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粉红税”是什么税?

2020-09-15 09: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拒绝被榨取的 四象工作室

近期,一些商品针对售卖对象不同搞起男女价格差异。同样价格的盒饭,男生版比女生版分量大。同样的牛排,“爸爸牛排”比“妈妈牛排”的重量大,部位也不同。不少正义网友看完很是气愤:凭什么花同样的钱,女款却比男款分量少,质量差?

这让编辑联想到曾在国外闹得轰轰烈烈的“粉红税”事件。研究人员发现有些几乎一样的产品,女性版总是比男性版要贵;而有些价格相同的产品,男性版的质量比女性版更好。

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身边哪些商品可能包含这样的价格陷阱吗?作为女性,一生中会被悄悄榨取多少本不应该付的钱?或许你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文 | Paella 图 | 四象设计部

1

被忽视的“粉红税”

为什么同一品牌的女装总是比男装更贵?为什么女性去理发店和干洗店都收费更高?这些平时看起来根本不算问题的问题,其实在潜移默化中把基于性别的价格歧视变得理所当然。

美国研究人员经过对市场上大量商品的对比,发现商家针对性别设置不同价格并不是个例,而是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调查结果可知,女性产品价格更高的情况占了42%,而男性产品价格更高的情况仅有18%。反观男女收入差距,美国女性平均收入只有男性的78.6%,也就是说女性不仅没有男性挣得多,生活成本还比男性高。

到底哪些产品包含了粉红税,让女性毫无察觉地掉进陷阱?

就DCA调查的近400种商品来说,女性平均比男性要多付7%的“粉红税”。具体到产品的种类中,个人护理类产品(如洗发水、剃刀等)的“粉红税”指数最高。

如果说女士产品比男士产品材料成本高、技术含量高,那么价格高一点也无可厚非。但大部分情况中,这种价格差异是毫无理由的。

比如同一品牌的两款剃刀,除了外观设计略有不同外,不论是材质还是功能都如出一辙,男士版只要14.99美元,而女士版则要18.49美元。

图片截取自Walgreens网站

两款除了外观颜色不同,其他完全一样的儿童头盔,粉色比蓝色的要贵将近一倍。

图片截取自Target网站

至于各种服务,那价格差距就更大了。体会最深的莫过于理发,女生去理发动辄就要几百元,男生平时理个发超过100元就要考虑是不是被讹了。排除烫染等额外服务,同样是修剪,女生的价格依然比男生贵,就算女生头发更多,但价格真有这么大差别吗?

2016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曾做过一项实验,让男女两位制片人分别拿着款式和大小几乎一样的纯棉衬衫到干洗店,女制片人的账单是7.5美元,而男制片人只有2.85美元。去另一家店的结果也并没有任何反转。

2

“粉红税”伴随女性一生

“粉红税”的存在并不是最近才被发现的。1991年美国经济学与法学家Ian Ayres的一项研究发现:白人女性购买同款新车的费用比白人男性高40%。到2015年,纽约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粉红税”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

这种生活成本强制的高溢价往往伴随普通女性的一生。

从孩童时期买玩具,到老年时买拐杖和成人纸尿裤,各年龄段、各方面的物品都受到“粉红税”的绑架。那么女性从小到大到底要多付出多少钱?

美国媒体Bankrate对这笔钱进行了粗略计算,结果得出美国女性平均每年要支付1350美元的“粉红税”(约合人民币9200元)。这个金额已经高于美国低保家庭的人均月收入。

如果按人均寿命75岁来算,美国女性一生至少要交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8万元)的“粉红税”。本不起眼的价格差异,却能够日积月累成巨大的数额。

DCA调查报告在最后指出:女性消费者的一生中,儿童时期交的粉红税最少,其次是老年时期。而在漫长的成人期中,她们每时每刻都要承受价格歧视。

对生活富足的家庭来说,每件商品多交几块钱可能无关痛痒,但对于本就贫穷的女性,这笔钱可能是用来维持生计的,但却毫无缘故地被榨取了。

3

价格差异背后,是性别偏见

很多人应该非常好奇,为什么女性的平均收入不如男性高,但市场上针对女性的产品却更贵?目前,官方机构的调查和媒体的分析主要显示出4种原因。

如果说关税和市场垄断是不可抗力因素,那么一些品牌对女性消费观念的偏见却是可以被改变的。许多商家认为女性的钱更好“骗”,认为她们更追求商品的外观和附加值,而不是本身的质量和性能。

其次,认为女性消费者对价格更不敏感,花钱更“大手大脚”,这种观念似乎一直存在于人们脑中,但它却是毫无根据的。

事实上,对于洗发水、牛仔裤这些针对性别定制的产品,许多女性是被动选择了商家为她们设置的价格。但如今连牛排、盒饭这些根本与性别无关的产品都要搞男女差异,花同样的钱,让女性买分量少,质量次的,那就让人不得不愤怒了。

看起来不起眼的差别,反映的是持续几十年的价格歧视。不是所有的女孩子都喜欢粉红色,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注重产品外观,也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愿意为商家的偏见强行增加的成本买单。

女性想要的并不是什么“特殊待遇”,而是作为普通的消费者能被平等对待。

原标题:《身为女性,每年还要交近万元这种“税”?》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