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浪漫的中国艺术:铁艺

2020-10-14 14: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铁 艺

本杰明·马尔智(Benjamin March,1899 —1934), 远东艺术作家、 策展人、讲师,底特律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管。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和中国做研究,讲学兼写作。著有《梅伶兰姿》《中国画的一些专业术语》《我们博物馆的中国和日本》等。

 

大约公元前500 年,铁器在中国的青铜文化时代首次出现。2 世纪末,青铜兵器几乎完全被铁器所取代,而铁器也逐渐占据了包括餐具、花瓶、工具、车座甚至小型造像等在内的各个方面。这些通常是由沙泥脱模铸造的,既是将其原型青铜器的制作技法进行了延续,也是汉朝时期装饰风格的典型做法。

日本的铁器时代应该始于公元前2 世纪,尽管2 世纪至8 世纪的支石墓中遗留下来的铁器仍然大多数为兵器。日本铁艺匠人在早期就已经习得了较成熟的锻造技法,同时也取得了青铜匠人不曾达到的社会地位, 这种地位也是中国的铁艺匠人未曾企及的,可能是中国青铜文化传统更为坚固的缘故。

自9 世纪始,中国的铁作为造像材料越来越多地取代了青铜,尤其在北宋的统治下,这种趋势愈加明显。现存11 世纪及后世的一些实例证明,铁艺造像通常更加生动自然,相比于青铜器而言往往规模更大,工艺更加粗糙。

从微型的佛塔模型到30 余米高的实造佛塔,从10 世纪到14 世纪,这些铁制佛塔进一步证实了中国铸铁匠人手艺的灵巧、精妙,在细节处都仿制了佛塔常见的砖瓦屋顶及其装饰效果。作为寺院的家具陈设,铁器也已广泛地应用。我们今天可以在庙宇中看到许多火盆、香炉、大锅和铃铛,都是由铁制成的。

17 世纪的中国,铁画得到了发展,工匠们试图通过铁艺以永久的形式再现名家的水墨效果。完成后,这些图像被组合安装在窗口、灯笼或作为框饰图画来展现。当作为图像作品时,匠人通常以纸张或绢作为背景,并加以作者的签名和印章,强调了其与绘画的相似性。这种技艺在安徽省发展繁盛,至今仍有匠人进行这种工艺的制作,但其耐心和精细的程度却不如从前。

盔甲装饰—— 很明显,在中国,铁主要是作为一种替代或模仿的媒介使用的,它的制作往往技巧高超,但几乎没有进行艺术创作。然而,在日本,铁艺匠人发展出了剑这种能够表达其技艺的独特性与较高艺术成就的原创物品。随着封建主义的兴起和12 世纪战争后武士阶级的建立,武士的装备成为艺术家施展才华的舞台。

 

起初,这些匠人致力于制作装饰防御性盔甲,但自15 世纪起,剑成为艺术家关注的中心。剑锋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部分,在剑柄的把手上,尤其是护手上,我们发现了由铁艺表现出的精湛装饰艺术。这里采用了一种极为柔软、纯净的金属,不含硫是重要的因素。这是通过铸造、锤击和凿刻来完成的,通过加工、镶嵌、淬火、化合以及各种隐秘的锈蚀过程,得到了极为精彩的铁艺效果。简单的传统图案、海波纹和其他图样是进行装饰的基础。由于这些通常是由画家或设计师进行制作的,所以在日本,鉴赏的标准是无与伦比的技艺和工艺品中所展现出的铁质本身的质感。随着1876 年禁止佩剑的法令的颁布,这门艺术也走到了尽头,但是日本铁艺匠人的技艺仍然表现在许多小型装饰品上。

图书推荐:《浪漫的中国艺术》,中信出版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