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洛阳打造“客家祖源地”:客家之源纪念馆预计明年9月建成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
2020-09-26 13:50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客家祖源地”纪念馆俯瞰效果图。  河南日报客户端 图

作为汉族的重要分支,客家现已分布于世界各地,其根源则可追溯至中原地区的黄河流域。而为打造“客家祖源地”这一品牌,“十三朝古都”河南省洛阳市官方近日透露,客家之源纪念馆及大谷关客家小镇项目预计将于明年9月建成。

据《洛阳日报》报道称,9月22日,第三届客家文化论坛在我市举办,来自海内外的180余名客家社团负责人、客家文化研究专家、新生代客家代表等齐聚一堂,畅叙根亲情谊。

报道称,在论坛上,中国侨联副主席、香港侨界社团联会首席主席余国春,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总会长张润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稚田等海内外嘉宾、专家学者围绕“根在河洛 客出大谷”主题作了发言,进一步增进海内外客家人及社会各界对“根在河洛”的文化认同,打造“洛阳客家祖源地”品牌。

报道还提到,当天,与会嘉宾还到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偃师市虎头山森林公园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等处,祭先祖、走古道、种纪念树,并参加客家之源纪念馆封顶仪式。客家之源纪念馆及大谷关客家小镇项目位于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以“馆、关、道、台、镇”为重点,着力彰显客家文化渊源,预计2021年9月全面建成投用。

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及大谷关客家小镇项目开工于2020年5月。

据洛阳网当时报道,5月25日上午,客家之源纪念馆及大谷关客家小镇项目在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开工建设。客家小镇项目位于洛阳市伊滨区东南7公里处的万安山中,汉魏洛阳城的正南方。项目定位为黄河文化的根亲地标,河南以寻根拜祖为主题的天地之中河洛文化旅游区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具有国际水准和洛阳特色的文化品牌项目,打造世界客家人精神家园。小镇规划范围约2平方公里,总投资约6.83亿元,以打造“一关、一馆、一道、一台”为重点。

其中,一馆即客家之源纪念馆,主要功能为客家文化展示、交流、服务等。客家之源纪念馆位于老掘丁路东侧,占地面积2413平方米。建筑为合院式布局,东西厢房为一层,正厅为二层,主要功能为供客家人寻根祭祖,展示客家文化等,总建筑面积3189平方米。

9月18日,客家之源纪念馆项目奠基。据《洛阳日报》报道称,该项目坐东面西,依山傍水,为汉代建筑风格,由客家之源纪念馆、姓氏文化园、围屋风情园三部分组成。项目建成后,将为全球客家人及广大游客提供寻根朝圣、文化交流、会议商务、休闲旅游及餐饮住宿等全方位服务。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一座底蕴深厚、名重古今的历史文化圣城。

据洛阳市政府官网介绍,洛阳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洛阳还是全球华人的文化之根、祖脉所系,全球1亿客家人祖籍于此,中国70%的宗族大姓起源于此。

客家,汉民族重要分支和重要民系。客家人,是指原籍为中原或黄河流域地区的中原汉族,自东晋以来不断南迁,逐渐进入赣南、闽西、粤东等地定居,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个族群。

据《河南日报》介绍,洛阳是客家人最主要的迁出地,遍布世界各地的客家人自称“河洛郎”。据史料记载,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人攻陷京师洛阳城。中原汉人离开洛阳城,南过洛水,出大谷关,沿洛阳—南阳—襄阳古道到达江汉平原,史称“衣冠南渡”。这些人就是后来客家人、闽南人和台湾河洛郎的第一批先民。

而在2020年5月召开的全省文化旅游大会上,河南省确定加快构建“一带一核三山五区”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并明确以洛阳大谷关等为依托,建设以寻根拜祖为主题的天地之中河洛文化旅游区。

    责任编辑:王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