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韶关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再有新发现:抗日名曲“杜鹃花”开铁岭,音乐巨匠马思聪谱曲坪石

2020-10-08 17: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全文约5023字,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秋日的暖阳洒在罗家渡的一条古道上,松林澄碧如洗,一如两位名家当年漫步时的苍劲挺拔;不远处的武江滔滔,山中吹来的林涛掠过滚滚的江水,合奏出一阵阵山水相连的悲壮之音,仿似无数大师共同奏响了满溢家国情怀的《思乡曲》。当记者今天随近百名游客走入乐昌坪石管埠时,时光仿佛在此停滞,曾在中国近代学术与艺术历史上写下辉煌一页的诗意场景再次浮现人间。

游客走进乐昌坪石管埠,寻找当年的诗意场景。

在这满是诗情画意的场景背后,抗战名曲《杜鹃花》词作者芜军在坪石生活学习的鲜为人知故事、马思聪在粤北壮阔河山之中灵感如泉涌成功作完两大传世经典、两位“坪石先生”松林对谈铸就文艺名篇……一段段尘封已久的“坪石先生”佳话静静浮出水面,无言地阐述了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为何人们能够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原因;也道明了是什么样的力量,凝聚起了中华儿女们共御外敌的家国信念。

现场:名校、名曲、名家、名师,

引来学子游客竞相“寻宝”

今天一大早,在管埠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历史陈列馆,年逾古稀的何昆亮饱含深情地为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解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等院校可歌可泣的办学历史,讲述发现旧址、寻访乡民的田野调查经历,他如数家珍使游客们深受感动和教育。

听完精彩讲解后,游客刘秋薇有感而发,为现场的游客唱起了悠扬的《杜鹃花》。随后,来自韶关学院的师生深情演奏了马思聪的《思乡曲》。

在管埠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历史陈列馆,来自韶关学院的师生深情演奏了马思聪的《思乡曲》。

刘秋薇说:“我从小学习音乐,对革命歌曲情有独钟。小时候经常听老人唱起这首歌,但那时候不太明白歌里的意义。今年趁着国庆假期来到管埠村,在听完讲解后我才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为烽火中坪石先生延续教育薪火的精神所感动。今天重新唱起《杜鹃花》,无论是心境还是感情都迥然不同。”

在“诗音漫步”松林古道,也有不少音乐爱好者自发来到这里为游客演奏革命歌曲,在青山绿水间追忆那段不可磨灭的峥嵘岁月。来自外省的游客齐锦华说:“这里除了风景优美。我们在森林中静静地散步,静听着松涛的声音,真如大师所说有着‘万籁之音’。”

在“诗音漫步”松林古道,也有不少音乐爱好者自发来到这里为游客演奏革命歌曲,在青山绿水间追忆那段不可磨灭的峥嵘岁月。

当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学生以线上视频的形式参与了上午的活动,全程了解和感受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的活动内容,在线上现场视频中,同学们认真听取了坪石何昆亮等老师的讲解,欣赏了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等音乐作品。线上视频结束后,同学们还共同欣赏了由广东交响乐团录制的马思聪《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19级学生王秋欢说:“听了马思聪先生的名曲,我深深为中国民族音乐家在八十年前,就有如此之前卫的音乐思维,对民族原素的运用如此巧妙而赞叹。作品在今天听起来依旧使人热血沸腾。在国庆节这特殊日子,能参与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的活动深受启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实践中,提高自我的艺术修养。”

而在距离坪石约80多公里外的浈江大村,也有不少游客抓住“假期的尾巴”走入大村,寻访东吴大学的旧日足迹。“尽管是韶关人,但我竟然不知道就在韶关市区旁边的这个小村庄竟然是著名的东吴大学曾经的办学场所。来到这里,我才知道东吴大学是苏州大学和台湾部分高校的前身,它不仅是我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小村不小,它所深藏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值得我一来再来。”慕名而来实地探访的韶关市民张正新徜徉于大村巷陌之间,久久不愿离去。

考证:如血“杜鹃花”中,

他在丛中笑

“淡淡的三月天,杜鹃花开在山坡上,杜鹃花开在小溪畔……”昨天,在坪石重新唱响的这首优美动听的抒情歌曲《杜鹃花》,是上世纪40年代在华南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抗战歌曲,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当时,在海外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经常会传唱这首优美的歌曲。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首著名的歌曲是在乐昌坪石一座杜鹃盛放的铁岭山下所写成的。

当时的中大文学院在坪石叫铁岭的山下,每年到三月,漫山遍野开满了野杜鹃花,一片火红。然而国难当头,当时在此就读大学的年轻诗人芜军联想到的是呐喊声声、充斥着血与火的战场,从而写下这首著名新诗。

曲作者黄友棣先生回忆说,1940年冬同事陈维祥送来一首新诗,说是文学院哲学系学生方健鹏所作。诗句很纯朴,触发了黄友棣的创作热情,名曲《杜鹃花》就此问世。当时中国正在奋起反抗日寇入侵,而《杜鹃花》描述当时南国一对相恋的青年男女,姑娘毅然将爱人送上前线,并待他凯旋归来之日,把杜鹃花插在爱人的胸前,而不是犹如往年般插在自己的秀发上。这首歌深情的节奏背后蕴含了沉重的历史背景——歌曲中的战士,最终在烽火天边的战场中再也没有回来。

1941年春,该首歌曲由省立艺专音乐科学生以无伴奏合唱演唱,“甚获听众之喜爱”。出乎意料的是,这首歌迅速从广东流传到广西,接着传到云南、成都,成了大后方青年学子最爱唱的一首歌。这首歌曲还很快流传至海外,让世界听到了中国人的悲壮家国情怀。日后,《杜鹃花》也成为黄友棣终生的代表作,直至今天,还有人称黄友棣为“永远的杜鹃花”。原产坪石铁岭的“杜鹃花”,就此传遍全世界。

黄友棣的大名在中国音乐界如雷贯耳,但《杜鹃花》的词作者芜军的相关资料却相对较少。省三师志愿者们查阅广东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发现,芜军原名方健鹏,1916年4月17日出生于惠来。方健鹏初中毕业于惠来县立初级中学,在香港华南中学高中毕业,1937年9月考入国立中山大学英文系,时21岁。广州沦陷时中山大学整体搬离石牌,方健鹏没有随学校赴澄江,1938年至1939年申请休学从事革命活动。当1940年中山大学返粤在坪石办学时,方健鹏向校方申请复学进入哲学系二年级学习,开始了粤北乐昌的清洞和铁岭的大学生活。

芜军年轻的时候就酷爱文学,尤其喜欢新诗,经常写诗。他参加革命活动较早,1934年在潮州金山中学读高二即参加学潮且为骨干,险被逮捕,之后走上革命道路。他是在香港继续读完高中再考入中山大学的,在中大时已是中共党员。复学回到中大后,他发起并组织“岭风文艺社”作为我党的外围组织,创办诗刊《诗站》团结进步青年,宣传抗日,与反动派作斗争。后来,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参加了东江纵队投入抗日、解放战争。

被誉为“南国诗人”的芜军曾准备将自己近200首诗作出一部诗集。1944年夏,芜军在从广西奔赴广东游击区的途中不幸遇难,使所有的遗作并遗物一并遗失,目前仅在尚存的《诗站》及部分杂志中找到几首。所幸《杜鹃花》谱曲传唱,才得以保存。

芜军的后人方引晴后来在回忆起父辈的事迹时曾感慨地说:“在北国的太行山上,战士们高唱着‘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激越战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而在南国,也有女子‘记起了战场上的情郎’,高唱“摘下一枝鲜红的杜鹃,遥向着烽火的天边,哥哥!你打胜仗回来’。”北方人豪爽南方人柔情,一刚一柔,但其中所洋溢的杀敌报国的情操是一样的。”

如今,韶关坪石已经广种杜鹃花,待来年三月铁岭杜鹃花再次怒放时,赤壁下武水畔,或将一如大半个世纪前漫山遍野的红色花海醉人,来纪念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坚守于斯、不放弃梦想的抗日救亡师生。

亲历:壮美武水丹山见证马思聪创作传世名曲

从坪石管埠一条弯弯曲曲的古径往山中走去,行至半坡,视野豁然开朗。耳边松涛阵阵,山风掠过的每一条松枝都在呐喊;山下波光粼粼,清冽的秋阳照耀下的每一滴水珠,都在反射光芒;武水仿若“几”字形般环护着一座座红砂岩,犹如疾马般撞击岩壁般每一股浪花都在奔腾怒吼。此情此景,让人豁然感悟到了马思聪大半个世纪前久久伫立于此,最终成就《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一交响曲》的意境。

在壮丽丹山武水河畔,马思聪完成了他的《第一交响曲》和《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两部具有代表性的交响音乐作品。他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创作的这两部大型交响音乐作品,其精神价值、艺术成就,堪称当时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顶峰之作。他所创作的不仅是两首传世名作,无疑也是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马思聪对我国近现代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提琴协奏曲体裁的作品《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做了这样的说明:“这首协奏曲作于1943年的粤北,正是抗日战争年代,生活艰苦,但宁静。这首协奏曲反映了那里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当时充满信心与欣欣向荣的心情。”这里提到的粤北就是坪石管埠。管埠因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8年,马思聪夫人王慕理也曾这样评价在坪石的那段时光:“环境幽静,生活安定,他(马思聪)几个大作品,如《第一交响曲》《协奏曲》等,都在那时不吃力地完成了,那可说是他写作的黄金时代。自然,他希望重温那些日子,我们也在努力设法。”

炮声不碍书声朗,烽火无妨薪火传。从马思聪及夫人的回忆可以看出,尽管在炮声隆隆的时代大背景下,但管埠灿若星辰的“坪石先生”和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仍然营造了一个相对平静的学习与教育小环境。其次,在大美风光、悲壮时代背景下,马思聪的创作热情无疑正处于一个顶峰时期,从而让他在作品中任意挥洒磅礴大气之情。正如他自己所言:“在交响曲乐里,我该写我们这个浩大的时代,中华民族的希望与奋斗,忍耐与光荣。”其三,相对安静的小环境,让无数坪石先生和学子们倍加渴盼驱除敌虏、营造和平。

活化:“诗音漫步”重现大师对谈场景

暂别壮美的武水画卷,走入一片密集的松林之间,蜿蜒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小径旁隐约仍能听到淙淙的溪水流动声。抬眼望天,那一棵棵苍劲的、修长的、耸入云霄的松树,仿佛千万把巨伞似的遮盖着整个山顶。时已入秋,无数青黄的松针落在林径两侧,犹如人造地毯般使人们的步履格外轻松。每一名走入小径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自动地放慢了脚步,说话的声音也轻柔了起来,仿佛生怕打扰了大半个世纪前那两名正在惬意地沉醉于艺术世界中的大师。

管埠诗音漫步小径,自然风光依然,不少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左联”发起人之一,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作家,新四军臂章的设计者之一的许幸之先生于1942年抵达管埠任教。他在《追忆与马思聪在林间的散步》一文中追忆了1943年1月24日黄昏,他与马思聪在这条充满诗情画意的林间小径对谈场景。

“那地方真是优美。我们在森林中静静地散步,在草径上低声地谈话,静听着松涛的声音,有万籁之音。我们便尽兴趣谈话,从诗歌、小说、绘画、音乐,一直谈到戏剧和电影,更进一步地谈到著名作曲家和他们的伟大作品,一直到夕阳落下西岭,我们才踏着被松针铺满了的山坡归来。”

这次对谈交流提及了贝多芬、约翰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等33位中外文学家和艺术家,第三《英雄》交响曲、《胡桃夹子》、《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曲、《翠堤春晓》等近70件中外艺术与文学名作,仿佛一篇世界艺术长卷一般绚丽多姿。

如今,这条在大师的笔下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的“诗音漫步”的松林古道,正在被韶关市政府活化打造为“诗音漫道”,供后人前来缅怀马思聪、许幸之等诸位坪石先师。

省“三师”志愿者认为,许幸之与马思聪漫步的管埠诗音漫步小径,自然风光依然。“如果在古道上把五四运动新文学、左联文化、香港文化人胜利大营救、文艺抗战等元素融合进去,这将是一条覆盖近代中国文化史全貌的‘大道’”。

挖掘:灿若星海的坪石先生,

构筑了当时中国的艺术与学术高地

1940年8月至1945年1月,师范学院在管埠村办学约五年,令这座小村庄汇聚了一批又一批大师:马思聪、王慕理夫妇,穆木天、彭慧夫妇,陆侃如、冯沅君夫妇,许幸之,洪深,黄友棣……他们从音乐、绘画、文学、木刻、戏剧等方面开展艺术创作,构筑了中国抗战的艺术与学术高地。期间,师生们的学术成果极为丰富,当中就包括了马思聪诸多音乐创作成果。

今年国庆前夕,在韶关乐昌坪石管埠举行了《马思聪作品集》首发及唱片捐赠仪式。这张专辑是广州交响乐团为纪念马思聪先生而专门录制的,专辑曲目包括马思聪的《第一交响曲》《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思乡曲》。广州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家张毅接表示:“马思聪与广州交响乐团同属‘广东籍’。我们惊叹于马思聪这位大师在抗战当年于坪石管埠创作的两首作品。乐曲的旋律性、技巧性等方面都融合得很好,他把传统音乐加以创新、加以发展,让这两首作品在中国音乐史上极具代表性。”

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通过参与互动活动获得《马思聪作品集》唱片等文创产品。

因此可见,在极端艰苦的办学、住宿及研究的环境下,粤北已然成为了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学术中心之一,大量艺术作品、学术论文与成果不断涌现。如广东文理学院史地专业的师生,上世纪40年代在连州东陂实地考察,形成丰硕的生物、地质成果。他们发现南岭东陂地面铺路石中含有珍贵的古生物化石,佐证了南岭阻断冰川南下,南岭南坡而成为物种避难所。还有包括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地理系、地质系和私立岭南大学相关专业对南岭的考察研究报告,时至今日仍对南岭创建国家公园仍然发挥学术作用。

点击下方图片可查看

“粤康码”使用指南

↓↓↓

↑↑民法典公益宣传片↑↑

文字: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日欣 通讯员 卢明轩

图片: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兆宇

原标题:《韶关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再有新发现:抗日名曲“杜鹃花”开铁岭,音乐巨匠马思聪谱曲坪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