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两个实验告诉你,食管是如何受到烫食的侵害

2020-09-09 06: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名医话养生 东方卫视名医话养生

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常年居高不下

中国是食管癌

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全球一半的食管癌出现在我国

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

比例约为2:1

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

全国数据报告

食管癌新发病例27.7万,初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就有20.35人得病,位于癌症发病率的第6位;死亡人数为20.6万,初死亡率为每10万人就有15.17人死亡,位于癌症病死率的第4位。

那么为什么食道癌在中国发病率那么高呢?

食管癌的第一危险因素

热饮热食

食管癌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病从口入”的癌症,其常见风险因素,都和高温饮食有关。这和中国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中国人喜欢热饮和热食,热饮热食可能会致癌,我们从小到大的 “趁热吃”会烫伤黏膜,甚至致癌。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

河南、河北、山西

饮食习惯:喝大碗热粥、高烫食品、早上胡辣汤、晚上羊肉汤。

闽南、广西北部、广东

每年新发病例估计超过5000例,汕头南澳县食道癌死亡率,超过全国死亡率的5倍多!

潮汕地区人们爱喝滚烫的工夫茶,讲究趁热喝才能品出茶香。每喝完一杯茶还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好让杯子也保持热度。还有潮汕粥,生滚粥,都会在很烫的时候吃。

四川

饮食习惯:喜欢火锅、烧烤、刺激食物

中国老人喜欢喝滚烫的茶水,年轻人喜欢吃滚烫的麻辣烫、火锅。

高温食物进入口腔,牙龈和上颚会出现红肿、麻木的感觉,这其实就意味着口腔黏膜被烫伤了,入口烫,马上咽下去,食管实际上也被烫到的,只是食管的敏感度低,感觉烫不那么明显。

两个实验告诉你

高温食物对食管的损伤

通过两个实验的前后变化,会更加直观地理解高温对于食道黏膜的伤害。

实验一

鸭肠模拟食管内黏膜

用开水浇鸭肠,看鸭肠的变化,来模拟食管受伤害。

实验二

鸡蛋模拟食管蛋白细胞

用开水浇放在杯子里的鸡蛋,鸡蛋变絮状,来说明食管蛋白细胞的变性。

点击视频,了解鸡蛋实验详细内容。

食物从口腔到食管,再进入胃部,大约需要 10 秒钟。这就意味着,如果吃了一口烫的东西,口腔和食管要承受被烫10 秒钟。

偶尔烫伤,食管黏膜倒是还可以自我修复。但是经常趁热吃东西,食管黏膜在长期反反复复“损伤 - 修复 - 损伤 - 修复”的过程中,发生不良修复的几率增加,可能导致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越来越多,恶变就可能发生了。

食管是唯一跨越颈部、胸部、腹部的器官,长42厘米,它有三个生理狭窄部位,食物经过这几个部位都会相对慢一些通过,如果一直让食管的狭窄部位经历热食的烧灼,那么这些部位病变的可能就更大一些。

人体正常体温为37℃左右,我们的食管粘膜的承受温度是41度,2016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将 65 ℃ 以上的热饮列入了「2A 类致癌物」。2019 年 3 月,《国际肿瘤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再次证实了热饮与食管癌之间的联系。

如何判断食物温度过高?

一杯热茶或一碗热食:

把手背放到碗壁上,感受几秒钟,不觉得烫,食物的温度适合直接食用

把手背放到碗壁上,几秒钟后觉得烫,要马上将手移开,食物的温度肯定超过41度

把手背放到碗壁上,觉得烫、立马弹开,食物的温度超过65度了,直接食用会对食道黏膜造成伤害

每个人热敏感度不一样吗?

很多人平时吃饭速度比较快,热食热饮刚吃进嘴里,就被快速吞咽进食管,食管对烫的感受度弱,人就感觉好像没那么烫了。

另外,随着年龄增大,人们对热痛的感知也会轻微下降,再加上长时间接触烫食,会让新生黏膜细胞发生像“皮肤老茧”类似的角化改变,对温度的感知更加不敏感。

食管癌能早期被发现吗?

早期食管癌没有典型的症状,食管、胃等消化器官的人体“感受度”比较差,出现微小病变并不容易被我们察觉,很多人往往已经出现吞咽困难、食道狭窄了,去检查才发现已经是食管癌了,食管癌只有早筛早诊和提前预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