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辉煌“十三五” 活力新鞍山】小康路上 处处美景

2020-09-30 17: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秋风徐徐,稻浪起伏,瓜果飘香,农民尽享丰收喜悦;秀美村庄白墙灰瓦、绿树成荫,美丽乡村迎接八方游客;扶贫产业基地建设热火朝天,电商平台上特色农副产品销量节节攀高……全面小康的美好图景一帧帧展现。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减少31431人,贫困发生率由1.84%下降至0.1%,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改善,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提升,全市81个贫困村全部销号,岫岩满族自治县完成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摘帽”,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及我市脱贫攻坚经验,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董春安这样总结:“思想工作到位,消除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政策宣传到位,引导贫困户用好用活用够脱贫政策;干部服务到位,为贫困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让他们想脱贫、会脱贫、能脱贫,你追我赶比脱贫。”

正如董春安所说,“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已成过往,脱贫光荣、共奔小康成为共识。岫岩哈达碑镇贫困户张忠义正是这样的先进典型。面对年事已高的母亲和患肢体残疾的哥哥,张忠义并没有等靠要,而是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用镇里为他申请的3000元扶贫资金发展起了家庭养殖,当年就收入1万元。同时,他还在村里做起了保洁员,每月收入625元,靠着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改变了生活的困境。

许多贫困群众都和张忠义一样,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找准路子,迈开步子,干出样子,在内生动力的有效激励下,凭借一技之长拔除“穷根”。

谈及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董春安说,与张忠义一样,除了疾病,主要原因还是贫困户所在地自然资源匮乏,缺乏产业支撑,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所以,发展脱贫产业才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为将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开发,我市探索出了一条“短、中、长”效产业扶贫模式,让项目到户扶贫成为贫困户脱贫的主要手段,做到“应扶尽扶”。目前,我市已有6957户实施养殖、种植等扶贫项目21类,全市8659户通过企业帮带实现脱贫,每人每年可实现增收1000元以上。项目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激活了经济薄弱村的一池春水。“短、中、长”效产业扶贫模式也被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在“短、中、长”效产业扶贫模式基础上,我市还通过实施就业、健康、教育、住房等政策的“组合拳”,确保贫困户收入和“三保障”达标。

五年来,在就业扶贫方面,市人社和就业部门全力促进全市农村有就业愿望、就业能力的贫困户家庭成员100%实现就业,共解决贫困人口就业6400余人;在健康扶贫方面,卫健、医保部门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实行全额资助,将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到90%、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降低50%,并落实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彻底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在教育扶贫方面,教育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建立了市、县、乡、校和班级立体工作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市级扶贫政策,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给予资助,其中,未脱贫家庭学生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已脱贫家庭学生每人每年补助500元。五年来,市级政策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6950人次;在住房方面,市、县住建部门开展拉网式全覆盖鉴定工作,切实把贫困户居住房屋的基本信息摸清、摸准。五年来,全市共维修翻建贫困户危房7802户,占贫困人口总户数49.7%。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我市尚未脱贫753户1754人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未达5000元的3482户7979人已基本实现增收目标。我市已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正按着“两不愁三保障”这一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凝心聚力,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建立防止返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路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全面小康成为永久的风景。

全媒体记者 战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