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三角议事厅|从江南贸易史看长三角如何高质量发展

易臻真
2020-10-12 13:5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长三角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外贸重镇。近年来,三省一市进一步加强了贸易联动。在今年6月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沪苏浙皖商务部门签约了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项目。今年二季度以来,江浙沪的外贸数据相继转正。从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看,合肥、温州、嘉兴等市进出口数据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未来,三省一市将合力打造“一站式”跨境贸易信息服务。

作为明清以来的贸易重镇,长三角地区面对当前复杂的外贸环境,将如何联动求变、应变?嘉兴综保区在成立10年后又会有哪些新举措?9月27日,长三角议事厅沙龙走进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第三场沙龙“走进西塘”邀请到了复旦大学历史系戴鞍钢教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大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和嘉兴综合保税区B区管委会胡水根副主任共话“大美西塘”。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戴鞍钢。 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熊丰 图

戴鞍钢:江南对外贸易源远流长

近代上海从一座县城逐步成长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上海跃居贸易首港,成为了江南首邑。曾经上海是实行五口通商的几个港口中行政级别最低的一个,但是上海凭借十六铺和长江口的区位优势,最终脱颖而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之后,航运由运河慢慢转向了海洋,依附于海;二是上海的对外贸易形成了中国的农副产品和外国的工业品交换、对流、互补互通的关系,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由内向型转向了外向型。如今上海已经稳坐中国第一贸易港口的位置。据统计,上海港口的贸易总量在全球港口排名第三,仅次于新加坡、伦敦。

江南的对外贸易带来了这里经济社会的变迁。首先,江南密布的水网为江南和上海的联系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通道,经济的重新盘活和洗牌大大推动了江南的对外贸易,这也使得城乡市场、交通、贸易和金融活跃起来;其次,为了消除对外贸易过程中由于商业习惯不同产生的隔阂,一些中国人率先迎接外来的挑战,他们成为中国最早创业的实业家,这就催生了上海新的阶层和阶级;最后,与世界接轨的贸易关系其实也是商业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包容意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与世界通行的商业规则接轨的过程。

因对外贸易而兴港兴市兴城,成为近代上海发展的基本轨迹。它有力地辐射江南各地城乡,活跃其市场、交通、商贸、金融各业,催生新的社会群体、阶层和阶级,助推开放、诚信、创新、包容意识和江南传统经济、文化的转型,引领江南在中国率先走向世界,在面对严峻外来挑战中,积极进取,探寻新的生机。这些对今天的长三角一体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上海成为长三角龙头城市奠定了基础。

嘉兴综合保税区B区管委会副主任胡水根。

胡水根: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嘉兴综保区

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中上海、浙江、江苏都已有自贸区。嘉兴出口加工区B区成立于2010年,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嘉兴出口加工区B区升格为综合保税区,园区有包括富士康等13家企业。

综保区的精神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2007年富士康落户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要是省级以上开发区;二是要海关特殊监管区。当时的西塘刚刚开发,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所以大家开始想办法:一是从嘉善经济开发区飞地飞出3.2平方公里,二是从嘉兴出口加工区飞地飞出1.65平方公里,这样我们就具备了引进条件。2015年西塘抓住时机,从出口加工区提升为综合保税区,这在整个浙江省里是第一个成功转型的。作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嘉善)项目协作区,目前综保区B区已复制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及政策11条。

招商引才一直是综保区的一号工程。这两年综保区按照“世界标准,国际眼光”的标准进行招商,还制定了“一二三四五”的工作策略:一是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二是打造两支队伍(一个是招商队伍,主要是招商专员,二是外援队伍,利用行业的中介、咨询机构、律所、招商引才公司等);三是三张清单,就是产业清单、正面清单和链条清单;四是四大政策,即人才政策、科技政策、中介政策和产业政策;五是五型经济,功能型的总部经济、特色型的服务经济、前沿型的数字经济、创新经济和生态型的湖区经济。未来,西塘还将重点打造祥符荡创新中心,目前中心还处在规划阶段,给人才培养、土壤培养留够时间。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

曾刚:西塘要力争成为浙江面向未来的新增长极

在上海的“五大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建设工作中,上海贸易中心的地位最为显赫。究其原因,这一方面得益于本地众多高品味、高消费居民,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上海拥有广阔的市场腹地和巨大的增长潜力。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城市,地处我国沿长江与沿海两大发展轴线所构成的“T”字交叉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使之成为我国诞生于工业文明时代的首座现代化都市,更是全球闻名的中外合作桥梁。

西塘处于长三角一小时交通圈的中心位置。嘉善,作为上海到浙江的第一站,直接对接虹桥枢纽,是浙江全面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拥有承接上海辐射的天然优势,但如何实现与上海的融合、互动发展呢?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利用江南本土文化资源。作为千年古镇,西塘拥有其他地方没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在尽可能保护、保留江南文化遗迹、遗存的同时,还应更多关注游客体验及水天一色的江南景观重构工作;二是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加古镇活力。利用旅游业以及三富(富士康、富通、富顺)企业资源和基础,形成一条扁担挑两头的发展模式,即在西塘古镇的两端形成保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并行、“双轮驱动”发展的新格局;三是面向新兴科技,在“特色小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5G、物联网技术,做大做强互联网通信小镇,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及浙江面向未来新增长极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问题一: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当下,西塘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和机遇?

戴鞍钢: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户上海、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成立以及上海首次跻身国际航运中心前三,都为西塘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机遇。即将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西塘、对嘉兴综保区都是很好的一个契机,承接并放大溢出效应。

曾刚:西塘未来的发展除了要弘扬“乡愁”文化外,还要在“生态绿色”和“创新协同”上更进一步。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之下,阿里云项目、华为研发中心的落地,都应成为西塘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此外,借鉴欧洲经验,盘活古镇旅游资源,发展会务经济,大幅提升西塘承接、承办大型会议、公司年会的能力,使西塘成为高端商务旅游的新高地。为构成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展现西塘的担当。

问题二:综保区未来的发展与西塘现有资源如何更好互动?

胡水根:嘉善是整个长三角的几何中心,也是嘉兴的政策高地。今年嘉善正全力打造产值破千亿的临沪智慧产业新区,这股东风让招商团队底气十足。一个月里已经有十几家高科技企业有了投资嘉善的意愿。招商引资工作,资源很重要,很多优质项目都是以商引商而来。全镇最大的单个外商投资项目——投资3.5亿美元的跑先投资有限公司就是以商引商的成果。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力度、招大引强,今年以保税贸易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兼顾数字经济产业,力争完成1亿美元的年度目标。此外,2020年嘉善还要加快推进西塘旅游休闲度假区、长三角科技商务区两大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提质增效。当下,嘉善县正在加快推进西塘镇区景区化建设,其中包括宋城西塘演艺谷、阿里文娱综艺基地等标志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文章根据沙龙现场内容整理。)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