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何优雅地呼叫鸡皮疙瘩?“美学寒颤”

2020-09-05 07: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Sady 皮肤科杨希川教授

丨编辑/排版:Sady 责编:敏仔 审核:李云

我们的身体常常会自发作出奇怪的举动,它们不受我们意志的控制,甚至在无形中暴露我们内心的波动。

大家只要稍加回忆,就能想起这些奇妙的身体反应。而在这些反应中,有一个神奇的皮肤反应,就是鸡皮疙瘩。

为什么说它神奇呢?因为它多少有点不合常理。生物学认知中,当身体遭受外界刺激时,比如气温突然降低、遭遇未知的危险等,皮肤连带毛发会对此作出反应,产生鸡皮疙瘩。

但是,相信大多数人有所体会,即便在我们听音乐、看电影、甚至读书时,震撼的情节、旋律、画面,都会让我们汗毛倒竖,起鸡皮疙瘩。

它与外界刺激无关,只与心理有关。

而因为它的特殊性、心理性,许多心理学家和艺术家也对鸡皮疙瘩的存在津津乐道,甚至定义为“皮肤高潮”或“美学寒颤”。emmm,一个鸡皮疙瘩说得这么极具逼格,真的也是没谁了。

这就尼玛离谱了,一点都不合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它的存在究竟有什么用呢?

鸡皮疙瘩的存在意义

先说一下它的原理,引起鸡皮疙瘩我的是我们皮肤下、毛囊边的一组平滑肌,它的名字叫做立毛肌。

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竖起我们毛发的肌肉。

在我们祖先生活的年代,体毛是非常有用的身体物件。可以抵御寒冷、保护皮肤、增加防御

而那时我们祖先身体上的立毛肌,可以被自己的大脑给予指令,收放自如。

当毛发“啵起”时,不仅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个御寒的保护层,还会在视觉上增加生物的体型,显得更庞大,更有威胁。

但是随着我们智能的不断进步,拥有了御寒的衣物和安全的住所,这个东西的价值已经变得很微妙了。

就连我们的大脑都放弃了对立毛肌的掌控,把将它变成“自动挡”,归我们应激反应系统管理。

所以,虽然它的存在可以让我们在极端环境中获得一定的御寒能力,但是小明我看了看自己没有什么粗壮体毛的躯体,表示,有什么卵用?

说白了,它真的就像我们的尾椎骨和阑尾一样,是没有进化完全的体现。

哎?我怎么不会产生鸡皮疙瘩?

上面说到,它归我们应激反应管理,也有极少部分人可以主动引起鸡皮疙瘩,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法自发地控制它。

即便是自动挡,它的敏感性也完全跟着主人的感官走。

有些人不太敏感,立毛肌基本处在罢工的状态下,甚至需要去做一些极限运动,比如蹦极、跳伞等,才能获得这种紧张感觉。

而有些人十分敏感,一点点情绪波动,都会令皮肤跟着做出反应。

鸡皮疙瘩会退出历史舞台么?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 mitchell colver研究发现,无论是寒冷还是感官刺激产生的立毛肌反应的生理状态都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即便我们在看电影和听音乐时感觉到情感的变化,我们的大脑都会统统将其判定为“这是什么鬼”,然后用鸡皮疙瘩来告诉我们,简单粗暴。

虽然从人类学和生物学角度来说,立毛肌的存在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性。

但是心理学家不这么看。

他们认为,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 个体面对的威胁会更多地从寒冷、敌对等表象威胁转为潜在威胁。

而这种立毛肌反应,其实是在表达我们的“生存欲望”,对于刺激的敏感性,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活下去,他们认为,将来体会过皮肤高潮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想到今天的你们还没有点在看,我背部一阵酥麻,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没错,我是一个敏感的人。

〔参考文献〕

[1]Colver, Mitchell. Getting Aesthetic Chills From Music: A Huge Dose of Pleasure from One Hearing Only[J]. 2015.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0年08月31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进行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面设计:阿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