松。当事与不当事都很重要,要以平常心对待绘事。 

 《寒林》200cm×50cm

 “学识”与艺术家的关系:学识的来源,每个人的知识来源是不同的,有从书本上来的,有从实践中来的,也有从闲聊中来的等等。每个人的学识不管从何处而来对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他体现在艺术作品中的每一个方面。“实践”与艺术家的关系:能称的上艺术家的人其成就决不是停留在理论上,也不只是有一两件传世的作品。要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统一,这样才能赋予作品以生命活力、世代相传。是会编程序的人,对自己的作品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孤舟》200cm×50cm

 “才能”艺术家的天赋,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在各个方面都应该是优秀的,首先要有通古知今的学识,能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统一,同时还有把握作品进入社会的能力。

画家的作画是一种形式,是画家对大自然的理解,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如诗歌、戏曲、舞蹈、影视、摄影等,绘画是画家心态的表现、是画家感情的流露。

中国画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情字。不论是人物画、花鸟画、还是山水画,来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这里倾注了画家对大自然、对社会现象的感情。力争使观者能有同样的感受。

 《春晨》200cm×50cm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我为他用”。是读者在读可视形象时产生出来的新的想法。这里有技法方面的、有情节方面的、有构图方面的、有色彩方面的等等。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观看同一幅作品想法是不一样的。这里完全是自由的,是按需索取。绘画何所求,唯有与区别耳。没有发现就无从创造,没有区别就不能独立。发现客观与主观区别什么?与别人的区别与昨天的自己的区别。这两点是每个画画人终身为之努力的。从生活中扑捉感觉,从传统中寻找语言,从创作中发现自己。这是每个画画的人必须考虑的。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互为因果的。

 《垂露》200cm×50cm

 艺术品的生命力取决于作者的修养、学识,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准确运用表达自己感情的技法,缺一不可。

我认为绘画技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而技法在一幅好的作品中不是起主要作用,这里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绘画意识,与时具进的审美感觉。

所谓流行就不是永远。把握住一点把他做大、做好。早晚还会流行回来。等流行到你这时,你已站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你就会成为流行的带头人。

 《游春图》200cm×50cm

 笔、墨、色、纸是每个绘画者用来说话和表达自己感情的工具。形成了绘画语言,不断的反复地运用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就决定了艺术家的面貌。我们发表作品、出画集、卖画都是为了给自己作广告。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记住用这样的绘画语言说话的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