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洱海生态走廊助力大理飞速发展

2020-09-16 17: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洱海生态走廊助力大理飞速发展 供图

9月14日,“脱贫奔小康 奋进新大理”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启动,活动旨在宣传好大理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成效,展现大理州人民脱贫奔小康的奋斗历程。

据悉,此次主题采访活动将持续到9月17日,来自新华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民日报、中国网、中新网、云南网、民族时报等多家媒体的记者将组成全媒体采访团,深入大理市、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等地进行采访,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大理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的重要成果,深入总结推广大理州脱贫攻坚工作的“大理经验”“大理实践”“大理典型”,展现大理各族人民群众走向小康生活的良好精神面貌。

洱海生态走廊助力大理飞速发展 供图

洱海最重要的一道生态安全屏障

“洱海清、大理兴”。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大理核心竞争力和魅力所在。依托保护洱海这条主线,大理市建立了洱海截污治污五大体系,其中包括环湖生态缓冲体系即生态廊道的建设。洱海生态廊道的建设是整个洱海保护体系的最后一道污染物拦截防线,同时也是洱海最重要的一道生态安全屏障。

据介绍,洱海生态廊道总长156.08公里,主线长129公里。其中,生态基底良好部分实施自然恢复;人为干扰频繁、基底条件相对较差的部分,开展生态修复及湿地工程建设等。湿地试验地将建设5个带有湿地修复科研功能的试验地,分别为洱海流域生态环境研究试验地、洱海湖泊水生态系统综合研究试验地、洱海入湖河口湿地可持续发展研究试验地、洱海土著水生动物繁育恢复试验场、洱海水生植物苗圃试验地。

在洱海生态廊道项目设计遵循“生态优先、生态安全、整体规划、系统治理”的设计原则,围绕“净化入湖污染、提升洱海水质、确保水源安全、改善洱海生态”的目标,遵从自然演替规律,采取“人退湖进”,划定环洱海圈层保护系统,构建环洱海生态安全格局。按照“生态廊道”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工程通过将绿线以内的居民等人为干扰源永久迁出,修复和完善已受损的湖滨缓冲带,恢复自然生态功能;通过入湖口及沟渠湿地建设去除污染物,兼具生态及景观功能,形成环洱海连续污染拦截带,构建生态屏障;同时通过建设生态监测廊道,发挥监测管理作用,打造环湖慢行绿道系统。

生态廊道建成后,可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和改善洱海水质,构建健康湖泊生态系统,提高洱海生物多样性和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据估测,项目可使绿地率达75%以上,湖滨缓冲带修复面积达763公顷,恢复村庄段岸线长度32.4公里,恢复原有房屋侵占的湖区面积17公顷,扩大湖区面积10公顷。

洱海生态走廊助力大理飞速发展 供图

生态优先,兼顾健身康养和文化体验

洱海生态廊道以生态优先为第一原则,兼顾健身康养和大理文化体验功能。

洱海生态走廊助力大理飞速发展 供图

据洱海生态廊道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熊英力介绍,洱海生态廊道建成后,湖水更清了,环境更优美,大理市民又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市民朋友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洱海保护的成果。既要保护,又要开发,洱海生态廊道不仅是洱海最重要的一道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旅游经济发展和就业,打开了洱海沿线村民的致富路。洱海周边保洁员数量超过1000人,促进了当地建档立卡户就业,村民们通过积极参与洱海保护,实现了增收。

近年来,大理州坚持以脱贫攻坚和洱海保护统领泉州社会经济发展全局,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大理州1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34个贫困乡镇、541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退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1.31万人,剩余的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

来源:云南网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洱海生态走廊助力大理飞速发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