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乘风破浪”正当时 ——宜都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2020-09-24 14: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秋分有雨寒露凉

来年丰收粮满仓

9月22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活动在宜都国家柑橘农业公园•青林古镇开幕。

尽管活动当天天空下起中雨,但活动举办地宜都市国家柑橘农业公园•青林古镇优美的山水自然风光,怡人的农村人居环境,热情好客的乡亲给参加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活动的宾客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宜都近年来以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标杆为目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要求,聚焦“规划、融合、产业、生态、治理”五要素,努力打造乡村振兴宜都样板。

规划融合先行 宜都美丽乡村蓝图初现

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宜都走出湖北学江浙。

宜都积极推进“多规合一”省级试点,形成了“一带一轴,一心壮大,两区三片,多极联动”城乡空间格局。

划定了“红高”三产融合示范、“宝十”城郊都市休闲、“两溪两桥”乡村旅游、百里生态茶廊、宜红古茶道等若干个乡村振兴片区。以创全国县域一流示范区为标准,完成了全市 123 个村庄分类规划。

以“多规合一”省级试点为依据,美丽乡村建设将有迹可循,有了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按图索骥”一张乡镇振兴的蓝图干到底。

在推进规划设计的同时,宜都加快推进“农业+N”的建设模式,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打造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聚焦多维要素融合打造美丽家园。

城乡一体的交通网、供水(污水处理)网、能源网、信息网、市场网“六网”建设如火如荼;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宜都乡村旅游精品游”线路入选农业农村部推出的 150 条“夏纳凉”系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高坝洲镇、青林寺村被列为全国健康村镇示范点、国家柑橘农业公园入选全国百佳精品景点线路、市电商产业园被评为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

如今,宜都落实“五级书记”抓振兴、“分级”负责促发展责任制,“三级书记”共抓乡村振兴机制全面启动。

农业产业蝶变增效 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源泉

宜都乡村振兴开展如火如荼,振兴的发展动力从何而来?农业产业化结出的丰硕成果源源不断的提供着动力源泉。

宜都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围绕全市柑橘、茶叶、生猪、鲟鱼“四朵金花”主导产业,全地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建设现代农业,走出一条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融合化发展、一体化服务的“三全五化”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全市农业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实施柑橘“七园三改六推”3.5万亩,建设精品果园1.2万亩,创建优质高效茶园1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宜都蜜柑)标准化基地10.2万亩、宜都宜红茶省级示范样板10万亩。农业部认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4个、专业村55个。全市建成31.8万亩优质柑橘、12.8万亩茶叶、年出栏生猪60万头、1.8万亩水产设施养殖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全国茶叶百强市、全省水果大县。

全市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全市发展农业规模企业57家,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以上7家、宜昌市级以上56家,支持土老憨发展柑橘精深加工,构建柑橘全产业链,成为全国农村三产融合领军企业;共引进农业招商项目32个、协议投资58亿元,清江鲟鱼谷、佳宝陈皮产业园、丰岛罐头扩能项目建成投产,培育国家农业高新企业8家。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共1000多个。

全市农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获评国家农业地理标志2件、中国驰名商标5件,认证“三品一标”77个。组织企业参加武汉农博会、中国茶叶博览会等展会,举办名优茶鉴评会、精品果园采摘节、柑橘文化节等活动,提升宜都农字号知名度、影响力。

宜牌宜红茶畅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先后荣获全国品牌农业示范市、全省农产品品牌示范基地称号;宜都蜜柑品牌价值达25.6亿元,跻身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连续11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一期已正式投产运营,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养殖鲟鱼子酱生产加工基地……以“四朵金花”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农业拳头产品正在形成。

农业产业的迅猛发展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宜都市农业农村局被省政府表彰为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集体。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打造美丽、生态、环保新农村

近年来,宜都市委、市政府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结合弥补“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开展“清四乱”,拆除乡村主干公路沿线棚房面积4.5万平方米、广告牌2600多个,拆除乱搭乱建、危房、残垣断壁2726处。新植各类绿化树种5万多株。

实施精准灭荒2140亩,完成长江岸线复绿造林1200亩。全面宣传“厕改”政策,按质保量推进2020年的厕改工作。深入开展畜禽粪污、堰塘沟渠、黑臭水体专项整治,今年来共清理堰塘2641口、治理黑臭水体167处。

全市共设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益岗位400个,建成垃圾转运站77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全面完善,垃圾分类试点有序推进。

各项行动实施以来,宜都市的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枝城镇全心畈村、五眼泉镇弭水桥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计划两年内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1个、整治村43个。

严守生态底线,全市共有捕捞渔船349艘、渔民679人,已全部完成退捕工作,共兑现退捕转产补偿资金5223万元;1013艘“三无船舶”全部上岸并拆解。共开展巡查检查104次,查获违法案件14起、移交公安机关11起、扣押船只7艘、劝导127人,达到了震慑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宜都以党建为引领,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宜都被确定为“双基强化、三治融合”全省唯一试点县市、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

来源 | 三峡商报

原标题:《“乘风破浪”正当时 ——宜都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