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有企业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科技和信息化

2020-09-27 18: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日前,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积极组织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之后,不少国有企业已经迈入改革“加速期”。

正略咨询结合多年世界一流企业标杆分析积累和丰富的国企改革咨询服务实战经验,分别就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科技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八个方面提出管理提升行动建议。本篇主要介绍国有企业在科技和信息化两个方面存在的管理问题和提升行动建议。

一、国有企业科技管理提升行动建议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科技管理的突出问题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创新效率不高、科技领军人才不足和创新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四个方面问题,对比世界一流标杆企业,大部分国有企业在科技管理投入方面尤有不足,导致结果产出不佳。

01、国有企业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科研投入水平相对较低,科研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在科研投入方面,国有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我国部分高科技民营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2018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4900亿元,占营业总收入比重1.71%,低于发达国家2.5%-4%的平均水平。

科研资源配置方面,国有企业集团化经营下科研资源缺乏统筹规划,集团分/子公司之间的创新通道尚未被打通,创新投入成本较高。

另外,国有企业在企业资源的统一调配过程中尚未形成完整的“需求搜集-规划-计划-研发-成果应用-后评价”的半闭环科研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科研项目早期存在基础性、前瞻性不足,预研方向不明确的问题;另一方面,多项目同时开展时层次管理方法在控制不同层次科研活动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存在效率优化空间。

2.科技管理人才储备不充足,缺乏创新开拓精神。

首先,国有企业高素质科研管理人员储备不足,对科研项目了解不够充分,更多充当了管理人员的角色。

其次,部分科研人员“背靠”国企大平台而缺乏开拓精神,不愿打破常规管理模式做实事,企业内部封闭性强,科研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创新效率不高。

3.科研激励机制总体吸引力较弱。

国有企业在科研项目运营过程中和后评价阶段存在评估考核机制不完善、不合理的问题,考核激励机制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效果较弱,高层次科研人才流失严重。

一方面,企业内部的科研管理尚未形成完善的目标管理机制,科研过程中责、权、利脱节,进度管理发挥作用有限;

另一方面,部分科研考核量化指标的引导方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唯专利数量论、重研发过程而不重科研成果后续经济效益等,应当强化中国企业专利在数量和速度增长后对必要专利占比及专利所创造经济效益的要求。

02、国有企业科技管理提升建议

1.从加大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加强科研资源配置能力两方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着手进行并完善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强化新兴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布局,强调项目应兼具前沿感知与商业转换可能性两方面要素。针对科技管理全局,建立完善的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囊括完整的立项、评估、验收、应用全流程,加强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从管理层面充分助力科研活动的开展。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在项目间运用层次管理方法,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配套的研发梯次,使研发资源向企业科研关键领域倾斜。

2.打破组织边界,多渠道引进专业的科技管理人才。

除科研人才外,提升对科技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引入科技管理人才,借助科技管理人才的专业性提升科研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集中高校、研究所及集团联盟内技术力量,提升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3.健全科研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机制。

沿用绩效管理思路制定科研考核规范,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责任到人。同时通过技术入股、允许科研人员参与后续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等方式绑定公司及科研人员的利益,提升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科研项目的效率与质量。

二、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提升行动建议

今年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出现,确实很大程度促进了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程度,结合“十四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规划制定和落实,未来几年总体的发展趋势较为乐观。但仍然不可否认,很大部分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比世界一流标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差距甚大。

01、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与顶层设计不完善。

在企业信息化的推行过程中,整体信息化的规划设计不完善,未广泛考虑内部运行现状、业务环境、企业战略等多方面因素,机械套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模板,可能造成信息化建设投入无法实现其预期价值的窘境,增加无效投资。

2.信息化尚处扩展-控制阶段,信息对经营决策的支持力度较弱。

目前多数国有企业的信息系统表现出单点、分散的特点,停留在业务单元的技术应用或集成技术的初级应用阶段,信息系统间彼此架构相异、数据不通、功能分散或相互重叠,尚处于信息系统进化模型的扩展期至控制期阶段。信息化孤岛问题严重,对企业运营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监管力度、全过程管理贡献度不高,距离设计信息全面集成和经营管理一体化的成熟“企业信息化”还有较大的差距。

02、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提升建议

1.强化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在飞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国有企业应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为主线,综合考虑集团内部发展现状、外部市场环境、企业战略等多方面因素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2.打通企业内部信息壁垒,提升信息化系统对企业决策的贡献度。

以信息集成为契机,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促进业务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统一各业务和管理模块的基础数据标准,消除信息“孤岛”,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同时,云时代借助“云”的力量,实现公司集团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完成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高度集成。在大量业务数据沉淀后,借助大屏输出等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让信息在输出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决策,让数据成为真正的生产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