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穷则思变”——看鲁甸法院茨院法庭如何让调撤率超90%

2020-09-17 17: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送达难、调解难,已是影响法院结案率的两个最大障碍。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让法院结案率迅速走低。鲁甸法院茨院法庭面对节节攀升的收案数,和疫情带来的送达、开庭障碍,没有坐等疫情过去,而是“穷则思变”,创新了一系列工作模式,最终,创造了结案率、调撤率双高的佳绩。茨院法庭2020年1至9月,共计收案368件,同比增长23.45%,结案328件,结案率89.13%(如扣除公告和鉴定的10件,结案率将超过91%)。调解195件,撤诉114件,裁判19件,调撤率94.21%,判决案件中仅有3件上诉。整体来说,茨院法庭的高调撤率背后,是高水平案件质量的体现,更是创新工作模式的成果。

一、问计微信,程序规范合法与高效便民相结合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防控来袭,昭通市两级法院陆续出台工作通知,要求全市法院原则上2月份不安排开庭、听证等诉讼参与人同时参与的线下诉讼活动。

微信送达诉讼材料和核对调解笔录

“怎么才能既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又满足已经立案的案件当事人的诉讼需求?”接到通知后,鲁甸法院茨院法庭就开始谋划。茨院法庭首先想到的是问计微信。微信送达和开庭,首先借助已有的微信办案机制,通过微信小程序‘移动微法院’进行网上立案,利用微信视频功能调解和开庭审理亟需审理的案件。

茨院法庭大量采用微信送达的方式,缓解了送达压力的同时,也因为最及时高效地化解了疫情期间不能线下开庭的难题,减少了当事人诉累,为案件调解提供了契机,促进了大量案件的成功调解。马某诉李某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案中,双方就是否存在房屋质量问题、应否扣减建房款的问题上产生巨大分歧,因双方当事人均在外地,受疫情影响,来回参加诉讼不仅会产生高昂交通费用,还会导致双方返回工作单位后被隔离14天,存在失业风险。法官利用微信进行送达和调解,极大地降低了当事人到庭参加诉讼费经济成本和潜在风险,从而促成了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

2018年鲁甸县人民法院便已率先全市法院系统形成一套“微信+送达+审判+执行+资料电子留存”的互联网办案模式。茨院法庭力推微信送达和远程视频调解的基础上,又率先全院首次启用“云庭”审判系统开庭(法官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指导当事人和代理律师预先在微信“小程序”中下载并按照好“云间”小程序,并制作书面“操作手册”发给当事人,以便其掌握简单的使用方法。为保证庭审质量,法官还指导当事人完成网上身份认证、注册,证据提交等操作。开庭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和代理人可以通过网络现场进行了证据交换、详尽地向法官陈述诉辩意见,庭审后双方当事人进行在线网络签名完成笔录核对),便民诉讼和诉讼程序合法性的结合更加紧密了,隐私保护的安全性也更强了。

“云庭”开庭

2020年1至9月,茨院法庭利用微信完成送达67件,微信视频调解或开庭42件,居全市法院系统最高。因为大胆创新突破,为全市法院系统推广在线诉讼平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茨院法庭结案率、调撤率也一直名列前茅。

二、人员因材施用,案件繁简分流

为缓解“案多人少”矛盾,推进我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成,茨院法庭先试先行,大胆尝试委托调解机制。通过委托调解的形式,将部分案件交由人民陪审员进行诉前调解,调解达成一致的,制作诉前调解书;调解不能的,进行立案登记,案件审理过程中由法官助理组织、人民陪审员参与,再次进行调解;两次调解均失败的案件,才进入排期开庭。通过委托和邀请陪审员调解,实现了案件繁简分流,促进纠纷的快速解决。

茨院法庭组织陪审员进行专题培训和培训合影

针对农村土地纠纷、相邻权纠纷等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当事人举证能力和诉讼能力又严重不足的案件,茨院法庭利用人民陪审员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注重现场勘查和依职权调查取证,把庭审开到了田间地头,从而能够直观地了解涉案土地情况,最终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调解方案,促成纠纷化解。2020年,茨院法庭受理的涉农村土地纠纷20件,全部调解或调解后原告撤诉,有3件案件当庭交付土地。受理相邻关系纠纷11件,全部调解成功。

土地纠纷中被告返还土地,原告当场支付调解约定的费用

除了委托调解,茨院法庭更注重立案后的区分案件类型分流调解和开庭前的调解工作。在仅有两名员额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两名书记员的情况下,利用法官助理年长、农村经验丰富的优势,确定法官助理专门负责立案接待工作。法官助理在立案接待时就已经把案件区分处理,分拣出标的额小、双方争议不大、事实清楚,证据简单的案件,一部分委托陪审员调解,一部分由法官助理径直调解。对于案情复杂,无法短期调解的案件,法官助理会移送案件给书记员完成送达工作,并做好案情分析记录,以便我们法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审理,实现了事倍功半。

医院调解赡养纠纷后当事人和法官合影

同时,接待立案时,对于原告证据较为欠缺的案件,法庭不是盲目立案,会有意识的指导当事人补充完善证据材料,并且多次释明诉讼风险,让当事人有心理准备,也为法官在审理过程中的调解打下了很好的心理基础。

三、随机应变,审慎处理涉疫情案件和群体性案件

在处理涉疫情的案件中,茨院法院并未机械适用法律条文,而是客观公正的审查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以一件网络买卖口罩的案件为例,法庭便充分考虑了口罩在特殊时期的价格浮动情况,要求被告尽快偿清货款。再如因疫情原因导致茨院境内某“农家乐”违约的五个合同纠纷,总标的额超千万;法庭充分尊重合同约定的情况下,将疫情原因纳入考虑,主张应当适当减轻被告违约责任。因为庭前的充分调查和法律规定的充分释明,得到了当事人的理解,这些案件均成功调解。

疫情期间当事人向法官送锦旗

同时,茨院法庭注重群体性案件的矛盾化解。2020年上半年,受理了11件被告为朱家沙沟采石场的案件,因为涉及了茨院乡沿闸村几百名农户,又涉及政府行政许可与国家林地相关政策有冲突的历史遗留问题,法庭深思熟虑后,多次进行法律释明。最终,这批案件以双方和解,原告撤诉结案,避免了群体性的上访缠诉。再如,第二、三季度受理的20余件鲁甸“8.03”地震恢复重建过程中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因涉及民生敏感话题,案件受理初期便发现,很多百姓“救灾贷款不用还”的思想。为了避免网络炒作和群体性事件爆发,法庭没有按部就班地走诉讼流程,而是逐案进行下乡送达和就地调解,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位老百姓介绍国家抗震救灾的政策和金融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让老百姓明白偿还贷款的必要性。这些案件除少量案件被告下落不明只能公告送达外,均已全部调解结案。

现场勘查和调解土地纠纷

来源:鲁甸县人民法院茨院法庭

原标题:《“穷则思变”——看鲁甸法院茨院法庭如何让调撤率超90%》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