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近”到“进”:我与三线建设的距离

2020-09-27 17: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王佳翠

一、神秘代码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出生在贵州三线企业大门外的我, 从小只知道这个厂与当地的其他烤焦厂、水泥厂、氮肥厂等不一样。

首先他的名字是数字代码3423,名字同为数字代码的还有061、3420、3653、3531、3536、3194、3264等厂以及3427、3417两所医院。他们的邮政通讯也也很神秘,当地是XX县XX乡XX村XX组,而3423厂的通讯代号为凯山209信箱,最后随着厂矿与当地联系不断加强,当地一些重要的信件例如大学入学通知书等也通过这个地址送达。其次厂里员工的也不一样,当地的水泥厂等工厂的员工几乎都是本地人,而这些代码厂则是每天操着南腔北调方言的人。据说有一些毕业于北大、清华,他们的子弟也不进入当地学校上学,各厂都有自己的子弟学校。那时候这些厂子弟学校的各种设施和师资等远远超出当地学校,当地小学生上学需要自带凳子,教师队伍除了代课老师和民办教师以外,流动性很大,而子弟学校规模虽然小,但教室里桌凳齐全,并且还有电灯。

小时候在我们眼中,厂里的生活是及其令人羡慕的。上世纪80年代遵义农村停电是家常便饭,但三线厂的供电是专线,很少停电,即使停了电,也会自己发电。厂里用的是自来水,而我们都是去井里挑水。大人忙的时候,十来岁的半大小孩就需要两个去抬水。后来厂附近的村民也沾厂里的光,用上了他们的电和自来水,结束了经常停电和挑水的日子。

那时候我们当地农副产品比较匮乏,而厂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供应各种时令水果和肉类。还有他们从北方运来的面粉制作的馒头是最令人馋的,我们当地自家种的小麦制作出来的馒头在色香味上很难和北方馒头相比。小时候精神生活与物质一样匮乏,但厂里每月会放几次露天电影,尤其是夏天的夜晚,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自带凳子来看电影。厂里家属区还有一台电视机,每天晚上都会定时播放节目。

那时候当地的交通基本靠走。厂里有一辆吉普车,司机唐伯伯是一个极其友善的山东大汉,大家都叫他“老唐”,附近村民需要急用车时他都会帮忙。一次邻居盖房时不小心从房顶跌下,伤得很重,需要立即送市里的医院,最后幸亏唐伯伯帮忙及时送到医院,邻居捡回了一条命。那时当地的通讯基本靠吼,没有北方的大喇叭,在队里最高的山(我们称之为敲钟坡)坡顶有一口钟,据说最开始用于出工和收工,后来包产到户之后,非紧急事件一般不敲钟。厂里的办公室大楼坐落于一座山的半山腰,每天早、中、晚上下班时间会定时响音乐,那声音的洪亮远远超出了敲钟坡的钟声,所以到后来队里有紧急事情的时候就借厂里的大喇叭,渐渐的钟就彻底废弃了。

3423厂办公大楼

3423厂大门

儿时的三线记忆是围墙里的一群外来人、梧桐小道、红砖房、露天电影、还有一种叫落地拱的建筑.....

即使大学四年的历史专业学习,我接触到的教材仍然没有提到过三线建设,我对这些代码越发好奇了。1998年大学毕业时,这些企业的开放程度比以前高了很多,同时操着吴越方音的上海籍员工陆续回沪了,有几位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牌大学的同学进了061系统工作。渐渐地知道了除了061的代码工厂外,长征电器等也是外来的工厂,他们和061系统的工厂有很多相似之处,明白了当地最好的那所医院为什么叫大连医学院(后更名遵义医学院,现为遵义医科大学)。

二、课题与专著

2013年5月我主持了贵州省哲学社科一个关于三线建设的课题。于是我开始收集三线建设的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也认识了不少三线建设研究者和经历者。

在安顺0一一航空基地进行调研时,中航工业贵航三O三医院的不言桥上的镌刻文字震撼了我。它见证了三线企业的发展历程,是三线建设的一个缩影,也诠释了三线精神。三O三医院1967年始建于安顺市平坝县夏云镇夏云关阿花山脚,1971年开诊。后于1999年医院整体搬迁至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县城,是平坝境内最大的一家以医疗、教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内有一座桥,名为“不言桥”,是一座精神丰碑,印证着他的奋斗足迹。与三○三医院巍峨的大楼相比,它显得极为微小,这座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钢筋水泥小桥,如果不了解其历史,相信不会有人对它感兴趣。桥栏上镌了些文字,让我那一次调研记忆深刻。这座桥的不一样之处在于,它是三○三人的心中,它无疑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是历史的见证,他是三线精神的历史见证。

不言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 )说桃李顶风冒雪,开花结果从不宣扬,而是以鲜花和果实赢得人们的青睐,趋往的人多了,树下被踩出一条路来。这种献身精神和执着追求,为三零三人所敬仰。

    为了响应毛主席建设大三线的号召,一九六七年九月二十三日在平坝夏云关阿花村的一片荒坡上建起了三零三医院。从此,几代三零三人的青春献给了这片热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三十年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给三零三人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三零三人再一次体现了他们人生价值和人格风范,没有惊慌失措,没有怨天尤人。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倾其所有,共赴危难,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为三零三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靠职工入股、借贷、自筹资金贰仟余万元,在平坝城关创建“以创伤急救”为特色的股份合作制综合医院。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新桥落成,立此为志。

                                                                                                                                                公元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三日

                                                                                                                                                                    农历戊寅年秋分

                                                                                                                                                             贵航集团三零三医院

 三0三医院

三0三医院的不言桥

不言桥桥栏的镌刻

安吉厂大门

安吉厂宿舍

安吉厂的废弃防空洞安吉厂子校

2013年 8月,贵州省三线建设博物馆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开馆,是一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当时正值暑假,借此机会我在六盘水学生的带领和帮助下。跑遍了六盘水的各大煤矿企业。六盘水是“三线建设”西南地区的主战场,重要的煤炭基地、钢铁基地,是“三线建设”滚滚浪潮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此次六盘水之行不仅了解了六盘水市成为贵州省第二个省辖市过程,更重要是让我感受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尤其是我在汪家寨矿区看到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时,我感觉我们应该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三线建设,记住那些三线建设者。

图1、汪家寨煤矿平峒井口
图2、汪家寨煤矿大门
图3、汪家寨煤矿远景
图4、汪家寨煤矿办公大楼
图5、汪家寨煤矿宣传标语
图6、汪家寨煤矿运煤车
图7、汪家寨附近农户灶台

2014年我主持了财政部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资助遵义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研究中心项目《遵义三线建设研究》。在研究中得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老师的精心指导,王春才老人为我提供了许多研究线索和遵义三线建设的珍贵图片。

那些支内的三线建设者在当时国际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党中央、毛主席作出了建设大三线的战略决策,从沿海发达城市、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他们背井离乡,扎根在大山深处,风餐露宿、呕心沥血,短时间内,在构筑起强大军工系统的同时,也为遵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三线建设过去半个多世纪,今天已经很陌生了。然而,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在那“特殊战场”上挥洒过青春和汗水的老一辈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至今难忘。

我在走访一位上海到贵州061三线企业的支内三线员工时,他向我展示了他一直珍藏的“献忠书”。企业破产后老人曾经回上海生活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又回到了遵义生活。他说遵义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三线建设者的献忠书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们没能为伟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立下一点功,而站错了队。如今面临毕业,我们决心向东方红战士学习,坚决站到毛主席革命路线上,急毛主席所急,想毛主席所想,毛主席去安源的路我们走定了,到内地去,到大三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一辈子革命。”

贵州钢绳厂(代号八七厂)是三线建设时期扩建的三线企业,主要生产钢绳。它的厂报编辑部谢主任自己编著了《贵州钢绳厂历史发展概况》,我在调研的时候他向我提供了手稿,希望有机会能公开出版,让更多的人了解钢绳厂。他们对企业,对职业的那份情感,真的令我感动。

贵州钢绳厂历史发展概况手稿

贵州钢绳厂幼儿园

贵州钢绳厂生产的钢丝绳

2015年7月,我的课题研究成果——《乌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之一《遵义三线建设研究》终于完成了。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武力研究员、王春才老人百忙之中给予了指导。遵义市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汇川区政协、遵义医学院、长征电器集团办公室主任苏建义等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给予了大力支持。书中所用图片除署名以外,其余均为作者自己所拍摄。

最后专著完成之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请王老帮我作序,没想到王老欣然同意并为该书作了名为“三线建设铸丰碑”的序言,真是让我喜出望外。

笔者的《遵义三线建设研究》封面及序

三、蹭会,不断扩大的三线建设朋友圈

2013年10月,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莫志斌教授来我校讲学。在得知我对三线建设感兴趣后,莫教授向我提供了三线建设研究专家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的联系方式,但是我一直未敢冒昧打扰。

同年11月5日我在重庆出差,巧遇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正在举办“城市史研究的新疆域:内陆与沿海城市的比较研究”研讨会。其中的专题二“城市与乡村、创意城市:比较研究”即为三线建设专题,作为不速之客蹭了一次会,意外见到了徐老师。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报告有:上海大学徐有威《“城里人”垦荒:1955-1956 年上海移民江西垦荒问题研究》;杭州师范大学胡悦晗《上海小三线与媒体的互动初探:以生产和婚姻为例》;四川外国语大学张勇《地缘、利益与关系网络:三线建设后期的工厂搬迁——以J 厂、 H厂迁厂事件为例(1982-1987 )》;重庆理工大学杨雁的《三线建设企业: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单位社会》。通过这次蹭会,我不仅了解了全国三线建设的研究动态,开拓了研究视野,更重要的是认识了徐老师、张勇博士等三线建设研究专家。

城市史研究的新疆域:内陆与沿海城市的比较研究”研讨会资料

2013 年 12 月 19—20日“第二届全国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办,有幸受徐老师邀请参会。该会议是为了纪念三线建设决策 50 周年,由上海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筹)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协办。来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和上海大学等单位的70 多位专家、学者和三线建设亲历者出席了会议。

看到这么多专家学者,我有些紧张,并不打算发言。但是作为贵州唯一的一名参会代表,徐老师鼓励我在大会上作了《贵州三线建设研究综述》的报告。在此次会议期间,认识了王春才老人、倪同正老师、陈东林老师、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张勇博士等三线建设研究的专家学者。

第二届全国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邀请函(上海大学,2013年12月)

自2013年上海大学的三线建设研讨会之后,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2015年12月和2017年11月在遵义召开了“中国三线建设遗产价值与品牌建设”和“中国三线遗址与旅游开发”研讨会。通过这两次会议,我认识的三线朋友圈不断地扩大,包括贵州社会科学翟宇博士、清华大学刘伯英老师、同济大学左琰教授、南京大学周明长博士等,拓展了三线建设研究的视野、开阔了眼界。

建设中的1964

2016年在7月31号我在六盘水参加了三线建设的文化价值与改革发展研讨会,这次会议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还有数百名“三线”老建设者和“三线”好儿女及“三线”百名学子等参加。此次会议在三线建设研究的深度、广度尤其是对三线建设者的关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笔者在六盘水三线建设研讨会上作报告

四、赶在消失之前

 随着经济建设迅速发展,遵义实施了“退城进园”、“退二进三”等工业布局调整,遵义三线企业也面临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异地搬迁。在这个过程中,三线建设时期遗留下来的老厂房、老矿区、旧设备正在损毁和消失。而这些“旧物件”却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历史足迹和辉煌,浓缩着一段遵义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

为了传承三线精神保护和利用遵义三线企业一些有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将历史与未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合理利用现有三线企业厂房和场地,对遵义三线建设工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向人们展示三线建设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但是对于更多的三线建设遗址将在城市化过程中消失。赶在消失之前记录这段历史刻不容缓,正如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何可仁董事长在的遵义三线建设研讨会上所讲传承是一种责任。

长征集团旧址(现已经拆除)原长征厂家属楼(现已拆除)

贵州钢绳厂列车进库。原贵州钢绳厂铁路专线(厂已经搬迁)

为了拍摄这张贵州钢绳厂(八七厂)列车进库装货的图片,我是几经周折,之前只知道八七厂有一条铁路专线,并未见过列车进库房。我有一天在厂里调研时,正好遇到列车进库,但是工作人员就是不让拍摄。第二次我带上了单位开的介绍信,等了好长时间终于等到列车又进库,但是工作人员仍然以没有保卫科科长签字为由拒绝拍摄。后几经周折找到保卫科科长,说明意图,验过身份,又等了一段时间才拍到了这张照片。

遵义某三线企业的防空洞(现已经消失)

遵义某三线企业的防空洞,洞内是三层楼高的厂房,拍摄的时候已经完全废弃。洞口“要准备打仗”的字样虽然已经模糊了,但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三线建设备战、备荒为人民。

三线建设的丰功伟绩,是一段历史,也是一座丰碑,让人激情,使人感叹。时间飞逝,岁月如歌,当年那些三线建设者都已经步入老年。希望自己能够继续讲好三线故事,传承三线精神。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三线建设,倾听三线故事。

作者系贵州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三线建设和贵州地方史研究。

本文选自徐有威、陈东林主编:《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六辑):三线建设研究者自述专辑》,该书由上海大学出版社2020年底出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