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系列报道之十丨天车洞大渠: “豁出命也要把它打通”

2020-09-30 12: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葛光会是党员,修沟就由他带队。一到最危险的地方,他就是第一个上。”81岁的李明清回忆起当年修渠的往事,对葛光会的记忆尤为深刻。

李明清说的“沟”就是七星关区生机镇庆坪村修建的天车洞大渠,至今已有54年历史。

天车洞大渠

1958年秋天,看到临近的大队都在修建水渠,庆坪大队也不甘落后,在大队领导的号召下,天车洞大渠动工。

但因为水源点过低,导致水无法正常引流到沟渠,动工一年不到,天车洞大渠被迫停工,宣告失败。面对如此情况,庆坪人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打击,大家情绪一度低落。

1963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受到其他大队成功修建几条大渠的鼓舞,天车洞大渠再次开工。

“其他大队修建的沟也很险峻,他们都能克服重重困难,我们也要继续干,就是豁出命也要把它打通。”第二次开工后,葛光会的一席话,让庆坪人的拼劲和干劲更足。

当时庆坪人想要打通大渠的决心,从李明清身上也可见一二。

李明清原本不是庆坪人,1961年才到庆坪村梅家岩组安家。不久后,李明清感受到了当地吃水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下山挑一挑水,一去一来,至少要两三个小时,很多时候都是吃望天水、屋檐水, 当地看不到一块田,想吃一口白米饭更是奢望。”李明清说,梅家岩虽然毗邻赤水河,但因为地势陡峭,从赤水河根本引不上水来,无奈只能“眼望河水喊口干”。

庆坪村梅家岩组

1963年,天车洞大渠再次动工后,因为有两年铁路建设经验的李明清便成了“长修队”的一员,与20名工友展开了3年修渠大会战,大家下定决心:不打通大沟绝不罢休!

“当时庆坪大队有4个生产队,每个大队抽调5人,总共20人,组成了‘长修队’,因为葛光会是党员,这帮人就由他来负责。”李明清说,有了葛光会的带领,第二次修渠就顺利得多。

由于第一次修渠在水源点的问题上吃了大亏,第二次大家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抬高水源点。

天车洞大渠 韩雷 摄

李明清回忆,当时为了解决水源点过低这一难题,长修队就从山上炸石头,用自制的木龙拉到水源点去将码头垒高。

在拉石头的过程中,李明清还因此受了伤。“因为拉石头的路是现挖出来的,十分不好走,每一次拉都必须三个人,前面两个人拉,后面一个人用钢钎撬。”李明清说,在一次拉石头的过程中,葛道全和王开顺在前面拉,他在后面用钢钎撬,前面两人脚一滑,木龙翻到在地,钢钎瞬间弹飞了起来,刚好打在他的腰上,“整个人都被打到在地,爬都爬不起来。”

受伤后的李明清回家修养了20多天后,又继续回到工作岗位。

在长修队的努力下,解决了水源点较低的问题。但接下来一公里多的绝壁凿渠,却又是一大难题。“背儿岩和中古岩是最悬的地方,都是悬崖绝壁,山顶到山谷有500米左右,沟要从半岩上过,只能从山顶吊着绳子下去打,还要用炸药去炸。”李明清说,面对如此艰巨和危险的任务,葛光会主动站了出来,一个人全部扛了下来,“他说他是党员,他先上!”

天车洞大渠 韩雷 摄

葛光会在一公里多的悬崖绝壁上是这样干的:“我们用绳子把他和篮子捆好后,将钢钎、二锤、炸药等放在篮子里,再把他吊到下面去,他先用钢钎在绝壁上凿好炮眼,放上炸药,点完火后,我们将他迅速吊上来。等他炸开一条路后,其他人才下去打沟。”李明清说,像葛光会做的这种事,当时叫做“打尖子”。

由于没有先进技术和技术人才,只能靠一炮一炮的放、一锤一錾的打,同时还要边打边试,看水能不能流过来。

一公里多的“绝壁天渠”,长修队的20个人,整整打了两年多。

李明清和老伴

修渠过程中,长修队克服各种困难,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留下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队员古海亭在一次放炮中,发现有一个炮没响,当他伸头去看时,被一块飞来的碎石砸中左眼,导致左眼失明,但修养一段时间后又返回“战场”,继续战斗。

“一根钢钎每天至少要淬两次,一批送上来,一批就换下去,从来不歇气。”梅杰武和张仁兵发挥了铁匠的特长,在山洞里煊了几年的钢钎,为顺利开山凿渠保驾护航。

洞内依稀可见凿渠人使用过的炊具

正因为有了梅杰武和张仁兵过硬的技术,不但确保了修渠工具的顺畅,还为队员们改善了伙食。“他们空闲之余,就帮其他老百姓打一些镰刀、锄头这类的东西,顺便赚点‘外水’,葛光会就将赚来的钱拿去买点油或者肉来,让大家打打牙祭,一两个月就能吃上一回。”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吃到肉,李明清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

天车洞大渠

1966年农历四月,历时近3年,主渠和支渠总长10余公里的天车洞大渠建成通水,庆坪人奔走相告,激动万分。尤其是梅家岩、西山坪、大坪子、高家沟四个组的人,眼里更是泛起了幸福的泪花。

庆坪村梅家岩组一角

在天车洞大渠的浇灌下,梅家岩、西山坪、大坪子、高家沟告别了“眼望赤水没水吃”的时代,告别了“吃大米饭更是奢望”的时代。

李明清老人拧开水龙头接水

54年后的今天,庆坪村发展了2000多亩柑橘、李子、桃子等经果林,涌现出了许明祥、许亮、葛富全等种植大户,他们继承老一辈人的革命精神,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用天车洞大渠的水浇灌出一片片金黄的产业,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把孩子送出大山,送到大学课堂,让“天渠精神”之光越照越远。

西山坪组漫山遍野的柑橘

阅读推荐

来源:毕节日报全媒体中心

作者:韩 雷 刘 燎 高大涛 杨婷婷 图/视频:张华顺

原标题:《系列报道之十丨天车洞大渠: “豁出命也要把它打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