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离开公立医院的落差,我用写作来弥补

2020-09-01 12: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界弟 医学界

一条可能错误的路,却无心插柳柳成荫。

动手是突然开始的。

患者因重症肺炎抢救无效去世,病人家属无法接受突如其来的灾难,也无法理解疾风骤雨般的疾病进程。

从后面围上来的人不只是推推搡搡,拳头开始向我身上招呼。一边踢打,一边叫骂,抓头发。

我个子太小,根本没有可能走掉,也没有办法自保,只感觉脖子几乎被勒住了,喘不上气来,背上肩上好像被抓过,深入肌理。至于到底被踹了多少脚,想不起来。

医院的大个子保安冲上来,护着我退到墙角。他脱下自己的外套给我,我将它罩在破烂的衣服外面,可以显得不太狼狈。

僵持了二十多分钟,派出所警察出动了。这帮号称家属的壮汉最终以拘留9人结束。

乱局结束,我像是刚打了一架的野猫,身心俱疲地回家休息。

艰苦工作超过24小时,还如此结果,你问我难不难过?

不,我只是疲惫得睁不开眼睛。蒙头大睡,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一种逃避。然而,所有伤处的痛,都在睡梦中提醒我,即使睡醒了,也不能够痊愈。

这段医暴经历的记述,出自于一位ICU医生的笔下,她叫殳儆。

很多人不会读她的名字。

殳(shū),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

儆(jǐng),使人警醒,不犯过错。

人如其名,殳儆是位桀骜不驯的医生,也是一位写作者。

个头不高,健步如飞,喜欢走楼梯;圆脸两侧别着珍珠耳环,目光犀利,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

二十余年重症医学的职业磨砺,令她跻身浙江嘉兴顶尖ICU医生之列。40岁之前晋升正高,职业生涯正值巅峰,她却不听周围人劝阻,转身离开体制。

殳儆的人生自此出现岔路口,她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条。

向其他科室“借艺”,亲历重症医学爆炸式发展

1996年,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殳儆进入了嘉兴市第一医院。

殳儆后来描述当时的自己:和所有的小妞一样,一颗心并不是那么结实强悍,是个敏感捣蛋的毛丫头。

那时候,国内的重症医学刚刚起步,科室概念还未建立,依旧被称作抢救室。

“没有一本中文教材,所有机器上都是英文标识,”殳儆回忆,“大家都在徒手摸索,借鉴其他科室的经验。”

不懂得呼吸机的机械通气,殳儆和同事便学习麻醉科的气管插管操作,拔管插管的时机,通过观察患者情况确定。他们从心内科学到深静脉装临时起搏器的技能;从消化科学会给患者插胃管、做鼻饲;遇到重症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就参考肾内科的CRRT血透;同样也借鉴了心外科人工心肺机(ECMO的前身)的使用方法。

殳儆认为,ICU相当于十项全能运动,是一个整合能力很高的专科,如果平衡度没有掌握好,哪一方面塌掉了,患者就会死。

从四面八方“借艺”,也免不了和各个科室之间产生“交锋”。

“大家觉得我们是新兴的专科,什么都不会,对病人的决策也有各自见解,屡有争论。”

浸淫在这样的环境中,殳儆变成一个强势果断、富有主见的人。

直至2008年7月4日,国务院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才正式将重症医学列为二级学科,原卫生部将重症医学定位为我国医疗机构的一级诊疗科目。

自此,重症医学拥有了“合法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

殳儆目睹了重症医学的爆炸性扩张。

这个包含危重症患者抢救、临终关怀、器官捐献与术后康复四个功能的重症医学科,经历了理论发展、相关从业医生数量剧增、科室设备配置迅速丰富,呼吸、循环、心肺、肾脏等支持系统逐渐健全等过程。

2006年、2011年及2015年三次全国ICU普查结果表明,全国重症医学科数量由1000多家增加到近4000家;全国ICU医师执业人数增加到63 605人,ICU护士执业人数增加到大于10万人。

殳儆所在的科室也从心内科旁边搬至5楼,拥有了整层的病房。

职业生涯的头十年,殳儆从一个摸索的初学者成长为独当一面的ICU医生。

而她青年时代的结束,有一道清晰的分界线。

2009年冬,HINI流感流感席卷中国。截至2010年3月31日,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7余万例,其中800例死亡。

当时身为主治医师的殳儆,负责嘉兴市HINI城南定点病区的筹建任务。隔离病区是2003年应对SARS时按照小汤山模式匆忙建立的。

殳儆自称“鲁滨逊”,带领团队在破旧不堪的简易平房里,赤手空拳重建重症监护病房,接收嘉兴市能够转运的重症甲流病人。这个过程中,医生还要承担徒手搬运氧气瓶、排查电路、手动拍片等工作。

2009年嘉兴市重症甲流定点病房内,医生正在为病人拍摄床边胸片。
2009年定点病房内刚刚设置好办公室,已经开始收病人,护士在艰苦的条件下运行病房工作。

除抢救多位重症病毒肺炎患者外,当时发生气胸的危重甲流产妇也在殳儆团队的治疗下转危为安。

殳儆和团队在抗击甲流过程中一战成名。回到科室后,她晋升为重症监护室的副主任医师,那一年刚好35岁。

“35岁前后,是职业生涯前半程的一个关卡:一边成为临床治疗的主力军迎战最难的工作,一边是晋升的压力,一边需要当临床带教老师带新加入的专科医生,”殳儆写道。

越过这个关卡后,殳儆的人生按下加速键。

紧接着2013年,她负责嘉兴市重症禽流感的治疗。同年,殳儆考取正高,攀登完晋升天梯,成为重症医学专业主任医师,迎来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然而、长时间连轴转的高压工作,棘手而痛心的医闹,行政命令干预医疗,里里外外的心理折磨,让殳儆疲惫不堪。

早在2010年,医院院区从原先的老城区中心搬至环城南路出口,严重的创伤患者下了高速就直接被送往殳儆所在的医院急诊室。

“整个骨科外科都疯了,工作根本来不及接,每天都在翻台子,业务量扩大的速度超过了承受能力。”

无处释放的压力,曾让她连着两个月 “口腔溃疡、牙龈脓肿、鼻子上脓包、舌头冒血泡,浑身每个毛孔都好像在释放毒气。”

“疲倦是脸上永远的底色,双眼干涩。全靠意志力撑着,身体频频发出不良的信号:血压经常处于临界状态,这是高度紧张和持续高强度工作的结果。眩晕症频频发作,颈椎肩膀酸痛。”

医院对超负荷工作的状态漠视,令人十分无奈。

晋升3个月后,殳儆递交了辞职申请。

离开体制,自由落体

2014年,殳儆离开体制。

“时隔几年回过头去想,你知道这是可惜的。我可能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殳儆评价道。

和她一起离开的5位医生中,有4位都跳槽到了杭州的公立医院。殳儆的选择,让她一度成为医院的“话题女王”。

ICU医生很难自由执业,重症监护室像一艘航母,体量太重,必须依托于大型综合医院,需要足够的病人量、较难的手术与能力均衡的协作团队。

最终,殳儆加入了嘉兴市最大的民营医院——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其由新加坡和上海两家公司联合投资建设。

这家医院的建筑属南洋风格,红屋顶,白色立柱镶嵌在淡黄色楼体上。建筑之间的大道种满绿植,亭亭如盖。医院办公室的陈设独特,有雕花木书柜、中式扶手椅。

殳儆的要求并不多,“合理的工作量、合理的休息与合理的收入。”初入民营医院,这些基本要求都一一满足。

ICU工作期间,殳儆在调整呼吸机参数。

然而,从公立医院来到民营医院带来的落差,她描述道,是从悬崖上自由落体。

“我已经证明了我是嘉兴市最好的ICU医生,但是跳槽之后,你会发现患者并不认可。患者认的是嘉兴市第一医院,这个落差就很明显了”,殳儆说。

虽然殳儆早有预料,但亲身感受之后,她才体会到这种感觉有多么酸涩。

除了患者不认可、时常要求转院外,殳儆还面对一个羽翼未丰的团队,需要培养、磨合。

新组建的ICU团队,系统训练只有一年多。几位医生陆续从各大医院进修回来,‘管家婆’护士长刚30岁,很多护士刚工作3年,大部分成员还不具备成熟的专业能力。

另外,在殳儆看来,私立医院比较重视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而对于重症医学科医生来说,让患者与家属感到舒适满意的重要性,可能要放到“抢救生命”的后面。

“ICU里始终存在非常复杂的决策,所以不能以病人的感受作为单一考核要素。为了让病人活下来,你必须要劝他和家属接受创伤性的治疗。医生当然不希望病人吃苦,但外伤等危重患者注定要接受生死历练”,殳儆告诉“医学界”。

因此,尽管跳槽到了民营医院,对于殳儆来说,生离死别依旧是ICU的日常,医患关系依旧紧绷。

图为殳儆与团队做心肺复苏、安装ECMO。

意难平,用写作纾困

第二次见到殳儆时,她剪短了头发,重新染了色。

她说,今年头发白得很快,“年纪大了,打印机不出墨了。”

目前殳儆从临床工作逐渐转向管理,每日往返于ICU和行政办公室之间。

自幼酷爱读书写作的她在强烈的危机感下,近乎本能地重新捡起了这个爱好。

“码字有疗愈的功能,噼里啪啦在键盘上倒出一堆方块字,就像‘千与千寻’里的河神吐出身体里的一堆钢铁、塑料瓶、碎木头……洗涤内心,抵达澄澈空明……”

写作,让殳儆找回了生活的逻辑和秩序。

殳儆重新开启写作的动机里,也包含着对成名的想象。

作为整日目睹生死离别的ICU医生,她天然拥有一些稀有的经历与素材。二十多年的职业经历,让她对医疗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而国内投身于写作的医生寥寥无几,这给了她一个绝佳的机会。

“因为我知道自己有这个能耐去写”,“开始经营公众号是为了一个非常功利的动机”,“医生品牌是最近时期的热点……”殳儆解释道。

起初是周末的午后,她会坐在电脑前码字。疾病故事、专业指南、突发热点、对ICU的种种思考与吐槽等内容,都从她指尖流出。之后她保持每日一更,她觉得“练习曲是长在手上的”。

2015年10月13日,她在自己创办的“殳儆工作室”公众号上发布了第一篇文章。至今,公众号已经更新了252篇原创内容。

在自媒体时代,殳儆突然发现自己的嗓门可以很响。陆续有不同平台、媒体的编辑找上门来约稿、转载。

文章篇数积累得足够多后,殳儆有了出书的计划。

《医述 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下称《医述》),是殳儆医生出的第一本书,2018年4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四个月后,殳儆带着《医述》参加上海书展,开签售会,获得各界好评。

“有时候,我会回想到那个繁忙的下午,那是人生复杂滋味的糅合。绚丽风光的表象,苦涩难言的心事”,她在公众号里写道。

《医述》的出版,适逢叙事医学(Narrative Medicine)在中国兴起。其旨在培养医生叙事能力,倾听患者声音,从多维角度思考医疗,修复医患关系。

“对《医述》来说,它找到了叙事医学的母体。对于叙事医学来说,《医述》是它内容的延展”,作为《医述》的编辑,周宁评价道。

“在我看来,叙事医学有两重壁垒,一种是医学壁垒,另一种是叙事表达的壁垒。我天然翻越了它们。但对于很多医生或文字工作者来说,叙事医学是非常难的。”殳儆告诉医学界。

作为叙事医学范本的《医述》很快名声大噪。

一年内,殳儆相继被邀请至30多场讲座,包括中国医师协会举办的重症医学大会、中华医学会全国烧伤年会、中国创伤外科年会等重量级会议。她与业界大佬同台,讲述《医述》背后的写作思路,传播叙事医学的理念。

图为殳儆参加海绵演讲时的照片

成为“网红医生”的殳儆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她反对“医粹主义”,“完全站在医生的立场上当键盘侠,实际上是把医学天然的职业精神、利他精神搁在一边,完全没有患者视角。这是我会规避的。”

殳儆的成名,同样惹来非议。有人觉得她不再专注于本行工作。

“我写作的效率很高,不需要占用任何工作时间。我白天照样干医生的活,晚上搞创作”,殳儆解释道。

她坦承,选择留在嘉兴市第一医院ICU科的前同事,目前的科研能力肯定比自己强,临床也不会弱。

她不愿意被限制在公立医院“科教研”的评价维度里,“论社会影响力,他们(前同事)超过我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殳儆的新团队经过全市第一例ECMO成功、坠楼女孩爱琳的顺利救治,短时间也建立了信心和声誉。她想要推进的脏器捐献有了眉目,也准备写第二本长篇小说。

“人生没法预测,对自己的评价也无法盖棺定论。一步一步往前看,我一直在考虑什么是最合适的选择,”殳儆说。

资料来源:

1.《医述 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

2.ICU医生殳儆,思变中的暗夜行者 南方人物周刊

3.跳槽2年间4.暗夜行者5.命题6.落差7.中国累计报告甲流确诊病例12.7余万例,死亡800例https://www.chinanews.com/jk/jk-jkyf/news/2010/04-02/2206312.shtml

8.管向东. 融合与创新: 重症医学发展的灵魂[J].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网络版), 2019 (2): 1.

来源:医学界

作者:从小新

审稿: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原标题:《离开公立医院的落差,我用写作来弥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