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聚焦消费扶贫月:消费带动市场 市场引导产业 产业助力脱贫

安康发布
2020-09-30 17: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宁 陕 县

消费扶贫开展以来,宁陕县坚持推进消费扶贫组织化、社会化、常态化,乘势扩大扶贫产品市场,带动脱贫产业规模壮大、品质提升、转型升级,为整县“摘帽”后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产业振兴夯实了基础。

宁陕县消费扶贫月启动仪式上各单位、团体积极认购农副产品

党政主导,推进消费扶贫组织化。宁陕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组织动员优势,统筹县内县外力量,组织化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制定了《宁陕县建设扶贫特产线上线下营销体系促进消费扶贫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整合扶贫、产业、经贸、供销、监管等职能部门包抓落实。筛选优质扶贫产品,印制《宁陕消费扶贫手册》,一体包装、统一推介,吸纳全体产业脱贫户和各类经营主体支持参与。今年以来,累计销售认购扶贫产品超过1300万元。

平台引领,推进消费扶贫社会化。依托秦岭之心的资源优势、各级帮扶的组织优势、合作企业的市场优势,建成了宁陕消费扶贫运营中心和北京、西安、金坛、胶州、安康5大区域销售平台,以及全国200多家门店或“宁陕消费扶贫绿色农产品专柜”,对接“扶贫832”网络销售平台和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销售宁陕产品。2019年组织“宁陕扶贫特产走进中办机关”活动,干部职工购买宁陕扶贫特产36吨,销售额370万元;组织消费扶贫金坛“年货大集”活动,销售额70万元;西部机场集团消费扶贫采购山珍产品73万元,宁陕扶贫产品从帮扶单位爱心消费逐步变为社会各界主动消费。

宁陕县经贸局在县城广场举行消费扶贫宣传活动

机制保障,推进消费扶贫常态化。为确保销售产品品质过硬、消费者认可、市场稳定,宁陕县始终把产品质量作为生命线,统一打造“宁陕山珍”品牌,全力维护消费者权益,及时淘汰低劣产品,保证流通环节质量监管到位。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十百千”工程,培育集体经济组织71个、专业合作社336个、农业园区62个,宁陕香菇、宁陕天麻、宁陕猪苓成为国家地标产品,宁陕县被确定为“国家蜂业提质工程示范县”,“关口牌野生五味子酒”获得国家保健食品许可证,秦岭山泉通过陕西省饮用天然矿泉水鉴定,宁陕消费扶贫工作已经步入常态化发展轨道。

旬 阳 县

“双节”前夕,旬阳县金寨镇张河村对口帮扶单位西北民航,在筹办职工慰问品时了解到当地农副产品因交通不便,销路不畅,当地农民翘首以盼的信息后,主动与西北空管局扶贫干部联系,通过仔细筛选,将辣椒作为消费扶贫产品。9月10日,一箱箱火红的辣椒送到了职工们的手中。

旬阳县消费扶贫月活动现场群众正挑选农副产品

土豆1750余公斤、猪肉200余公斤、南瓜、腊肉等各色土特产,共为群众增收近3万余元。这是日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旬阳县麻坪镇丝铺村开展的消费扶贫农副产品集中购买活动的成效。

9月20日,该县棕溪镇在华峡村举办消费扶贫产品集中购销会暨猕猴桃采摘节,集中展销镇内8家企业、合作社,30余种农副产品,吸引了镇内外500余人前参加,当天共计销售各类农副产品达50余万元。

旬阳县出产的木耳

像这样的帮扶和购销活动,自9月以来在旬阳县各镇村纷纷开展。按照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原则,旬阳县以干部群众购买一批、帮扶单位助销一批、网络销售带一批、生产加工企业收储一批,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的模式,通过搭建载体,多途径拓宽销售渠道。一方面积极发展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供应量和质量,打造地域农产品品牌;另一方面,对接各级帮扶力量通过工会福利、节礼订制的方式定单采购,组织开展农副产品进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推介销售,同时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小店等网络平台促扶贫产品销售,有效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

白 河 县

“白河的产品好,这次展销要多订几样,马上中秋节了,送人自留都合适”。高陵的李女士边选购边对同伴说到。

白河县卡子镇消费扶贫月活动现场

9月15日,西安市高陵区的中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热闹非凡,高陵·白河消费扶贫月活动启动仪式暨消费扶贫生活馆揭牌仪式在这里举行。来自两地的30余家企业130余种产品参展,现场销售额达70余万元,签订订单额达200余万元,消费者和参展企业都收获满满。

9月16日清晨,白河县卡子镇文化广场上广大群众采购本地农副产品

“往年我都靠外出务工增收,近几年外面不好干,就在家乡发展,种植的油料作物由盛世嘉禾油厂回收,平时在油厂务工,年收入近3万元”。该县茅坪镇朝阳村的奚祥华说。陕西盛世嘉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扶贫产品供应商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典型,通过打造高品质食用油,深受消费者青睐,全年扶贫产品销售总额达765万元,带动100余户贫困群众户均增收7000元以上。

9月15日,高陵·白河消费扶贫月活动启动仪式暨消费扶贫生活馆揭牌仪式在西安高陵区中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举行

该县认真贯彻中省市关于消费扶贫工作指示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开展消费扶贫活动,认定扶贫产品供应商24家52种产品,建立消费扶贫专馆,多次筹办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签订消费扶贫购销协议,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消费扶贫,推动预算单位采购。结合消费扶贫月活动,组织消费扶贫宣传展销推介系列活动、消费扶贫“六进”集中采购活动和商超市场直采直销活动,开展电子商务营销和帮扶单位助销活动等。今年以来,通过多种渠道,发掘市场消费潜力,扶贫产品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带动241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汉 阴 县

“大家看看,这就是我们村出产的原生态豆瓣酱,难得的美味!”

9月18日,在汉阴县漩涡镇凤堰古梯田景区举行的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消费扶贫活动中,梓中村电商服务站负责人张正超通过网络直播介绍村里的农产品。和张正超一样,来自县内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将优质农产品也带到活动现场,展示给各地游客,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现场就购买了大量农产品。

汉阴县消费扶贫月活动中群众正采购本地自产的红薯粉条

据悉,为落实消费扶贫工作,助力群众增收,汉阴县近期通过“农旅融合”方式,组织开展陕南三市“买乡里·卖城里”扶贫农产品展销、“荷塘月色”文化旅游等消费扶贫“十大活动”,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展示农产品搭建平台,增加汉阴农产品的知名度,增强汉阴农产品的影响力。同时,各类活动又为农产品销售牵线搭桥,使农产品供需双方实现对接,畅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针对贫困村农产品销售需求,汉阴县大力推广“三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各合作社成立“一社五部”,设立市场营销部,将各村农产品生产信息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通过订单收购形式,解决各村农产品销售难题,从而降低了贫困群众发展扶贫产业的经营成本,确保了贫困群众获得实际收益,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增添了强劲动力。

汉阴消费扶贫月活动现场一角

着眼于农村群众,特别是农村贫困群众农产品销售的需求,汉阴县出台《汉阴县电子商务鼓励扶持办法》,吸引相关从业者把电商服务站建在各村。该办法还鼓励物流企业把服务范围延伸到农村,解决村级电商服务站的运输难题,为农村电商平台的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卖出农产品。

借助“陕菜之乡”这一金字招牌,汉阴县组织知名厨师、知名网红、美食爱好者参加各类汉阴名菜推介活动,加大汉阴美食的推广力度,让更多人了解汉阴特色美食,爱上汉阴特色美食,以此提高汉阴特色农产品的销量。

此外,汉阴县还把消费扶贫作为驻村帮扶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发动机关单位、帮扶干部参与消费扶贫工作。各村第一书记会同驻村“四支队伍”,全面统计本村贫困户农产品信息,及时发布农产品销售消息,方便有需要的干部职工购买。

苏陕协作也在消费扶贫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汉阴县各镇与江苏溧阳市协作镇村密切对接,将汉阴县出产的优质农产品送到江苏的超市、商店、宾馆等场所,使汉阴农产品走上了江苏人民的餐桌,不仅销售了汉阴的农产品,更加深了两地人民的情谊。

在消费扶贫工作中,陕煤集团、建设银行、东航西北分公司等帮扶单位也积极参与进来,帮扶企业利用各自农产品销售平台推销汉阴特色农产品,使汉阴农产品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帮扶企业也利用节日福利发放的契机,加大农产品采购力度,为汉阴县的农产品销售助了一臂之力。

石 泉 县

9月8日,石泉县教体科技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包联的该县两河镇迎河村,参加“消费扶贫”农副产品销售会,以爱心认购的方式解决困难群众农产品滞销难题,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

石泉县迎丰镇组织开展农产品视频制作助力消费扶贫

现场,贫困户将自己种养殖的土鸡、蜂蜜、时令蔬菜、花生、板栗、干菜等农副产品整齐摆放,琳琅满目、价格公道,吸引干部群众争先购买。大家你一袋、我一箱,不到两个小时,扶贫产品就被抢购一空。据统计,当日销售额达7000余元。

今年以来,石泉县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原则,以“七进”为基础、“三包”为抓手、“两确保”为目标、“一个产品销售信息平台”为保障,全力开展消费贫“7321”专项行动,达到了服务体系完备、干群高效联动、销售平台健全、产销对接及时、社会消费放心、品牌塑造良好、群众长远受益的要求。

石泉县消费扶贫月活动现场一角

截至目前,该县通过机关单位、扶贫企业、农业合作社帮购帮销和苏陕协作扶贫超市专柜专销、高校食堂“以购代捐”、电商平台网购网销等措施,已成功帮助贫困群众销售产品8980余万元,惠及贫困户6000余户。

往期精选

内容来源:安康扶贫

审 核:叶 苗

原标题:《聚焦消费扶贫月:消费带动市场 市场引导产业 产业助力脱贫》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