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夙愿

2020-10-12 15: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很多人走近联合国的游客大厅入口处,都会被门口的一尊黑色青铜 雕塑所吸引,那是一把左轮手枪,但是枪管被打成了一个结,名曰“打结的枪”。这尊雕塑最初是为纪念英国反战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而设计的,雕塑的寓意很明确,那就是:制止战争,追求和平,因此“打结的枪”又被称为“和平之枪”。目前“打结的枪”有 30 多个不同版本的复制品被陈列在 17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北京朝阳公园。作为反对暴力和战争的最具代表性的象征,“打结的枪”承载了全人类期盼和平 的美好愿望。

战争与和平是永恒的历史主题,也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战争与和平就如同孪生兄弟,始终相伴相生,形影不离。据瑞典、印度学者统计,从公元前 3200 年到公元 1964 年,5164 年间,只有 329 年是和平的,而其余时间世界上共发生战争 14513 次,平均每年发生战争近 2.6 次。这些战争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难,使 36.4 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黄金可以铺一条宽 150 千米、厚 10 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和间接死于战争的人数就达 7000 万。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情况怎样呢?据联合国统计,1946 —1985 年,世界上共发生过 140 次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夺去了 2100 万人的生命。古往今来,实现和平与发展始终是全人类最持久的共同夙愿。德国思想家歌德曾经说:“人无国王、庶民之分,只要家有和平,便是最幸福的人。”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吸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 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只能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得到确证,离开了人类社会,个人既无法从事生产活动,也无法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其他社会活动,并且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社会成员交往的范围也越发广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越发紧密深入,人类历史日益从民族的、区域的历史向全球的、世界的历史转变。

回顾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越是发展,人类的命运越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人类也越是向往和平与发展。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20 世纪上半叶以前,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地人民普遍觉醒,他们最强劲的呼声就是摆脱枷锁、争取独立。冷战结束后,各国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 可以说,追求世界和谐与发展既是人的本质确证的根本要求,更是古往今来尤其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普遍的希冀和夙愿。

战争是残酷的,但正义永远有人在坚守。人性的光芒,不会因为黑暗而熄灭。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招待会上,讲述了中国人民与国际友人守望相助、共御侵略的故事: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的宝贵支持。苏联给予中国抗战有力的物资支持,美国“飞虎队”冒险开辟“驼峰航线”,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波兰、丹麦、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的一大批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抗战。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印度医生柯棣华不远万里来华救死扶伤,法国医生贝熙叶开辟运输药品的自行车“驼峰航线”,德国的拉贝、丹麦的辛德贝格在南京大屠杀中千方百计保护中国难民,英国的林迈可、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等记者积极报道和宣传中国抗战壮举。战争后期,苏联红军开 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加速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进程。这些事迹至今仍在中国人民中间广为传颂。

文章摘自《中国力量》

该套丛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中央机关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董振华担任主编。

《中国力量》从科学理论、理想信念、人民群众、先进文化、制度优势、综合国力、领导核心和全球治理方案等方面展开论述,探索70年来中国向世界贡献的中国力量,深刻剖析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思想指引的力量、激励前进的力量、创造历史的力量、价值引领的力量、保驾护航的力量、强基固本的力量、凝神聚力的力量、共赢共享的力量等,这有助于全党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凝聚起更加强大的中国力量,不断推动世界共同发展和人类事业进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