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系列报道之十一丨闪耀着智慧和力量光芒的小和平大渠

毕节发布
2020-10-09 18: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用铜钱和毛线作为测量工具,用门板和粉笔绘制施工图纸,在无数人怀疑的眼光中,从石山里硬生生凿出275米隧道,图纸和施工结果误差仅为0.6米的小和平大渠,全长11公里,曾经灌溉了三个村的2000多亩田地,直到今天,它极具传奇和令人震撼的存在仍被人们传为美谈!

黑洞隧道

9月23日,记者慕名来到七星关区生机镇生机社区和葛铺村之间的小和平大渠,探访这条大渠的前世今生——

当年参加修渠、而今已是80岁高龄的高体华老人介绍,1958年,镰刀湾卫星大渠修通后,生机公社各个大队的人深受鼓舞,大家都想方设法要改变生活现状:有水用、有大米饭吃。

为此,当时的葛铺大队、坡上大队和大寨大队的三个支书梅绍轩、刘显珍、刘明开经过几天商量后,决定发动大家修通一条能够覆盖三个大队的水渠。

为此,三个大队联名汇报公社后,由公社党委上报县水电局和地区水电局,请求技术人员支持。但上面派出的技术人员来到葛铺实地勘察后,认为横亘在水源点和三个大队之间的那座石头大山无法征服,修渠是不可能的事。

一瓢冷水,浇灭了大家热情似火的念头。但葛铺大队既会石匠又会木匠的高体志不信邪,这个两只手可以同时打算盘而且打得特精的年轻人提出,自己可以测绘出一条隧道沟渠,只要大家有干劲,一定能够打得通。

黑洞隧道

在征得公社领导的同意后,高体志责无旁贷地当起了大渠的“设计师”,带着当地石工、木工、铁匠活都分别过硬的肖远奉、刘显奎、马篾匠(真名不详)等几名信得过的村民,爬上石头大山,用毛线穿过铜钱拴牢,并将其抛下,最终测出山顶距离计划修渠地点的高度为96米,然后又来到山尾处,测出那里想要的距离。

就这样,经过几天的测量,高体志将山形图绘在门板上,计算出山的高度和厚度,用粉笔不断修改设计的修渠“图纸”,最终确定了水渠在石山里的位置和走向,并说动了大家能够修出渠是“绑在手背上的事”。

“那段时间,高体志几乎晚上都不睡觉,每天都在琢磨他画的那些图纸,点着煤油灯涂了又改,改了又涂。因为不仅要把山钻通,还要保证钻通后水能流得出,不能倒流,这个难度太大了。”高体华说。

有了施工图纸,三个大队经过召开群众大会后,由梅绍轩、刘显珍、刘明开三人担任总指挥,从葛铺大队抽出6名、坡上大队抽出3名、大寨大队抽出8名精干力量,组成17个人的长修队(后来又增加人),重点突破石山等急难险阻工程。

1963年秋收过后,在一声试爆黄火药的震天巨响后,小和平大渠的施工正式拉开帷幕。

李清华老人

“当时的黄火药少得很,公社从县里取得黄火药后,大家不知道它的威力如何,就在石山上打了一个炮眼放一炮试试,没想到那一炮把一棵大树的根都抬翻了,威力的确很大,这就更加增加了大家修渠的信心。”李清华介绍说。

为了加快修渠的进度,43名长修队队员分成两个组,从山的两头往中间打。高体华介绍说:“这个石山太硬,一根钢钎或錾子打不了多久就钝了。因此就申请多增加钢钎和錾子,最后争取到80根钢钎,由铁匠刘显奎带人专门负责煊钢钎和錾子。因为场地狭窄,施工人员分成三个组,实行三班倒,人休息但工具不能休息,几批钢钎换着打。”

山高高不过人的豪情,岩坚坚不过人的壮志。在这寂静的大山深处,一群战天斗地的“盗水者”,付出百倍艰辛不舍昼夜地去圆他们润泽大地、夺取丰收的梦!

在凿洞时,他们由一个人肩扛钢钎,一个或两个人在后面打钎,打一锤旋一次钢钎,好让凿出的石沫掉下来。“开始的时候,是点着煤油灯照着干。打到深处的时候,由于煤油灯的烟雾大,那个味道雾起散不出去很难受,大家就换成点菜油灯,照明虽然要差一些,但没有烟味要舒服多了。”高体华说。

开凿黑洞隧道留下的炮眼

43个人不分白天黑夜奋战了一年半后,全长275米的隧道即将钻通。当两头凿洞的人相互听得见对方劳作的声响时,大家的心情特别激动,那种“胜利大会师”的急切心理,使他们完全忘记了血泡满手的苦痛。当最后一层岩石被凿穿时,他们丢下手中的工具,欢呼着将对方紧紧抱在一起!

石岩被凿通了,小和平大渠的成功已指日可待。在各大队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1966年底,全长11公里的小和平大渠宣告修建成功。宛如洗脸盆粗的山泉水,终于从生机海拔最高的罩子山山麓的冒水洞汩汩流出,沿着大渠灌溉了葛铺、大寨、坡上三个大队的2000多亩土地,解决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群众千百年来头疼的问题。

而高体志的苦心孤诣,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地区、县水电局都想将他挖走,请他做专职勘测设计员,但考虑到当时大队和家里的具体情况,他最终婉拒了。

高学兵老人(高体志之子)

“1993年以前,我们几个村的老百姓都还在打起轮子放水打田,现在虽然种田的人少了,但这条大渠仍然还有它的作用。我们今天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离不开当年父辈们的艰苦奋斗。”村民胡思兴感慨地说。

在胡思兴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小和平大渠的出山处。

在葛铺村海子组后面的半山处,一个不显眼的洞口伸出了好几棵水管,那是当地群众人饮用的自来水水管。而这个洞口,就是从石山里凿出来的小和平大渠的沟、路共用出口。

李清华老人在黑洞隧道洞口清理杂草

当地群众介绍说,以前洞口很宽,人们可以用背夹子背着苞谷秆从里面自由出入,近年来由于铺设的水管多了,路被垫高了,所以才必须弯着腰进洞。

进入洞中,但闻哗哗的泉水流淌不息。我们十几个人手拿电筒,猫着腰,抚着被凿得嶙峋不堪的岩石缓慢前行,大家时不时停下来看看印迹仍很鲜明的凿痕和炮眼,惊叹于当年开凿者的无畏和艰辛。

李清华老人回忆当时开凿隧道的情景

行至中途,头顶渐渐宽绰起来,人完全可以直起身来行走和歇息了。同行的修渠老人李清华说:“这个石山特别硬,每一锤每一錾都偷不了半分懒,当年修渠的人没有哪个的手板不磨起水泡和老茧。”

这样极富探险味道的穿行过了二十分钟,我们终于见到了阳光,这个叫蛤蟆洞的地方是一个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巨大岩孔,是大渠的进口处,当年修渠的人有一部分就驻扎在这里。

当年修渠人驻扎的地方

出了蛤蟆洞,险峻突兀的悬崖峭壁横亘在前,崖壁下的好几个巨大岩孔,是当年修渠人的天然“厨房”和住处。四周的崖壁上,用石灰做底色,用红色颜料写着的标语 “支援国家建设”等清晰可见。

李清华介绍说,写字的这种红色颜料,就是当地的一种红色土壤,将它挖出来用水拌成糊状后,就用高粱秆和穗子来书写,经久不褪色。

青山不老,流水潺湲。而今,这些随处可见的标语,仍在见证和诉说着当年修渠英雄们的无畏胆识,是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让一个原本贫瘠落后的地方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阅读推荐

来源:毕节日报全媒体中心

作者:刘燎 韩雷 高大涛 杨婷婷 张华顺

原标题:《系列报道之十一丨闪耀着智慧和力量光芒的小和平大渠》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