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乌达区:1764万元

乌海新闻
2020-10-12 22: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乌达区脱贫攻坚新闻发布

乌达区脱贫攻坚成效?

乌达区脱贫攻坚工作涉及1镇1办即乌兰淖尔镇、三道坎街道办事处,辖3个涉农社区,属于非贫困旗县。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识别认定贫困人口123户301人,乌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重要会议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一号民生工程,凝心聚力强基础,精准发力补短板,齐心协力攻堡垒,通过医疗救助、就业创业、教育助学、保障住房、社会保障等脱贫措施,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截止2018年底,乌达区建档立卡人员全部实现脱贫,脱贫率100%。乌达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2户283人,其中享受政策贫困户13户22人。

乌达区脱贫攻坚举措?

一、坚持上下联合,形成攻坚合力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总书记6年7次跨省区座谈会精神,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指导意见和自治区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意见等决策部署,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纳入到党校主体班次及常态化培训学习中,第一时间召开区委中心组、区委常委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政府党组会等会议进行学习,并组织专题培训进行反复学习,区级各部门、镇(街道)、社区利用每月常态化学习、每周“五点半”讲堂不断深入、系统、跟进学习,温故而知新,切实提高了各级各部门政治站位,强化了学习应用。二是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印发《乌达区脱贫攻坚工作常态化运行机制》,明确各扶贫主体工作目标要求,镇(街道)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的工作原则,发挥好所辖区域的人员调配、力量摆布、资金使用、检查评估等方面的综合协调统筹作用;驻村工作队遵循使工作最便捷、效应最大化的方法与路径,创造性发挥好在贫困户与包联单位、行业推进组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桥梁纽带作用;行业推进组负责政策制定、政策宣传、政策落实,政策的知晓率和精准度要达到标准要求;包联单位按照脱贫工作的指导原则和镇、街道的工作建议持续做好任务期内的精准帮扶工作。三是扎实开展书记遍访工作。制定《乌达区开展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推进“清零达标”行动实施方案》,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工作,建立书记遍访工作台账,区委书记遍访全部贫困户所在3个涉农社区,涉农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遍访本镇(街道)全部贫困户,涉农社区党组织书记遍访本社区全部贫困户,遍访比例达到100%,通过遍访帮助涉农社区、贫困户解决农田灌溉、农产品销售、就业等实际困难48件。四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以工业反哺农业,建立农企党建联盟,帮助贫困户出谋划策发展农业,开展消费扶贫,切实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到户到人,推进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完成。五是统筹抓好重点工作调度。制定《乌达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20年工作要点》,明确各部门全年重点工作任务,累计召开区委常委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区长办公会、政府常务会等16次会议研究调度“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产业扶贫、扶贫资金项目、各类反馈问题整改等重点工作,确保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有力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量推进。六是完善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根据工作需要,为3个涉农社区各选派3名有能力、作风扎实的干部,每个驻村工作队保持至少1名副科级干部,形成了9名驻村干部驻村帮扶的工作格局。印发《乌达区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办法》,明确职责任务,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和考核激励,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谈心谈话,关心关爱驻村干部,组织脱贫攻坚“赶、学、比、超”活动,激励3个驻村工作队发挥好脱贫攻坚生力军作用。同时每周定期召开驻村工作队调度会,创新督促指导工作模式,将“座谈调度”转化为“实地调度”,通过轮流在驻村工作队所在社区实地开展调度会议和督促指导方式,在规范考勤签到、规范工作日志上持续督促指导,着力形成了共同查遗补漏、相互借鉴、持续完善、及时整改的工作局面。七是落实包联帮扶责任。印发《乌达区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结对帮扶成果》文件,进一步压实帮扶责任人责任,同时召开帮扶工作调度会,明确帮扶责任人工作任务,强化帮扶责任人亲力亲为帮扶力度。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及实际发展需求,制定贫困户一人一户一策,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各帮扶责任人加强与贫困户的联系,入户了解掌握帮扶对象的生产生活信息,及时帮助解决贫困户现阶段的困难。八是强化脱贫后续管理帮扶。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定脱贫户后续跟踪回访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稳定脱贫户包联单位每季度回访包联贫困户一次,根据贫困户实际需求开展帮扶工作,驻村工作队结合日常入户工作及时监测了解贫困户脱贫后生产发展及生活情况,确保贫困户脱贫后续长期稳定。

二、紧抓脱贫重点,强化“三个保障”

乌达区持续强化“三个保障”,不断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为保障义务教育,乌达区研究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随时监控辍学动态数据,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学生有学上、上得起学,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教育扶贫补助发放率100%。为保障基本医疗,乌达区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居民医疗保险由政府全额补贴政策,开展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贫困户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居民医保参保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均达100%。为保障住房安全,乌达区通过维修房屋、产权置换、公租房安置等方式,累计解决了20个贫困户的住房难题。同时,对全区942户涉农社区常住房屋进行了鉴定,并出具了房屋鉴定报告,危房全部清零。在强化“三个保障”的同时,乌达区巩固提升安全饮水质量,结合农区人居环境整治、户厕改造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实施了6处农区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均实现了自来水管道及水龙头入户,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分离、24小时供水,集中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达到100%,水质全部达标。农区安全饮水保障实现了全覆盖。

三、强化政策扶持,因户因人施策

在精准帮扶中,乌达区统筹考虑产业项目、集体经济融合,重点激励贫困户自主发展,培育其“造血”功能,以促使贫困户自主发展与增收,切实帮助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产业就业全覆盖,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兜底保障全覆盖。一是加强产业扶持。乌达区从贫困户最熟悉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入手,通过发放农业产业政策补贴、扶贫小额信贷,累计扶持95户(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农业生产。为提升贫困户种植、养殖的技能,专门派出产业指导员,开展集中指导或“一对一”技术扶持,在帮助贫困户提升技能的同时,也增强了贫困户脱贫与增收信心,推进着贫困户特色种植、养殖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在鼓励贫困户发展种植与养殖的同时,乌达区引入社会力量广泛开展社会扶贫,引导更多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与乌海银行、恒业成等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多渠道建立订单合作、入股合作,通过“以购代捐”模式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带动农区居民增收。送种植养殖技术,送多类销售渠道,乌达区从贫困户最需要补齐的短板做起,切实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促使他们走上了一条“我要脱贫”之路。二是强化就业培训。根据贫困户的意愿和实际需求,乌达区大力开展“一对一”就业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让他们有一技傍身。围绕贫困户的求职意向,到目前,乌达区已经累计举办了21场就业技能培训,召开了11场专场招聘会,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在绿化、环卫等领域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发公益性岗位、在企业安置就业。通过这些方式,44名贫困户实现了就近就业。同时,为防止贫困户因失业返贫,乌达区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管理,动态掌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就业情况,对全区253名符合及超过法定劳动年龄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工作状态了如指掌,以便在他们失业时,及时给予引导与帮扶,助力其稳定脱贫。三是强化兜底保障。建立低保兜底保障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交换共享因病、因残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享受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基础数据,研究贫困人口兜底保障事宜,确保双向信息共享畅通,及时解决贫困人口救助问题;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分类精准救助,将完全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对已超出低保标准的贫困户享受12-24个月“渐退期”政策。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乌达区始终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工作要求,切实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持续建强扶贫干部队伍,通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农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机结合,全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充分激发了贫困户自身动力,努力实现长效稳定脱贫、防止返贫致贫和促进发展致富,逐步形成针对弱势群体帮扶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成体系配套方法与运行机制,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乌达区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乌达区将按照国家、自治区、乌海市的统一安排部署,按照“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的原则,持续提升脱贫成果,确保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完成。一是坚持抓好党建促脱贫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制度、组织优势,广泛发动党员领导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以为农区居民排忧解难为切入点,营造争当做好人、做好事、办实事的社会氛围。二是大力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健全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持续推广农业产业园整体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知晓率和影响力。三是按照“四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脱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支出骤增户监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帮扶。四是持续深入挖掘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大力宣传推广成功案例和先进典型,展示攻坚成果,全面总结提炼脱贫帮扶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为下一步解决相对贫困提供依据。

2018年底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之后,乌达区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

一是扶持壮大农区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之路,我区结合地域优势和区位优势,以振兴党建、富民党建为主线,围绕做精特色农业、做优智慧农业、做强精品农业为发展方向,盘活闲置资源、入股分红、劳务输出、电子商务的现代化集体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推动集体经济“清零递增”。通过实施乌兰淖尔镇“菜篮子”项目,乌兰淖尔镇美泽集体经济发展公司与森泰农业公司开展深入合作,从原材料的收储—加工—配送—品牌营销,均以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公司—致富带头人—农户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产、供、销的统一链条,构建集体经济规范化运行模式。今年集体经济公司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工作,实施扶贫互助组、泽园社区10亩葡萄试验田、消费扶贫爱心集市、果蔬粮油等特色农产品销售配送等项目,与43家单位签订249.5万余元协议,发放消费券20万元,爱心集市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2万余元,预计年底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不断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方式,与绿农永胜农民专业合作社、吉奥尼、雨润三禾、森泰农业等7家农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有效带动168户农区居民增收。二是创新发展共享田园经济。乌达区利用闲置耕地打造泽园社区党总支集体经济示范种植基地、快乐田园手牵手爱心众筹扶贫体验项目。按照党支部牵头引领,企事业单位承担社会责任、爱心人士奉献爱心、贫困人口获得收益的思路,党支部牵头组织贫困户、农户统一种植,爱心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认领,种植玉米、蔬菜、西瓜等作物。泽园社区依托示范种植基地进一步搭建共建共享党员实践平台,通过组织共建、队伍共育、资源共享、平台共搭、活动共谋等措施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示范活动,逐步实现双方党组织之间优势互补、工作互动,达到了党员队伍建设有新加强、党建工作有新突破、干部作风有新转变、服务能力有新提升的目的。参与两个项目共建共治合作的党支部共37家,有效带动贫困户就业8人,入股项目实现增收9户。项目实施不仅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还带动了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入股分红,切实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三是巩固提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来,“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1.5亿元完善涉农社区道路、街巷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饮用水、污水处理、户厕改造、给水改造等项目加快实施,综合执法、环卫、园林绿化等城市管理职能加速向农区延伸,改善办学条件,对乌海市第十三中学进行操场硬化及看台维修和水冲式厕所、食堂宿舍水暖改造等硬件建设,乌兰淖尔镇卫生院调拨1台X光机、安装8台空调改善就医环境,全区城市公交、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学校安全、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城镇化率达到100%。

历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764万元,实施扶贫项目32个,形成扶贫资产766.6596万元,其中公益类资产703.274万元、经营类资产42.37万元、到户类资产21.0156万元。通过实施乌兰淖尔镇泽园社区农田灌溉管网改造工程、乌兰淖尔镇泽园社区第三居民小组农田灌溉井、乌兰淖尔镇泽园社区第二居民小组温室区农副产品集中销售中心等项目,提升农田水利设施水平,建立农产品销售场地,为乌达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快乐的校园生活~

编辑/魏婧仪

校审/武泽坤

原标题:《乌达区:1764万元》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