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现场|2020《上海相册》摄影师与作家创作交流会

澎湃新闻记者 梁嫣佳 见习记者 季成
2020-09-24 21:18
来源:澎湃新闻
视界 >
字号

2020年9月23日下午两点,在澎湃新闻12楼的“澎友圈”,举办了《上海相册》项目的创作交流会。由于创作者们各自学习和工作时间安排的原因,摄影师和作者未能全部到场实现“一一配对”,但均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此次参与创作的感想和感谢,“有趣、距离感、机会、实验、冒险”,是大家的反馈中被最多提及的字眼。

《上海相册》策划、澎湃新闻影像新闻部总监许海峰作为主持人首先对项目发起的初衷和形式进行了简短的介绍:该项目由22位上海本地作家,根据22位上海本地摄影师每人一组作品,以盲写的形式诠释一种新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由于此前双方被“人为地”阻断了联系和沟通,直到本次交流会开展摄影师和作家才得以“握手”——参与本次项目的作家btr戏称,本次活动更像在人民公园的相亲活动,“相亲”与“相册”也只一字之差。

当原创作者们共济一堂,也为下一次的交汇奠定了基础,在总结的同时,不少创作者们已经开始期待起了下一次是什么样的“玩法”。

澎湃新闻总编辑助理高剑平首先致辞。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上海相册》策划许海峰主持本场交流会。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澎湃新闻总编辑助理高剑平在交流会的开始前进行了致辞,感谢摄影师与作家的踊跃参与,在澎湃新闻产生了300多万点击,也表达了澎湃新闻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大家的新意、锐意,鼓励大家合作创新,并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上海相册》特约编辑、资深媒体人、《萌芽》杂志编辑的吕正发言。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实习生 郭乐涵 图

“像宇宙中的引力场,摄影师的作品先在那里,以恒星、星体做比喻,有光有热,那是看得见的,还有看不见的,需要意会的,那就像引力。作家的创作可以是如行星围绕,也可以如彗星,出发漫游”,作为《上海相册》特约编辑、资深媒体人、《萌芽》杂志编辑的吕正借助天文学生动有趣的比喻形容了这次特别的合作,“这个项目没有那么多的官方色彩,更像是澎湃新闻和上海作协《萌芽》杂志艺术性的探索和尝试。描绘上海这个重要的命题中,离不开摄影和文字共同的努力。”在项目的设置上,他与许海峰有意识的将两边的年龄层分开,“幕后”配对相互并不熟悉的摄影师与作家,以隔断的方式激发作者生产让人意想不到的内容。使得无论是摄影师或是作者都像是勇敢地经历一场冒险,无论是“误读”还是“惺惺相惜”的感受,都为书写上海上留下应有的一笔。

策展人、艺术批评家施瀚涛发言。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策展人、艺术批评家施瀚涛也谈到他认为《上海相册》里最有趣的一点,是作家并不是以评论的角度去看待摄影作品,而是从创作者的角度再解读再创作,这也是一种全新的角度,激发和刺激了不可预期的图片与文字的新关系,有着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虽然这样的跨界合作在其他地区国家有着很多版本,但落地上海书写上海城市文化,依然有着开创性的意义。

(前排左起)摄影师瞿凯伦、朱钟华、陆元敏(后排左起)摄影师严怿波、策展人施瀚涛、作者btr、作者陆茵茵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自由撰稿人、译者、策展人林叶探讨了图像,艺术与文本之间的关系。《上海相册》这种重组影像和文字之间的关系,实验性令人印象深刻。在过去固定的观念里图与文之间必须紧密联系,但影像是直接的,文本是需要转换的,这两种不同“能量”在结合时也就必定会产生不同的可能性。分析是徒劳的,我们更多能做的是像《上海相册》这样提供一个具有实验性的平台,让其自然发生。这22篇最后给予读者开放性的阅读体验,让人各取所需获得更多的启发。线性的关系反而限制了创作的手脚。他以日本上世纪60、70年代曾出现过的文字与摄影的合作为例,比如寺山修司曾找到森山大道、中平卓马为他创作《啊,荒野》配图,因为他的小说中加入了两位摄影师的照片,而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但在阅读的过程中两者能量却有共通之处,并且更为强烈地将那个时代的整体精神在这个作品中完全地激发出来。在林叶看来这种实验性的合作,是提供创作者最好地发挥自己能量的机会。

自由撰稿人、译者、策展人林叶发言。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他希望有更多平台激发创作者们更多、更大的实验的勇气,同时,如果这个项目以连载的方式继续下去,让创作者们在系统的自我梳理,自我发现,自我整顿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可能性,更有意思的组合,一定也能产生更多优秀的作品。

《2020游园惊梦》作家btr发言。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在文字与摄影皆有跨界的作家btr谈道,因为写作时拿到的摄影作品并不是单幅,而是一组,通过图像自身的关系,他试图猜测出摄影师本人的特征。因而勾连起不同的时空,饶有趣味。对于作家来说,文字也都是使用过的,而使用已存在的文字就像摄影师拿起相机挪用图像的现成品,此时这两者之间产生了关联。

《琥珀》摄影师沈浩鹏。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这是一个非常上海的项目。”摄影师沈浩鹏认为只有在上海才能产生出这样的图像、这样的文字,“我想在作家心中也许这个故事早已有了,借助着我的图片把它写了出来,她写到的地点和我拍的地点其实都是错过的,但重要的是故事的气息,那种暧昧的情调倒是和我的图片有点关系,拍的、写的都是自己的感悟。”沈浩鹏尝试用更开放的方式表达对当下社会、城市上海的印象,这也是让写作者能感受到的。他总结说,在这次的创作中,有个明显的特点是写实的摄影的文字都抽象,抽象的摄影反而文字写实,也许就恰好反映了上海城市文化、人文的特质——上海的艺术家就很不一样,每一个艺术家都是他们自己,所以22个作家、22个摄影师组成了丰富、灿烂的魔都式的文化。

《天台造城记》作家于是发言。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天台造城记》摄影师徐昕发言。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作家于是则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到在写作的过程中观看摄影师徐昕的作品仿佛借给她了一双眼睛,让她看到了平日里不会到达的地方。她在图像里看到了时间,并且影像带动出了以摄影师个人视角下的共同记忆,她与摄影师不同视角下碰撞则是非常有趣的。

《故乡道路上的异乡人》摄影师朱钟华发言。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78岁的摄影教育家朱钟华也是参与此次《上海相册》项目的摄影师之一,他说:“我之前在上海摄影协会做了28年教育工作,要求函授班学员拍照要‘野’一点,很多人现在拍的很有成就,这与他们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摄影人要向作家学习读东西、写东西,这对摄影是加分的。”同文作者徐佳和在会上交流说道,“这是一次猜谜一般的写作,没想到分配给我的是22位摄影师当中年纪最长的,我一开始看作品的时候觉得这位摄影师拍摄的方式很传统,并没有当代摄影当中强调观念的那部分也没有过度依赖后期制作,但是眼光却是犀利的,我推想镜头背后应该是一位长者。”两位作者在会后甚至计划起合作出书的意向。

摄影师陆元敏提到本次《上海相册》中最喜欢的一篇就是摄影师沈嘉善与作家栗鹿合作的第四篇“消亡与眷恋”。沈嘉善是一名在崇明长大的摄影师,对于上海的城市化进程和自我身份认同都有着不同的见解。陆元敏曾在崇明做了8年知青,在看到沈嘉善这组照片中一张“知青石碑”倚靠在一起的图片时被深深感动,主动要求发言。这对在公众场合不善言语的陆元敏来说,颇为难得。这恐怕是其他不曾有过这样生活体验的人难以理解的动容,但并不可缺——摄影凝固片刻时空,给人记忆以落脚点,共情共鸣是摄影一种不可忽视的价值。

《上海相册》海报纪念卡。 季成 图

上海知名摄影评论家姜纬老师撰写文章说,《上海相册》里面的照片和文字,说明中国城市特定时期里国家、社会、民众的种种关系,与我们以往对城市的“常识性理解”相去甚远,远为丰富、幽邃、生动和复杂。

摄影史学与评论家林路曾在项目策划之初建议,希望看到作家从摄影与生活,摄影与社会的角度出发,比如,幽默一些,轻松一点,将上海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图片实证结合起来,以此建立起摄影与文字双方唯一的指向性。虽然最终在22篇的呈现中未能完全体现,但这样看来,观察这座城市真是有无数令人期待的可能性。

城市本身就是实验,人的生活就是实验,变幻莫测,气象万千,期待创作者们共同赋能的《上海相册》的城市全息拼图更加多元、丰富。

期待下一季《上海相册》再见。

 

 

 

    责任编辑:高剑平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