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郭黛姮:雷峰新塔,彰显文化遗产魅力的里程碑

2020-10-17 16: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黄薏橦 人文清华讲坛

西子湖畔,夕照山上,巍峨塔身,倚天而立,水中塔影,不失风韵。这正是有“百年梦寻的世纪精品、传世之作”之名的雷锋新塔。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采用钢结构彩色铜饰面的塔。它沿袭了平面八角形、带有平座腰檐的楼阁式雷峰古塔的形象,依山临湖,与北山纤细俊俏的保俶塔隔湖相望,再现了“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盛景。

自2002年建成后,雷峰新塔不仅是保护遗址的“文物博物馆”,也补全了流传千年的西湖十景之“雷峰夕照”。这一设计先后获得2003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2004年全国第十一届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奖和2010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这一切都离不开总设计师,著名建筑史学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先生的匠心独具。然而,正如当年亲历者回忆的那样,雷峰新塔的建设“在当时颇有‘惊世骇俗’的味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闯过去”。

雷峰夕照

《西湖十咏·其四·雷峰落照》元朝·尹廷高

烟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图兀倚空。

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倒下的雷峰塔

提起雷峰塔,世人不免想到传说中被法海镇压在塔下的白娘子及其传奇。虽说“西湖水不干,雷峰塔不倒,白蛇仙不出”,但雷峰塔并非千年不倒不变。

雷峰塔始建于北宋977年,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八面七层楼阁式塔。

在雷峰塔建成初期,就有人写诗赞美夕照美景:“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夕照前村见,秋涛隔岭闻。”然而北宋宣和二年方腊起义,攻打杭州,纵火六日,雷峰塔被焚毁,只余下“双塔依然在翠微”之叹。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雷峰塔重修成八面五层楼阁式,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黄昏时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被命名为“雷峰夕照”,列入“西湖十景”。自此以后,“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游赏最受青睐的名胜之一。

王原祁【清】西湖十景图

明嘉靖年间,雷峰塔再遭磨难。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明末杭州名士闻启祥曾将其与湖对岸的保俶塔合在一起加以评说:“湖上两浮屠,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雷峰夕照”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闻名遐迩,“老衲”也成为重建前杭州人最熟悉的雷峰塔形象。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因而屡屡盗挖,导致雷峰塔于1924年9月25日倾圮。从此,作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成了空名,正如徐志摩所写的,“雷峰坍成了一座大荒冢”,只余一片残迹。

雷峰塔遗址

宗旨之争:

旅游vs文化保护

“更无人识雷峰塔,只在诗翁想象中”的场景一直持续到了1999年7月,为改变西湖旅游线路南冷北热的状况,浙江旅游局和浙江园林局决定重建雷峰塔、恢复“雷峰夕照”景观,多家设计单位受邀设计新建方案,郭黛姮先生带领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建筑设计院团队正是其中之一。

郭先生认为,历代人民对雷峰塔的吟咏,均体现了雷峰塔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杭州人代会的提案多次提出要重建雷峰塔,其实是留住“乡愁”的渴望。这一“情感价值”对于雷峰塔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但她同时也告诉甲方,对雷峰新塔的建设不能仅仅只停留于建造一个旅游景点,要有文物保护、彰显文化遗产魅力的视野,只有把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相结合,让来旅游的人看到文化遗产的魅力,文化旅游才能更引人入胜。所以和其他单位方案不同的是,郭先生一开始就要求自己的团队在方案设计上不仅仅只是做一个满足旅游需求的仿古景观建筑,而应立足文物保护,彰显文化遗产的魅力,同时又要具有时代特征。

选址之争:

原址vs新址

为了实现文物保护的目的,郭先生的团队将新塔在原址上跨遗址而建、以下部大空间包容保护遗址的方案。

此前中国文物界还没有出现过将新建筑和遗址保护结合在一起的实例。设计方案在文物保护界引发争议。有专家表示,应该在遗址上建设一座防护性能良好的、独立的保护罩,雷峰新塔选用原材料、原结构异地重建。

针对“异地而建”的方案,郭先生认为,如果新塔远离雷峰塔所在的夕照山,就不足以被称为雷峰塔。而若是在遗址旁建新塔,夕照山场地狭窄,定会喧宾夺主。遵循《威尼斯宪章》“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的阐述,郭先生的团队选择了数个分析点,从西湖景区各主要视点进行视觉分析后发现,感到古人选址的奥妙,只有原址上所建的塔与周围山体的嵌和关系最好,同时利于保持与保俶塔的历史格局,也有利于避免大量土方工程破坏山体结构和原本就稀疏的植被。从延续历史景观、保护文物和景区环境、节省投资等方面来看,在原址建塔是最有利、最合理的方案。

形象之争:

楼阁式vs“老衲”式

以何种形象建造雷峰新塔也引起了热议。

在参评方案公示时,市民投票者中约有40%投票选择复原成残毁塔心的方案。由于这一形态被许多文人墨客吟咏,并有照片传世,故而杭州市民普遍认为这就是雷峰塔。而在专家投票环节,由于南宋修复后的塔存在时间最长,复原成南宋八面五层塔的方案获得了最高的票数。

“新塔需要成为一个继承和发挥雷峰塔人文价值的景点,其形式也应该与雷峰塔的历史形象有某些联系,否则也难以取得预想的景观效果和赢得人们的认同。”郭先生指出。出于景观上的意义,雷峰塔若建成残破状,登塔观景就难以实现。雷峰塔残败塔心的魅力来自千年时光的冲刷,非简单的人工做旧可以再现,即使克隆出了“老衲”式的雷峰塔,它也不具备相同的记录历史的作用和价值,因而修复成类似南宋雷峰塔的式样更为恰当。

“老衲”式雷峰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实施守则亦提到修复和重新整合细部需要“尊重原有的材料、考古证据、原有的设计和真实可靠的文献”。郭先生带领团队采取电脑模拟景观分析、实地考察、查询图文史料等,完成对雷峰古塔的高度、外形、结构等方面的解析。

在设计新塔形象时,从老照片中寻找信息。通过寻找到照片上层层孔洞代表的塔身各层屋檐与平坐的挑梁所在位置,进一步确认斗栱位置,绘制出塔身各层,推算出南宋重建后的尺寸。当时雷峰塔考古工作尚未开始,郭先生发现老照片的下层过矮,不符合宋代建筑特点,便依据《营造法式》所诠释的宋代建筑造型,复原出副阶(底层外檐廊)应有高度,推算出的副阶高度与后期考古发掘去除原始地平上堆积杂土后所得数据基本一致。

除此之外,通过参考西湖灵隐寺大殿前双石塔、杭州附近闸口白塔等宋塔实物以及南宋李嵩“西湖图”中雷峰塔的形象,南宋重建时的五层楼阁式雷锋塔的形象被准确还原出来,成为新塔形象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新塔的局部尺寸根据景观的要求进行了调整,使新塔有良好的造型比例和优美的体型轮廓。大量两宋时期的建筑遗物以及雷峰塔遗址中出土的砖石构件和其上的雕饰纹样则为细部纹路等提供了参考。

最终,在杭州市举行的第二轮投票中,将遗址保护与新塔建设融为一体的清华方案脱颖而出。

郭黛姮先生(左一)在杭州雷峰新塔工地研究古塔遗址保护

形式之争:

新建vs复原

尽管郭先生的设计方案中,新塔的形象沿袭了南宋时期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制型,她却对新塔复原过去的形象有不同看法。

雷峰新塔剖面图、立面图

在新塔建设的过程中,有一种反对意见称,在西湖边复原一座已不存在的雷峰塔,是造“赝品”,将会助长造“假古董”甚至“拆真造伪”之风。面对这一质疑,郭先生指出:“雷峰新塔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背景中新建的景观建筑,绝不等同于对已经倒掉的雷峰塔的‘复原’。”也就是说,新塔不属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而属于现代,具有当代建筑的特点,其作为保护文化遗产的建筑的个性,自然地与“假古董”区别开来。

雷峰塔的重建,是为了“在文物建筑保护与旅游景观需求之间寻求到一种平衡”。新塔的建设以遗址保护为前提,在新塔的下部设立高9.7米的遗址保护罩,对雷峰塔的遗址进行架空保护,使之免受日晒雨淋。一层塔基内是残败的塔身即雷峰塔的遗址,人们既可以在塔基层的玻璃隔断周围观看遗址,也可以站在塔身首层通过玻璃地板即塔基顶部的玻璃天花板俯瞰遗址全貌。

塔底的遗址

“我们在完好保护遗址的基础上,根据考古发掘出的塔基、原塔轮廓的绘画、照片,设计了钢结构的新塔。”为了实现大跨度的无柱空间,使新塔更加牢固,新塔使用了新型钢结构以承重以及架空支撑保护遗址。随着考古挖掘进程的不断推进,遗址范围也不断扩大,以致覆盖的八边形柱网最大跨度达48米,结构钢柱的倾斜角度几乎达到最大。郭先生带领团队数易其稿,针对夕照山下地质构造复杂、基岩崎岖不平的情况,在八边形塔基的每边中又增加了两根钢柱,同时通过水平钢梁构成一组“钢网架”承托上部塔身。

“它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一眼看出不是传统的,是现代的。钢结构的节点可以用铆接的方式完成,如果需要更新的话,可毫不费力地拆下来,不会影响遗址安全,这正好满足文物保护要求采用的手段具有‘可逆性’的原则。”郭先生如此评价使用的钢结构。

夕照山上的雷峰新塔

除了新型钢以外,雷峰新塔的栏杆、装饰瓦、脊、柱等都采用薄铜板制作。郭先生曾以历史建筑的寿命为例,指出铜质材料不但轻质,而且使用寿命长,在当代,其防雷、防静电、防腐蚀、防台风等技术已十分成熟。铜柱、铜瓦、铜斗栱等构件的使用,减轻了塔身自重。

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留出尽可能多的面积供游客活动,各层采用钢制楼梯并悬挂在主体结构上。同时塔基、塔身各设置两部液压电梯,残疾人前来参观时可以通过塔外的电梯从台基的底层直接到达塔身。

2002年在原址上建设的雷锋新塔完工,“雷峰夕照”重现人间。

彰显文化遗产魅力的

“里程碑”

雷峰新塔的建设创下了采用跨空结构、原地保护中国古塔遗址全国第一,传统形式的古塔采用现代钢结构技术建造全国第一,近年新建的塔类建筑中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全国第一等记录,不仅能够做到遗址完整保护,还彰显了遗址的文化魅力,跳出了过往僵化的保护文物手法的桎梏,开创了体现历史传承、时空对话、人们审美期待以及旅游功能需求的复建模式,成为彰显文化遗产魅力的“里程碑”,被誉为“百年梦寻的世纪精品、传世之作”,对中国的遗产保护这个特殊项目群起到了示范作用,为将来遗产保护的主导思想,工程设计与实施做出了典范。

雷峰夕照

郭黛姮

郭黛姮先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当今中国建筑史领域最为杰出的学者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现任北京圆明园研究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她师从建筑史大师梁思成先生,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从事古代建筑史的学术研究工作,在《营造法式》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等多个不同领域,均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主持维修杭州六和塔、雷峰塔重建工程、珠海圆明新园设计、登封少林寺扩建、北京恭王府修缮、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圆明园数字复原等项目。今天“万园之园”圆明园得以在虚拟世界重生,正是来源于奠基人郭黛姮先生的执着追求和首创精神。

原标题:《郭黛姮:雷峰新塔,彰显文化遗产魅力的里程碑(内附讲座预告、领票攻略及福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