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系列报道之七丨忍冻挨饿引清泉 换得年年仓廪实

毕节发布
2020-09-26 20: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9月21日傍晚,七星关区生机镇联合社区新田组炊烟袅袅,金灿灿的稻田在阴沉的天空下格外显眼。

村民在收割稻谷

“我家有4亩水田,今年每亩能收千把斤谷子,一家人的口粮没问题。”丰收节来临之际,新田组正在收割稻谷的村民郭发勇笑着说。

在生机镇,联合社区算得上是“粮仓”。上世纪50年代末,联合大队的上堡、大田、王家岩、郭家坡、集中等生产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良田众多,外地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满眼羡慕。“我们这里是个好地方,为了不破坏田土,公路都绕着走。”79岁的大田组村民胡正祥自豪地说。

与大田生产队的光景比起来,缺水的下堡、大塘、新田、新坪4个生产队则惨淡得多。

郭永清老人

“这里不是不得水,而是我们的水渠太小,水引不过来,看着水白哗哗地往赤水河淌,地里却干得可以直接用火把草点燃。”79岁的新田组村民郭永清回忆,当时生产队的水主要从峨峰岩流过来,由于生产工具有限,新田生产队只能挑选粗壮的杉树,从中挖出一道水槽(俗称简槽),然后用木桩把它支起来当作水渠用。尽管新田生产队5天半就有一轮水,但是简槽的载水量有限,加之存在漏水现象,水的损耗较大,导致大家吃水、灌溉困难。

“不能有人吃大米饭,有人吃苞谷饭,要家家户户都吃上大米饭才行。”当时的大队书记王才友提出要共同发展。

联合社区

1958年冬天,联合大队从7个生产队抽调21名社员,外加邻村支援联合大队建设的2名社员,组建了一支23人的“长修队”,着手修建黄洞大渠。吃大米饭的胡正祥,吃苞谷饭的郭永清都在其中。

为了早日修通黄洞大渠,在冰天雪地里,“长修队”队员有的穿着草鞋、有的打着赤脚,拿着钢钎、锤子、錾子,用自制的“黑火药”从坚硬的二层岩上一点点掘进。

胡正祥老人

“这里冬天还是冷,为了驱寒,大家唱着号子,抢着做活路。”追忆峥嵘岁月,胡正祥目光炯炯。

在缺粮少食的条件下,“长修队”队员们每天只有三两五的苞谷面、二两五的“漆米米”(漆树的籽,可用来榨油)充饥,实在不够吃的时候,大家就派郭永清下山回家背点蕨根粉。住在山洞时,队员们冬天挤作一团相互取暖,夏天则被夜蚊频繁“袭击”,即便如此,23名长修队员没有一人抱怨和退缩。

修渠留下的钢钎印记

但巨大的二层岩像一只面目狰狞的拦路虎,始终横亘在黄洞大渠的行进路线上,“黑火药”炸在它的身上,就像是“挠痒痒”。时至今日,当年的钢钎印记依然清晰可见。

二层岩

后来,联合大队向生机公社申请到了威力更大的“黄炸药”,并给“长修队”送上了二层岩。有了“黄炸药”帮助,“长修队”在一块硕大的岩石上,硬生生凿出了一条长10多米,能容一人过的小径,黄洞大渠50公分宽的渠干从中延伸出来。

谁也没想到,就在“长修队”一路高奏凯歌时,意外发生了——1959年,“长修队”的技术指导、曾经参与修建镇江大渠的郭永阳在一次放炮的时候,不幸牺牲。

黄洞大渠

“郭永阳很勤快,那天早上我们在他的指导下打炮眼放炮,然后回去吃午饭。吃完饭,郭永阳发现有一个炮一直没响,他以为是瞎炮,于是爬上去把导火绳抽了,谁知瞬间发生爆炸,当场就牺牲了。”在胡正祥、郭永清心里,郭永阳的牺牲是大家的痛。

消息很快传到了大队,郭永清下山背粮食时,山下的妇女哭着要他叮嘱修渠的人千万小心。而“长修队”队员暗下决心:不能让郭永阳白白牺牲,修渠难,可再难也要干下去!

1961年12月,“长修队”历经3年艰辛,终于修通了全长3.23公里的黄洞大渠,泉水顺着渠道欢快地流下来。

修渠留下的断碑

在联合社区党支部书记许定春带领下,记者在黄洞大渠边发现了两块断碑,碑上写有“群力智慧创奇迹”的字样。此外,碑上还密密麻麻刻着“长修队”队员的名字。而今,只有胡正祥、郭永清健在。

前辈引水,后辈享福。1400名村民受益于黄洞大渠,他们开垦了400亩水田,并栽种了经果林茵红李、中药材头花蓼、黄精等。当初穷得吃不上饭的新田生产队,如今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楼,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日暮,站在黄洞大渠上,记者看到一捆捆稻草被村民整齐地摆在田埂边,稻香扑鼻,一派丰收场景。

黄洞大渠源头

顺着黄洞大渠向二层岩前行,行至天生桥时,脚下水流与岩石的撞击声轰轰作响,同行的村民介绍:“下面就是镇江大渠。”小心翼翼行进半小时后,记者来到了黄洞大渠的源头,在大约5米宽的清澈水面上,活水急流,不时溅起水花。根据黄洞大渠的承载能力,村民们只引流了十分之一的水,而剩下的部分,则成了镇江大渠、半边山大渠的“生命之源”。

阅读推荐

来源:毕节日报全媒体中心

作者:高大涛 刘燎 韩雷 杨婷婷 图/视频 张华顺

原标题:《系列报道之七丨忍冻挨饿引清泉 换得年年仓廪实》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