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0后第一书记·故事|王亚洋:希望让更多的光照进大山里

澎湃新闻记者 李文姬
2020-09-14 13:00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编者按】

今年中国将消除绝对贫困。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驻村第一书记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支点。从2018年起,澎湃新闻连续三年推出“90后第一书记”专题,聚焦这一年轻群体。同时,我们也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更多的90后驻村第一书记,如果您就是或者您身边就有,欢迎发邮箱到:diyishuji@thepaper.cn。

人物档案

姓名:王亚洋

出生年月:1990年1月

驻村前职务:贵州省委网信办干部

驻村职务: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流渡镇林关村第一书记

出任第一书记时间:2019年6月

正安县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曾是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遵义市最后一个脱贫出列的县。2014年以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31298户12803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1.33%。

2019年6月,29岁的王亚洋被贵州省委网信办派驻正安县流渡镇林关村任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和农村基层治理要解决的大都是与农户老乡关系密切的琐碎事务,也正是这些小事极大地影响着百姓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决定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然,这对年轻的王亚洋来说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新课题。

第一次去林关村,王亚洋花了半天时间在路上。从贵阳市到流渡镇有200多公里,要进村还需再盘旋上山。地势险峻,道路湿滑,一路上也没见到几个人。王亚洋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他感觉又走了很久很久,心里一直想着,这个路要是自己开车那可是万万不敢的。

到了林关村已是傍晚。匆匆吃过饭,还没来得及整理行李,王亚洋就下到了组里。待他解决完村民饮水问题回到村委会时,夜已黑透。村里的夜晚似乎比城里的更暗、更深,只有星星灯火。回屋躺在陌生的床板上,王亚洋想到扶贫路上道阻且长,有失落、有彷徨,翻来覆去琢磨着:“我该如何做才能改变这里?”

王亚洋(左一)下队察看村民进寨路硬化情况。

希望让更多的光照进村里

王亚洋坚信,农村扶贫要在扶志、扶智上下功夫,因此他把着力点放在了教育扶贫上。到林关村的第二天下午,王亚洋就到村小去了解情况,和校长江朝福聊到深夜。

江朝福告诉他,全校共有83名学生,其中有近一半都是留守儿童,一半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那次谈话后,王亚洋的心里就一直惦记着这些孩子们,几乎每天都会打电话、发微信和校长沟通,一有空便去学校看看。每次去农户家里走访,他也都会询问家里小孩的年龄,读书上学受教育的情况。

2019年7月,王亚洋争取到北京58集团的教育帮扶项目,集团为村小学捐赠了图书、课桌、校服等价值15万元的物资,并且还提供了5个去北京参加“筑梦工程夏令营”公益活动的名额。

“当时50多岁的江朝福校长任带队老师,回来后对我说,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去北京。一起去的4个孩子也更是没出过远门。他们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住酒店、第一次去城市、第一次见到高楼大厦。孩子们回来后兴奋地对我说,他们以后想要考大学、想要去北京。”这段故事王亚洋讲得很动情,“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光照进村里,照进贵州的大山里,在山村的孩子们心中播下更多梦想的种子。”

现在,村里的孩子们不再喊王亚洋“王书记”,而是亲切地叫他“王叔叔”。“有一次我走访到庆以组的晏冰冰、晏伟两姊妹家里,她俩一个五年级一个才三年级。但却告诉我她们以后想要考博士,想考清华、北大,这让我非常感动。我也一直在积极鼓励她们,读书是给山区孩子最好最公平的机会,要努力学习,心存理想并坚持下去,走出大山。”

帮助村孩子争取到助学金。

正安县是东汉名儒、贵州文化教育的鼻祖尹珍先生的故里,务本求实、自强不息、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热爱家乡、回报故土的“尹珍精神”需要继承和发扬。因此,王亚洋开始筹划成立林关村“蝶变”公益协会,希望通过设立“蝶变”奖学金,一方面鼓励奖励优秀村小教师教学创优,尽可能多地留住年轻优秀的乡村教师。另一方面奖励全村成绩优异学子,激励全村孩子比学赶超、争优创先,助力贫困山区孩子蝶变。

王亚洋(右一)走访贫困大学生帮助解决困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如何带着村民增收致富是第一书记王亚洋另一件挂心的事。

在一次走访中,王亚洋看到村民刘安容在整理刚采摘回来的金银花,了解得知,刘安容种了2000株金银花,一年收益能达5000元。当下,王亚洋便萌生出一个想法,随后立刻带领村支两委分头查阅资料,了解金银花生长习性、经济效益等等。最终他们得出结论:林关村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常年气温适宜、日照充足,极其适合金银花栽种。

68岁的刘安容迎来金银花大丰收。

通过考察土地、召开群众会、充分动员群众,在村支两委的协调下流转了220亩土地用于种植金银花。如今,金银花产业基地已经覆盖了全村农户41户20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130人。

“通过示范带动,同时带着村民出去学习取经,大家看到了初步成效,现在全村有越来越多的农户表达了强烈的意愿,跃跃欲试准备加入金银花种植队伍。今年计划扩大种植量增。”王亚洋说,“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王亚洋(左一)察看金银花产业发展情况

王亚洋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实施产业扶贫的关键就是要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成为产业链条中的一环,让他们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开阔视野,转变观念。

2019年林关村实现贫困人口全部清零。今年1月,贵州省第三方评估验收,林关村作为正安县抽检村高质量通过验收,得到评估组高度肯定。两个月后,贵州省政府发布关于正安等2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的公告,宣布正安县全县整体脱贫。至此,红色革命圣地遵义整体出列。

做一个有耐心的长期主义者

“刚被派到林关村时,我的妻子刚刚怀上宝宝。去年是正安县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时间紧、任务重,我几乎把全部时间精力都放在了这里,没能给怀孕的妻子很好的照顾。小孩早产,一出生便送进新生儿ICU、保温箱,住了一个多月才出院。出院后还要定期到医院做康复,加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孩子的治疗和康复都带来极大影响。”今年4月,为寻求更好的康复条件,王亚洋一家前往广东省儿童医院。办理完手续后,王亚洋便火速赶回村投入工作,留下妻子独自带着孩子住了2个月的院。

王亚洋家在贵阳,每次回家开车要近4个小时。村里事情多,加上来回成本高,常常一个月都不能回一次。平时住在村委会宿舍里,想家想孩子时也只能打开视频解相思。晚上的村委会时常就一个房间亮着一盏灯,“平时完全顾不上家里,基本上就是把村当家,把村民当家人。”

林关村新貌。

让王亚洋稍感欣慰的是,林关村这个“大家”在他和村支两委的不断努力下越来越好了。村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群众出行方便了,路子更广了,产业看到了希望。原本荒芜的土地,现在有了生机勃勃的模样。当地村风民风也有了极大改善,全村群众更加团结,干群关系也更加融洽。

刚开始,大部分人都认为王亚洋是省里下来的干部,只是来走个过场镀镀金,完成任务罢了。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王亚洋用点点滴滴的大事小事扭转了他们的刻板印象。现在,村里很多群众会经常打电话给他,请他去家里吃饭,新的糯包谷熟了,也会煮好打电话喊他去吃。

王亚洋(左一)为90多岁老党员送去收音机

“我们村有一位快90岁的老人,耳朵背,身体也不太好。有一次我入户随访,老人确认是我之后,就要起身下跪,说现在党的政策好,在我们的努力下,他家里厨房、厕所、圈都改好了,院坝打好了,路也通了,还能看上电视,对他太好了。他无以回报,唯有下跪感谢。我立马抱住他,把这位比我爷爷年纪还大的老人扶了起来。”王亚洋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很震撼,也把他感动到了。这样的改变在全村还有很多,这是党的扶贫政策在村里的一个缩影。淳朴的群众让他更加坚定了踏实工作的信念,做一个敢想、敢干、有策略、有耐心的长期主义者。

一年过去,王亚洋的肤色黑了几度,驾驶技术也突飞猛进,“不知道哪天就将离开林关村,只希望多年以后还有村民会记得我在村里做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小王书记’是一位务实能干的好书记,那我这段在人生最黄金岁月里的驻村生涯也就值了。”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