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道外江边发现俄罗斯杜马议员墓碑丨距今已经有96年历史

2020-10-01 00: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9月30日上午10时左右,道外十四道街松花江沿江一条线改造,工人们施工,在拆除一个大石头装饰的灯柱花坛时,发现在一块大条石背后,是一个完整的大石头俄文墓碑。

道外十四道街居民安胜利(左一)具有文物保护意识,立刻向有关部门报告,江上派出所、道外文体局、市文物站的同志,立刻赶到现场。这期间,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进行了交接。15 点左右,道外文体局、市文物站的同志雇民工将条石搬走,运去市文物站。

记者第一时间与哈尔滨城史文物馆馆长杨伟东赶到现场,正遇民工在搬运条石。记者误以为是有人要将文物弄走,直到哈尔滨市文物站的负责人李斌老师到来才解除误会。李斌说,现运回文物站,研究明白历史渊源再做处理,但是这件事情说明了哈尔滨市民具有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

条石是一块刻好的俄文墓碑,据我市历史学者、俄文专家李述笑辨认:碑文的俄国人名字叫斯可罗霍多夫(音译),年龄 55 岁,男性,卒于 1924 年 6 月,具体日子不清楚了。逝者还是俄罗斯的杜马议员。但是这个人不是俄罗斯的国家杜马议员,应该是俄罗斯地方的某个城市的杜马议员。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这是什么人?为什么逝世在哈尔滨?墓碑为什么没有立在墓前?

记者观察墓碑,字迹清楚,为什么在中国人聚居的道外区,会出现俄罗斯杜马的墓碑,这是怎样的历史谜团?

记者询问历史学者李述笑,为什么这块墓碑会出现在大石头装饰的灯柱里面。李述笑说,这块石碑保存完好,而且有 96 年历史。是因为被当做大石头装饰的灯柱的背面,得以经过时间的检验。为什么会出现在道外松花江边?有两种可能,一是墓碑刻好,没来得及立碑,赶上墓地迁移,墓碑当做石料,修了花坛。二是墓碑刻完混在石料厂的材料里,被修了花坛,恰好字面朝里,才字迹完好。

目前,石碑已经被文物站保护起来,我们也将追踪报道。

名词解释:" 杜马 " 一词,是俄文 ( дума ) 音译,意为 " 议会 "; 而 Дума 又来源于俄文动词 думать,意为 " 思考 "。沙皇俄国原是封建专制国家。1905 年革命运动爆发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为缓和政治危机,于同年 9 至 10 月间宣布召集 " 国家杜马 ",并赋予一定权力。1906 年和 1907 年,产生了第一、二届国家杜马,但随后不久就被解散。后来又产生了第三、四届国家杜马,其权力都不大,但名义上是国家的议会。1917 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建立了 "议行合一" 的苏维埃制度。苏联解体后,1993 年,俄罗斯又恢复了 " 国家杜马 " 的名称。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申志远

原标题:《道外江边发现俄罗斯杜马议员墓碑丨距今已经有96年历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