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紧日子”下,昆明如何管好“钱袋子”

2020-09-13 12: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全国两会上,“过紧日子”成为全年预算的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反复强调,党和政府过紧日子,必须要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政府过紧日子,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这是长期的方针政策,并不是短期的应对措施。特别是在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的特殊时期,财政收支形势严峻程度前所未有,过紧日子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对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工作部署,可以说是在当前的困难形势下,围绕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落实“六稳”“六保”要求,对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寄予厚望。

在此定调下,昆明财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作为首要考量;把应对疫情防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上半年各项数据来看,全市财政运行实现总体平稳;财政支出仍保持一定强度,助力昆明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切实有力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支持疫情防控防治

昆中药生产线

启动疫情保障应急机制,统筹安排4.13亿元疫情防控及处置专项资金,优化资金分配测算方式,加强基层库款应急调度保障,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开通资金拨付、医疗和社会保障、政府采购三条“绿色通道”,重点保障核心领域经费兜底、重点区域监测筛查和防控资源下沉基层。确保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医护人员补助、病房改扩建、防疫应急设备和物资经费需求。细化实施办法和措施,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疫情防控财税支持政策。

保居民就业

昆明财政将保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上半年,安排就业补助支出1.9亿元,增长27%,出台疫情期间稳岗就业支持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职业培训补贴支出增长4.7倍,培训17.4万人次。发放稳岗补贴3.4亿元,稳定就业岗位74.8万个。发放普惠金融创业担保贷款7.7亿元,带动1.2万人就业。

保基本民生

全力守护“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

围绕重点项目,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的突出短板。安排民生支出324.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比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包括统筹下达各级财政资金4.65亿元,加强低保、临时救助,及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缓解疫情期间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惠及城乡困难群众23.39万人次。全市卫生健康支出50.4亿元,同比增支3.3亿元,增长6.9%,重点用于疫情防控,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全市教育支出71.7亿元,支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保障各阶段教育经费。奖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45所,惠及8.8万余名在园幼儿。为13.62万名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费补助。全市改善31.58万学生营养膳食。新建校舍127033平方米,运动场165136平方米。

保证脱贫攻坚市本级资金投入强度不减,预算安排扶贫资金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亿元,增长6%。落实到位中央、省级和市本级三级财政脱贫攻坚资金64.75亿元,重点聚焦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三个县区,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突出问题投入资金28.7亿元。推进涉农资金整合,二季度三县区实际整合资金8.93亿元。

保市场主体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经济基本盘。昆明财政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精准、有力度、阶段性的助企纾困政策,加快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恢复正常运行。

出台了支持企业应对疫情稳增长政策,从严落实税费减免缓政策、实施保供补贴、担保贷款扶持、降低水电气房租等运营成本。支持担保行业发展,实施担保费率降费补助,努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财园助企贷”支持力度。

云铜锌业电解分厂熔铸车间

具体来看,全市减税降费总计92.1亿元。全市国有房产减免房租1.2亿元,惠及企业3181户。安排1亿元(支出6000万元)发放消费券,支持餐饮、旅游等行业发展,促进消费回暖。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支持企业融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小微企业在保户数2.6万户,在保余额126.2亿元,三农在保户数3.2万户,在保余额130.3亿元。积极落实融资担保降费补助政策,新增担保金额83.11亿元,惠及企业3.65万户。75户企业获得2.71亿元“财园助企贷”支持。争取中央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贴息1759万元,支持企业获得贷款15.57亿元。积极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上半年,昆明市无分歧欠款整体清偿进度达到86.4%,全省州市中排名首位。

保粮食能源安全

商超生活必需品储备充足

投入5.8亿元,支持农田水利灌溉及水生态保持。投入3466万元支持草地贪夜蛾和沙漠蝗等病虫害防治、旱涝等自然灾害防控,完善农业保险保费政策,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直补资金2.2亿元,保护种粮积极性,投入5.6亿元实施农田建设、科技增粮、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支持打造绿色食品牌。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6亿元,增长1.2倍,夯实粮油储备,加强粮食风险基金管理。能源节约利用支出1.7亿元,增长21.4%,强化配套政策支持,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促进汽车消费升级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市民排队核券提货

年初预算安排40亿元,大幅增加产业发展投入,其中31.75亿元采用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方式,对优质标的企业和项目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予以重点支持,上半年完成注资16亿元,累计注资38.1亿元。重点支持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投入1547万元加快金融产业园区建设。

安排2.1亿元支持国际航班、货运班列、多式联运。

投入2.56亿元支持外经外贸和商贸服务业发展,支持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出台促进自贸区昆明片区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

投入科技资金3.76亿元,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兑现高新技术企业奖补,扶持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项目等。统筹3900万元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建设,发放“春城计划”高层次人才生活补贴419.8万元,吸引人才到昆就业创业。巩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成果,驱动城市创新发展。

安排1亿元资金实施消费券引导扩大消费。

保基层运转

昆明海盛园艺公司鲜切花生产基地

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压缩一般性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全面推进存量资金资源资产盘活、专项资金清理,优先保基层运转。提前下达财力性补助资金31亿元,对下财力性转移支付增长10%。贯彻执行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机制,即收即下中央直达资金30.91亿元。各级财政运行平稳,没有发生财政系统性风险和“三保”兑现风险。

扩大有效投资

武倘寻高速公路预计12月底建成通车

投入“五网”综合交通项目资金17.75亿元,支持昆楚、武倘寻等5条高速公路和“能通全通”工程建设和轨道交通项目。安排50亿元加快土地储备促进项目落地。拨付3亿元,支持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发行专项债券122亿元,争取中央抗疫特别国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14亿元,加快资金下达,保障全市重大基建项目建设。

支持昆明市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

北辰大道提升改造完成

投入3.78亿元城乡建设管理重点项目资金,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支持城市道路改造、市容市貌提升、绿化美化亮化、公交运营补助、排水设施运维、集贸市场建设、公园免费开放等。全力支持昆明市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

更加注重管理提升

云纺文创园

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昆明市被列为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国库库款管理、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预算公开等财政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好的地方”,表明昆明财政管理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过紧日子下,昆明科学理财有了更扎实的内功。

今年以来,昆明财政紧紧围绕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不断改革创新,提升管理,依法治理。

财政管理改革向纵深推进:

一是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向具体领域延伸。

积极稳妥推进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科技、教育等领域市以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优化具体领域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

二是预算绩效管理向全过程延伸。

清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政策,完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机制,专项转移支付从重分配向重绩效和监管转变。推进市本级预算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全覆盖,资金配置进一步优化。

三是财政管理运用向信息化延伸。

深化政府会计改革,统一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系统,2312家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系统全部上线运行,建立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系统监测平台,开通市级采购“电子卖场”,融入“全省一张网”。四是财政管理制度供给向精细化延伸。出台市本级基本支出和项目库管理办法,制定落实“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工作措施,明确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促进收支平衡工作要求。健全部门决算管理和预算编审工作评价体系。开展市级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评价,规范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

从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的表现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复苏态势明显

持续提高依法理财水平。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深入推进依法理财和依法行政,提升财政治理水平。一是坚持依法理财。牢固树立法治理念,修订合法性审查工作规程,规范审批权限,完善内部控制,健全科学有效的财政权力运行监督体系。二是加强财政监督。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坚决查处各类财政违法违规行为。三是主动接受监督。完善建议、提案办理机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人大法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积极配合审计监督,强化问题整改。提前5天完成预算公开,更好接受社会监督。按月开展社会保险基金执行分析,防范社保基金运行风险,进一步加强社保基金保值增值。

昆明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毅清表示,政府过紧日子,这是长期的方针政策,并不是短期的应对措施,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特别是在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的特殊时期,财政收支形势严峻程度前所未有,过紧日子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政府真正过紧日子,就是要通过政府支出主动做“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要切实把握“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政策发力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节用裕民,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支持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

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接下来,昆明各级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注重从结构调整上发力,用好积极财政政策有效空间。应对疫情影响,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强化中期“预期管理”,做好短期民生托底和企业纾困,推进长期基础设施“补短板”与新基建,稳定内需,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真正发挥积极财政政策预期引导与市场稳定作用,为昆明市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的历史胜利提供坚强保障!

继续强化预算管理

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深入学习贯彻预算法实施条例,严格预算执行约束,除疫情防控、应急救灾需要外,预算执行中一般不再追加预算,原则上不再研究出台新的增支政策。加快支出进度,落实好资金直达基层机制,避免资金闲置浪费,让困难群众和市场主体尽早受益。继续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重点项目财政评估,加强结果运用,将绩效评价与改进管理、政策调整挂钩。重点强化预算源头管理。精心组织编制2021年预算,加强事前绩效评估,提升预算编制精细化水平,压实部门主体责任,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质量。

牢固树立“问效”思想

着力做好支出结构调整的文章。严格执行经费开支标准、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列支,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严格落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要求,严格控制会议、培训等行政支出,严控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增长。硬化预算执行约束,除疫情防控需要外,各县区原则上不再研究出台新的增支政策。强化专项资金和政策清理退出,深入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思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将支出重点向基本公共服务、民生领域倾斜,优先保障“三保”、疫情防控和后续促进经济增长等相关支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把保居民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多点发力保民生,切实做好财政保基本民生各项工作,突出财政的公共性公平性,精准发力、补齐短板,更加注重对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帮扶,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认真梳理基本民生清单,做到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定现有就业岗位。继续突出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加强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服务,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

坚决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继续聚焦脱贫攻坚巩固成果提升质量和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强化资金保障。

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坚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信息公开,严格落实“谁分配、谁使用、谁公开”的要求和责任,推进信息公开及时、全面、完整;紧盯扶贫资金支出进度,加强扶贫资金预算管理,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加强扶贫资金日常监管和专项监督;抓实各类问题整改“回头看”,确保实现问题“清零”。

抓好脱贫攻坚挂牌督战、督查巡查、成效考核、扶贫资金规范高效使用等工作,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全面落实资金投入和相关政策。

同时,强化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加快资金支出,提高使用绩效,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对标对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任务要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统筹资金补短板强弱项。

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一是强化分析研判。强化调研督导,注重财政收支与经济运行的联动分析,建立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二是加强收入组织。紧盯预算目标,强化主体责任,加强重点税源监控,依法组织税收,加大土地出让收入组织力度,确保年度预算目标完成。

三是做好财力统筹。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坚决压减一切不必要开支。抢抓政策机遇,加大向上争取。加强财政往来款清理,积极盘活、用好财政存量资金,统筹用于重点急需支出。

支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

以“保”促“稳”

一是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落实促进就业政策、困难人群帮扶政策,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补齐民生短板。梳理基本民生清单,坚持既定标准和范围,突出财政的公共性公平性,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

二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支持复工复产和恢复经济运行各项政策,进一步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支持工业经济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动力,全力支持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三是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做好风险预警应急处置,压实偿债主体责任,督促落实偿债资金来源,严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底线。

强化预算管理

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预算法实施条例,严格预算执行约束,除疫情防控、应急救灾需要外,预算执行中一般不再追加预算,原则上不再研究出台新的增支政策。

二是加快支出进度,落实好资金直达基层机制,避免资金闲置浪费,让困难群众和市场主体尽早受益。

三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重点项目财政评估,加强结果运用,将绩效评价与改进管理、政策调整挂钩。四是强化预算源头管理。精心组织编制2021年预算,加强事前绩效评估,提升预算编制精细化水平,压实部门主体责任,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质量。

全力以赴保“三保”

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一是压实县级“三保”主体责任。加强财力统筹,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执行年度“三保”支出预算,确保“三保”政策落实到位。妥善解决、消化历史欠账,规范预算管理,确保财政安全平稳运行。

二是落实市级监管帮助责任。加强库款动态监控,重点关注收入困难、疫情防控和“三保”支出压力大、库款保障水平低的县区。及时调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周转效率,确保不发生财政系统性风险。

信心比黄金更可贵。从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的表现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复苏态势明显。这离不开积极财政政策的更加积极有为,减税降费、地方债扩容、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和新增中央财政资金多种财政政策工具协同发力,对经济产生显著拉动作用。接下来,全市财政系统将保持定力,进一步增强做好今年财政工作的信心决心!

来源:昆滇经济

原标题:《“紧日子”下,昆明如何管好“钱袋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