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灌篮三年 ,如何飞得更高?

2020-10-19 11: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犀牛娱乐原创

文|桉歌儿 编辑|朴芳

10月,“街舞3”强势收官,《这就是灌篮3》热血回归。两档节目,同属优酷“这就是”系列,虽是不一样的青春力量,却同样炙热。

回首过去的两年,《这就是灌篮》依靠自身的专业影响力,一方面为中国篮球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让观众看到了更多新鲜面孔和无限可能,如第一季的大魔王张宁,第二季的CBA状元王少杰;另一方面,节目也在挖掘非专业出身、但技术天赋异禀的普通篮球爱好者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2020年CBA选秀13人中,11人曾参加过《这就是灌篮》,节目的现实意义可见一斑。

而在10月17日最新上线的《这就是灌篮3》中,邓伦作为经理人带着4位主教练——朱芳雨、王仕鹏、郭艾伦、周琦强势回归,“新老”国手齐聚《这就是灌篮3》,他们之间的交锋恰巧印证了节目宣传片提到的“篮球,是关乎实力的纯粹竞技”的精神理念。

除此之外,《这就是灌篮3》还增添了女性领队这一角色,4位元气领队——陈昕葳、金子涵、乃万、徐艺洋如同现实版赤木晴子一般,她们用女性的视角,品味篮球。

她们也许不懂规则,不懂战术,更不懂经营,但她们有的是女性的第六感,有的是对篮球的炽热与痴迷。首期节目,当四大教练耐心为她们讲解着各种篮球技巧时,或许,《这就是灌篮3》也更有了普适意义。

另一方面,在面对“抢人”大战时,女领队的“糖衣炮弹”,无论是表演歌舞还是送上甜蜜的小礼物,她们都让《这就是街舞3》荷尔蒙满满的同时,又多了几分温柔。

三年,不断丰满的综艺叙事

讲述篮球热血故事

倘若复盘《这就是灌篮》走过的三年,从第一季的纯男性球员之间的battle,到第二季加入女性球员,再到第三季用教练+领队+球员的模式,可以说《这就是灌篮3》正在用更加专业、全面、真实的方式,还原现实的球队经营理念,正用综艺叙事方式讲述不断丰满的篮球故事。

当然,作为一档体育竞技类综艺,摆在节目制作者面前的首个问题是到底是重“竞技”还是重“综艺”?两个概念,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竞技,是分秒必争,是输赢,是残酷。而综艺,则更多的是搞笑,是开心,是茶余饭后的一道甜品。

那么,这两个概念如何达到一种令人舒服的平衡感?

通过三年的琢磨和完善,《这就是灌篮3》似乎找到了一条合理的综艺叙事之路,例如节目中展现出的球员们拼搏、较真的比赛状态,那时他们是赛场的英雄;另一方面节目也展示着篮球运动员身上别样的人性光辉,例如在听到金子涵演唱歌曲给他们加油打气时,他们真实、可爱、害羞的一面,那时他们又是隔壁的小哥哥。

《这就是灌篮3》正通过对球员多维度的叙事,塑造了一个集体群像——哦,原来篮球运动员既充满着阳刚之气,也拥有着柔软之心;面对竞争,他们敢输敢赢、敢重头再来;面对选择,他们义无反顾;同样,面对失败,他们也能坦然接受。

而在不断推进的比赛进程中,《这就是灌篮3》还设计了教练团队之间的“喊话”、抢人以及经理人邓伦手握四个复活名额等极具戏剧张力的环节,加上学院派、街头派、海外派之间激烈的比赛竞争,这些“冲突”被镜头放大后,进而形成较深刻的观众印象。

到了比赛环节,《这就是灌篮3》又为观众营造了一种视觉语境,例如首期节目中,第一组上场对决的是浙江大学和清华北大联盟,节目开场就用实打实的较量,呈现出一场激烈、紧张、悬念丛生的3v3比赛。

是的,“比赛时间”可能没有那么多刻意设计的综艺效果,但篮球比赛本身天然的紧张冲突悬念,加上解说员专业的解说,都在不自觉中吸引观众沉浸其中。

而在比赛之外,诸如中南大学的张展瑜,第二季参赛一轮游,卷土重来的他今年第一轮对抗CBA选秀状元区俊炫,虽然再次败北,但这并没有磨灭他的斗志;而当已经40岁的老将张楠再次站在篮球场上时,面对“后浪”们的冲击他毫无畏惧,奉献出了精彩的对决。是的,在这里,对篮球的无限热爱与执着成为了赛场外更感人的故事。

因此,《这就是灌篮3》正是通过节目中人物线与赛事线的交织,让篮球比赛变多彩多姿,更具烟火气息,而这也正是节目最深层次的意义。

三年,赛制、人员的全面升级

回归篮球本质

“和前两季相比的话,整体实力要强不止一点点。”一位资深篮球迷这样评价《这就是灌篮3》的球员阵容与教练阵容。

从《这就是灌篮3》首期节目可以窥视,这一季节目的参赛球员仍然包揽了各派系大神级选手,例如浙江大学队派出的是浙江大学代表队三任队长,清北联盟则派出了多次大学生联赛的冠军,加上李玮颢、阿迪力、区俊炫、张展瑜、刘鸿博、周楷恒等大牌球员的加持,可见《这就是灌篮3》正与中国的篮球产业紧密的联系着。

一方面,诸如前北京大学男篮队长、CUBA和CUBS双料冠军刘鸿博、国字号球员暴扣王李玮颢以及NCAA一级联盟球员阿迪力,他们或者有绝佳的控球能力,或者有快速的反应速度以及较高的投篮命中率,但他们的实力如何能被更多人看到?显然,参加《这就是灌篮3》能够帮他们增加更多来自垂直圈层以外的曝光与粉丝,鞭策着他们用更认真的态度面对篮球。

另一方面,《这就是灌篮3》与CBA、CUBA联赛之间也进行着人才的双向输送,进而为中国的篮球产业注入着源源不断的活力。而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国篮球而言尤为重要。

在教练阵容的选择上,《这就是灌篮3》的4位教练,均为国家级:既有“前浪”朱芳雨、王仕鹏,也有“后浪”周琦、郭艾伦,他们是中国篮球两代的巅峰力量,代表着中国篮球技术的最高水准。

新老结合的他们需要在《这就是灌篮3》里面直面真实的厮杀,也需要兼顾比赛战术和球队经营,显然,这是这一季节目的一大看点。

那么,在拥有强教练和球员实力的根基之上,《这就是灌篮3》如何激起更大的浪花?显然,赛制升级是节目组在这一季另一个重点努力的方向。

相比前两季,《这就是灌篮3》做了赛制的全面升级。首先,是明星邓伦模拟体验真实的职业球队管理人的角色,在他的“带领”下,节目设计的淘汰机制也更加残酷——四位教练需要带领自己的战队进行厮杀,每一赛段排名末位的战队,教练和女领队将跟随球员一同出局。

正如首期节目中球员刘鸿博所说:“这个赛制,更符合篮球的竞技特征,胜我们一起胜,败我们一起败。”只不过把教练一起淘汰,是综艺中前所未有的新玩法。但就是这样的一场定胜负,就是只有冠军队伍才有资格迎接外战,才是最真实的竞技体育的逻辑,不是吗?

可以说,《这就是灌篮3》升级后的赛制,更加刺激与激烈。如果说篮球比赛本身就是一场真人秀,那么篮球综艺要做的正是最大限度的还原篮球本身的魅力,显然,《这就是灌篮3》正在努力,于是也才有了第三季更专业的教练团队,更真实的球队经营,以及更残酷的淘汰中夹杂着的“梦想与热爱”。

三年,用专业化破圈

赋能“这就是”系列

如果说《这就是灌篮》是一个子IP,那么显然“这就是”系列就是母IP。在这个体系之下,犀牛君看到《这就是灌篮3》和“街舞3”的同与不同:“街舞”更像是一个“建构者”,通过节目形塑一个街舞体系,进而帮助小众的街舞文化出圈,这个过程是从无到有的。

而“灌篮”面对的是已经有一套选拔逻辑、赛制组织和产业结构的篮球产业,因此“灌篮”的破圈需要先解构再重构,即在充分了解原有的篮球产业的基础上,让篮球更接地气,更加大众。

但是虽然《这就是街舞》《这就是灌篮3》的发力点不同,但它们都在赋能“这就是”IP上做着最大的努力:

首先两档节目对于各自垂直领域的影响上而言,《这就是街舞》让地下舞团走入大众视野,而《这就是灌篮3》从一开始就试图在顶层设计上达到篮球专业性与趣味性的平衡。对于男性观众而言,其关注的重点可能是比赛本身,是篮球技巧。于是,《这就是灌篮3》首期节目就表现了阿迪力是如何一人狂揽16分的;邬挺嘉又是如何致敬自己的CUBA“三分球之王”的称号的。

而对于女性观众来说,其可能更加关注人物关系与故事性的表达。于是,首期节目中,中国矿业大学与太原理工大学上演的“宿仇”“复仇”的戏码;教练团队对于优秀球员的“抢人大战”等,都是期待在电光火石之间吸引女性观众的目光。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普罗大众才会真正的爱上篮球、了解篮球,这也正是篮球走进千万人心中的开始。

其次,从节目对综艺行业的影响来说,《这就是街舞》精准切入街舞这一细分领域,丰富了舞蹈综艺的类型。《这就是灌篮3》则是用讲故事的方式,例如邬挺嘉和邓伦、郭艾伦的三分球大战,例如草根球员焦恩格尔讲述的从小被贴上“异类”标签的故事,一个个故事少年填满了首期节目,进而完成了体育综艺的破局,达到文化层面的圈层外拓。

最后从对文娱产业的影响来说:“灌篮”IP和“街舞”IP一样都将尊重年轻人的个性表达作为底层架构,《这就是街舞》里有将热爱作为职业、追求艺术极致的舞者,而《这就是灌篮》里也有篮球的狂热爱好者,它们均展现了当代年轻人的群像特征:热爱和奋斗,因热爱而专一,因奋斗而专业。

也正是通过“灌篮”IP和“街舞”IP的组合拳,它们对青年文化的共性表达形成联动之势,让 “这就是” 系列成长为了最吸引青年人的潮酷文化,书写着属于年轻人自己的青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