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百多年前的宜昌,国外网红水果的故乡

2020-10-16 20: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梅姗姗 风味星球 收录于话题#口述历史3#猎奇6

在这个各地争当网红城市的今天,突然提到宜昌,你可能会懵一下,然后慢慢想起来,这个城市在湖北,长江边上,是三峡大坝的所在地。

宜昌江边

*搜狐

再回忆,好像当年小学课本里那首人人张口而来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说的就是这里。

巍巍高山,千里江陵,宜昌无论是地理还是历史地位都非常高。

但如果说吃的….这里似乎就没那么出名了。这座架在美味重地武汉和重庆之间的城市,饮食习惯深度受到了其他两位的影响,早餐热干面小面,宵夜鲜辣小炒,即便瓜果蔬菜的品种,也比不上再往南的云贵川渝地区。

*玩转宜昌

所以如果我跟你说,宜昌凭借一颗水果改变了整个世界,恐怕这会是你第一次听说;如果我还告诉你,你可能昨天就吃了这个水果,这…就有点神奇了。

在继续往下读之前,你想先在评论区猜猜这是什么水果嘛?

这可不是葡萄哦!

*中林果树

英国人自迷恋上中国茶叶以后,就对中国这片土地上富饶的物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他们先是派出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来中国偷茶叶种拿到英殖民地印度去栽种,还发动战争,让中国被迫开通各种口岸,满足他们对于中国土地探索的欲望。

茶叶贸易繁忙的港口

*润知春

这其中一个,就是1876年的《烟台条约》。

这个条约在中国历史课本里出现的频率不多,它的重要性被掩盖在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耻辱背后。但正是在这个“不起眼”的条约里,宜昌作为港口被迫开放,外国人因此第一次可以深入中国内陆,而不是卡在广州等沿海地区,幻想中国土地上的财富。

伴随着宜昌港口的开放,英国人进来了。他们在宜昌建立自己的领事馆,派人前来对这里的“财富”进行甄别挑选,其中一个人是韩尔礼(他给自己起的中文名),英文名奥古斯汀·亨利。

位于宜昌的英国领事馆

*搜狐

韩尔礼最早是来宜昌当医生的,不过那时的宜昌对于英国人来说实在是无聊的要死。一来同伴不多,二来他们不能进入城区,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也无法融入。

为了不荒废人生,韩尔礼展开了对本地植物的兴趣。在宜昌的7年,他采集了超过8000种标本,这个改变世界历史的水果,就是他在宜昌的山里发现的。

长在山里的野生猕猴桃

*筑城贵阳

他的中国助手告诉他,本地人把这个叫做毛桃,又叫猕猴桃,因为山里的猕猴经常会拿着这个成熟的果子吃。韩尔礼尝了这个果子,觉得酸甜有趣,便把它当做自己收集的其中一个标本。

没错,看到这里谜底也揭晓了。猕猴桃,也就是大家日常必备的奇异果,无论从植物学属性还是原产地,都是根正苗红的中国种。

在中国的山岭之间,一共藏着三种野生的猕猴桃种类:新西兰猕猴桃的祖宗“中华猕猴桃”、近几年也因为绕道海外重回国内而红起来的“软枣猕猴桃”,以及另一个还没火起来的“狗枣猕猴桃”。

各种品种的猕猴桃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不过故事到这里还没结束,韩尔礼是英国人,但是猕猴桃可是在新西兰火起来的。而且…它咋就改名叫奇异果了呢?

回到故事。

韩尔礼只是收集标本,并没把猕猴桃当做格外特别的物种对待,而且他从宜昌离开后又跑去了云南找植物,压根没打算回英国。但在云南,他接见了一个名叫威尔逊的英国同伴,并告诉了这个即将前往宜昌的威尔逊:宜昌这个地方,有这些这些神奇的植物。

威尔逊在宜昌下牢溪拍摄的三游洞

*呆鸟乡村

威尔逊是专业的植物学家,服务于金主爸爸英国维奇苗圃公司。出发前维奇苗圃跟威尔逊说,“我们资助你来中国三年的唯一目的,就是把这里所有有商业价值的植被种子保存好带回英国”。

威尔逊根据韩尔礼的建议,按图索骥,分别收集了包括猕猴桃在内的1000多种活体种子,并寄回了英国。他把猕猴桃叫做宜昌醋栗,因为它酸甜的口感很像英国人熟悉的醋栗,并在宜昌驻扎期间,把这个“宜昌醋栗”推荐给了陆续来到宜昌驻扎的其他欧洲人作为日常水果。

植物后面据说是时年35岁的威尔逊

*呆鸟乡村

彼时的宜昌己经有了一个比较固定的外国人群体,他们总人数在50人左右,有传教士,医生,军官,还有被一同带来驻扎的孩子。有孩子就得有老师,新西兰的首次出场,就是随着老师这个身份。

伊莎贝尔·费雷瑟是新西兰人,也是一名老师。她作为被应征到宜昌的女校老师的亲属来到宜昌探亲,恰好遇上了猕猴桃成熟的秋季。

从今天的历史记载推测,她大抵是没见到植物学家威尔逊本人的,但此时宜昌的欧洲人都因为威尔逊认识了这个酸酸甜甜毛茸茸的本地水果。伊莎贝尔很喜欢吃,便也整了一些种子,准备带回新西兰后在自家的后院里种一种。

猕猴桃在新西兰结果

*周至猕猴桃

这里需要插播一个小知识:猕猴桃不是想种就能种好的。这是一个雌雄异株的植物,但光看种子是肯定无法“辨我是雄雌”,只能碰运气。

这也是为什么威尔逊虽然把种子带回了英国,猕猴桃却没有在英国大放异彩——他的种子里没有雄株,猕猴桃在英国只开花不结果。

伊莎贝尔运气好,带回的种子里恰好有雄株。1906年,伊萨贝尔回到新西兰的第四年,她让本地的苗圃工人种下了猕猴桃,又过了四年,这片土地上长出了第一个猕猴桃果实。

*围橙外事

新西兰独特的火山土壤和宽阔的土地给猕猴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养分和自由,而且因为稀有,猕猴桃得到了特殊的对待。本地育种专家又花了14年培优,并在1924年培养出了第一代适合本地商业化种植的新西兰猕猴桃品种。

毛茸酸甜的猕猴桃在新西兰一下获得了成功。本地人最初追随伊莎贝尔的叫法,喊他中国醋栗。但等到新西兰产能过剩,开始想出口时,这个名字却成了很大的阻碍。

*生鲜传奇

这时已经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美的冷战关系,让想把“中国醋栗”出口到美国的新西兰商人伤透了脑筋。叫“中国”无疑是不可能的,它必须作为新西兰的一个形象出口才可能获得美国市场的好奇和认可,“奇异果”这个名字就此诞生。

“奇异”,英文“Kiwi”的音译,一个一看就让美国人联想到新西兰人的词。就此,中国宜昌山里的野生猕猴桃变身成功,成为了新西兰国家的象征,如今的新西兰国果。

猕猴桃小镇

*中博桃园

今天的宜昌很低调,即便年初疫情在武汉爆发,这个湖北第二大城市都没有太多的占领热搜资源。《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之一,宜昌人王恺在自己的文章里提到:

现在的宜昌市是一个干净的城市,除了(偶尔的)空气污染。沿江是一条狭长的公园…(这里)全是跳舞的妇人们,看跳舞的老年人,各种年龄层,还有自顾自的乐队,倒是和别的城市没有两样…你能看出这里的安乐度。

*三峡广电

恐怕宜昌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曾在世界了解中国植物的历史上,有过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吧。

*三峡人家

作者:梅姗姗

排版:风味君

头图:摄 | 王恺、卢勇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原标题:《一百多年前的宜昌,国外网红水果的故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