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浦东助力大理易地扶贫搬迁

2020-09-04 13: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金牛镇、鸡足山镇与大营镇的接合部,有一座崭新的村庄——尼萨村,这里居住着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移居而来的98户、358名村民。“尼萨”在傈僳族和彝族语言中代表着“幸福”,这不仅是一个美好的祈愿,更已经成为了现实。

48岁的彝族汉子李树军,拥有尼萨村里第一辆轿车,他的屋子里,彩电、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小外甥也开上了玩具轿车。“现在我们家经济来源很多,种水果、开小卖铺、到镇里打临时工,生活水平与以前相比好太多了。”

而在3年前,李树军一家还居住在距离此地近80公里的深山里,其他97户村民也都是这样,他们分散在8个自然村中,最小的1个村仅居住了4户人家。山里条件艰苦,出入村庄只有羊肠小道一样的山路,勉强能通行摩托车,到镇里至少要2个小时,走路的话更是要半天时间。没有自来水,他们喝的、用的都是储存下来的雨水,存在不少卫生隐患;虽然通了电,但是不太稳定,断电时有发生。

搬迁前 山区群众生活条件艰苦

“种一坡坡,收一箩箩”,这句云南当地的俗语是对山区群众农业生产状况的生动写照。说服山区群众搬出大山,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移居到更适合生产生活的地方,改变寡种薄收的现象,也因此成为许多地区扶贫工作的重要一步。

搬迁前 山区群众生活条件艰苦

“所谓‘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宾川县委书记杨泽亮说,秉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理念,县里精挑细选了一块位置极佳的土地用于安置,但是说服村民搬迁的工作并不容易。

原来,这些村民世世代代居住在山里的土地上,不愿意接触外界,也担心发生“一搬就穷”的情况。扶贫干部三天两头进村做工作,顶着白眼、恶言恶语甚至是随手丢来的杂物,最终用孩子教育的问题打开突破口,成功说服所有村民同意搬迁。

“房子是一个人25平方米的标准,每人还能分配到一亩地,县里组织了农业专家,教我们种植无籽石榴、沃柑等高收益的作物,明年到了果树丰产期,一亩石榴能卖3万元,沃柑售价更多。”李树军说。

凭借早年在省内打工培养的眼界,李树军还在村里开起了一家小卖铺,出售油盐酱醋、饮料零食与一些日用品。为了进货方便,他卖掉了自己原先饲养的几头牲畜,购买了一辆二手轿车,每年小卖铺也能赚2万多元。

今年,李树军的儿子刚刚考上大专,开销颇多,但家里的收入足以支付。在女儿的鼓励下,李树军和妻子还补拍了婚纱照,照片里一家人脸上洋溢着充满希望的笑容。而在尼萨村,除了村民的住房、生产设施外,还建设了小广场、卫生室、警务室、活动室,大家的闲暇生活与民生保障也充实了起来。

“‘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尼萨村的环境也非常宜居,这要感谢浦东援滇资金的支持。”杨泽亮说。2017年,浦东支援尼萨村620万元资金,用于道路硬化与绿化项目建设,推动“小康尼萨、美丽尼萨、宜居尼萨”的建设进程。

文字:赵天予

部分摄影:刘思弘

原标题:《“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浦东助力大理易地扶贫搬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