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宜昌便民惠企!都是干货!

2020-10-19 16: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聚焦便民惠企事项

宜昌市直各单位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不断提升

10月19日下午,当好便民惠企“店小二” 打造“五最”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在三峡日报社10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代红新,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道青,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明耀向大家介绍宜昌市优化营商环境亮点工作及推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珊珊主持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

7月,宜昌市“一网通办”

考核位列全省市州第二

22项考核基础指标19项得分居全省第一

8月,宜昌市工改排名全省第一

同时,宜昌市结合本地实际的政策举措

得到多个省直部门高度评价

和小布一起详细了解

全力打造“人社23℃营商环境”

市人社局在贯彻落实宜昌市优化营商环境“71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人社系统政务、市场、法治三大领域改革再突破、创新再深入、环境再优化,全力打造“人社23℃营商环境”,在多个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创造了一些亮点经验。

——改革再突破,以政策杠杆为建筑行业释压减负

建筑行业复工晚,疫后恢复周期长,行业景气度整体不高。市人社局坚持问题导向,打出一系列组合拳。

为企业减压力,市人社局对工资保证金缴纳实行“缓、减、免、退”政策。

为企业添动力,主动开展建筑企业“直通车”职称专项评审。

为企业增合力,对建筑行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对违法轻微且积极整改的企业不予处理处罚。

——创新再深入,以创业担保贷款新模式为创新创业赋能

把创业担保贷款发放作为推动创新创业的惠民举措和改善法治环境的有力抓手。

扩范围,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符合条件的出租车、网约车企业纳入政策覆盖范畴。

提比例,将贷款期限由2年调整为不超过3年,担保基金放款比例从1:5扩大到1:10,预计全年将争取中央财政贴息资金1亿元以上。对还款积极、带动就业能力强、创业项目好的企业继续提供最高3次的贷款和贴息。

优服务,打通全省社保、就业登记信息库,形成市内市外相衔接,社保就业相统筹,政府银行共享的大数据架构,有效解决外地创业人员申报审核问题。

——环境再优化,以“人社服务快办行动”为抓手最大限度减流程优服务

不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出一系列便民惠企措施。

梳理“一链”,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业务办理情况数据分析,确定宜昌本地特色打包“一件事”的10个工作场景,将具体的办事子项分类,按关联情况纳入不同场景,形成了整体的打包场景链条。

升级“一网”,全面取消冗余手续和无谓证明,不断升级完善业务信息系统,与30多个政府部门实现数据互通、一键共享。

推行“一次”,在人力资源行业推行“先证后查”的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申报者履行承诺义务后即可当场作出审批决定,并同步纳入事中事后监管,在行政审批领域实现即申即办。

△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

持续提升“获得电力”指标

矢志不移为经济复苏赋能

“获得电力”是评价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市经信局会同国网宜昌供电公司不断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和供电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宜昌“获得电力”指标在全省排名前列,宜昌自贸片区“获得电力”指标在全省三大自贸片区排名第一。主要从办电时限、办电成本和供电可靠性三个方面着力:

一、提高报装服务效率

在压环节方面,推广“321”办电模式,将高、低压办电环节分别压减至3个和2个,对符合直接接入条件,并且无工程的小微企业实行1天低压用电极简报装服务。

在减时长方面,推行“客户经理+配套项目经理”双经理制,开通电力外线工程行政审批代办业务,将10千伏单电源项目的平均办电时间压缩至38个工作日以内;将低压非居民客户平均办电时间压缩至1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具备直接装表条件的5个工作日,不具备直接装表条件的15个工作日;将居民客户平均办电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

在提升便捷度方面,开通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电力服务窗口,创新推出“刷脸办电”“不动产+用电过户”一体化服务,推广“网上国网”APP,所有用电业务均可线上办理,其中16项简单业务实现了“一次都不跑”。

二、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坚持把为企业“省钱”作为奋斗目标,主动推行惠企措施,认真落实惠企政策,帮助企业节约接电费用和电费支出。

推广小微企业“零费用”接入,对标省会武汉,主动将城区小微企业低压接入容量标准放宽至160千瓦,帮助一批小微企业把接电成本直接降为“0”。

落实降价降费政策,连续两年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累计降低21.09%。近年来,宜昌平均电价保持全省最低水平。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开展“千名党员进千企、助企复工暖春行”活动,为疫情防控单位减免高可靠性供电费用,今年二季度,宜昌全社会用电量环比增长27%,企业复工电力指数排名全省前列。

三、提升可靠供电能力

坚持把让客户“用好电”“用舒心电”作为服务宗旨,扎实抓好电网建设、设备运维、应急抢修等工作,全力保障客户的用电需求。

加快电网建设。

减少停电时间。

做好应急保电。

△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

聚焦社团登记和监管 便民惠企不止步

近年来,市民政局聚焦优化营商环境题眼:“惠企、便民”,坚持目标导向,以市场主体评价为第一评价,以市民感受为第一感受,细、深、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

主要做法:

一、最大限度优化流程,让老百姓“少跑路”

(一)完善13个办事指南

先后开展一系列梳理工作,细化行政职权,认真修订完善《市管社会团体成立登记指南》等13个办事指南,实现行政审批与补充材料的“无缝衔接”。

(二)取消3个环节

取消行业协会商会前置审批,改为直接向市民政局提出申请;取消社团成立验资环节,改为注册资金认缴制;取消办公场所勘验环节,改为先证后验。在申请人筹备工作和提交的材料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实行一次办、马上办、立即办。在审查报送材料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充的全部材料,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受理环节。

(三)节省29天现场出证

推动社会组织行政审批流程创新。社会组织法人登记办理,确保现场出证,实现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当日办结,节省29天。

二、最大力度强化监管,让企业得实惠

截至目前,涉及有会员企业的全市性社会组织有246家。这246家全市性社会组织间接或直接服务企业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市民政局持续强化、深化社会组织监管,促进社会组织最大力度服务企业会员。

(一)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

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的通知》(国办发〔2020〕21号)。集中开展社会团体涉企收费整治。

(二)强化源头监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

(三)强化综合监管。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的通知》(国办发〔2020〕21号),集中开展社会团体涉企收费整治,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综合监管的通知》,拟提请市政府办公室发文。

(四)创新做好年度检查。对市级479家社会组织开展年检工作,采取信用承诺制,法人签订《年检承诺书》,有效解决网上填报年检资料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

深化“五度”服务提升时效质效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紧扣省委“三十条”措施,对标世行和上海、杭州等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和一流标准,深化“五度”服务,推进服务时效、质效“双提升”,助力打造“五最”营商环境。

一、强化流程再造,加快服务速度

优化缴税、登记环节;优化企业服务环节;取消婚姻关系实质性审查;精简合并优化15类登记业务。深化不动产交易登记“012”办理时限。

二、强化用户体验,提高服务精度

全面深化“互联网+”服务,精准运用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应用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电子票据,建成不动产“e登记”网上服务大厅,抵押登记、商品房网签到转移登记全流程网上可办,实现“零材料、零跑路、零见面”。

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投标人足不出户即可实时参与网上“云开标”;上线政府采购网上商城,为具备资质供应商创造了零成本“开店”条件。

三、强化机制创新,挖掘服务深度

推行交地、交房与发证同步。会同市税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开展新建商品房项目“交房即交证”试点。2020年3月以来,通过“区块链”“大数据”“音视频交互”等先进技术,与江苏省中心、湖北省中心2个省级平台以及多个市级平台开展远程异地评标,推动我市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复工。

四、强化政企联动,拓展服务广度

联合银保监局推进抵押登记延伸至金融机构,实现银行或企业前台受理,中心后台审核,变“往返跑”为“零次跑”。开展“全城通办”服务,在猇亭区、高新区、葛洲坝设置便民服务点并开通业务权限,实现企业、个人非涉税业务办理;开展“水电气过户联动办理”,推动不动产登记和水电气过户联办平台建设,今天已正式上线,市民可通过不动产“e登记”服务大厅在办理存量房转移登记业务的同时,同步申请水表、电表、气表的过户,实现“就近办、便捷办、联动办”。

五、强化主动作为,提升服务温度

开展“温馨大厅”建设,设置企业接待窗口,成立涉企服务小组,主动对接,优先从快办理,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开辟公共资源交易“绿色通道”。

△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

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是如何支持养老企业发展的?

答: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今年以来,市民政局采取多项措施,支持养老服务企业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克服经营困难,促进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有序恢复服务秩序。6月17日印发《关于安全有序恢复养老服务秩序的通知》,完善全市养老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有序恢复养老机构服务秩序,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企业恢复发展。

二是谋划实施重大项目。2020年获批建设全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1800万元,2个项目获得国家资金补助:宜昌万寿老年颐养中心项目,总投资1.08亿元,其中争取国家补助1200万元,总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建设床位600张;当阳市久泰看护服务有限公司养老康复项目,总投资0.3亿元,其中争取国家补助600万元,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建设床位300张。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落实疫情期间补贴。疫情期间为全市养老机构发放运营补贴、工作人员临时工作补助1431.39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养老机构疫情期间运营压力,保障了养老机构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积极落实民办养老机构租金“免三减六”政策,将万寿老年颐养中心等养老机构纳入“企业方舱”。

提前下达养老机构各类补贴。针对养老服务机构面临的突出困难,提前1个月下达今年各项补助资金,帮助企业排忧纾困。

鼓励发展护理型养老床位。2020年9月18日,联合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印发《关于鼓励发展护理型养老床位的通知》,从2021年1月1日起提高宜昌城区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护理型养老床位运营补贴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标30%;对全市养老床位数在100-199张、200张及以上的非政府投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分别给予10万元、1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补贴;对成功纳入我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范围的非政府投资养老服务企业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补贴。

四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优化养老机构备案流程,企业备案“最多跑一次”。安排专人“一对一”服务养老服务企业,上门指导养老机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市民政局主动对接30多家全国知名养老服务企业,组建招商专班赴杭州、青岛、重庆等地“敲门招商”,已有多家大型养老服务企业来宜对接洽谈。

记者提问

优化营商环境是服务企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人社部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方面采取哪些举措?

答:就业是最大民生,是“六稳”“六保”之首,而稳企业就是稳就业。今年来,不折不扣落实就业惠企政策,不断提高服务质效,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确保我市就业大局总体稳定。

一是积极落实惠企政策。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整理发布宜昌就业政策30项、大学生就业政策12项、就业扶贫政策13项等“一表清”。提前启动稳岗返还政策,通过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直接获取企业账户信息,减少企业申报环节,将审核拨付时间缩短到一周以内,早于全国、全省一周时间将稳岗返还资金拨付企业,截至目前共为10658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97亿元,为151家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1818万元。

二是积极助力返岗复工。疫情期间,协调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交通等部门,先后协助华强化工、兴发集团、安琪集团、奥美医疗、三宁化工等重点企业办理员工返岗通行手续93批2.3万余人次。为确保部分企业正常开工复工,组织包车32批次接回宜昌企业家、核心骨干员工4216人。精准对接20多个省市,累计开出务工包车513批次、动车专列4趟,点对点输送5.17万人,全市累计有54.25万人返岗,达到节前返乡人员的98.2%。

三是积极服务企业用工。疫情期间,推广“就业服务不停歇,网上招聘不打烊”,以网络招聘为主,以村组定向和“分时、分片、分区”招聘为辅,订单式招聘企业所需人员。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30场次,2600余家市内外企业参加,提供岗位5万余个,接收报名简历7.6万余份,有效填补了企业用工缺口。9月10日,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工商联、西陵区政府等举办了疫情以来首场室外大型招聘会,61家用人单位携2058个岗位进场招聘,达成就业意向1000余人次。

四是积极推进以训稳岗。将职业技能提升作为各级人社部门主要领导负总责的“一把手工程”,组织开展“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全力实施“以工代训百日攻坚行动”,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根据转产、转岗和技改需求,深入一线摸排岗位培训需求,为重点企业量身定制提供线上培训服务,明确以工代训、线上培训等补贴标准,简化申领材料和审批流程。建立包片指导、问题调研会商、工作推进和资金拨付周调度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训人员7万余人,目前仍在培训企业职工近2万人,职业技能提升专帐资金支出达到4000万元,预计年底专帐支出超1.2亿元。

记者提问

目前上线的不动产“e登记”服务大厅有哪些特色功能,下一步还将上线哪些功能?

答:8月25日,不动产“e登记”网上服务大厅第一批21项网办业务已正式上线,目前:其中,开发企业11项——其中交易类1项:商品房网签备案;登记类5项:单一土地首次登记申请、商品房转移登记申请(含预告)、商品房转移登记申请(不含预告)、存量房转移登记申请(涉企)、在线缴纳登记费;查询类5项:商品房网签合同备案查询、不动产业务办理进度查询、电子证书查询下载、电子证明查询下载、电子票据查看下载。

自然人10项——其中交易类1项:存量房网签备案;登记类1项:存量房转移登记申请(含水电气过户);查询类8项:商品房网签合同备案查询、存量房网签合同备案查询、不动产档案查询、不动产业务办理进度查询、电子证书查询下载、电子证明查询下载、电子票据查看下载、水电气过户查询。

下一步,将加快测绘申请、商品房资金监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互联网+查封登记”业务等网办业务的开发进度。

记者提问

宜昌在提升用户办电便利度方面有何亮点,能否举例说明?

答:为方便用户办电,宜昌供电公司先后推出“刷脸办电”“不动产+用电过户”一体化服务、推广“网上国网”APP等一系列措施,所有用电业务均可线上办理。其中“刷脸办电”就是应用最新信息技术提升用户获得电力便利度的新尝试。

由于政务、电力信息壁垒,客户办理用电业务时,人工审核证件成本较高,效率低,可靠性差,且存在一定法律风险。同时,客户自行在网上国网APP办理用电申请,自主填写的信息准确性、规范性程度不高,上传证照清晰度、合规性难以保障,造成报装审核通过率不高,办电时间成本增加。为解决上述问题,推出了“刷脸零证”办电,过去居民办理用电业务时需要出具身份证、不动产权证等证照,业务员核对证照无误后才可办理业务。现在客户在营业厅“刷脸”并报出自己的身份证或房产证号后,系统将自动提取信息进行对比,核对无误即可办理更名、过户、报装等相关业务,在确保办电材料真实性的同时,也提升了业务人员办理效率和客户体验。

自推行“刷脸办电”以来,供电营业厅办电效率明显提高,平均业务办理时长不超过3分钟。

记者提问

社保领域资金量大、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是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关键阵地,市人社局在社保惠企利民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答:社会保险工作不仅是“六保”中“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为企业降本减负的重要杠杆。今年来,宜昌市人社局积极发扬“店小二”精神,以政策落实的及时性、办理流程的便利性,帮助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是最大限度降本减负。3月5日,我市在全省率先落实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阶段性免征政策。实行免征政策惠企“不见面”服务,由社保经办机构梳理符合条件的单位并在系统中标识,单位无需提交任何申请及佐证资料。今年2—6月,全市各类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全部免征,7月份起至年底,按照湖北省统一规定,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会保险(即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继续免缴。出台《社会保险援企减负惠民十二条措施》,推出社保费免征、降率、缓缴、“单基数”认定等系列惠企举措,截至9月,通过综合执行社保费免征和降率政策,共为全市企业减负26.6亿元,预计全年将为全市企业减负35.86亿元。

二是最强力度精简流程。推行“多证合一”社保登记制度改革,将企业新参保登记业务由原来的7项申办材料压缩为“一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现在线即时办理。全面清理取消各类无谓证明,简化办事手续流程,推行综合柜员制“一窗受理”,先后取消经办材料60多种,压减流程环节50多个,74%的业务一个证照或无需证照即可办理,85%以上的社保公共业务实现零跑路或最多跑一次。将原有的“四门五步骤”(“四门”:养老科、征稽局、社保局、社区;“五步骤”:提出养老退休申请—养老行政审批—退休转在职—退休待遇核定—社区资格认证)退休经办模式简化为“一窗一环节”。参保人员只需在养老行政审批机构或档案托管机构提出退休申请,后续的养老待遇计算、待遇告知、发放卡号登记、资格认证等环节自动在系统内流转完成,无需群众往返跑路。

三是最暖温度优化服务。大力推行“不见面”服务,深入实施“一网办”改革,依托省政务服务网、宜昌“智慧人社”网上办事大厅等平台,实现40项社保公共业务网上办理。建立人社23℃企业服务在线咨询平台,每天安排专人值班,公开、干部个人手机号,提供全天候点对点咨询服务。成立“帮你办”业务小组,提供邮箱代办服务,增配自助服务终端机,持续提升社保政策业务咨询和经办服务的获得感和便捷度。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开设“建筑业项目工伤参保窗口”,方便企业就近办理。推行工伤保险减免和退费业务无感支付,容缺办理,用人单位仅需先提供单位银行账户,方便时再补缴支付申请书面材料。同时对系统改造升级,新参保中小微建筑企业直接在系统中进行费用减免。截至9月,市本级共为171个项目减免工伤保险费233.57万元。

来源丨宜昌发布

记者丨吴月 图丨付蓓蓓 通讯员丨臧云 、李阳

编辑丨杨杨 编审丨翟婷婷

转载须注明来源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宜昌便民惠企!都是干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