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艺周末 | 湘剧、展览、讲座 开启文艺慢生活

2020-10-16 17: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 文 艺 周 末 」

01、演出丨长沙市非遗馆免费看湘剧

02、讲座丨曾应明:拉近湘绣和世界的距离

03、“穿在身上的史书——苗衣绣艺”艺术作品展

04、展览丨闲来弄风雅,宋朝人慢生活镜像

05、湖南居民美术家推介工程·王憨山艺术展

06、讲座丨我为京剧“狂” 感受京剧魅力

07、展览丨风从草原来(李自建美术馆)

08、“鎏金铜蚕·黑石号”——汉唐丝路文物特展

09、言事言情总断魂——走入齐白石的艺术境象

10、西京烟云——大同辽金元文物展

长沙市非遗馆免费看湘剧

品味老长沙经典艺术

演出前言

湘剧是湖南地方大戏。顾名思义它是湖南一个代表性的剧种,素有“省剧”之称。民间旧时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湘剧”名称最早见诸民国九年(1920年)在长沙印行的《湖南戏考》第一集西兴散人序,序中说,“闻之顾曲家,湘剧全盛于清同光间”。湘剧是多声腔的综合性剧种,它兼有高腔、低牌子、昆曲、乱弹四大声腔以及一些杂曲小调。其剧目、声腔、表演均具有鲜明的特色,是湖南历史悠久,流行很广的剧种之一。又因湘剧用“中州韵,长沙官话”演唱,故亦称长沙湘剧。

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寒露降,方知秋已深 ,在这凉意渐浓的日子里 ,不妨走进长沙市非遗馆戏园,品味老长沙的经典艺术。

演出时间

2020年10月16日-10月18日

下午2:00——3:00

3:30——4:30

演出单位

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

演出地点

长沙市非遗展示馆戏园

参与方式

免费

凭二代身份证进馆观看

拉近湘绣和世界的距离

艺术讲座

讲座介绍

湘绣是以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总称。湘绣与苏绣、蜀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它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已经有二千多年历史。

湘绣以着色富于层次、绣品若画为特点,民间有“苏猫、湘虎”之说。它强调写实,质朴而优美,形象生动,结构上虚实结合,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各种艺术融为一体。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湘绣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极高的传统手工技艺价值和地域文化艺术价值,已经成为湖南乃至中国的“艺术名片”。并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国外元首和政要。

讲座主题

拉近湘绣和世界的距离

讲座时间

2020年10月17日(周六)15:00—16:30

讲座地点

湖南图书馆阅览楼一楼多媒体报告厅

适合人群

历史、文化、艺术爱好者

参加方式

参与方式

公益活动 免费参与

坐席有限 先到先得

“穿在身上的史书—苗衣绣艺”艺术作品展

2020长沙首届设计艺术周

展览介绍

2020长沙首届设计艺术周系列活动包含有启动仪式暨苗衣绣艺艺术展、地铁公共艺术空间打造、美丽乡村设计大赛与美好乡村论坛、服装设计大赛与长沙时装周表演、新材料展与设计艺术之夜等丰富的内容。“穿在身上的史书——苗衣绣艺”艺术作品展展出晓青艺美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包银清女士与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教授周朝晖联手打造的16件珍藏苗服苗绣。展览集合了装置、灯光、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由“寻源蝶”“绝色红”“传世绣”三个板块组成,从苗族历史、苗族文化、苗族信仰等多个维度,充分展现了中国苗族艺术的精神性和独特性。

展览时间

2020.09.30 - 2020.10.16

展览地点

长沙IFS国金中心7楼艺术廊

展出门票

免费

闲来弄风雅

宋朝人慢生活镜像

展览介绍

本次展览通过古琴、陶瓷器、书画、青铜器、银器等80余件/套文物,集中展示了宋朝人泼墨挥毫、品茗饮酒、焚香赏花、抚琴对弈、鉴古赏玩等世俗生活,展现出宋代文人雅士恬静风雅的生活范式。展览紧扣“慢生活”这一主题,选取文人雅士日常生活中的9个生活片段进行复原展示。

本次“宋朝慢生活展”最大的亮点在于通过文物场景化的有机组合,创意化的展陈设计,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展体验。在常规型视觉观展模式的基础上,本次展览还借助艺术设计,首次大胆采用现代简约风场景以营造参观环境,融教育活动、观众互动于一体。

展览时间

2020年10月15日-2021年1月15日

展览地点

湖南省博物馆一楼特展二厅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每周一为闭馆日,逢法定节假日顺延

展出门票

关注“湖南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门票预约

王憨山艺术展

湖南居民美术家推介工程

展览介绍

王憨山(1924—2000),主攻写意花鸟,在吸收中国文人画精髓的基础上,将民间艺术与生活经验融入创作中,下笔沉着痛快,雄浑朴拙,构图独辟蹊径,形成写意花鸟画新风格。

展览时间

2020年9月27日-2020年10月25日

展览地点

湖南美术馆1、2、3展厅

展出门票

免费

需通过湖南美术官网、官方微信服务号“湖南美术馆”,

使用第二代身份证预约5日内(含当天)的参观。

我为京剧“狂”

湖南图书馆

讲座介绍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主要演出内容为历史故事,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在三四百个以上。

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期内容简介

一、京剧旦角的行当区分。

二、京剧脸谱的特点。

三、京剧头面的认知。

四、京剧视频欣赏。

五、尝试学习京剧表演、身段、唱腔。

讲座主题

我为京剧“狂”

讲座嘉宾

张璇

(国家一级演员,师从杨春霞、刘秀荣、白玉玲、李玉芙、艾美君、温如华、王蓉蓉、刘晓茹等京剧艺术家。现为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青衣演员。)

讲座时间

2020年10月18日15:00-16:30

讲座地址

湖南图书馆阅览楼一楼多媒体报告厅

风从草原来 李自建美术馆

内蒙古美术馆馆藏作品展&“草原画派”油画邀请展

展览前言 FOREWORD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疆,地域辽阔,文化积淀深厚,草原文明源远流长,创造了以多元化、大众化、生态化、艺术化为主要特征的优秀草原文化,内蒙古美术根植于此、发祥于此、闻名于此,这使得内蒙古美术的整体面貌独具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伴随内蒙古自治区70多年的发展历程,内蒙古美术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精进,在题材内容、思想立意、创作技法、风格样式和艺术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尤以展现草原风貌、描绘草原特色、抒发草原情怀、讴歌草原新时代图景的作品最令人瞩目,成为新时代推动中国美术繁荣发展的一股强韧民族美术力量,浓郁的“草原之风”以坚实丰满、饱含激情的艺术脉动遍及大江南北。

此次展览共展出内蒙古美术馆历年馆藏精选作品117件,包括中国画15幅、油画70幅、版画12幅、雕塑8件及水彩粉画12幅,作品以“草原”题材为主,艺术家们寄情创作、借笔抒怀,描摹草原景象、刻画草原人物、讲述草原故事、吟诵草原情思、解读草原印象,多维度展现“草原之风”。

展览时间

2020.09.26 - 2020.11.01

展览地点

李自健美术馆B1、C1-C4展厅

“鎏金铜蚕·黑石号”

汉唐丝路文物特展

展览介绍

此次展览由长沙市望城区委、区政府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联合承办,现场共展出“鎏金铜蚕”、“黑石号”沉船文物、“玻璃矛”、“水晶绿柱石串饰”、“玛瑙琉璃珊瑚珠饰”、“佛造像”、“拜占庭金币”等28件(套)精品文物。

展览时间

2020年9月28日-12月28日

展览地点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

长沙美术馆

言事言情总断魂——走入齐白石的艺术境象

展览介绍

长沙美术馆搬迁至新场馆后举办的开馆首展,展览涵盖了山水、花鸟、瓜果、虫鱼、书法、篆刻等题材,配以艺术年表、画语录、珍贵视频等文献资料,是齐白石艺术作品较为完整,内容层次多样的一次珍贵展览。

展览时间

2020年9月12日——12月12日

展览地点

长沙美术馆

关注长沙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预约观展

长沙博物馆

西京烟云——大同辽金元文物展

展览介绍

历史上的大同地处边陲,北接草原,南连中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民族融合之所,是我国第三个被冠以“西京”之名的城市。作为曾经的北魏都城和辽、金陪都,大同地区人文辉煌,留下了石窟艺术的瑰宝——云冈石窟,古建筑的奇观——悬空寺和应县木塔等丰富的历史遗迹。展览通过大同地区辽金元时期文物141件套,带领观众领略西京大同长达二百四十四年两朝重镇、三代京华的烟云往事。

展览时间

2020年9月11日—11月29日

展览地点

长沙博物馆特展二厅

原标题:《文艺周末 | 湘剧、展览、讲座 开启文艺慢生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